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提案故事和伊莱克特拉情结

拼图提案故事和伊莱克特拉情结

一、难题求婚故事与爱列屈拉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1](2020)在《廪君神话与巴蜀历史文化再探》文中指出《后汉书》等古籍文献所载廪君神话实际是对早期廪君巴人迁徙历程的一次追忆,内容包括迁徙之前"五姓争神",迁徙途中"智杀盐神",建都之后"魂化白虎"三个典型事件。部族迁徙之前,廪君巴人以"掷剑于石穴"与"乘土船浮于水"两个难题确立君长,前者是原始占卜巫术,后者是巴人原始造船技术的体现,与考古所见"船棺"关切。迁徙途中,廪君巴人与盐水神女部落(蚕崇拜部落)发生交流冲突,情节内容糅合谋杀式"婚姻难题"与"术士斗法"类故事母题。迁徙之后,巴人崇拜白虎不仅是祖先崇拜,与其生活环境也有关联,或是作为虎之后裔希冀免受虎灾,亦与祈求鱼盐增收有关。

陈嘉音[2](2019)在《中日画中妻故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画中妻故事即指异类从画中化人后与普通人结婚,并克服权贵的刁难取得胜利的故事。中国的画中妻故事是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亚型,主要有龙女型、田螺型和百鸟衣型等几种类型,分布极为广泛。该故事经由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进入日本后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复合化与反转化的异文。本文运用AT分类法与故事功能学的理论,对中日流传的画中妻故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以及中日之间不同的民俗文化内涵。论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中日流传的画中妻故事,梳理了画中妻故事研究的学术史,并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本论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以中国画中妻故事的众多异文文本为基础,考察其历史源流和地域分布,并从情节设计与角色功能来分析其反转化与复合化的特点,并指出这类故事在民间叙述与文人叙述上存在的差异。第二章析出日本画中妻故事的文本概况及关键情节,并以日本“鸟转生”型画中妻故事为例分析画中妻故事日本本土化特点。第三章从传播学和民俗学的角度考察画中妻故事东传日本的传播路径与传播媒介。第四章从艺术主题与社会因素的角度,研究中日画中妻故事主题表达与讲述中的差异。最后是结论部分。从羽衣要素、叙述视角与结局处理等方面而言,中日画中妻故事存在差异性;从故事中蕴含的动物崇拜、万物有灵等相关信仰与观念来看,中日均存在着概括性与象征性,独具民间艺术魅力。志怪小说东传、佛教在日本的发展、中日民间共同的情感基础等因素均影响中日画中妻故事生成与传播。对中日两国同母题故事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推进跨国文化研究的深入,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中日历史文化交流,促进地域文化认同。

陈嘉音,毕雪飞[3](2019)在《多维视阈中的中日画中妻故事研究》文中提出画中妻故事是流传在汉字文化圈中同母题民间故事之一,也是世界民间故事经典之作。从20世纪开始,该类故事无论是在中日民间文学界,还是在古典文学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国学者都试图从中日文化交流和影响比较的视角出发研究中日画中妻故事的异同,但是二者的研究各有侧重。日本学者多为正本溯源式的谱系研究,中国学者则多探讨画中妻故事的民间文化内涵和叙事形态。究其原因,为中日学者的学术立场、研究视阈以及研究方法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致。

邵夏昀[4](2019)在《萧伯纳戏剧人物论》文中指出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批评家和戏剧家,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荣获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主张作家应该在剧中积极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思考,达到教诲的目的。作为戏剧大师,萧伯纳在戏剧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是,学术界对萧伯纳笔下的人物形象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萧伯纳笔下的人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阅读戏剧文本及相关文献,力图从多角度去分析萧伯纳笔下的人物形象。除绪论与结语外,全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两性的角度入手,通过探究不同类型的男女关系,分析萧伯纳在戏剧中塑造的男性与女性有哪些特点。第一种是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康蒂妲》中的康蒂妲和莫瑞尔;第二种是“生命力”主导下的男性与女性,这在萧伯纳的戏剧中十分常见,如《人与超人》中的安和坦纳、《匹克梅梁》中的伊莉莎和希金斯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爱而无果的男性与女性,如《布拉斯宾德上尉的转变》中的布拉斯宾德与西西莉夫人相互吸引却为了摆脱彼此因为感情产生的变化而分手。第二章主要对萧伯纳三个时期的戏剧创作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做一个综合的评价和研究。根据作家戏剧创作时期,对萧伯纳在早期社会问题剧、中期宗教改革剧以及后期政治剧中所塑造的资本家、神职人员以及领袖人物进行分析,而萧伯纳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会反复讨论到一些主题。这些主题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在塑造人物时所要表达的思想蕴意。本章力求从综合性的角度对萧伯纳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所体现的主题构建进行论述。第三章从矛盾冲突、人物语言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来探讨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艺术方法的角度来分析萧伯纳塑造人物形象的突出特点。通过在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讨论式的语言风格不仅让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物有足够言说观点的空间,还可以让观众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时语言中加入音乐的元素,使人物的念白张弛有度,让观众能够为清晰地捕捉道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将情节提前在剧中完成,在戏剧的剩余部分让剧中人对已完成的情节进行评论和探讨,既展示了人物的行动,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这些行动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这也是萧伯纳对传统戏剧结构的一次大胆创新。萧伯纳通过戏剧创作向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形象世界。本文立足于萧伯纳戏剧作品的基础上,首先从两性的角度入手,分析不同类型下的男性与女性有哪些特点;其次将戏剧的人物置于三个不同时期的主题下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深入探究萧伯纳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以期对萧伯纳戏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系统的解读。

陈佩[5](2017)在《“难题求婚”母题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篇探讨“难题求婚”母题的研究性论文。它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出发,介绍“难题求婚”母题在东西方的相关资料。使我们有机会梳理清楚“难题求婚”母题背后的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无意识和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差异。本文以东西方“难题求婚”母题故事整理为切入口,引入对“难题求婚”母题分析、探讨。鉴于“难题求婚”故事在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类型繁多、数量巨大,论文第一章根据斯蒂·汤普森的《世界民间故事的类型》和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的民间故事分析方法,从解难题、出难题当事人的角度,详细分类列举世界各地的“难题求婚”故事及传说。论文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难题求婚”母题背后的集体无意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人类早期劳动婚的遗存形态。“难题求婚”母题中的劳动婚类型故事,其集体无意识表现为姑娘家中因失去女儿,而通过女婿的劳动得到赔偿的补偿心理。第二,反恋女情结。姑娘父亲试图杀死求亲者的情节,表现出姑娘父亲对女儿的依恋。但求亲者最终都迎娶了姑娘,表达了对恋女情结的反对。第三,成人仪式。青年人通过求亲成功,获得部族认可,是成人仪式的一种体现。第四,仙凡禁忌。在“天鹅处女”类故事中,禁忌是作为一种难题形式而存在的,求亲者只有打破禁忌(解决难题),才能完成求婚。第三章,通过分析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的差异(故事类型、故事焦点),得出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的差异是由其婚姻观念不同造成的这一结论。中西方婚姻观念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女性自主程度不同、对结婚的看法不同、家庭观念的不同。最后分析婚姻观念不同的成因,是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民族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总而言之,本文在搜集故事材料的基础上,将视野扩大到文化领域,又逐步深入理论深层,解释“难题求婚”母题背后的集体无意识与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差异。

刘燕萍[6](2016)在《水神、溺籍与历险——论《聊斋志异·织成》》文中研究表明《聊斋志异》三会本卷一一《织成》一文,述柳生在洞庭历险。篇中出现洞庭水神、水将:柳毅、南将军和毛将军,鲜见於其他文献,因而显得珍贵。有关"溺籍"(溺水而死者)之载亦相当特别,有助了解遇溺及水鬼之谜。至於柳生因洞庭奇遇,娶神婢织成,并获赠财富,便爲其下第,失意於科举的欠缺,作出补偿。

陈进武[7](2014)在《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丑,从曾经的不为人所接受到如今的炙手可热。这样一种鲜明而又强烈的反差现象,无疑是促人深思的。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审丑成型于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并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成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学思潮。相较于西方文学审丑的起步早、发展快与成果多,中国文学的审丑则是晚近的事情。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给当代文坛从形式到内容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与创作界对“丑”的态度转变,一些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描写丑,并由此掀起了审丑文学创作的高潮。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多元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坛呈现出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尤其是各式各样的文学现象相继或同时登台亮相。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家们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从单纯的审丑到逐步转变为向审丑纵深处探寻的发展趋势。令人遗憾的是,审丑在当下文学发展的复杂语境之中的嬗变状况却未能引起研究者们的充分关注。鉴于此,我们尝试突破审丑研究的既有格局,确立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的整体研究视角,开拓一种新的审丑研究的学术范式。本论文既侧重从理论层面来加以深入阐述,又试图从文学本体角度研究小说审丑嬗变,尤其是从小说叙事等内部因素把握审丑的流变,以期为当代文学创作及发展提供一定的镜鉴。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结语等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我们着重考察、发掘与辨析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具体情况。前四章依次对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即“泛审美”)、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即“审恶”)以及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即“嗜丑”)等进行了重点探讨。第五章则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不同层面之关系、小说叙事伦理的新变等进行了整体的考察。导论部分对于审丑在中西方社会文化之中的特征做了一定的描述与判断,并明确作为本文研究课题的“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研究”的具体构成。这一部分就问题的缘起、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目前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等四个层面做了整体且充分地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对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梳理,以呈现出文学审丑“流动”的脉络。这一章是对新时期以来文学审丑嬗变演进的历时性寻踪,这又将按通常意义上划分的新时期文学、90年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三个阶段进行描绘与考察。但由于这30余年时间不算太长,加之这一时期文学现象与思潮状况尤为丰富与复杂,因此,我们划分的三个阶段的界限不可能径渭分明,而所梳理的线索只是特定阶段的突出与侧重。在这一章中,我们也力图理清“审丑”从新时期至今的衍化脉络,并确证了“审丑”嬗变的必然性。第二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的探讨。这一章重点阐述了“审丑”嬗变在文化层面主要表现的“泛审美”的具体状况。这又主要辨析了从“审丑”到“泛审美”发生的原因与背景、表现形态与演变的逻辑层面。特别是重点分析了这一时期小说的审美主体的既“在场”又“缺席”、审美形态的“审美”与“欲望”的互渗,以及审美精神出现影像仿真的模糊化等表现。这样一种从“审丑”到“泛审美”的嬗变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一种新的美学的发生,但也恰是其本质的平庸性又使其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含混”美学。第三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的探讨。在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如同打开的“潘多拉之魔盒”,各种“恶”的因素聚焦式出现在90年代以来的小说之中。这一章侧重考察了从“审丑”到“审恶”的嬗变情况。作为人性层面核心体现的“审恶”的表现形态与逻辑层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观照,即具象的社会表象之“恶”、潜隐的文化本质之“恶”,以及这两者终极指向是更为抽象的人性之“恶”。可以肯定的是,“审恶”事实上是在“解构”审丑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新审丑之“重构”,这样的审丑“重构”更是对于当下审美的一种重构。不过,“审恶”本身就存在着深刻性与损害性并存的两面性。第四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的探讨。在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嗜丑”无疑是对于审丑的颠覆与解构。这一章主要分析了从“审丑”到“嗜丑”的嬗变情况,同样考察了这一嬗变的生成背景、表现形态及其逻辑推演过程等。在这一章中,我们分析了“嗜丑”是否颠覆与解构审美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低劣之丑”、“颓败之丑”与“荒谬之丑”这三种表现特征。这些特征指向的是价值形态与精神倾向等意义之上的。正因为对于审丑的颠覆力最为强劲,“嗜丑”所具有的审丑因素最不稳定,它是始终处在一种价值泛化的混乱与无序状态,甚至是出现无价值或反价值的倾向。论文第五章着眼于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三个层面的共生联动及互反互现的情况,以厘清小说审丑嬗变中的特殊的、动态的交融状况。在这里,我们还辩证地探讨了由小说“审丑”嬗变延伸出的这样三个问题,即考察视角是文学性或民间性,反抗审丑的创作是审丑的或证美的,精神诉求是启蒙的或审美的等。从这些特殊的角度来探讨,既可审视与求证小说审丑嬗变的不同层面关联性,也能从具体创作中辩证看待审丑的嬗变。此外,我们还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与小说叙事伦理的新变问题进行了讨论,侧重从自由叙事伦理中的写实伦理与个体叙事伦理中的人性表达等两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我们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形态及其审美特征做出简要的归纳总结。同时,本文透过小说审丑嬗变的现象,以展现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动向,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杨秋丽[8](2013)在《中国民间故事近30年研究回顾与总结 ——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据统计,近三十年(1978-2010)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仅仅期刊论文就有1746篇之多。按照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已有成果从年度分布、选题分布、研究队伍建设情况三方面进行的统计发现:1978年以来,民间故事研究论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在数量上有微弱的波动;民间故事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已形成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专业化故事学人才队伍。但民间故事各文类研究状况表现出不平衡性,民间故事本体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多,民间故事领域研究队伍具有广泛性,但约有77.6%的作者是这一园地的匆匆过客。定量分析直观的呈现了近30年民间故事园地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定性分析更侧重于揭示表象背后的真实状况及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故事的文本研究,以比较研究、类型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三方面的成果最为突出,而民间故事的田野研究,湖北西部地区的民间故事讲述家、故事村受到了较多关注。对这两方面的定性分析显示:民间故事文本研究的多种研究方法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且呈现出多种范式并存的状态;民间故事的田野研究,拓宽了故事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但在田野工作的规范性和理论运用两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民间故事研究领域存在着文本研究与田野研究并行发展,并有从文本向田野倾斜的趋势,引起了学界的反思。未来的民间故事研究,应重新思考文本与田野的关系,并随着文本研究和田野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效互补,建立起一种综合性的研究范式。

蔡丽萍[9](2012)在《羌族木姐珠神话“难题求婚”母题分析》文中提出木姐珠,是羌族这个古老民族的始祖神,频见于羌族的释比经典、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木姐珠神话属于"难题求婚"的典型,本文立足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对木姐珠神话"难题求婚"母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意义。

吴英[10](2000)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要目》文中研究指明

二、难题求婚故事与爱列屈拉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难题求婚故事与爱列屈拉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廪君神话与巴蜀历史文化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迁徙前———以难题立君长
    (一)掷剑于石穴
    (二)乘土船浮于水
二迁徙中———婚姻难题与部落冲突
    (一)谋杀式婚姻难题与术士斗法
    (二)部落之间的交流与冲突
三迁徙后———白虎崇拜与祈求鱼盐增收
    (一)白虎崇拜与巴人生活环境
    (二)巴人白虎崇拜与其盐业生产
结语

(2)中日画中妻故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画中妻故事学术史
        (一)中国的画中妻故事研究
        (二)日本的画中妻故事研究
        (三)中日画中妻故事比较研究
    二、学术史反思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四、难点和创新点
    五、资料来源及概念说明
第一章 中国画中妻故事历史渊源与地域流布
    第一节 滥觞至成熟——从《毛衣女》到天鹅处女型故事
    第二节 复合化与反转化——从天鹅处女型故事到画中妻
    第三节 文人化倾向——画中妻故事中的文人叙事
    第四节 中国画中妻型故事地域流布
第二章 日本画中妻故事发展状况及地域流布
    第一节 各类集成中的《妻子的画像》
    第二节 多母题因素的融合——“鸟转生型”画中妻故事
    第三节 神格的降级——从日本的羽衣故事到画中妻故事
    第四节 日本画中妻故事的地域流布
第三章 画中妻故事东传日本及其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画中妻故事东传日本
    第二节 日本本土化过程
    第三节 中日画中妻故事异同
        一、身份认同之异
        二、羽衣要素之异
        三、结局处理之异
    第四节 差异背后的社会历史现实
        一、内与外:画中妻故事截然不同的结局
        二、中日民俗文化渊源不同
        三、佛教的渗入及影响
第四章 中日画中妻故事艺术主题与社会因素
    第一节 广泛的概括性与象征性
    第二节 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三节 中日画中妻故事主题表达与讲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介
致谢

(4)萧伯纳戏剧人物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萧伯纳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两性关系
    第一节 父权制度下的男性与女性
    第二节 “生命力”主导下的男性与女性
        一、社会生活方面
        二、情感婚姻方面
    第三节 爱而无果的男性与女性
第二章 萧伯纳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戏剧主题
    第一节 资本家与道德主题
        一、资产阶级的崛起
        二、“绅士理念”与“福音主义”
    第二节 神职人员与宗教主题
        一、神职人员形象
        二、基于创造进化的萧式宗教
    第三节 领袖人物与政治主题
        一、《苹果车》中的政治困境
        二、《真相毕露》中的自我回溯
        三、《触礁》中的精英独裁
第三章 萧伯纳戏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第一节 矛盾冲突与人物塑造
    第二节 人物语言与形象塑造
    第三节 戏剧情节与人物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难题求婚”母题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难题求婚”母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难题求婚”母题的类型
    Ⅰ、姑娘作为解题人
    Ⅱ、姑娘家人作为出题人
        a.测试或者谜题型
        b.比赛型
        c.冒险型
        d.寻宝型
        e.劳动型
        f.法术型
    Ⅲ、姑娘作为出题人
        a.测试或者谜题
        b.比赛型
        c.冒险型
第二章 作为神话原型的“难题求婚”
    一、人类早期劳动婚的遗存形态
    二、“难题求婚”与反恋女情结
    三、“难题求婚”与成人仪式
        (一) 脱离母体
        (二) 难题教育
        (三) 社会认可
    四、“难题成婚”与仙凡禁忌
        (一) “天鹅处女”型故事中的禁忌
        (二) 私定终身和社会认可
第三章 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叙述比较
    一、中西方“难题求婚”母题叙述的差异
    二、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三、中西方婚姻观差异的成因
        (一) 传统文化不同
        (二) 民族性格不同
        (三) 价值观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水神、溺籍与历险——论《聊斋志异·织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洞庭水神
     (一) “鬼面”柳毅———洞庭王
     (二) 南将军———楠木神
     (三) 毛将军———铁锚神
二、“溺籍”与镇水界方
三、历险与补偿
     (一) “水神借舟”———危险与机遇
     (二) 难题徵婚
     (三) 恩赐

(7)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
    三、研究现状的爬梳与反思
    四、本文的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审丑”意识之演进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的生存处境
        一、文学新气候的试探: 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二、世纪末的“狂欢”: 九十年代的文学生态
        三、一元、多样与断裂: 新世纪文学的处境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审丑创作的整体俯瞰
        一、于“有声”处听惊雷: “行动”的新时期小说
        二、从蜕变中转向多元: “喧哗”的九十年代小说
        三、纷繁芜杂的“乱象”: “破碎”的新世纪小说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
    第一节 膨胀与泛化: 从审丑到“泛审美”
        一、审美泛化: 消费时代的美学膨胀
        二、“泛审美”: 当前小说的审丑泛化
    第二节 “泛审美”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一、“实在”与“影像”模糊化的审美精神
        二、“审美”与“欲望”互渗化的审美形态
        三、“在场”与“缺席”融合化的审美主体
    第三节 “含混”的美学: 神奇,抑或是平庸
        一、泛化的结果: 一种“含混”的美学
        二、反思与批判: 表象神奇与本质平庸
第三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
    第一节 收缩与聚焦: 从审丑到“审恶”
        一、“恶”的阐释与“审恶”的涵义
        二、“审恶”: “恶”的集束式书写
    第二节 “审恶”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一、表层: “混乱时代”的社会之“恶”
        二、内核: “奥吉亚斯牛圈”的文化之“恶”
        三、本质: “生命暗箱”的人性之“恶”
    第三节 重构审美及其多样存在的可能性
        一、“恶”的聚焦: 重构审美及其多样的可能性
        二、反思与批判: 深刻性与损害性并存的“审恶”
第四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
    第一节 颠覆与解构: 从审丑到“嗜丑”
        一、“理性”与“非理性”变奏中的丑
        二、“嗜丑”: 小说表现“丑”的泛滥
    第二节 “嗜丑”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一、低劣之丑: 恣意横行的丑形丑态
        二、颓败之丑: “精神”沉沦与虚无
        三、荒谬之丑: “狼性”及价值颠倒
    第三节 价值立场的混乱以及去价值化倾向
        一、敞开的后果: 价值的混乱与无序
        二、反思与批判: 去价值化的“嗜丑”
第五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延伸思考
    第一节 审丑嬗变层面的共生联动及互反互现
        一、文化、人性与价值层面的共生联动
        二、文化、人性与价值层面的互反互现
    第二节 多元诉求与纠缠融合中的小说审丑嬗变
        一、反抗审丑: 证美的,抑或是审丑的?
        二、考察视角: 文学性,抑或是民间性?
        三、精神诉求: 审美的,抑或是启蒙的?
    第三节 小说叙事伦理与伦理叙事的“新变”
        一、自由叙事伦理中的写实伦理
        二、个体叙事伦理中的人性表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8)中国民间故事近30年研究回顾与总结 ——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民间故事研究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1.1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1.2 民间故事研究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第2章 民间故事的文本研究
    2.1 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以“蛇郎型”、“求好运型”故事为例
    2.2 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以“螺女型故事”研究为例
    2.3 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以“难题求婚”型故事研究为例
第3章 民间故事的田野研究
    3.1 故事家研究——以对鄂西地区三位故事家的研究为例
    3.2 故事讲述情境:表演空间的考察
    3.3 故事村研究——以对湖北伍家沟村的研究为例
    3.4 故事讲述研究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羌族木姐珠神话“难题求婚”母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0)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要目(论文提纲范文)

民间文学研究
作家文学研究

四、难题求婚故事与爱列屈拉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廪君神话与巴蜀历史文化再探[J]. 张云.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 2020(02)
  • [2]中日画中妻故事比较研究[D]. 陈嘉音.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多维视阈中的中日画中妻故事研究[J]. 陈嘉音,毕雪飞. 民间文化论坛, 2019(03)
  • [4]萧伯纳戏剧人物论[D]. 邵夏昀. 喀什大学, 2019(07)
  • [5]“难题求婚”母题的比较研究[D]. 陈佩.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水神、溺籍与历险——论《聊斋志异·织成》[J]. 刘燕萍. 岭南学报, 2016(03)
  • [7]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D]. 陈进武. 南京大学, 2014(05)
  • [8]中国民间故事近30年研究回顾与总结 ——以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D]. 杨秋丽. 湘潭大学, 2013(03)
  • [9]羌族木姐珠神话“难题求婚”母题分析[J]. 蔡丽萍. 四川戏剧, 2012(06)
  • [10]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要目[J]. 吴英. 民族文学研究, 2000(03)

标签:;  ;  ;  ;  ;  

拼图提案故事和伊莱克特拉情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