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心理惯性,特指人类本身具有无意识重复行为或者心理的一种倾向,它是人们习惯和个性化心理世界形成的基础。儿童期的心理惯性主要体现为正常儿童的重复练习、重复游戏与自我刺激行为,以及自闭症等心理疾病患儿的刻板行为。在有关正常少年、成人和老年心理的众多研究里,也可以看到诸多体现出心理惯性特点的心理现象,不过暂未发现来自无意识决策领域中的有关证据。那么,人类的心理世界里,究竟是否普遍存在类似于物理惯性的心理惯性呢?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以及与物理惯性和生理惯性的类比,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是,由于缺乏来自无意识决策领域的证据,尚限于对无意识决策领域中疑似现象的观察,故人类心理世界里究竟是否普遍存在类似于物理惯性的心理惯性现象这一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若能够系统地检验人类无意识决策领域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探寻它们的共同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心理本质问题,将可以弥补之前有关心理惯性现象缺乏系统探讨的不足、将诸多体现出心理惯性特点的现象整合起来,从而有助于理解心理现象的整体面貌和加深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系统检验无意识决策领域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若存在,则进一步探讨心理惯性的具体特点及其影响心理惯性展现的诸多因素,以弥补有关研究的不足,为回答人类心理世界里是否普遍存在心理惯性现象这问题而努力;(2)界定心理惯性的本质特征,以此作为标准,将之前诸多体现出心理惯性特点的现象归纳、整合起来。为此,本研究首先立足于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系统自然观察,然后再以实验室实验,系统考察无意识决策领域里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具体包括无意识座位选择和无意识按键选择这两大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为无意识座位选择的系列自然观察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回答无意识座位选择当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这部分研究包括研究一至研究三。其中,研究一旨在考察熟悉群体的无意识座位选择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研究二探讨陌生群体无意识座位选择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研究三旨在检验单人无意识座位选择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在研究二和研究三当中,还以自编小问卷初步调查被试在其他无意识决策领域中心理惯性的情况。第一部分的研究表明,无意识座位选择中存在心理惯性,并且体现出自然性、重复性、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在日常择路等其他无意识决策领域中也存在心理惯性。第二部分为无意识按键选择的系列实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回答无意识按键选择当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这部分的研究包括研究四至研究八,主要采用自行设计的猜牌任务和猜按钮任务的研究范式,让被试关注猜测环节,然后考察他们在结账环节中无意识按键选择的情况。其中,研究四是探索性的研究,旨在考察无意识按键选择中是否存在心理惯性现象;研究五旨在考察无意识按键选择中心理惯性的发展特点;研究六是追踪研究,旨在考察前后间隔一个月的情况下,无意识按键选择中心理惯性的变化;研究七旨在考察被迫中断条件下,无意识按键选择中的心理惯性是否依然体现出来;研究八旨在考察利手控制条件下,无意识按键选择中的心理惯性是否依然体现出来。这一部分的研究表明,无意识按键选择中存在心理惯性,并且体现出自然性、重复性、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概括而言,基于本研究的条件,可以得出如下主要发现。第一,无意识决策领域中存在心理惯性现象。具体体现在这三个方面:(1)在无意识的座位选择中,无论是群体择座还是单人择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均体现出心理惯性现象;(2)在无意识按键选择当中,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均体现出心理惯性现象,在间隔一个月、被迫中断、利手控制等条件下,无意识按键选择中的心理惯性依然存在;(3)在日常选择卫生间里的位置等其他无意识决策领域中也存在心理惯性。第二,无意识决策领域中的心理惯性具有自然性、重复性、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具体体现为:(1)在选择自由且存在多个选择项的情况下,无意识座位选择和无意识按键选择中体现出高度重复单一选择的倾向;(2)在前后7次或者10次的无意识座位选择,以及前后间隔一个月的无意识按键选择中,选择具有前后的高度一致性;(3)无意识座位选择和无意识按键选择的心理惯性均体现出跨群体、跨任务、跨情境的普遍性;(4)无意识座位选择和无意识按键选择中均体现出在重复程度和重复类型方面的个体差异。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概括和本研究的结果可知,心理世界里普遍存在心理惯性现象,这一现象具有自然性、重复性、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由于存在心理惯性,人们在无意识中倾向于重复曾经发生过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倾向进行积极行为和积极思想的塑造。对成人而言,引领个人心理发展方向与成熟程度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体现为确立人生理想和设定阶段性可行目标,还体现为不尝试消极行为、主动创设积极环境和引发自我的积极行为。对于儿童积极行为和积极思想的塑造,建议:(1)深入解读儿童的重复行为,不干扰儿童的无害活动,给予适应性的支持;(2)在早期即给予儿童接触和输入积极的信息;(3)持续地激发儿童的积极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