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申报

农业转移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申报

一、农转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申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1](2020)在《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贫困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难题。贫困现象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社会经济稳定以及社会发展,消除贫困,一直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扶贫事业的进展,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问题,成功帮助大量人口摆脱了贫困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重庆考察期间,特别强调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庆市万州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区县,近几年通过开展扶贫,成功摘帽。大周镇一直以来都是万州区具有代表性的贫困乡镇,研究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万州区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万州区是传统农业城市,农业人口多,贫困人口也多,本文通过对万州区大周镇的深入研究,了解当地农民脱贫取得的实绩,发现脱贫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本文写作过程中运用了文献归纳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多次实地走访万州区大周镇,掌握了较多数据资料和案例,在全面分析万州区大周镇扶贫的历程、成效和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农民脱贫问题分析原因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回顾了大周镇扶贫工作,分析了大周镇农民脱贫存在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劳动力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参与脱贫主动性不足、脱贫成果不牢固、地方特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找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等对策建议,使脱贫攻坚工作举措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农民脱贫工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王路遥[2](2019)在《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农村工业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资源潜力、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村工业发展己成自然趋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岭市,在改革开放之后,寻求转型发展的意愿愈加强烈,民营企业兴起,工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与发展理念下,重新审视农村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与“三农”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为切入点,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回溯了温岭市农村工业的演变过程。其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农村工业反哺“三农”发展的状况以及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环境分析的方法梳理了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最后借鉴日本、法国、苏南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模式,从农村工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工农业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三方面尝试提出促进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对策。

张明玖[3](2017)在《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经济分析》文中提出经济发展的政策核心是法律与政策的紧密发展。经济政策层面的进步离不开制度层次的优化,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制度的质量往往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科学完善的农村法治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保障。论文研究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问题,即是着眼于通过规制途径解决生产体系中资源有效利用问题。论文在政治统治理论、依法治国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概念框架,并对农村耕地撂荒的状况和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现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当前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效果差的表现形式、生成原因和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中国农村耕地保护利用法律体系法治构想和耕地撂荒管理办法的法律设想。(1)研究的主要内容1)论证了对农村耕地撂荒问题进行规制的正当性。厘清了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在国家政治统治层面、经济发展层面、社会变迁层面和依法治国层面的逻辑关系,为后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2)研究了调研省份农村耕地撂荒的状况现状及问题。在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承包耕地的利用情况、农业政策效应以及农户撂荒的主要原因。3)研究了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治理不佳的制度原因。首先系统梳理了涉及治理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法规、政策等,再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耕地所有权主体和农业经营主体四个维度构建其行为模式和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运用前沿分析方法,采取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DMU综合效率衡量指标,确定有效性,并进一步在固定规模报酬(CRS)的基础上,考虑可变规模报酬,建立BC2模型,用deap2.1软件进行实证检验其综合绩效。4)研究了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法律规制效果不佳的影响。分别从理论分析、调查分析、计量分析三个层面就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效果不佳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一些农业经营主体个体的影响进行了论述。5)提出了构建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框架结构的设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必须构建法律保障机制、政府扶持机制、金融支持机制以及市场支撑机制。设计了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框架结构。(2)研究的主要结论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区域进一步繁荣,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农业生产比较收益相对较低,农户选择耕地撂荒是理性选择,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通过禁止性的法律规定不能解决耕地撂荒问题。以城市区域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的繁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以保证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资源。所以耕地撂荒问题的恶化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2)我国的土地资源国情、人口国情和农村耕地的所有权性质,决定了农户理性的、经济的撂荒决策会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权益,影响国家战略安全和社会稳定。相较于世界水平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少、优质耕地少,土地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严重,有效的保护利用土地是必然选择;我国人口大国的国情必然要求有可靠的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在于有效的耕种、收获;我国农村耕地除了发挥经济功能外,还承担了举足轻重的社会保障功能,需要对之妥善处置。3)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单个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生产能力提供了可能,具备了减少耕地撂荒、促进耕地高效利用的基础。装备农业时代的到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使单个的家庭户或农业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耕种更多的土地,实现规模效应。与之相应,原有的法律规制不利于农业经济主体在法律的保障下扩大生产规模。存在承包权权益与经营权权益之间相互冲突的地方4)现有的关于农村耕地撂荒治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存在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问题,没有实现系统性、完备性和协调性。法规与法规之间,上位法与下位法部分法条相互冲突,同位法律之间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对法律规范作用起抑制作用;法规与政府规章之间,政府规章与法规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更加欠缺,并且具体执行中规章往往还凌驾于法规之上;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之间普遍存在各唱各调,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使具体规章在实践中难以执行。(3)研究的重要观点1)农户撂荒问题的规制是农户追求更富足、更美好的理性选择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选择之间矛盾的协调机制。农户撂荒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关乎政治统治的问题。农村耕地撂荒的法律规制如何实既现好农户更富足、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又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是耕地撂荒问题有效治理的关键。2)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应是“限权”与“护权”的平衡,一方面要限制所有权主体干涉承包权主体的正常权利处置行为和经营权主体的正常经营行为,限制承包权主体妨碍所有权主体权益和经营权主体权益的行为,限制经营权主体的不当经营行为侵害所有权主体权益和承包权主体权益;另一方面确保权利归属清晰,保护各权利主体相关利益的实现。3)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关键在于对现有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在于与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机协调。(4)法规的框架构建1)确立清晰的规制目标,确保规制方向。通过法律规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也促进耕地的有效利用保护,促进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的有效运转,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保障,社会稳定有基础。2)确立科学的规制原则,明晰规制范畴。以法制统一原则、适度干预原则、公平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确保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范畴,在原则的范畴来设立相应的框架。3)构建引导机制,正视我国农村耕地利益导向。切实结合与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相关的土地流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以及农业产业的资源分配问题,制度化进行引导。同时在对引导资源进行投入方面,注重投入资金的来源以及投入分配的决策程序。4)构建干预机制,确保各所有权主体权益。一方面对国家干预行为进行授权,确定国家干预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具体事项。同时,也要设定国家干预的程序,保证国家的干预在法律机制的控制之下,对市场进行有序的、合法的干预。5)构建保障机制,确保相应规制执行力度。法律规制保障之外,还应包含财政保障、税收保障、金融保障以及产业保障。将这些具体的保障措施纳入在农村耕地撂荒规制法律机制的框架之下,相互之间进行配合,如此才能确保农村耕地撂荒问题产生的环境不再重现。6)健全科学运作机制,确保制度运行有效。一方面完善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范应当做好调控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协调与其他相关的、上位或者下位的法律制度相衔接,从而完整地实现对农村耕地撂荒法律问题的治理。

林立勇[4](2017)在《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中央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级新区一经诞生,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政策的试验田,成为推动我国开发开放热潮的国家级增长极和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创新这一影响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所在工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背景和开发建设实际,对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近25年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历程和重庆两江新区头几年的城市空间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在制度创新背景下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发展理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结合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判断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四条评价标准。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空间规划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综合影响,探索提出“功能区块”论是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明确了功能区块理论的内涵和空间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在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国家级新区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功能区块理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功能区块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申报和规划阶段的探索应用,运用功能区块论,对两江新区今后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根据功能区块理论,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对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侯涛[5](2017)在《农业贷款可得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在城市经济和二、三次产业发展方面得到了长足进步。但与此同时经济二元结构开始日益凸显,城乡之间发展水平逐渐拉大,与之相伴的是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此消彼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大银行的农村网点开始大量撤并,加速了农村地区和农业经济的失血过程,同时也加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对于农业生产环节的经营主体,依然以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化发展不足,更未形成具有完备企业管理制度的现代企业实体;另一方面作为农业生产环节自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以低水平小微企业经营为主,技术积累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状况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失血过程,导致了农业发展滞后与贷款可得性不足的恶性循环。本文将农业贷款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处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处于加工环节的农产品加工业贷款。为了在产业比较视角下研究农业贷款的可得与排斥问题,首先对一二次产业不同子产业项目贷款绩效进行测算。选取包括农业生产环节、农产品加工业与其他工业部门共57个子产业,根据各产业历史经营和财务数据构建贷款项目,测算不同产业项目贷款的风险调整后绩效指标:相对绩效指标EVA与绝对绩效指标aRAROC。结果发现,农业贷款可得性总体较差,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贷款排斥。其中,农业生产环节贷款受到收益和规模状况的双重制约,相对绩效和绝对绩效两项指标表现均较差,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贷款排斥。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农业项目的盈利水平和稳定性较差,导致了生产环节贷款的还款周期较长,经济资本占用率较高,而贷款收益又达不到银行的最低经济资本回报要求,最终使农业生产环节贷款处于信贷排斥域。另外从贷款规模来看,即使以东北地区的合作社规模为假设,与工业项目相比,农业生产环节的资金需求规模依然相对微小,因此农业生产环节贷款项目同时存在贷款规模不经济所导致的贷款排斥。对于农产品加工业贷款而言,盈利水平和稳定性均优于其他工业贷款,相对绩效表现良好,但同样由于经营规模和资金需求的规模不经济,导致单位项目的绝对绩效偏低,造成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在获得贷款次序上存在“啄序”。在对农业贷款绩效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农业项目贷款可得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构建农业生产环节项目贷款和包含农产品加工业在内工业项目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对于农业生产环节项目贷款而言,项目规模是决定贷款可得性的最主要因素,且对贷款可得性作用方向为正;盈利水平及稳定性提升对改善贷款可得性作用不显着;政府投资则对项目资金贷款占比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本文认为这与农林牧渔业投资及贷款都有较强的政策背景有关。对于包含农产品加工业在内工业项目贷款而言,项目规模、政府参与水平和资产负债率是决定贷款可得性的主要因素。其中项目投资规模和国有投资占比较小是造成农产品加工业项目贷款可得性较差的主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间的两因素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农产品加工业的资产负债率较小,对改善贷款可得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通过降低资产负债率继续改善贷款可得状况的空间有限。在对农业项目贷款绩效与可得状况进行研究后,本文继而对农业流动资金融资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对作为农业生产流动资金需求主要形式的农户贷款发展趋势进行简要论述,发现农业生产活动及其融资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户贷款比重差距逐年降低,以公司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料采购和融资行为逐年增加。对于农业企业贷款而言,长期融资能力不足,更多依赖于短期融资。规模发展水平低、偿债能力限制、财务不规范以及信用评级偏低是制约农业企业贷款可得性的主要原因,而规模发展水平不足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随后着重对农产品加工业流动资金可得状况进行了研究。参考银监会的营运资金测算方法对农产品加工业各子产业的流动资金融资缺口和实际融资额进行估算,发现与其他工业部门相比,农产品加工业流动资金融资可得状况相对较差,规模发展水平不足和资本密集度偏低是制约其贷款可得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得到制约我国农业贷款可得性的主要因素(盈利水平和稳定性较差、规模化发展水平不足、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后,继而对当前我国在改善上述瓶颈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对贷款可得视角下的当前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进行评价。文章最后在总结全文结论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和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完善提出建议。

秦国伟[6](2016)在《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基础。对于农民,土地是其生产的经营载体和生活的基本保障,可以说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始流转并迅速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的集中经营的可能逐渐成为现实。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工业化、城镇化处于中后期低速阶段的客观现实,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不优、不活的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难度很大且经营绩效不高,同时“非粮化”趋势增加明显,适度规模也难以准确把握,这种交错复杂的土地流转形势与格局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迟滞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其日益深化必将延缓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进程,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鉴于此,本文立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全国领先的,在区位、地位、阶段和水平上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显着典型性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安徽,在深入研究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行为和阶段特征,发掘了影响和制约农村土地流入和经营收益的因素,系统评价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综合经营绩效,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度”的范围给出了数理界定。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土地、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及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概念,包括农户、土地、农村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并对这些概念涉及的国内外各种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及所有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产权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假设。(2)我国和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剖析。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流转现状和发展路径。然后,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给予了详细介绍,围绕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主要模式和主要成效,总结出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存在问题和重要遵循。(3)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行为与阶段特征研究。通过分析各参与主体的流转收益和博弈特征,阐释各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决策的理论基础,进而系统分析了各参与主体的博弈选择,发现土地流转纳什均衡的结果是:农户规范流出、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流入,政府干预不共谋,此时帕累托效率最优。基于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数据,指出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阶段特征是:处于政府主导、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户被动接受、流转形式较为规范的探索阶段,处于农村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起步期。(4)安徽省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土地流入与经营收益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基于转实际和影响土地流入和经营收益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实证框架,利用logistic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入和经营收益的主要因素,发现土地流转中政府的关心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相关的金融、财税支持可以增强流转收益,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收益。(5)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综合绩效评价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的内在机理和指标构建,接下来从新型经营主体视角,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构建了涵盖4个方面40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对安徽省不同类型新型经营主体的流转绩效进行了全面测评,并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绩效进行比较排序,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6)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后“非粮化”隐忧与经营影响因素分析。首先从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的基本形势;从调查样本的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角度,分析了“非粮化”隐忧的出现原因。然后,基于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非粮化”经营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营主体作物选择机制的内在机理。(7)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分析与界定。首先,分析了安徽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和规律特点。然后,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的关键要素。最后以农户为基本单元构建了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益模型并进行参数拟合分析,实现了这三类新型经营主体的数理界定,以资金成本与流转经营收益等价原则定量完成了农业龙头化公司(农业公司)适度规模的数理界定。(8)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研究。本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和本文其他章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市场和农户关切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村土地进一步稳健规范有序,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适度规模经营更加切实有效可持续的对策以及建议,包括正视阶段现实,健全支撑体系;紧密围绕市场,合理把握规模;切实提升治理,延伸价值链条;完善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提高收益,实现全面发展等。

梁凯膺[7](2016)在《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态势。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结构性矛盾突出,各项经济指标逐步下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区差距逐步扩大;东北地区传统优势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较小,“三农”问题愈发突出,区域内的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也逐步扩大。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60、2.15和2.16,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分别为17891、12438、12156元,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1由分配决定的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关系,超过了合理的范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导致城乡对立,严重的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因而,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在这个背景下把重点放在研究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上,及时开展相关研究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从相对量来看,都呈现出了长期扩大的趋势,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别从1978年度的178、108、283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17891、12438、12156元,分别翻了100.5、115.2、43倍,东北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2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各项经济指标逐步下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持续扩大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引发了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改革缺乏内动力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加速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北地区城乡差距不单单是东北地区的问题,也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围绕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进行回顾及述评。就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考察,主要对城乡收入比、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的演变轨迹对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分析了东北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的变化轨迹;为系统研究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提出对策建议提供研究基础。本文分别对东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是提出缩小中国东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前提。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影响最大,具有较强“政策依赖症”,经济发展缺乏自主和活力,2012年以来,东北地区出现了增长乏力甚至局部塌陷的情况,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继续实施东北振兴的区域政策,促进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是缩小东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战略抉择。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韩国工业化过程的发展经验及教训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分析,对判断当前中国东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合理性及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的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的重点是在对东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较强实操性的政策建议。未来的五年是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集中优势力量,谋划和推动东北振兴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黄海平[8](2010)在《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产业集群(the Agricultural Cluster)是大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具有优势农业资源区域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一条新捷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农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在我国的一些省区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逐渐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但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能力还较弱。深入研究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探索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充分利用新疆优越资源和良好基础,显着地增强新疆农业产业竞争力及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探索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首先,进行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分析。介绍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内涵,详细阐述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集聚效应提升了区域基础竞争力,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增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第三,考察了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新疆的启示。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对新疆的启示,为确定集群发展思路及保障措施提供现实依据。第四,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形成机制分析。首先考察和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对新疆番茄、枸杞、红枣及红花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接着进行了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最后按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从资源禀赋差异、特色农业种植集聚、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以及政府扶持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第五,对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及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分别进行了基于GEM模型的新疆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和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分析,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约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最后,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的初步构建,对新疆番茄产业集群、枸杞产业集群、红枣产业集群以及红花产业集群等主要集聚区域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构建,提出了各自发展的模式及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和良好基础,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尤其是红色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产业竞争力,发展潜力较大;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着显着的作用,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但是有些指标,如科技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还存在相关性不高,这与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相符合的;制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的因素有:定位与布局不合理、无序竞争、农业资本匮乏、龙头企业不强、生产和加工环节粗放、中介服务不足、集群文化缺乏、政府服务缺位等突出问题,诸如此类原因导致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能力较弱。针对上述分析,本文得出,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要从“龙头企业带动”型转为“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推动”复合型集群发展模式,大力促进“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型的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政府推动”型的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加快培育“中心企业带动”型的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具体分析中,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即以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竞争力为视角,考察了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宝贵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运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原理,首次提出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运用GEM模型,定量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潜在的产业竞争优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集群竞争力还不够强;进行了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分析,提出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区域竞争力;运用区位商和市场集中度及国内市场份额等指标,对新疆特色农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首次划分,并提出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集群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谭国勋[9](2014)在《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东莞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对加快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园艺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园艺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推动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市场竞争主体形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东莞市通过园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副产品保鲜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进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园艺科技成果转化观念不强、园艺科技成果本身品质不高、园艺科技成果受体科技素质较低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园艺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园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园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园艺科技成果推广队伍薄弱等。在分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是: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大园艺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提高园艺科研成果的质量、提高园艺科技成果转化受体素质、强化园艺科技成果推广队伍建设。

王彤旭[10](2014)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鼓励创业就业工作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促进了就业联动因素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表现为政府经济政策、科学技术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业政策等因素在促进就业中的效应获得了极大提高。但事实表明,就业的巨大压力依然是困扰当今各国的重大难题。如何借鉴外国促进就业的政策思路,并结合大连市甘井子区的情况来制定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政策,以缓解我国当前的巨大就业压力是本论文的初衷。本论文首先以创业推动就业为研究平台,导出创业促进就业。其次,通过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而构成了研究政府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政策的现实依据。再次,本文分析了凯恩斯非均衡理论、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等,选取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甘井子区政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实施以来,甘井子区各项就业指标的完成情况、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培训开展情况、以及培训情况等。对政府的政策实施进行分析,并对实施的目标,内容,范围,方式,任务等进行重新回顾,对政策的制定提出演进行科学性的要求。最后,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几个典型地区的创业促进就业的成功案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跳板,整理出几条关于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的政策思路。以甘井子区为例证,对我国政府未来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制定做出了理性分析与建议。

二、农转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申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转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申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资料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资料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
        2.1.2 贫困标准
        2.1.3 脱贫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
    2.3 政策方针
        2.3.1 精准扶贫
        2.3.2 脱贫攻坚
3.国内东西部地区脱贫经验借鉴与启示
    3.1 东部发达地区脱贫经验及其启示
        3.1.1 主要扶贫方式
        3.1.2 脱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 主要对策
    3.2 西部欠发达地区脱贫经验及其启示
        3.2.1 主要扶贫方式
        3.2.2 脱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3 主要对策
    3.3 经验借鉴与启示
4.万州区大周镇脱贫现状分析
    4.1 万州区大周镇脱贫现状
    4.2 大周镇脱贫主要举措
        4.2.1 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脱贫攻坚
        4.2.2 开展精准扶贫,制定两张路线图
        4.2.3 坚持精准发力,狠抓三项工作
        4.2.4 积极整合资源,规范资金使用
        4.2.5 加强政策宣传,转变农民思想
    4.3 万州区大周镇脱贫工作绩效
5.万州区大周镇脱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存在的问题
        5.1.1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未真正建立
        5.1.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5.1.3 劳动力不足,扶贫工作缺少人力资本
        5.1.4 群众参与脱贫主动性不足
        5.1.5 脱贫成果不牢固,存在返贫现象
        5.1.6 地方特色发展不充分,带动脱贫效果不明显
    5.2 原因分析
        5.2.1 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5.2.2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5.2.3 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资金短缺
        5.2.4 自然环境约束发展
        5.2.5 贫困户脱贫意识与态度不积极
        5.2.6 品牌意识不强,产业扶持力度不够
6.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对策及建议
    6.1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
    6.2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6.3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6.4 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6.5 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
    6.6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6.7 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
    6.8 积极借助第三方力量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今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村工业的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
        1.3.2 农村工业发展的动力与环境特点研究
        1.3.3 农村工业发展给“三农”带来的影响研究
        1.3.4 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3.5 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案例研究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工业概念界定
        2.1.2 “三农”问题概念界定
        2.1.3 农村工业化概念界定
        2.1.4 农业现代化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1 原工业化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
第三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及“三农”发展状况
    3.1 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
        3.1.1 农村工业兴起阶段(1978-1985)
        3.1.2 农村工业扩张阶段(1985-1990)
        3.1.3 农村工业分布从分散——集聚——分散阶段(1990-2003)
        3.1.4 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布局阶段(2004——至今)
    3.2 温岭市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
        3.2.1 工业产值稳中有升
        3.2.2 工业比重持续调整
        3.2.3 工业性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3.2.4 乡镇工业企业贡献增加
        3.2.5 乡镇工业集群特色更加突出
    3.3 温岭市农村工业反哺“三农”的状况
        3.3.1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3.3.2 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3.3.3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3.3.4 农民年轻化、文化水平有所提升
第四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耕地资源流失
    4.2 粮食总产量呈总体下降
    4.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4.4 民间融资系统不完善
    4.5 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6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第五章 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环境分析
    5.1 政治与政策环境
        5.1.1 工业促进政策
        5.1.2 农业巩固政策
        5.1.3 农村土地政策
    5.2 经济环境
        5.2.1 产业发展
        5.2.2 产业布局
    5.3 社会环境
        5.3.1 资源因素
        5.3.2 区位因素
        5.3.3 人文精神
    5.4 技术环境
        5.4.1 创新创业平台
        5.4.2 创新驱动战略
第六章 国内外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6.1 日本模式
        6.1.1 立法手段促进农村工农业发展
        6.1.2 工农业协调发展
        6.1.3 工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
    6.2 法国模式
        6.2.1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6.2.2 农业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6.3 苏南模式
        6.3.1 农村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6.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4 珠江三角洲模式
        6.4.1 发挥外资以及产业集群优势
        6.4.2 继续发展农业
第七章 促进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的对策
    7.1 促进工业生产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协调
        7.1.1 加强统筹,推进工业污染源整治
        7.1.2 加强规划,加快农村工业园区建设
        7.1.3 加强管控,推进绿色及安全生产
        7.1.4 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绿色及安全生产意识
    7.2 推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7.2.1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7.2.2 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7.2.3 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
        7.2.4 继续发展工业
        7.2.5 完善民间融资体系
    7.3 完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7.3.1 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7.3.2 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7.3.3 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
        7.3.4 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一、农村耕地撂荒的界定
        二、耕地撂荒问题的现实困境
        三、耕地撂荒的法律问题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资料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第六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村耕地撂荒的形成机理
    第二节 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法律规制的政治学基础
        一、治理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二、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是实现经济民主的需要
        三、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第三节 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法律规制的社会学基础
        一、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符合城镇化要求
        二、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有利于引导劳动分工
        三、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有利于缩小层级差异
    第四节 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法律规制的经济学基础
        一、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减少交易费用
        三、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治理优化资源配置
    第五节 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治理的法学基础
        一、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法律规制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
        二、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法律治理符合适度干预的理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的状况及问题
    第一节 农村耕地撂荒现状
        一、撂荒情况的文献资料
        二、样本点撂荒情况调研
        三、问卷设计
        四、调查方法
        五、样本点情况分析
    第二节 耕地撂荒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
        三、研究方法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耕地撂荒的原因分析
        一、行业相对收益差距较大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明显
        三、耕地权利主体“缺位”与“越位”共存
        四、规制制度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
        五、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
    第四节 耕地撂荒的主要影响
        一、进一步加剧国家资源浪费
        二、加剧农村的空心化形势
        三、加重非农产业吸纳就业的压力
        四、妨害国家粮食安全和城乡协调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实证评估
    第一节 我国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演进
        一、改革开放前耕地保护管理政策背景状况
        二、改革开放后耕地保护管理政策发展沿革
    第二节 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分析
        一、耕地撂荒法律规制内容及阶段特性分析
        二、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相关主体行为及特征分析
        三、耕地撂荒规制的博弈模型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综合绩效
        一、农村耕地撂荒法律制度绩效评估的思路
        二、农村耕地撂荒法律制度的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三、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范绩效评估的方法应用
        四、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范绩效评估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绩效不佳的原因探析
        一、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制度体系化不足
        二、农村耕地撂荒的治理缺乏激励
        三、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四、缺乏对承包经营权主体的约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法律规制促进耕地保护利用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美国耕地利用保护的规制。
    第二节 日本耕地利用保护的规制
    第三节 英国耕地利用保护的规制
    第四节 澳大利亚耕地利用保护的规制
    第五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耕地保护利用的启示
        一、完善土耕地保护利用法律规制体系
        二、建立合理监督土地利用机制
        三、促进计划与市场相协调
        四、建立耕地大数据信息系统
第五章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框架设计
    第一节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基本原理
        一、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逻辑基础
        二、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方法
        三、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体系
    第二节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基本目标
        一、土地资源的结构化有效利用
        二、维护市场秩序
        三、协调产业结构
        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节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一、法制统一原则
        二、适度干预原则
        三、公平原则
        四、禁止权利滥用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节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运作机制
        一、调控机制
        二、激励机制
        三、管理机制
        四、约束机制
        五、监督机制
        六、保障机制
    第五节 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政策协同
        一、财政政策
        二、金融政策
        三、产业政策
        四、土地政策
    本章小结
附件 1:农村空心化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 2:农村人口和土地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领域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领域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理论进展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2.1.1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推进历程
        2.1.2 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
        2.1.3 已批国家级新区主要类型划分
    2.2 主要国家级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历程
        2.2.1 上海浦东新区
        2.2.2 天津滨海新区
    2.3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2.3.1 空间结构均主要由若干个产业功能区构成
        2.3.2 空间拓展均主要以多支点跳跃式同步推进
        2.3.3 开发建设指导思想均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
        2.3.4 空间发展历程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4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新区空间发展缺乏成熟理论的有效指导
        2.4.2 产业空间发展基地化布局和集群化不足
        2.4.3 产城分离导致新区宜居性不足难聚人气
        2.4.4 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层级不清
        2.4.5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品质不高且特色不彰
    2.5 小结
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制度创新动力研究
    3.1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3.1.1 制度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1.2 制度创新是保障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
        3.2.1 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模式要求
        3.2.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3.2.3 国家级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3.2.4 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2.5 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绩效评价
        3.3.1 国家级新区的评价标准建议
        3.3.2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绩效评判
    3.4 小结
4 “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创新
    4.1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4.1.1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传统经典理论
        4.1.2 其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4.1.3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适应性
    4.2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新特点
        4.2.1 空间拓展跳跃化
        4.2.2 产业布局基地化
        4.2.3 功能管控精细化
        4.2.4 公共服务均等化
        4.2.5 市政配套精确化
    4.3 “功能区块”论的探索提出
        4.3.1 功能区块的形成与概念
        4.3.2 功能区块理论及其内涵
        4.3.3 功能区块论的空间结构模型
        4.3.4 功能区块论在国家级新区的实践验证
        4.3.5 功能区块论的发展动力基础
        4.3.6 功能区块论与传统相关理论的异同
    4.4 小结
5 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5.1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
        5.1.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5.1.2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特点
        5.1.3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5.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
        5.2.1 传统的城市生产空间发展模式
        5.2.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特点
        5.2.3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5.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
        5.3.1 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模式
        5.3.2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特点
        5.3.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5.4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
        5.4.1 传统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模式
        5.4.2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特点
        5.4.3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5.5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
        5.5.1 传统的城市交通空间发展模式
        5.5.2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特点
        5.5.3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策略
    5.6 小结
6 功能区块论的规划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6.1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概况
        6.1.1 地理区位基本概况
        6.1.2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6.1.3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6.2 功能区块理论的探索应用
        6.2.1 申请报批阶段
        6.2.2 总规制定阶段
        6.2.3 控规制定阶段
    6.3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空间结构:部分片区功能不明确空间拓展太零散
        6.3.2 生产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基地化坚持不够
        6.3.3 生活空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6.3.4 生态空间:体系尚未构建对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6.3.5 交通空间:通勤时间过长未实现快慢和客货分离
    6.4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建议
        6.4.1 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6.4.2 生产空间发展建议
        6.4.3 生活空间发展建议
        6.4.4 生态空间发展建议
        6.4.5 交通空间发展建议
    6.5 小结
7 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7.1 现行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7.1.1 现行的主要规划编制体系
        7.1.2 现行规划制定的主要技术思路
        7.1.3 现行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功能区块理论的主要不适应性
    7.2 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特点
        7.2.1 规划制定与实施速度快
        7.2.2 规划成果的质量要求高
    7.3 创新适应功能区块论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技术思路
        7.3.1 创新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体系
        7.3.2 创新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3.3 创新功能区块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3.4 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
    8.3 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农业贷款可得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3.4 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贷款可得性理论基础与内涵
    2.1 农业贷款与贷款可得性相关概念
        2.1.1 农业贷款相关概念
        2.1.2 农业贷款概念、类型及本文研究对象
        2.1.3 贷款可得性相关概念
        2.1.4 本文对贷款可得与排斥定义
    2.2 农业贷款可得性相关理论
        2.2.1 信贷配给理论
        2.2.2 利率管制理论
        2.2.3 资产组合理论与贷款可得性
    2.3 贷款绩效与贷款可得性之间关系
        2.3.1 贷款绩效测定方法
        2.3.2 贷款绩效与贷款可得性之间关系
    2.4 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与贷款可得性相互关系
        2.4.1 农业发展过程
        2.4.2 农业发展与贷款可得性关系
        2.4.3 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与贷款可得性相互关系
第三章 我国农业贷款可得性与机构分布现状
    3.1 我国贷款行业分布与农业贷款可得性现状
        3.1.1 贷款行业分布与农业贷款占比
        3.1.2 农林牧渔业贷款可得状况
        3.1.3 农产品加工业贷款可得状况
        3.1.4 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占比看农业贷款可得状况
    3.2 我国农业贷款供给主体及贷款匹配性评价
        3.2.1 农业贷款供给主体构成
        3.2.2 我国农业贷款机构分布情况
        3.2.3 我国农业贷款的机构匹配性评价
第四章 产业比较下的农业项目贷款绩效测算与可得性分析
    4.1 贷款绩效评价模型原理与假设
        4.1.1 模型原理
        4.1.2 模型假设
    4.2 贷款绩效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4.2.1 还款后剩余RaR
        4.2.2 贷款在险价值VaR
        4.2.3 贷款经济资本占用EC
        4.2.4 贷款经济增加值EVA与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测算
    4.3 数据来源与参数选择
        4.3.1 数据来源与调整
        4.3.2 参数选择
    4.4 计算结果
    4.5 农业项目贷款绩效与可得性分析
        4.5.1 相对绩效指标与可得性分析
        4.5.2 绝对绩效指标与可得性分析
    4.6 农业盈利状况、规模发展水平与贷款可得性的继续讨论
        4.6.1 农业项目盈利状况与贷款可得性
        4.6.2 农业项目规模发展水平与贷款可得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项目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农业生产环节项目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1.1 影响因素选择及预期影响方向
        5.1.2 数据来源
        5.1.3 模型构建
    5.2 回归结果与分析
        5.2.1 回归结果
        5.2.2 回归结果分析
    5.3 农业生产环节项目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5.4 工业项目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4.1 数据来源
        5.4.2 模型设定
        5.4.3 模型构建
    5.5 回归结果与分析
    5.6 农产品加工业贷款可得性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5.6.1 贷款可得性差距影响因素分解
        5.6.2 农产品加工业贷款可得性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5.7 农产品加工业项目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与可得状况分析
    6.1 农业生产环节流动资金贷款状况
        6.1.1 农业生产环节的农户融资状况
        6.1.2 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业公司融资情况
    6.2 农产品加工业财务结构与流动资金地位
    6.3 农产品加工业流动资金融资状况测算
        6.3.1 农产品加工业流动资金缺口测算
        6.3.2 农产品加工业流动资金实际融资额与融资实现率
        6.3.3 测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6.4 农产品加工业流动资金融资可得影响因素分析
        6.4.1 模型设定
        6.4.2 样本选取
        6.4.3 模型构建
        6.4.4 计量经济学检验
        6.4.5 经济分析
    6.5 农产品加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贷款可得视角下的农业支持政策评价
    7.1 基于贷款可得视角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
        7.1.1 农产品收益支持政策
        7.1.2 农业规模发展支持政策
        7.1.3 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支持政策
    7.2 国外相关农业支持政策
        7.2.1 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2.2 规模发展支持政策
        7.2.3 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支持政策
    7.3 基于贷款可得视角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评价
        7.3.1 价格支持范围有待扩大
        7.3.2 规模化发展诸多制约因素尚需解决
        7.3.3 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全文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贷款可得视角下的农业支持政策建议
        8.2.2 农业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2.2. 研究重点和结构安排
        1.2.3. 技术路线和研究步骤
2. 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主要研究范畴
    2.2. 相关概念界定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2.4. 相关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
        2.4.1.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及所有制理论
        2.4.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和产权经济学理论
        2.4.3. 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2.4.4. 其他国家和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国际经验
    2.5. 基本研究假设
3. 我国及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3.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
        3.1.1. 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任意流转(1949-1955年)
        3.1.2. 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禁止流转(1956-1977年)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探索流转(1978-2007年)
        3.1.4. 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的鼓励规范流转(2008年至今)
    3.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3.2.1.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特征
        3.2.2.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
        3.2.3.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
    3.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路径
        3.3.1. 流转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
        3.3.2. 流转的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
        3.3.3. 流转的问题导向和交易效率
    3.4.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3.4.1.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3.4.2.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3.4.3.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成效
        3.4.4.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存在问题
        3.4.5.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遵循
4.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行为与阶段特征研究
    4.1. 土地新型经营主体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
        4.1.1.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间的流转收益
        4.1.2. 土地流转三类参与主体间的博弈特征
    4.2.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间行为的博弈分析
        4.2.1. 农户与政府的行为博弈分析
        4.2.2. 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博弈分析
        4.2.3. 土地流转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4.2.4. 土地参与主体间的格局与地位分析
    4.3. 基于抽样调查的安徽农村土地新型经营主体和阶段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安徽省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入与经营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1. 实证框架
        5.1.1. 数据来源
        5.1.2. 计量模型的设定
    5.2. 新型经营主体行为特征的分析
    5.3. 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入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选择及其定义
        5.3.2. 模型检验与结果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4.1. 变量选择及操作性定义
        5.4.2. 模型检验与结果
        5.4.3.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综合绩效评价研究
    6.1. 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机理分析
    6.2. 流转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6.2.1. 构建原则
        6.2.2. 指标体系
    6.3. 土地流转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6.3.1. 评价方法
        6.3.2.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后“非粮化”隐忧与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7.1. 当前粮食安全的基本形势与“非粮化”隐忧
    7.2. 实证框架
        7.2.1. 数据来源
        7.2.2. 理论框架模型
        7.2.3. 计量模型的设定
        7.2.4. 变量选择与操作性定义
    7.3. 样本特征分析
        7.3.1. 基本数据描述
        7.3.2. 样本基本特征
    7.4. 新型经营主体“非粮化”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7.4.1. 模型检验与结果
        7.4.2. 实证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分析与界定
    8.1. 安徽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
    8.2. 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8.2.1. 变量选择及操作性定义
        8.2.2. 模型检验与结果
        8.2.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8.3. 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的范围界定研究
        8.3.1. 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判定标准
        8.3.2. 以农户为基本单元适度经营规模的判定
        8.3.3. 农业龙头化企业适度经营规模的判定
    8.4. 本章小结
9.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研究
    9.1. 政府的服务视角
        9.1.1. 正视阶段现实
        9.1.2. 保护农民利益
        9.1.3. 健全支撑体系
        9.1.4. 确保粮食安全
        9.1.5. 增加预期稳定
    9.2. 新型经营主体的关切视角
        9.2.1. 紧密围绕市场
        9.2.2. 合理把握规模
        9.2.3. 切实提升治理
        9.2.4. 延伸价值链条
        9.2.5. 创新营销体系
    9.3. 流转市场的关切视角
        9.3.1. 完善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
        9.3.2. 打通金融血脉、强化服务支撑
        9.3.3. 严格管控风险、实现稳定发展
    9.4. 农户的关切视角
        9.4.1. 确保核心利益
        9.4.2. 不断提高收益
        9.4.3. 实现全面发展
10. 研究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10.1. 主要结果与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城镇化理论
第3章 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3.1 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
    3.2 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
    3.3 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衡量
第4章 中国东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原因分析
    4.1 东北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4.2 制约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区域政策分析
    4.3 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原因分析
第5章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借鉴
    5.1 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政策措施分析
    5.2 欧盟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政策分析
    5.3 韩国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政策措施
    5.4 经验和启示
第6章 缩小中国东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6.1 统筹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6.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农业现代化
    6.3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6.4 推进转型升级, 建设“绿色东北”
    6.5 提升教育公平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1.5.1 主要内容
        1.5.2 范围界定
    1.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
        1.6.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农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农业产业集群
        2.1.3 区域竞争力
    2.2 产业群集理论
        2.2.1 马克思关于产业集群的思想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2.4 分工协作理论
    2.3 区域竞争力理论
        2.3.1 区位理论
        2.3.2 输出基础理论
        2.3.3 "钻石"理论
第三章 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3.1 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3.1.1 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特征效应分析
        3.1.2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分析
    3.2 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特征效应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2.1 协同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2.2 开放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2.3 网络化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2.4 根植性对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3 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3.1 资源整合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3.2 规模经济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3.3 技术创新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3.4 成本节约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3.3.5 市场竞争效应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第四章 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
    4.1 国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1.1 美国大豆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1.2 法国葡萄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1.3 加拿大玉米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2 国内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2.1 山东蔬菜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2.2 宁夏枸杞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2.3 河南大枣产业集群的状况及成功经验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4.3.1 国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4.3.2 国内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第五章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形成机制
    5.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5.1.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概况
        5.1.2 新疆特色农业种植加工区域分布的现状
        5.1.3 新疆特色农业种植加工区域规模的现状
        5.1.4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生产的现状
    5.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5.2.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概况
        5.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集聚现状
        5.2.2.1 农业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
        5.2.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的集中度分析
        5.2.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区域分布状况
        5.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及类型分析
    5.3 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
    5.4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5.4.1 农业资源禀赋差异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诱因
        5.4.2 特色农业集聚种植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
        5.4.3 特色农业加工企业集聚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5.4.4 政府引导与扶持是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的外在推力
第六章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评价及制约因素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2 基于GEM模型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
        6.2.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的结果分析
    6.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Pearson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测度
        6.3.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Pearson测度的结果分析
    6.4 影响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6.4.1 生态环境脆弱,区位劣势显着,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潜在优势难以发挥
        6.4.2 集群布局不合理,市场竞争过度,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资源整合能力差
        6.4.3 农业资本匮乏,创新效应不足,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科技支撑能力弱
        6.4.4 企业竞争力不强,集群驱动力弱,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模不大
        6.4.5 生产加工环节粗放,农业产业链较短,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
        6.4.6 中介服务不足,专业合作组织尤其缺乏,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支撑体系不健全
        6.4.7 网络化程度低,缺乏集群文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根基不牢
        6.4.8 政府服务缺位,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制度束缚显着
第七章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7.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7.1.1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
        7.1.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
    7.2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7.2.1 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7.2.2 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7.2.3 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7.2.4 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区域布局规划
    7.3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3.1 新疆番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3.2 新疆枸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3.3 新疆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3.4 新疆红花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4 促进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园艺科技成果专业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科技成果
        2.1.2 科技成果转化
        2.1.3 园艺及园艺科技成果
    2.2 园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2.3 相关理论
        2.3.1 创新扩散理论
        2.3.2 行为改变原理
        2.3.3 技术扩散的市场需求理论与新增长理论
第3章 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3.1 东莞市概况
    3.2 东莞市园艺业发展现状
        3.2.1 种植面积
        3.2.2 成本分析——以水果业为例
    3.3 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现状
        3.3.1 园艺科技研究机构
        3.3.2 园艺科技成果
    3.4 园林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3.4.1 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建设
        3.4.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第4章 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4.1 园艺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4.1.1 园艺科技成果转化观念不强
        4.1.2 园艺科技成果本身品质不高
        4.1.3 园艺科技成果转化受体科技素质低
    4.2 园艺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
        4.2.1 缺乏园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4.2.2 园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4.2.3 园艺科技成果推广队伍薄弱
第5章 提高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5.2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5.3 加大园艺科技成果转化投入
    5.4 提高园艺科研成果的质量
    5.5 提高园艺科技成果转化受体素质
    5.6 强化园艺科技成果推广队伍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鼓励创业就业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背景、意义与理论基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创业就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2.2 创业就业对创新能力形成的推动作用
    1.3 创业理论综述
第2章 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思考
    2.1 政府在促进和保障就业的基本职责
        2.1.1 政府在促进就业的经济学职责
        2.1.2 政治学、社会学职责
    2.2 国外就业与失业理论思考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2.2.2 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2.2.3 凯恩斯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2.2.4 货币主义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2.2.5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关于就业与失业的观点
第3章 大连市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3.1 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现状
        3.1.1 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3.1.2 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3.2 甘井子区鼓励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3.2.1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3.2.2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3.2.3 简化创业服务流程
        3.2.4 加强对创业人员的能力培养
    3.3 特别职业培训及普惠制培训
        3.3.1 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
        3.3.2 普惠制培训基地建设
        3.3.3 普惠制培训基地管理
        3.3.4 普惠制培训基地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
    3.4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
        3.4.1 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及就业见习
        3.4.2 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设立、创业工作开展
        3.4.3 “三支一扶”计划落实、生活补贴发放、社保缴纳
第4章 大连市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4.1.1 创业带动就业力度有待提高
        4.1.2 就业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不高
        4.1.3 甘井子区就业资金支出压力较大
        4.1.4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
    4.2 自主创业难的原因
        4.2.1 社会保障存在严重问题
        4.2.2 甘井子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
        4.2.3 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第5章 加强甘井子区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对策思路
    5.1 借鉴国内外地区的经验典型国家的就业经验
        5.1.1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加坡创业促进就业
        5.1.2 温州市通过创业走向市场化的高经济增长率浅析
    5.2 合理规划产业集群、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
        5.2.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2.2 协调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5.2.3 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
        5.2.4 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5.3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创业准入门槛
        5.3.1 助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3.2 完善职业介绍和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5.4 鼓励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
        5.4.1 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5.4.2 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农转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申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万州区大周镇农民脱贫问题研究[D]. 张杰. 西南大学, 2020(05)
  • [2]温岭市农村工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研究[D]. 王路遥.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3]农村耕地撂荒法律规制的经济分析[D]. 张明玖.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3)
  • [4]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 林立勇. 重庆大学, 2017(12)
  • [5]农业贷款可得性问题研究[D]. 侯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6]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秦国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 梁凯膺. 吉林大学, 2016(08)
  • [8]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黄海平. 石河子大学, 2010(08)
  • [9]东莞市园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 谭国勋.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5)
  • [10]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鼓励创业就业工作研究[D]. 王彤旭. 大连海事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农业转移资金助你腾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申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