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教管理研究

唐代宗教管理研究

论文题目: 唐代宗教管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史

作者: 周奇

导师: 韩升

关键词: 唐代,宗教,管理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对唐代宗教事务管理的全面考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拟通过对唐代宗教管理的法规、制度和及其实施状况的研究,力图对唐代宗教管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对唐代宗教管理的研究,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辑录和复原构建宗教管理体制和制度的法令。第二,通过唐代法律关于宗教的规定,构建起唐代宗教管理的体制和管理制度。第三,通过对一些法令、制度和措施的施行考察,来评判唐代宗教管理成效问题。整个选题的研究思路是“材料——制度——实践——评判”这一线索。对每个具体制度考察的思路遵循“明变——求因——评判”这一线索。每章的小结就是一个评判,最后的结语就是总体的评判。 本选题通过对史料进行翔实的考辩和分析,结合社会学的个案研究的方法,并适当运用统计列表等方法,就唐代宗教管理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和实施进行研究,以求对唐代的宗教管理状况及其对宗教发展的影响有一个比较周详的考察。 第一章是辑录和复原唐代律令格式对宗教的规定。主要是复原唐代的宗教法规——《道僧格》。利用现存中国史料和日本《令集解·僧尼令》的令文和注释文来复原《道僧格》,对有关复原的一些方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其他学者在复原道僧格中出现的错误。从史实和复原方法上指出其复原是难以成立的原因。在论述《道僧格》与《祠部格》关系时,提出《道僧格》是俗称,经历了一个各自独立到汇合的过程,但都是从属于《祠部格》。 第二章研究宗教管理机构。主要是对祠部、功德使职能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对祠部的职能,厘清由政令机构——政令事务合一——再到职权受侵削的行文机构演变过程。对功德使的演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发现宦官专权是功德使职权日益扩大的根源。其次是探讨道官与僧官的职能,重点是对道门威仪使的考察。对道门威仪使的产生时间、演变和职能作了系统的疏理,研究结果表明道门威仪使是同唐代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相适应的产物,在国家管理控制道教的过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研究出家制度。对唐代得度方式、童行制度、度牒制度、授戒和戒牒、配名与移隶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出家制度之中,度牒是居于核心地位。首先厘清以往对度牒制度的模糊认识,并依据中日文献对度牒本身进行复原,力图对度牒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其次是提出配名和移隶制度是唐代出家制度中重要一环,这是前人所忽略的一点。对得度方式、出家程序和戒牒授受都有自己的研究,并对一些传统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第四章为唐代寺观管理与僧道籍帐研究。唐代寺观管理包括对唐代寺观的建立、等级划分和赐名给额。通过研究弄清楚了唐代寺观建立和等级区分的原则,

论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唐代法令对宗教的规定

第一节 律、令、式、敕对宗教的规定

第二节 唐代的宗教法规——《道僧格》

第三节 道僧格的复原

小结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节 宗教管理机构

第三节 僧官

第四节 道官

小结

第三章:出家制度

第一节 出家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出家得度的方式

第三节 童行制度

第四节 度牒制度

第五节 授戒与戒牒

第六节 配名与移隶

小结

第四章:寺观管理与籍帐

第一节 唐以前的寺观管理

第二节 唐代寺观管理

第三节 唐代僧道籍帐的管理

第四节 寺观数额与僧道人数

小结

第五章:制约与激励

第一节 国家对宗教礼仪与活动的制约

第二节 赐紫师号与封授官秩

小结

第六章:寺院经济的管理

第一节 对寺观土地与依附人口的管理

第二节 寺院经济管理的个案考察

第三节 寺院财产保护与限制私蓄

小结

结语

附录图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D]. 曹印双.陕西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唐代宗教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