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部门的发展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兼论和谐社会的建构

论第三部门的发展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兼论和谐社会的建构

论文摘要

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和民主法治秩序建立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部门迅猛发展,掀起了一场“全球社团革命”。第三部门的兴起是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它凭借着其“志愿性”和“公益性”这两大特性,在扩展活跃社会公共领域、实现多元的利益分化、形成多样性的权利诉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建立“自生自发”的法治秩序培养了“公民性”的社会资本,是我国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保证。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第三部门的基本属性。文章首先从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不同历史背景出发,考察了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分析基础上,对第三部门的涵义、性质、种类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作了具体的阐释,从而对第三部门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界定;最后指出当今第三部门发展的两大时代特征——网络化、全球化,这两个时代特征也是现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第三部门发展不可回避的两大主题,并且它们也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了解它们对于促进第三部门发展的作用,又要清醒地了解它们所可能带来的危害。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第三部门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剖析。该部分一方面从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成员法治能力建设以及社会协调整合三方面对第三部门在民主法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阐释;另一方面,第三部门对社会的发展虽有着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若是对第三部门的发展未把握好,它也会对民主法治建设造成破坏和危害,认识这一点对于如何把握好发展第三部门的尺度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制度层面的瓶颈,从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建设:一是明确我国第三部门组织的法律地位,放松管理制度上的控制;二是完善扶持第三部门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为其发展提供资源和制度上的支持;三是完善有关第三部门组织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第三部门应有的功能。本文力图通过剖析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及和谐社会建构的关系,明确我国实现法治秩序及和谐社会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第三部门来积累“公民性”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一、第三部门的基本属性
  • (一) 第三部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 1. 西方国家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 2. 中国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 (二) 第三部门的涵义
  • (三) 第三部门的分类
  • (四) 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五) 第三部门发展的时代特征
  • 1. 网络化
  • 2. 全球化
  • 二、第三部门发展的社会功能
  • (一) 第三部门的发展对法治政府建设的作用
  • (二) 第三部门的发展对社会成员法治能力建设的作用
  • (三) 第三部门的发展对于社会协调整合的作用
  • (四) 第三部门的失灵及其负面作用
  • 三、构建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法律环境
  • (一) 我国目前第三部门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创建新的法制平台
  • 1. 完善有关确认第三部门组织法律地位的法律制度
  • 2. 完善有关扶持第三部门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
  • 3. 完善有关政府监管第三部门组织的法律制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层治理的法治秩序与生成路径[J]. 河北法学 2017(06)
    • [2].如何创造性地构建我国民主法治的秩序——评《法治秩序的建构》[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22)
    • [3].十三五: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J]. 东北之窗 2017(02)
    • [4].智慧法治秩序构建主导理念与基本原则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31)
    • [5].社会资本的秩序衍生机制与法治功能[J]. 商 2016(05)
    • [6].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法治秩序构建逻辑[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 [7].社会资本与农村社会法治秩序的构建[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8].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J]. 行政论坛 2010(05)
    • [9].论煤矿安全法治秩序[J]. 中国矿业 2008(01)
    • [10].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 公安研究 2008(05)
    • [11].程序何其重要——读《法治秩序的建构》[J]. 青春岁月 2016(19)
    • [12].乡土社会秩序重建——以法治秩序为主导的多元秩序[J]. 科学社会主义 2011(01)
    • [13].法治秩序论[J]. 宁夏社会科学 2008(04)
    • [14].法律程序与法律职业——法治秩序下两因素之解读[J]. 法制与社会 2008(08)
    • [15].当前乡村法治秩序构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之道[J].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1)
    • [16].法治秩序是公民守法的重要取向[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12)
    • [17].民主法治秩序构建中的律师政治参与[J]. 法学杂志 2014(07)
    • [18].公民德性的三维建构与法治秩序生成[J]. 学术交流 2014(11)
    • [19].法律文化与法治秩序:碰撞、融合与重构[J]. 中州学刊 2014(05)
    • [20].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兼论乡村社会法治秩序的建构[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6)
    • [21].中国特色法治秩序的核心价值[J]. 浙江人大 2011(09)
    • [22].让一线执法者真正拥有执法权——从治理交通秩序说开去[J]. 人民论坛 2011(29)
    • [23].中国法治秩序对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双重依赖[J]. 陇东学院学报 2010(03)
    • [24].情感认同视域下乡村法治秩序的实践路径[J]. 管理观察 2019(23)
    • [25].法治中国建设的“共建共享”路径与策略[J]. 中国法学 2016(06)
    • [26].从消费异化看法治秩序的双重性[J]. 学习与探索 2014(06)
    • [27].信任文化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 理论与改革 2013(04)
    • [28].《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解读[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8(14)
    • [29].西方城市与法律的历史与前景[J]. 史学理论研究 2014(03)
    • [30].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诉求[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标签:;  ;  ;  ;  

    论第三部门的发展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兼论和谐社会的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