兰陵溪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

兰陵溪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库区退耕还林重点示范区域——兰陵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径流小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栎林、板栗林、柑橘林、茶林、竹林),并以工程区坡耕地径流小区作为对照,对兰陵溪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效益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草本植物是各模式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个体组成的主要部分,种子库密度大小顺序是:坡耕地(12042.67粒/m2)>柑橘林(10160粒/m2)>针阔混交林(5605.33粒/m2)>竹林(3653.33粒/m2)>板栗林(3642.67粒/m2)>茶林(3626.67粒/m2)>栎林(2005.33粒/m2)>马尾松林(1045.33粒/m2)。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种子库相比较,物种丰富度的顺序为板栗林(23)=针阔混交林(23)>栎林(21)>马尾松林(20)>柑橘林(16)=竹林(16)>茶林(14)>坡耕地(11),而多样性指数顺序为:针阔混交林(3.19)>栎林(3.17)>马尾松林(3.12)>竹林(3.05)>板栗林(3.02)>柑橘林(2.72)>茶林(2.42)>坡耕地(2.21)。8个林分两两间种子库组成成分相似性变化范围为37.50~86.67,但从总体上看并未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其中坡耕地(参照)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的相似性最小,板栗林、栎林、柑橘林的相似性最大。大多数植被恢复模式中,种子库萌发种子组成与地面原有物种有一些相似。各植被恢复模式中,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恢复最快,而柑橘林、茶林等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受人为干扰较少的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栎林、板栗林等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种子库中虽然种子数量不多,但其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等指标均优于其它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种子库,并且在草本植物占优势的前提下,前者种子库中乔、灌、草生活型的物种比例均优于其它模式土壤种子库。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各植被恢复模式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保护来讲,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是该地区较好的生态林恢复方式,竹林和柑橘是较好的经济林模式。2.各植被恢复模式林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也随之增大,土壤容重均值大小顺序为:板栗林(1.865g·cm-3)>马尾松林(1.815g·cm-3)>栎林(1.795g·cm-3)>柑橘(1.725g·cm-3)>针阔混交林(1.53g·cm-3)>茶林(1.51g·cm-3)>坡耕地(1.46g·cm-3)>竹林(1.375g·cm-3)。土壤孔隙度均表现为A层高于B层,总孔隙度均值大小顺序为:竹林(44.885%)>茶林(44.44%)>针阔混交林(44.345%)>坡耕地(44.3%)>栎林(33.7%)>柑橘林(32.25%)>马尾松林(30.4%)>板栗林(29.7%)。各种植被恢复模式有效蓄水量大小依次为竹林(510.34t·hm-2)>针阔混交林(307.30t·hm-2)>板栗林(305.80t·hm-2)>坡耕地(274.95t·hm-2)>马尾松林(261.80t·hm-2)>柑橘林(255.75t·hm-2)>茶林(242.00t·hm-2)>栎林(178.00t·hm-2)。土壤初渗速率在0.03mm·min-1~4.43 mm·min-1之间,稳透速率为0.03 mm·min-1~2.96 mm·min-1。A层栎林和马尾松林的稳透速率最高,坡耕地最低;B层竹林最高,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最低。3.3种有枯落物层的林分枯落物单位面积储量依次为:栎林(16.88t·hm-2)>马尾松林(13.24t·hm-2)>针阔混交林(6.88t·hm-2)。枯落物单位质量最大持水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2863.0g·kg-1)>栎林(2696.9g·kg-1)>马尾松林(1796.0g·kg-1)。枯落物的持水量(失水量)随浸泡时间(失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初期增长幅度较大,后期逐渐平稳。持水量(失水量)与浸泡时间(失水时间)呈对数关系。持水率(失水率)与浸泡时间(失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4.各林地的水土保持效果比还林前的坡耕地有了明显的改善,地表径流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针阔混交林模式地表径流量最小,为220.7 m3/hm2,比坡耕地减少了86.42%,其次为板栗林、栎林、柑橘林、马尾松林、竹林和茶林,平均较坡耕地减少82.04%。径流系数变化范围在0.0195~0.0253之间,平均为0.0215,与坡耕地径流系数相比减少了83.72%。退耕还林后林地土壤的侵蚀模数均呈现明显减小趋势,减小范围为1608.87~1876.66t/km2·a-1,以竹林模式土壤侵蚀模数最小,为85.8t/km2·a-1,较坡耕地减少95.6%;其次为针阔混交林,较坡耕地减少93.1%;茶林模式土壤侵蚀量最大,352.63 t/km2·a-1。研究区内土壤大多呈酸性,土壤有机质、N、P、K、交换性Ca2+、Mg2+量等营养元素含量与坡耕地对照样地相比较均有较大的提高,其中有机质含量栎林的提高最多,达到189%;水解氮马尾松林提高最多,为192%;全氮是板栗林提高最多,达到354%;速效磷则是马尾松林提高最多,为129%;全磷则是柑橘林提高最多,达到810%;速效钾板栗林提高最多,为176%;交换性阳离子变化幅度并不很大。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有机质、水解氮、全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量、交换性镁量、pH值、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共11个因子作为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质量进行评价。7种模式的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马尾松林(1.6170)>板栗林(1.0239)>栎林(0.7764)>针阔混交林(0.2902)>柑橘林(-0.3007)>竹林(-0.7028)>茶林(-1.1719)>坡耕地(-1.5320)。不同的退耕还林模式相比,人为干扰较少的马尾松林等模式土壤质量明显优于茶林、竹林等受人类耕作影响较大的模式。在库区应该大力推荐的生态林植被恢复模式为马尾松林和板栗林,经济林为柑橘和竹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退耕还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效益研究进展
  • 2.1 森林生态功能的内涵
  • 2.1.1 提供各种生物产品
  • 2.1.2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 2.1.3 生物多样性产生与维持
  • 2.1.4 调节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2.1.5 促进营养物质循环
  • 2.1.6 固碳释氧、净化环境
  • 2.1.7 文化功能
  • 2.2 国内外森林生态功能效益研究动态
  • 2.2.1 国外森林生态功能效益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森林生态功能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2.2.2.1 我国退耕还林概况
  • 2.2.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 2.2.2.3 我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 2.2.3 森林生态功能效益评价研究方法相关研究
  • 2.2.3.1 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2.2.3.2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效益评价方法
  • 2.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地质、土壤
  • 3.1.4 气候
  • 3.1.5 植被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2.1 社会、经济概况
  • 3.2.2 旅游资源
  • 3.3 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3.4.1 水土流失严重
  • 3.4.2 土地退化现象普遍
  • 3.4.3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
  • 3.4.4 自然灾害频繁
  • 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4.2.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研究
  • 4.2.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4.2.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营养物质保持功能研究
  • 4.2.4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质量评价
  • 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4.4 研究方法
  • 4.4.1 研究对象选择
  • 4.4.2 标准样地调查方法
  • 4.4.3 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
  • 4.4.3.1 土壤种子库样品的采集
  • 4.4.3.2 土壤种子库样品的处理
  • 4.4.3.3 土壤种子库实验
  • 4.4.4 枯落物储量及持水(失水)量研究方法
  • 4.4.5 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观测方法
  • 4.4.6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 4.4.6.1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 4.4.6.2 土壤样品的分析
  • 4.4.7 土壤质量指数
  • 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种子库持研究
  • 5.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结构
  • 5.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5.2.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种子库的密度
  • 5.2.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种子库组成
  • 5.2.3 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4 种子库相似性分析
  • 5.2.5 种子库与地面植被的关系
  • 6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6.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 6.1.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6.1.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蓄水性能的影响
  • 6.1.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 6.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的影响
  • 6.2.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层储量
  • 6.2.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持水性能
  • 6.2.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失水性能
  • 6.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6.3.1 作用机理
  • 6.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林地地表径流量
  • 6.3.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侵蚀量
  • 6.4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6.4.1 土壤pH值
  • 6.4.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6.4.3 土壤全氮、全磷含量
  • 6.4.4 土壤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 2+、Mg2+量'>6.4.5 土壤交换性Ca2+、Mg2+
  • 7 土壤质量指数
  • 7.1 土壤质量指数指标的选择
  • 7.2 主成分统计计算及评价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生物多样性维持研究
  • 8.1.2 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8.1.3 土壤营养物质保持功能研究
  • 8.1.4 土壤质量指数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昆明市海口林场矿山植被恢复中的造林技术探究[J]. 绿色科技 2020(03)
    • [2].浅析古蔺废弃砂石厂的植被恢复治理[J].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0(03)
    • [3].西北地区光伏电站植被恢复模式研究综述[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 [4].海岛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以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为例[J]. 林业勘察设计 2015(01)
    • [5].国内部分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成果[J]. 草原与草业 2020(02)
    • [6].植被恢复的“穿衣法则”[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01)
    • [7].《宁夏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模式示范推广》项目[J]. 宁夏林业 2020(04)
    • [8].澜沧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J]. 绿色科技 2014(05)
    • [9].采石场阶段植被恢复设想[J]. 科技资讯 2008(11)
    • [10].废弃铁矿区植被恢复不同模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 2019(04)
    • [11].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05)
    • [12].晋西北风沙区长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物理特征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11)
    • [13].中国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研究进展[J]. 浙江林业科技 2016(01)
    • [14].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设计的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7)
    • [15].山西省植被恢复治理模式探讨——以晋中市榆次区为例[J]. 山西林业 2010(05)
    • [16].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紫色土植被多样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 2009(12)
    • [17].典型喀斯特洼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储量动态及其对极端内涝灾害的响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3)
    • [18].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 [19].京郊荒滩地短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5)
    • [20].三岔河镇异地植被恢复造林初步设计[J]. 绿色科技 2015(12)
    • [21].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4)
    • [22].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适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05)
    • [23].石嘴山市惠农采煤沉陷区植被恢复造林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09)
    • [24].矿山废弃地生态植被恢复探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23)
    • [25].建平县矿区植被恢复状况调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07)
    • [26].宁夏干旱风沙区几种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12)
    • [27].我国石质困难地植被恢复与重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8].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健康的影响[J]. 江苏林业科技 2010(03)
    • [29].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J].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5)
    • [30].浑善达克沙地公路取土场边坡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效果评价[J]. 绿色科技 2019(22)

    标签:;  ;  ;  ;  ;  

    兰陵溪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