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关系对石炭系油气形成演化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王彦君[2](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李洪奎[3](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梁宇生[4](2019)在《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的地质结构及形成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排子凸起位于西准噶尔推覆体的最南端,是准噶尔盆地与西准噶尔造山带的关键结合部位,记录了丰富的陆内构造变形信息。开展车排子凸起地质结构及形成演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构造属性,同时对于研究陆内构造变形过程与变形机制以及推进深层石炭系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本文系统应用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方法,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浅表地质、最新钻井及3-D地震资料、地球物理测深等资料,系统开展车排子凸起地质结构、形成演化和成因机制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结果揭示车排子凸起石炭纪火山喷发事件集中在300Ma,313Ma和322Ma左右,并结合生物地层与岩石地层的对比分析揭示该凸起石炭系自下而上为下石炭统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希贝库拉斯组和上石炭统哈拉阿拉特组。据区域性不整合面特征将该凸起划分为石炭系、二叠-三叠系、侏罗系、白垩-古近系以及新近-第四系等5个构造层。(2)通过构造变形特征解析,以深部低速层及泥盆系滑脱层为界,建立车排子凸起深部双重构造、浅部逆冲叠瓦扇与叠加构造楔叠加的分层地质结构模型,揭示了车排子凸起具有东西分带(自西向东划分出后缘逆冲带、中部逆冲带、车浅5井逆冲带、前锋逆冲带以及前缘单斜带)、南北分段(中二叠世构造活动为北强南弱、晚三叠世至侏罗纪为北弱南强)特征,厘定其东部边界断层红车断层和红3井东侧断层为“上陡下缓”的几何形态,认为车排子凸起为冲断推覆体的前锋。(3)通过地震剖面精细解析所揭示的构造变形时间及其变形特征,厘定车排子凸起经历了中二叠世强烈挤压逆冲、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继承性逆冲叠加、侏罗纪伸展-聚敛旋回、白垩纪-古近纪陆内拗陷调整以及新近纪-第四纪压扭掀斜等5个构造演化阶段。(4)通过车排子凸起断裂活动期次、强度,构造变形缩短量以及与周缘构造单元的构造关系的研究,建立车排子凸起旋转式递进变形的动力学模型,认为车排子凸起二叠纪以来的构造变形过程是在周缘板块会聚背景下的西准噶尔推覆体的前锋响应。
宋达林[5](2019)在《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四川盆地东部渝东地区石炭系已经历了60多年的勘探开发,学者对构造气藏研究普遍较多,而对非构造气藏研究较少。在近期资源量评价中,川东石炭系目前尚未发现的资源量为4859×108m3,大部分都位于非构造圈闭中。加强对川东石炭系非构造圈闭的研,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储层地质学、成藏动力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结合钻井、测井、薄片观察等资料,重点研究构造低位石炭系天然气成藏烃源、储层、圈闭条件,分析非构造气藏控制因素。渝东地区黄龙组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黄龙组一段、黄龙组二段和黄龙组三段,其中黄龙组二段为石炭系主要储层,三段次之。黄龙组主要岩性为一套白云岩、角砾白云岩、灰岩和角砾灰岩组合。地层厚度在区内变化较大,一般为2060m。黄龙组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到溶蚀作用的影响,在研究区内形成裂缝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两类。在储层内部,由于溶蚀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储集空间,其中粒间溶孔和粒间孔则是黄龙组最重要的孔隙类型,控制着储层的发育。黄龙组总体孔隙度在2%6%之间,渗透率集中在(0.110)×10-3μm2之间,为低孔中-高渗储层。储层的分布受到沉积相和岩溶的影响,具有平面上差异性大,非均质强的特点。通过天然气常规组成、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石炭系天然气来源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中二叠统栖霞-茅口组,其中龙马溪组烃源岩为黑色泥岩,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处于过成熟阶段。渝东地区龙马溪优质烃源岩厚度在90130m之间,具有良好的生烃能力。栖霞-茅口组烃源岩以碳酸盐岩为主,有机碳含量较高,为0.4%0.7%,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总体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栖霞组-茅口组烃源岩在渝东地区分布稳定,厚度在250m以上,生烃能力中等偏好。渝东地区石炭系构造低位地区气藏的发育主要受到地层厚度、封堵条件、储层发育规模和岩溶作用的控制,气藏仅在地层厚度大于10m地区发育。储层边界岩性致密,并且存在异常高的流体压力和尖灭带,能够形成良好侧向封堵条件。综合分析渝东地区黄龙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建立构造低位地区成藏模式,指出构造斜坡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龙马溪组,向斜区主要来源于栖霞组-茅口组。
姜巽[6](2019)在《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不整合面限定了一个沉积盆地演化的主要阶段,只有正确认识了盆地内的主要不整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盆地的演化过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阶段变动过程中,在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内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尽管前人对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已有较多阐述,但尚未从全盆地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四川盆地不整合的性质、结构、规模等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论述。本论文利用露头、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14个主要不整合的结构性质、分布范围、时限及剥蚀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和分析,确定了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发育规模、区域剥蚀方向、剥蚀时限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不整合进行了分级,并据此划分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探讨了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而对目前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并受到密切关注的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不整合和构造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四川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桐湾Ⅰ幕构造运动形成的灯三段与灯二段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2/3,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川中地区发育微角度单斜不整合,只剥蚀了灯二段顶部地层,为NW-SE向剥蚀;桐湾Ⅱ幕构造运动形成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不整合结构类型包括在近南北向“拉张槽”剥蚀带区域内发育的高角度超覆-削截不整合、槽缘的单斜不整合以及槽外区域的平行不整合,“拉张槽”区域剥蚀量巨大,最大剥蚀至灯二段顶部,由“拉张槽”区域向外剥蚀量减小;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盆地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麦地坪组地层,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平行不整合为主;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北古隆起区,约占盆地面积的1/2,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为NW-SE向剥蚀;志留系与奥陶系的不整合,分布于盆内及周缘均有分布,约占盆地面的2/3,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由盆缘隆起区向川东坳陷区;早、晚古生界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川中隆起区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单斜不整合,外侧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量最大区域为川西龙门山南段,剥蚀至灯二段;二叠系与石炭系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在川中-川西大片区域地区与广西运动不整合叠合,川东地区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普遍缺失了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叠层,剥蚀方向由川中向外侧;中、上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4/5,在盆内形成了3个强剥蚀区,盆内以开江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普遍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方向为SW-NE向;中、上三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超覆不整合、超覆-削截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泸州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剥蚀至嘉三段;须四段与须三段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同构造渐进式不整合,只剥蚀须三段顶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和川北地区,发育低角度单斜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剑阁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为NW-SE;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川东地区已经隆升为陆遭受剥蚀;上、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地区,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1/2;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成都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以角度不整合为主,分布面积小于盆地面积的1/3.结合国内外对于不同沉积盆地的不整合等级划分标准,初步拟定一个关于四川盆地不整合分级的标准,将四川盆地所有不整合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不整合包括:寒武系/震旦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三叠统/中三叠统;二级不整合包括: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二叠系/石炭系、侏罗系/三叠系、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三级不整合包括:上二叠统/中二叠统、须四段/须三段、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在对四川主要盆地不整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并探讨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将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成了6个一级构造层序以及12个二级构造层序,一级构造层序包括:Ts1(AnZ)、Ts2(Z)、Ts3(∈-S)、Ts4(D-T2)、Ts5(T3x-E)、Ts6(N-Q);二级构造层序包括:Ts2-1(Z1l-Z2dn2)、Ts2-2(Z2dn3-Z2dn4)、Ts3-1(∈1m)、Ts3-2(∈1q-∈1x)、Ts3-3(O1t-O3w)、Ts3-4(S1l-S2h)、Ts4-1(D-C)、Ts4-2(P2)、Ts4-3(P3-T2)、Ts5-1(T3x1-6)、Ts5-2(J)、Ts5-3(K-E)。自埃迪卡拉纪以来四川盆地经历了8个演化阶段,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着不同的盆地性质,即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2)、前陆坳陷阶段(O3-S)、克拉通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克拉通坳陷阶段(T1-T2)、前陆盆地阶段(T3-E)、地貌盆地阶段(N-Q)。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主要发育了8个不整合面,包括:寒武系/震旦系、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二叠统/中二叠统。据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发育特征、剥蚀程度、地层厚度和相带分布,推测此期构造演化过程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包括:差异升降-拉张伸展阶段(Z-∈1m)、隆-坳阶段(∈1q-S)、联合抬升剥蚀阶段(D-C)和伸展拉张阶段(P)。
白俊[7](2015)在《雪峰山西侧地区下古生界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雪峰山西侧地区地处雪峰山基底拆离造山带和中上扬子区的东部边缘之间,是雪峰山前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的地区。多年油气勘探实践经验表明,雪峰山西侧重点地区的海相层系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论文着重于地质解译贵阳-金沙-仁怀地震大剖面,结合已有钻录和测试等成果资料,重新探索雪峰山西侧地区沉积、构造演化史。应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岩石样品测试相结合,综合利用常规电镜、阴极发光与非常规压汞—吸附法、三轴抗压抗剪试验联合分析盖层的岩石学特征、盖层的厚度、盖层的均质程度、盖层的延展性以及盖层的薄膜封闭特征。以构造演化为主线,开展盖层封闭演变史为主的油气保存体系成因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油气保存体系主控因素分析,对有利油气保存区域初步预测。通过研究共取得以下基本认识:(1)通过对雪峰山西侧地区构造演化及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地震波场反映的角度不整合特点,可以确定雪峰山陆内的构造体系前后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印支和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该叠合盆地在其构造演化历史中,从元古代以来,经历了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六大构造阶段,早期以造陆为主,晚期造山作用强烈。(2)野外地质调查、沉积特征和室内岩石测试分析表明,下寒武统盖层见于水井沱组、石牌组和天河板组等地层中。盖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和灰岩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深灰、灰黑色、灰、灰绿色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后者主要包括深灰色碳质灰岩、泥晶灰岩及泥质灰岩等。(3)通过分析油气保存体系在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早燕山期、晚燕山—喜山期等构造演化阶段,盖层的演变特征以及流体化学—动力学响应特征,恢复与重建了盖层封闭演变史与流体化学—动力学行为轨迹。基本明确了油气保存体系受到盖层发育的沉积体系域、成岩变质程度、变形变位强度、断层的“三元”耦合关系以及流体的宿主性等多种因素控制。(4)通过对油气保存体系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渝东鄂西及周缘地区志留系成藏的控制因素中,优质储层控制了早期运聚、保存,并形成近源的岩性油藏;晚期流体势调整,控制了现今油气最终定位;金沙—仁怀西侧—盆地周缘震旦系成藏主控因素表现在:有效储集空间是下组合油气聚集成藏的前提,有利运聚是形成下组合气藏的重要保障,有利保存是形成下组合气藏的关键因素,保存条件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构造隆升剥蚀和断裂破坏作用。研究区的生储盖组合可分为三套生储盖组合,第一套以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为烃源岩,灯影组结晶白云岩为储层,下寒武统老堡组、牛蹄塘组和石牌组泥岩为盖层;第二套组合烃源岩为寒武系牛蹄塘组和华严寺组,以中寒武统及下奥陶统为储层,下奥陶统泥页岩、泥灰岩为盖层;第三套组合由下奥陶及下志留统页岩组成烃源岩,志留系内部的砂岩作为储层,下志留统的泥岩作为盖层。(5)通过以“盖、源”共控油气保存体系的研究思路,从油气保存体系的表象性、成因性以及有效性研究入手,参照前人研究标准,建立了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技术指标,进行了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研究认为:中上扬子区江汉平原区、湘鄂西区、渝东鄂西区三个区块的油气保存体系综合评价表明,纵向上油气保存条件变好顺序为:J-T2体系、∈1体系、S体系、∈2油气保存体系;横向上,以石柱油气保存体系为1级-最有效,也是最有利保存区带或最有利勘探区带;利川、桑植、花果坪、宜昌、沔阳油气保存体系为2级-有效,即有利保存区带或有利勘探区带;其余区块为3、4级-有效。
邓宾[8](2013)在《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文中研究说明盆-山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是21世纪大陆动力学研究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生代以来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基本格局。四川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转换部位。它既是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又是地貌盆地,盆地与周缘造山带构成一个典型的复合盆-山结构体系。本论文运用构造地质学、低温热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以“结构-构造-油气分布”为主线,将盆-山结构、构造演化与周缘板块围限多动力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中-新生代四川盆地沉积充填、抬升剥蚀与周缘造山带构造演化、扩展变形等关系,建立四川盆地多盆-山体系结构-构造格架,探讨不同盆-山结构与盆内浅部地表过程(如:构造变形、隆升剥露、沉积充填、流体活动等)差异性,揭示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关系。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基于四川盆地及周缘造山带不同地质结构、构造和热隆升-沉降过程等,将其分为板缘(龙门山、米仓山和大巴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和板内(齐岳山、大娄山和大凉山)渐变型盆-山结构两类。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具有显着深部结构差异性,浅部构造形成典型的冲断带(山)和前陆盆地(盆)二元结构;结构-构造上具明显的倾向上分带、走向上分段及垂向上分层性,构造演化上具倾向上前展性(和/或走向上扩展性)、造山带隆升剥蚀和盆内坳陷沉降-沉积具典型耦合特征;现今山-盆地貌反差大、地形坡度陡、盆-山边界明晰。板缘突变型盆-山耦合关系主要受控于差异性深部结构及其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过程。如:龙门山-川西前陆突变型盆-山结构带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沉积中心沿走向迁移与砾岩展布特征、不整合界面走向迁移等具有明显的等时性和一致性,揭示出盆-山结构带倾向上前展式扩展和走向上分段式递进性(或序次性)的三维盆山耦合空间演化趋势。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具相似的深部结构特征和挤压-坳陷结构的浅部构造特征,不发育冲断推覆和前陆盆地;结构和构造上分带性、分段性不明显,不存在典型而明显的边界控制断裂(系),具有相似弥散式挤压褶皱变形特征,盆缘造山带隆升剥蚀和盆内坳陷沉降-沉积不具耦合特征;现今山-盆地貌反差小、盆-山边界不清、盆-山为渐变过渡关系。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主要受控于(盆缘或盆外)邻区构造扩展变形过程和盆内沉积盖层多层次滑脱变形过程。如:大娄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带不具明显的东、西分段和倾向分带性特征,多期叠加构造特征揭示受雪峰陆内造山系统控制。(2)长波长、低起伏度渐变型盆-山地貌地区构造变形与浅表等温面挠曲具多种端元模型,基于单一结构上多系统低温热年代学特征揭示隆升剥露过程和褶皱变形相关事件。大凉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带单一背斜结构上(或典型花岗岩体)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重建结构深度关系图(或海拔高程)关系研究表明,川西南地区主体构造格架变形事件发生于古新世末期-始新世早期(40Ma),随后区域发生持续的抬升剥蚀作用。四川盆地东南缘及南缘地区10Ma以前经历长时间的缓慢抬升冷却过程,速率大致为0.15mm/yr,随后发生加速抬升冷却事件,其剥露速率为0.3-0.8mm/yr。现今大凉山地区地表抬升剥蚀量约为3-5km,四川盆地西南地区地表抬升剥蚀量约为1-2km。它们共同揭示出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沿鲜水河-小江断裂系走滑边界的东向扩展变形作用最终决定着大凉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区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3)利用钻井和地表样品低温热年代学手段(AFT、(U-Th)/He)和数字热模型等手段,揭示四川盆地区域晚中、新生代阶段性构造抬升剥露过程及刚性基底结构与盆-山结构对其抬升剥蚀过程的复合-联合控制作用。盆地区域(尤其是盆内华蓥山和川西前陆地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研究揭示,四川盆地区域具有阶段性沉降-隆升剥露过程,即早期沉积后沉降埋深阶段(80Ma以前)、中期缓慢抬升冷却(8020Ma)和晚期快速抬升剥露阶段(20Ma-现今)。盆地中心及西北部地区(华蓥山断裂带北西)具显着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环带中心,体现出盆地中心(原地隆起区)及盆地西北地区(川北突变型盆-山结构区)较低的抬升剥蚀作用,它与区域空间上较弱的构造变形作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AFT热模型及连续井剖面镜质体特征揭示盆地晚中-新生代地表抬升剥蚀总厚度普遍大于2000-3000m,新近纪快速抬升剥蚀幅度普遍大于1000m。晚中-新生代隆升剥蚀总幅度体现出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区最低、盆地腹地次之、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区最大的特征。同时,盆地空间上由北东向南西具AFT年龄逐渐变小、径迹长度逐渐增大、新生代平均剥露速率逐渐增大的趋势。它们共同揭示盆地基底结构与盆缘造山带对盆地抬升剥蚀过程的复合-联合控制作用。(4)根据四川盆地与环盆造山带的不同盆-山结构、构造变形及其建造定型过程等主要控制因素,将四川盆地复合盆-山体系划分为五大盆-山结构分区:Ⅰ区-川北突变型盆山结构区(秦岭构造控制域)、Ⅱ区-川西突变型盆山结构区(青藏构造控制域)、Ⅲ区-川东渐变盆山结构区(雪峰构造控制域)、Ⅳ区-川西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雪峰-青藏-基底构造联合控制域)和Ⅴ区-川中原地隆起-盆地区(基底构造控制域)。受不同构造变形域控制,环四川盆地各盆-山结构区构造格架定型期总体体现出北西、北和北东边界早、东边界较晚、西南边界最晚(川北突变型盆-山结构区→川东渐变型盆-山结构区→川西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四川盆地浅部地貌和结构-构造变形及其演化特征等主要受控于盆缘不同盆-山结构与盆地基底结构的联合-复合控制作用。(5)基于不同盆-山结构变形作用、差异抬升剥蚀过程等与流体活动特性研究,揭示四川盆地盆-山结构通过褶皱冲断变形和稳态抬升剥蚀作用的复合-联合作用过程控制着流体活动特性及其保存条件,从而控制和制约着盆地现今油气分布。不同构造变形、抬升剥蚀作用等特征的盆山结构区(古)流体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带体现出强冲断作用与浅部流体垂向跨层和深部流体侧向运移活动的特性;渐变型盆-山结构带具与多层次滑脱褶皱变形相关的贯通裂缝系统渗流生长形成与流体垂向跨层运移特征。强构造变形区域,受控于盆缘造山带向盆地的扩展变形过程,以褶皱冲断构造变形为主控制和影响流体活动特性;受盆地刚性基底结构控制的盆内弱构造变形带以稳态抬升剥蚀作用为主控制和影响流体活动特性。由于地表浅部Brown-Hoek应力模式和/或构造变形作用影响,强、弱隆升剥蚀作用过程对区内流体和油气具有明显不同的能量场和再运聚影响。强隆升剥蚀作用过程中,不同岩石破裂行为特征的非连续性结构叠加改造,导致大规模流体幕式跨层流动和降温-降压的流体沸腾作用,油气保存条件破坏。弱隆升剥蚀作用过程中(贯通)裂缝系统的发育对流体活动性、连通性和油气调整聚集成藏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次生油气藏普遍体现出与裂缝系统具有较高的关联性。盆-山结构主要通过构造变形强度、地表抬升剥蚀作用和陆相地层展布因素控制和影响盆地现今区域保存条件。四川盆地晚三叠世以来(残存)陆相碎屑岩较厚沉积地区(大于3000m)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及北部突变型盆-山结构区,(残存)陆相沉积厚度与晚三叠世以来的不同时期沉积中心相叠置,受控于环盆地不同突变型盆-山结构带中-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活动,具有较低的构造变形作用强度和晚-中新生代抬升剥蚀总厚度。因此,四川盆地现今(残存)大中型油气藏(田)和天然气的大部分主要分布于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区(尤其是秦岭构造控制域)和川中原地隆起-盆地区(基底构造控制域)。
石红才,施小斌,杨小秋,蒋海燕,龙幼康[9](2011)在《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中新生代隆升剥蚀过程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磷灰石与锆石(U-Th)/He年龄与磷灰石裂变径迹(AFT)、镜质组反射率(Ro)一起模拟了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侏罗纪以来的构造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约13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研究区达到最高古地温,此后为持续抬升冷却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与Ro表明自晚侏罗世以来不整合面剥蚀厚度可达3500 m.结合(U-Th)/He与Ro数据的反演结果揭示自约130 Ma开始抬升冷却后可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快速冷却一缓慢冷却-快速冷却,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130~70 Ma)抬升冷却速率为0.75~1.0℃/Ma;晚白垩世到始新世晚期(70~45 Ma)为较平静期,冷却速率为0.33~0.4℃/Ma;自始新世末(±45 Ma)以来冷却速率为0.9~1.1℃/Ma.它们分别与中上扬子三叠纪以来的三次重要构造变革时期相对应,这为造山带构造演化分析提供有力佐证.
肖朝晖[10](2010)在《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盆地流体化学-动力学、油气封存箱理论为指导,以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热演化为主线,把握宏观与微观、地表地质与地下地质、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按油气保存体系受盖-源共控的观念,进行油气保存体系的表象性、成因性、有效性分析,对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进行研究。依据野外调查及测试和钻井、测井、地球物理等资料,建立了中扬子区盖层综合特征基干剖面,研究区发育有泥质岩类和膏盐岩类盖层,存在下寒武统、中寒武统、志留系、中三叠统—侏罗系等4套区域盖层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等5套局部盖层;结合地表流体的分布特征、地腹水化学性质、水化学对应分析,并从盖层的封闭性能及其间的流体能量的相对独立性,揭示了油气保存体系自T2-J→S→∈2→∈1,覆盖面积逐渐增大且呈“塔式”叠置结构。在构造演化研究基础上,对油气保存体系进行了“位、体”改造的成因研究。分析了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早燕山期、晚燕山—喜山期等主要构造演化阶段盖层的演变特征与流体化学—动力学响应特征,认为盖层发育的沉积体系域、盖层成岩变质程度、盖层变形变位强度、流体宿主性是油气保存体系的主控因素。其中H型的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分别有利于泥质岩类、膏盐岩类优质盖层的形成;中寒武统、志留系盖层具有成岩变质适中的优势;下寒武统、中寒武统盖层具有变形变位强度小的特点;自江汉平原北东襄樊—广济断裂、京山—乌龙泉断裂向鄂西渝东区西部齐岳山断裂,断裂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活动强度由强至弱;鄂西渝东区震旦系—三叠系缺少异源流体,流体宿主性好;远离断层的地区虽然早期具有下古生界异源流体的充注,流体宿主性较差,但在晚期流体充注时,早古生代地层与中生代地层中的流体互不连通,流体宿主性相对较好。在烃源岩热演化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油气保存体系“质、量”演变的有效性研究。印支期以来是油气保存体系的重要变革时期,对于∈1、∈2油气保存体系,晚印支-早燕山期烃源灶由干酪根裂解型向油裂解型转化的过程中,保存条件持续;对于S、T2-J油气保存体系,早燕山期烃源灶虽然仍为干酪根裂解型,但受到构造活动改造强度较大,保存条件被削弱。油气保存体系纵向上优劣分异的序列是:∈2→S→∈1→T2→J体系;横向上优劣变迁的序列是石柱、利川、桑植、花果坪、宜昌、沔阳、当阳体系。典型油气封存箱具有“构筑—改造—定型”动态特点,重点剖析了慈利南山坪震旦系、簰洲下寒武统、建南志留系、龙驹坝二叠系油气封存箱。总结出研究区油气保存存在连续—最终宿主、断续—接替宿主、残存—过渡宿主、推覆—(?)宿主四种模式。其中连续—最终宿主型,多套盖层叠置、无异源流体充注是油气保存的理想模式,建深1井志留系气藏为典型类型之一,其幕式闭合/开启旋回式的封闭机理诠译了志留系气藏韩家店组、小河坝组、龙马溪组层层含气的独特性,该气藏的封闭主要起源于异常高压,而高压封闭能力是薄膜封闭7倍之多,修正了以往认为“海相盖层埋藏深、成岩变质程度高、封闭性能差”的普遍观点。基于油气保存体系的表象性、成因性、有效性研究,建立了构造—沉积多旋回叠合、多期构造改造的中扬子区油气保存体系评价体系。以各个盖层油气保存体系为单元划分了有利勘探的保存区带及其目标。
二、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关系对石炭系油气形成演化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关系对石炭系油气形成演化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
1.4 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
主要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前震旦系 |
2.2.2 震旦系 |
2.2.3 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3.1 扬子克拉通 |
2.3.2 秦岭造山带 |
2.3.3 龙门山构造带 |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1 盆地深部结构 |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3 岩石圈结构 |
3.2 基底断裂分布 |
3.2.1 一级基底断裂 |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
4.2.2 构造层划分 |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
4.4 盆地叠合模式 |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的地质结构及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进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2 陆内构造研究进展 |
1.2.3 断层相关褶皱研究进展 |
1.2.4 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车排子凸起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 |
1.2.6 车排子凸起油气勘探现状 |
1.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 |
2.2.1 重力异常特征 |
2.2.2 磁异常特征 |
2.2.3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 |
2.2.4 卫星重力异常三维反演剖面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2.5 构造单元划分 |
2.6 小结 |
3 车排子凸起地层系统与构造-地层层序 |
3.1 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1 石炭纪岩石地层特征 |
3.1.2 石炭纪生物地层特征 |
3.1.3 石炭纪年代地层特征 |
3.1.4 石炭系地层系统 |
3.2 二叠系及以上地层系统 |
3.3 车排子凸起构造-地层层序 |
3.3.1 不整合面 |
3.3.2 地震层序 |
3.3.3 年代地层格架 |
3.3.4 构造-地层层序 |
3.4 小结 |
4 车排子凸起东部边界断裂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 |
4.1 红车断层几何学与运动学 |
4.1.1 红车断层的三维几何形态 |
4.1.2 红车断层的分段特征 |
4.1.3 红车断裂带构造演化特征 |
4.2 红3井东侧断层几何学与运动学 |
4.2.1 剖面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
4.2.2 剖面构造演化特征 |
4.2.3 分段特征 |
4.3 小结 |
5 车排子凸起的地质结构 |
5.1 剖面构造特征 |
5.2 石炭系平面构造特征 |
5.3 分带特征 |
5.4 小结 |
6 车排子凸起的形成与演化 |
6.1 剖面构造演化特征 |
6.1.1 忙代下-炮台镇剖面 |
6.1.2 瓦力巴斯陶-炮台镇剖面 |
6.1.3 加牌依克斯套-炮台镇剖面 |
6.2 平面演化特征 |
6.3 小结 |
7 车排子凸起的成因机制探讨 |
7.1 物质基础 |
7.2 递进变形特征 |
7.3 动力学背景 |
7.4 成因模式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川东构造带研究现状 |
1.2.3 川东地区石炭系成藏条件研究现状 |
1.2.4 非构造圈闭研究现状 |
1.2.5 非构造圈闭研究方法 |
1.2.6 石炭系成藏时期研究 |
1.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地层划分 |
2.3.2 地层分布 |
2.4 区域沉积相特征 |
第3章 储层特征及分布特征 |
3.1 储层特征 |
3.1.1 岩性特征 |
3.1.2 储集空间 |
3.1.3 物性特征 |
3.1.4 储层类型 |
3.2 储层分布特征 |
3.2.1 纵向分布特征 |
3.2.2 横向分布特征 |
第4章 烃源岩条件 |
4.1 烃源岩类型 |
4.1.1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 |
4.1.2 中二叠统烃源岩 |
4.2 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对比 |
4.2.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天然气成因 |
4.2.3 气源对比 |
第5章 圈闭及保存条件 |
5.1 圈闭条件 |
5.2 盖层条件 |
第6章 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
6.1 典型气藏与失利圈闭解剖 |
6.1.1 建南构造带 |
6.1.2 云安厂构造带 |
6.1.3 硐村西-三岔坪构造带 |
6.2 主控因素 |
6.2.1 地层厚度 |
6.2.2 侧向封堵 |
6.2.3 岩溶作用 |
6.2.4 储层分布规模 |
6.3 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不整合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四川盆地不整合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类型及特征 |
3.1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结构类型 |
3.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时代和分布 |
3.3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发育特征 |
3.3.1 灯三段与灯二段不整合 |
3.3.2 下寒武统与上震旦统不整合 |
3.3.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3.3.4 奥陶系与寒武系不整合 |
3.3.5 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3.6 上、下古生界不整合 |
3.3.7 二叠系与石炭系不整合 |
3.3.8 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不整合 |
3.3.9 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不整合 |
3.3.10 须四段与须三段不整合 |
3.3.11 下侏罗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 |
3.3.12 白垩系与侏罗系不整合 |
3.3.13 上、下白垩统不整合 |
3.3.14 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层位间不整合 |
第4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分级 |
4.1 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分级方案 |
4.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等级划分 |
4.2.1 一级不整合 |
4.2.2 二级不整合 |
4.2.3 三级不整合 |
第5章 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划分与构造演化阶段 |
5.1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
5.1.1 Ts_1 构造-地层层序(AnZ) |
5.1.2 Ts_2 构造-地层层序(Z) |
5.1.3 Ts_3 构造-地层层序(∈-S) |
5.1.4 Ts_4 构造-地层层序(D-T_2) |
5.1.5 Ts_5 构造-地层层序(T_3x-E) |
5.1.6 Ts_6 构造-地层层序(N-Q) |
5.2 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 |
5.2.1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 |
5.2.2 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_2) |
5.2.3 前陆坳陷阶段(O_3-S) |
5.2.4 克拉通内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 |
5.2.5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 |
5.2.6 克拉通坳陷阶段(T_1-T_2) |
5.2.7 前陆盆地阶段(T_3-E) |
5.2.8 地貌盆地阶段(N-Q) |
第6章 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及构造演化 |
6.1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主要不整合发育特征及构造意义 |
6.1.1 灯二段与灯三段不整合 |
6.1.2 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不整合 |
6.1.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6.1.4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6.1.5 奥陶系与志留系不整合 |
6.1.6 二叠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
6.1.7 中、上二叠统不整合 |
6.2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古构造特征 |
6.2.1 绵竹-潼南-合川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2.2 苍溪-巴中-宣汉-开江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3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构造演化 |
6.3.1 差异升降-伸展拉张阶段(Z-∈_(1m)) |
6.3.2 隆-坳阶段(∈_(1q)-S) |
6.3.3 联合抬升阶段(D-C) |
6.3.4 伸展拉张阶段(P)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雪峰山西侧地区下古生界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构造演化及特征 |
2.1 构造演化 |
2.2 地震波场特征 |
2.3 深部结构特征 |
第3章 盖层基本特征 |
3.1 盖层分类 |
3.2 盖层的岩石学特征 |
3.3 盖层的厚度与延展性 |
3.4 盖层的薄膜封闭特征 |
第4章 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
4.1 油气保存体系主控因素及空间格架 |
4.1.1 盖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4.1.2 盖层封闭史重建及封闭性 |
4.1.3 断裂发育史及封堵性 |
4.1.4 油气保存体系空间格架 |
4.2 典型气藏解剖 |
4.2.1 油气源对比 |
4.2.2 源盖匹配分析 |
4.2.3 包裹体分析 |
4.2.4 天然气成藏过程分析 |
4.3 油气成藏与破坏的主控因素 |
第5章 油气潜力评价 |
5.1 生储盖特征 |
5.1.1 烃源岩残余厚度分布规律 |
5.1.2 储层残余厚度分布规律 |
5.1.3 区域盖层残余厚度分布规律 |
5.2 有利生储盖组合分布规律 |
5.2.1 下震旦-下寒武统有利生储盖组合 |
5.2.2 下寒武统-上寒武统-下志留统有利生储盖组合 |
5.3 油气勘探潜力评价 |
5.3.1 二级构造单元油气地质条件 |
5.3.2 有利保存区带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大陆动力学与盆-山耦合 |
1.2.1.1 大陆动力学 |
1.2.1.2 岩石圈深部过程与近地表构造过程耦合(即―盆-山‖耦合) |
1.2.2 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 |
1.2.2.1 克拉通盆地结构与油气分布 |
1.2.2.2 冲断带-前陆(后陆)盆地系统与油气分布 |
1.2.2.3 叠合盆地与油气分布 |
1.2.3 四川盆地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特征 |
2.1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格局与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貌-地质三分性 |
2.1.2 区域沉积盖层演化 |
2.2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分类 |
2.3 四川盆地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 |
2.3.1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地盆-山结构 |
2.3.1.1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地盆-山结构构造特征 |
2.3.1.2 晚三叠世盆-山结构建造特征 |
2.3.2 米仓山-川北前陆盆地突变型盆-山结构 |
2.3.3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盆地突变型盆-山结构 |
2.3.3.1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突变型盆-山结构构造特征 |
2.3.3.2 大巴山城口-房县断裂带右旋运动学特征 |
2.3.3.3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盆-山结构侏罗纪建造特征 |
2.4 四川盆地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 |
2.4.1 齐岳山-川东高陡构造区渐变型盆-山结构 |
2.4.2 大娄山-川南褶皱区渐变型盆-山结构 |
2.4.2.1 大娄山-川南渐变型盆-山结构构造特征 |
2.4.2.2 大娄山-川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建造特征 |
2.4.3 大凉山-川西南低陡褶皱区渐变型盆-山结构特征 |
第3章 四川盆地晚中-新生代差异隆升剥露特征 |
3.1 板缘突变型盆-山结构区隆升剥露特征 |
3.1.1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代学特征 |
3.1.1.1 川西前陆盆地钻井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特征 |
3.1.1.2 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年代学对比特征 |
3.1.2 米仓山-川北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代学特征 |
3.1.2.1 区域低温热年代学对比特征 |
3.1.2.2 盆-山结构带楔入构造冲断低温热年代学模型 |
3.1.3 大巴山-川东北前陆盆-山结构区低温热代学特征 |
3.2 板内渐变型盆-山结构区隆升剥露特征 |
3.2.1 大凉山-川西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U-Th)/He 年代学特征 |
3.2.1.1 样品采集及其方法 |
3.2.1.2 锆石及磷灰石(U-Th)/He 年龄与解释 |
3.2.1.3 川西南缘晚新生代走滑体制下隆升剥露过程 |
3.2.2 大娄山-川南渐变型盆-山结构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特征 |
3.2.3 齐岳山-川东渐变型盆-山结构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特征 |
3.3 盆内差异性隆升剥露过程 |
3.3.1 盆内华蓥山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特征 |
3.3.1.1 磷灰石样品采集及其方法 |
3.3.1.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
3.3.1.3 华蓥山地区热演化史 |
3.3.2 盆地新生代差异性隆升剥露过程 |
3.3.2.1 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特征 |
3.3.2.2 盆地新生代隆升剥露平均速率模式 |
3.3.2.3 盆地新生代隆升剥露厚度恢复 |
第4章 新生代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 |
4.1 龙门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区多期流体活动 |
4.1.1 龙门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区流体活动的分带与分层性 |
4.1.2 龙门山突变型盆-山结构带流体垂向跨层与侧向迁移活动 |
4.1.2.1 彭-灌推覆体中流体特征 |
4.1.2.2 原地体系中流体特征 |
4.1.2.3 流体运移模式 |
4.2 大娄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区多期流体垂向跨层活动 |
4.2.1 分形理论及方法 |
4.2.2 桑木场多期脉体分形特征 |
4.2.2.1 数据采集与分类 |
4.2.2.2 脉体厚度特征 |
4.2.2.3 脉体间距特征 |
4.2.3 大娄山渐变型盆-山结构带流体活动特征 |
4.2.3.1 桑木场地区脉体渗流模型生长机制 |
4.2.3.2 林 1 井古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3 大娄山渐变型盆-山边界流体垂向跨层活动与油气成藏 |
4.3 盆地新生代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特征 |
4.3.1 构造稳定区隆升作用过程与流体应力场变化 |
4.3.2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作用多期流体垂向跨层活动 |
4.3.2.1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过程的厘定 |
4.3.2.2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过程古流体活动响应特征 |
4.3.2.3 若尔盖盆地强隆升作用与流体活动耦合效应 |
4.3.3 川西南资阳-威远地区新生代强隆升作用与圈闭调整成藏 |
4.3.4 川东北前陆普光气田新生代弱隆升作用与圈闭调整成藏 |
4.3.5 川西前陆新生代弱隆升作用与油气晚期成藏 |
4.3.6 川中地区弱隆升作用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大面积成藏 |
第5章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 |
5.1 环四川盆地盆-山结构分区 |
5.1.1 突变型和渐变型盆-山结构对比 |
5.1.2 四川盆地盆-山结构分区 |
5.2 盆-山结构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5.2.1 盆-山结构对流体多期活动的作用 |
5.2.2 盆-山结构对陆相地层分布的控制 |
5.2.3 盆-山结构对隆升剥蚀作用的控制 |
5.2.4 盆-山结构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中新生代隆升剥蚀过程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与实验 |
3 实验结果与解释 |
3.1 裂变径迹年龄(AFT) |
3.2 镜质组反射率Ro |
3.3.1 磷灰石(U-Th)/He年龄(AHe) |
3.3.2 锆石(U-Th)/He年龄(ZHe) |
4 构造-热演化分析 |
4.1 热史反演 |
4.2 构造演化分析 |
4.3 油气指示意义 |
5 结论 |
(10)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
1.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 |
1.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1.3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地质背景 |
1.3 主要成果认识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论文创新性 |
1.5.1 油气保存体系内涵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思路 |
第2章 油气保存体系“盖、源”表象性及纵向结构 |
2.1 盖层的岩石学特征与封盖能力 |
2.2 油气保存体系纵向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气保存体系“位、体”成因性及空间格架 |
3.1 盖层的沉积体系域 |
3.1.1 盖层的沉积体系域样式 |
3.1.2 层序样式不同体系域的盖层特征 |
3.1.3 同一体系域不同沉积环境下的盖层特征 |
3.2 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
3.2.1 下寒武统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
3.2.2 中寒武统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
3.2.3 志留系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
3.2.4 中三叠统—侏罗系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
3.3 盖层的变形变位强度 |
3.3.1 抬升剥蚀对盖层封闭的影响 |
3.3.2 主造山期逆冲断裂切割 |
3.3.3 推覆叠置 |
3.3.4 后造山期伸展断裂切割 |
3.4 盖层的沉积—埋藏史及封闭特征 |
3.4.1 盖层的沉积—埋藏史类型与封闭样式 |
3.4.2 盖层的封闭演变平面特征 |
3.5 流体的动力学行为轨迹 |
3.6 流体的化学行为轨迹 |
3.7 断裂封堵性及断层“三元”耦合关系 |
3.8 油气保存体系空间格架 |
3.8.1 下寒武统油气保存体系(∈_1 体系) |
3.8.2 中寒武统油气保存体系(∈_2 体系) |
3.8.3 志留系油气保存体系(S 体系) |
3.8.4 中三叠统—侏罗系油气保存体系(T_2—J 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气保存体系“质、量”演变及有效性 |
4.1 ∈_1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
4.1.1 加里东期 |
4.1.2 海西—印支期 |
4.1.3 早燕山期 |
4.1.4 晚燕山—喜山期 |
4.2 ∈_2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
4.2.1 加里东运动期 |
4.2.2 海西—印支期 |
4.2.3 早燕山期—喜山期 |
4.3 S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
4.3.1 海西—印支期 |
4.3.2 早燕山期 |
4.3.3 晚燕山—喜山期 |
4.4 T_2—J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
4.4.1 早燕山期 |
4.4.2 晚燕山—喜山期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油气封存箱与重点探井解剖 |
5.1 慈利南山坪上震旦统灯影组封存箱 |
5.2 簰洲下寒武统封存箱及簰深1 井 |
5.2.1 加里东—印支期 |
5.2.2 早燕山期 |
5.2.3 晚燕山期—喜山期 |
5.3 建南志留系封存箱及建深1 井 |
5.3.1 印支期及以前 |
5.3.2 印支期—早燕山早期 |
5.3.3 早燕山中、晚期 |
5.3.4 晚燕山—喜山期 |
5.4 龙驹坝二叠系封存箱及龙8 井 |
5.4.1 二叠系长兴组封存箱 |
5.4.2 下二叠统茅口组—栖霞组封存箱 |
5.5 油气保存模式 |
5.5.1 连续—最终宿主 |
5.5.2 断续—接替宿主 |
5.5.3 残存—过渡宿主 |
5.5.4 推覆—(?)宿主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
6.1 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
6.1.1 最有利勘探区带 |
6.1.2 有利勘探区带 |
6.2 目标优选与类比 |
6.2.1 ∈_1 体系中的枫箱坝、威远构造震旦系封存箱类比 |
6.2.2 ∈_2 体系中的枫箱坝、董市、簰洲构造下寒武统封存箱类比 |
6.2.3 S 体系中的建南、河捞子、簰洲构造志留系封存箱类比 |
6.2.4 T_2—J 体系中的越舟湖、排湖、龙驹坝构造石炭系封存箱类比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关系对石炭系油气形成演化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3]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的地质结构及形成演化[D]. 梁宇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D]. 宋达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姜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雪峰山西侧地区下古生界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D]. 白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8]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D]. 邓宾.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9]鄂西渝东方斗山-石柱褶皱带中新生代隆升剥蚀过程及构造意义[J]. 石红才,施小斌,杨小秋,蒋海燕,龙幼康.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6)
- [10]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D]. 肖朝晖.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