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现况、药物影响及心血管风险研究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现况、药物影响及心血管风险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体位性低血压(OH)在老年人中发生率高,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症状无特异性,临床诊断率低,未引起足够重视;体位性低血压与降压药物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存在争议,国内关于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较少。研究目的1.研究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2.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与降压药物的关系;3.分析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研究方法1.为研究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现况,设计《老年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调查表》,对长期居住广州的部队干部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记录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测量卧立位血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取得完整血压资料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5岁以上的有1174人,其中男性1122人,女性52人;65岁以下的281人,男性265人,女性16人。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标准:从卧位转为立位后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将人群分为OH组和非OH组,比较一般情况及合并的临床疾病,并分析OH的相关危险因素。2.为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以第一部分中的8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250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和599例非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按照血压分级、近期血压控制水平及是否使用降压药物进行对比。3.为研究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制定《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随访表》,对293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和819例非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平均315.8天的跟踪随访,主要采取电话随访和查阅住院及死亡病例的方式,以新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作为终点事件。4.统计分析方法:数据采用SPSS18.0处理,连续性变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ANOVA分析;分类资料以样本率统计,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体位性低血压与各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风险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现况1.1共体检1455人,65岁以下组281人(19.3%),年龄45-64(52.4±6.3)岁,男性265人(94.3%),女性16人(5.7%);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74人,年龄65100(81.8±4.2)岁,其中男性1122人(95.6%),女性52人(4.4%);所有参加体检的1455人中,共检出OH患者325例(22.3%):65岁以下的281例患者中,共检出OH患者24例(8.5%),65岁以上的1174例患者中,共检出OH患者301例(25.6%),65岁以下组OH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65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80岁为界点将65岁以上的人群分为年轻老年组(65~79)和高龄老年组(80岁以上),高龄老年组O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症状性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远大于症状性体位性低血压。1.2比较老年人OH组与非OH组之间年龄、BMI、腰臀比、心率、坐、卧、立位血压以及血脂、血糖、肌酐等,发现两组在年龄、坐位心率、卧位血压、立位血压及肌酐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与非OH组相比,OH组具有年龄高、心率慢,卧位血压高,立位血压低,肌酐高等特点。OH组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均高于非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83.1% vs 68.6%;12.0% vs 6.4%;13.0% vs 6.3%;22.3% vs 16.2%;47.2% vs 29.2%;10.6% vs 7.0%),而两组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相同(2.7% vs 2.7%),无统计学差异。1.3 Logistic分析调整多种因素后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发病危险与高血压病史(OR:1.543,95% CI:1.066-2.235,P=0.022)、冠心病病史(OR:2.051,95% CI:1.489-2.826, P<0.001)、糖尿病病史(OR:1.409,95% CI:1.062-1.870, P=0.017)及卧位血压有关。2.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关系2.1共纳入65岁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9人,年龄65-100(81.9±4.1)岁,其中男性809人(95.3%),女性40人(4.7%);共检出250例OH(29.4%);高龄老年组OH的发生率(30.1%,194/644)虽高于年轻老年组(27.3%,6/2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对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49例)按高血压分级分析OH的发生率时发现:随着血压分级升高,OH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3级高血压患者OH的发生率(34.1%)明显高于1、2级高血压患者(24.5%、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级高血压患者OH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621)。2.3按患者目前血压控制水平分析OH的患病情况,结果显示:收缩压130139mmHg及舒张压7079mmHg水平的患者OH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各水平(21.4%VS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按是否使用降压药物分为治疗组(721例)和未治疗组(128例),两组OH的发生率分别为30.5%vs23.4%,虽然治疗组OH的发生率稍高于未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11);OH组与非OH组在降压药物的种类以及是否联合用药方面也无统计学差异。3.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3.1平均随访315.8天,获得完整资料的共1112人(平均年龄81.8岁),其中OH组293人(26.3%),非OH组819人(73.7%)。3.2 1112例患者中,自体检结束至随访时再次入院的有398人(35.8%), OH患者再住院率明显高于非OH患者(45.1%vs32.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位性低血压知晓率为2.0%(6/293),第一诊断率为2.3%(3/132)。3.3 1112例患者共发生心血管事件81例(7.3%),脑血管事件31例(2.8%);按年龄分组比较时发现:高龄老年组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心衰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轻老年组(8.3%vs4.3%;2.2%vs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按是否合并OH比较时发现:OH组总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H组(13.3% vs 5.1%;7.5% vs 3.7%;4.8% vs 0.5%);将年龄与OH合并比较时:年轻老年组OH患者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非OH患者(10.6% vs 2.3%;7.6% vs 2.3%;4.5% vs 0),高龄老年组OH患者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于非OH患者(14.1% vs 6.1%;4.8% vs 0.7%),而两个年龄组的OH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未经任何校正时,OH与心绞痛(P=0.009,HR:2.135,95% CI:1.211-3.765)、心肌梗死(P<0.001,HR:10.224, 95% CI:3.338-31.319)的发生均具有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卧位血压、坐位心率、高血压史、心梗史、心衰史、脑卒中史、血糖异常史后,OH与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仍密切相关,以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最大(P<0.001,HR:8.995,95% CI:2.909-27.819)。结论1.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中较常见,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非症状性体位性低血压占体位性低血压的绝大部分;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以及糖尿病病史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2.体位性低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多发,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高血压分级升高,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药物治疗可能与OH的发生无关;血压维持在130-139/70-79mmHg可能是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较合适的水平。3.体位性低血压的知晓率和入院诊断率低;OH可增加患者的全因再住院率;体位性低血压增加老年人短期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现况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老年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与降压药物的关系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论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12)
    • [2].分析心肌梗死三项联检在急性胸痛患者就地检验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6)
    • [3].急性感染增加心肌梗死风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0(04)
    • [4].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心电与循环 2020(04)
    • [5].不同时期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向量图的分析[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0(01)
    • [6].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02)
    • [7].心肌梗死特殊心电图表现与诊断的监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2)
    • [8].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评价[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S1)
    • [9].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33)
    • [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反复心肌梗死1例[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03)
    • [11].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8)
    • [12].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06)
    • [13].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07)
    • [14].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8)
    • [15].对1例首发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的经验总结[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6)
    • [16].心肌梗死的临床不典型表现分析和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3)
    • [17].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鉴别诊断与心电图特点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22)
    • [18].介入相关性心肌梗死与预后的关系[J]. 医学研究杂志 2017(10)
    • [19].长期体质指数变化与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联性[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04)
    • [20].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3)
    • [21].心肌梗死有无先兆[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8(03)
    • [22].高血压 高血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17)
    • [23].心肌梗死定义的全球统一和更新完善[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09)
    • [24].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21)
    • [25].泮托拉唑在预防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06)
    • [26].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07)
    • [27].替罗非班治疗缺血性心肌梗死对近期心电图及预后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24)
    • [28].急诊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24)
    • [29].地奥心血康治疗心肌梗死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4)
    • [30].心肌梗死过早死亡四重奏[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7(06)

    标签:;  ;  ;  ;  ;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现况、药物影响及心血管风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