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模拟高原训练方法的一种,它的应用也是对传统高原训练的丰富和发展。现今,间歇性低氧训练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在世界各地,并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但对同一个体同一训练模式不同高度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的比较研究很少。本实验通过采用小型低压氧舱以兰州海拔1500m为基点,模拟不同海拔高度对同一个体相同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式的大鼠进行心肌代谢的对比研究,并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对比研究不同高度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差异。为寻找适宜的高原训练模式和运动员在兰州及周边地区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选用纯系健康SD雄性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模拟2000m高度间歇性训练组、模拟3000m高度间歇性训练组、模拟4000m高度间歇性训练组。适应性低氧和运动训练1w,正式训练时间为4w,常氧安静组大鼠自由活动和摄食,常氧训练组大鼠每天在坡度为0的动物跑台上以25m/min的速度持续训练1h,5d/w,共4w。模拟2000m组、3000m组、4000m组大鼠每天分别以不同的高度在低压氧舱内应激12h,其余时间在舱外训练和自由活动,训练同样在坡度为0度的动物跑台上以25m/min的速度舱外训练1h,5d/w,共4w。实验最后一次性在跑台上跑至力竭后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DA、SOD、T-AOC,LDH、SDH、ATP酶,心肌糖原和肝糖原、心肌线粒体Ca2+含量;以及各组心肌电镜超微结构。实验结果显示:(1)四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本实验没有影响大鼠体重增长。(2)模拟不同高度间歇性低氧训练使大鼠Hb含量明显升高,提高血液运氧能力,进而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表现为大鼠力竭时间明显延长。(3)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显著性提高力竭大鼠心肌SOD、T-AOC含量,显著降低心肌中MDA含量,提高心肌线粒体Ca2+转运能力和ATP酶活性;有效减轻心肌脂质过氧化及运动损伤,增强心肌收缩功能。(4)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显著性提高力竭大鼠心肌有氧代谢酶LDH、SDH活性并降低心肌乳酸、血乳酸含量;有利于力竭大鼠肝糖原和心肌糖原储备,从而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缓解力竭运动时能量消耗,延缓疲劳的发生。(5)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间歇性低氧训练可能会逐步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大鼠心肌功能可能在3000m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作用下逐步发生适应性改变。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使机体产生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同时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血液运氧能力,增加肝糖原和心肌糖原储备;提高心肌线粒体Ca2+转运功能和ATP酶活性;可能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并且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作用呈现增强趋势;但超过3000m高度其作用略有下降。通过以上各指标测试,总体表明模拟3000m高度间歇性低氧训练是最适宜训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