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管理研究也随之兴起。作为知识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知识转移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个人作为组织知识的最根本来源,是组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了解个人知识如何有效地向组织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着眼于影响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和路径,其成果力图为企业高效地获取个人知识,进而培育独特的知识资本优势提供思路和指南。本文借鉴以往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理论梳理,提出了影响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效果的三大因素:组织物理环境、组织人文环境、组织智力环境,并创新性地将知识转移意愿作为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的中间变量,构建了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应用SPSS及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初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及修正,并得到以下结论:(1)组织的物理环境对转移意愿显著的正效用,同时,它对转移效果也存在着显著的直接正向作用。(2)人文环境对转移意愿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它对转移效果也存在着显著的直接正向作用。(3)智力环境对转移效果存在微弱的直接正向作用,但显著性非常低。而它对转移意愿有较强的负向作用,并通过转移意愿对转移效果产生一个显著的负向作用。(4)转移意愿对转移效果的正向作用相当显著,它是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影响体系的一个重要中间变量。(5)人文环境同物理环境显著相关,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对策及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问题的提出1.2.1 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及其流动问题1.2.2 知识转移为管理知识型员工提供了新思路1.3 研究意义1.3.1 理论意义1.3.2 现实意义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研究方法1.4.2 技术路线1.5 文章主要创新点1.6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1.7 本文的研究框架2 相关研究综述2.1 相关概念2.1.1 知识2.1.2 个体知识2.1.3 组织知识2.1.4 知识转移2.2 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2.2.1 知识转移的作用2.2.2 知识转移的层次及转移机制2.2.3 知识转移的模型2.3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2.3.1 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2.3.2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2.4 最新研究趋势: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2.4.1 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的途径及作用2.4.2 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2.5 述评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3.1 模型的架构及假设的提出3.2 影响因素变量设置3.2.1 组织物理环境因素3.2.2 组织人文环境因素3.2.3 组织智力环境因素3.3 转移意愿变量设置3.4 转移效果变量设置4 样本结果及初步分析4.1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4.2 数据收集、样本描述与数据分析方法4.2.1 样本数量与数据收集4.2.2 数据分析方法4.3 样本的信度分析4.3.1 物理环境因子的信度检验4.3.2 人文环境因子的信度检验4.3.3 智力环境因子的信度检验4.3.4 转移意愿变量的信度检验4.3.5 转移效果变量的信度检验4.4 样本的效度分析4.4.1 物理环境因子效度检验4.4.2 人文环境因子效度检验4.4.3 智力环境因子效度检验4.4.4 转移意愿量表效度检验4.4.5 转移效果量表效度检验5 实证研究5.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5.2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5.2.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与修正5.2.2 模型路径检验5.2.3 模型修正、检验与评价5.2.4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5.3 假设检验结果的解释5.3.1 物理环境因素影响路径解释5.3.2 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路径解释5.3.3 智力环境因素影响路径解释5.3.4 转移意愿影响路径解释5.3.5 若干相关性解释6 促进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对策及建议6.1 开发支持共享、鼓励合作的信任的企业文化6.2 建立并优化支持知识转移的物理机制6.3 打造支持知识转移的制度环境6.4 构建支持知识转移的非正式沟通机制6.5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7 结论与展望7.1 研究结论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参考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知识转移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个人论文; 转移意愿论文; 中间变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