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遭遇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民间艺术品种正濒临消亡,一些民间艺术的创作主体正在边缘化、老龄化;与此同时,另一些民间艺术形式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后者在社会转型期发展路径的研究,目前还未引起社会学界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尝试用社会学的理论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以自贡彩灯艺术为个案,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转型期自贡彩灯艺术发展的内在路径与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梳理,建立本文的分析框架,探讨自贡彩灯艺术发展中的社会资本构成、社会资本运作、社会资本演进以及社会资本运作的功效等问题。由此,将社会转型期自贡彩灯艺术发展的过程再次呈现出来,并揭示出宏观社会结构制约下自贡彩灯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在个案研究中寻求对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启示。本文在分析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后,特别是在剖析厄普霍夫的社会资本概念后,认识到社会资本所具有的资本属性、网络特质。在此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界定为:在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促进协同达成民间艺术生产、消费、传播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民俗信仰、地域文化认同等等,以及有助于民间艺术生产、消费、传播的社会网络。在本文的个案中,认知型社会资本表现为自贡彩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认同,而结构型社会资本主要存在于各种社会网络中,社会网络又在功能上表现为彩灯制作网络、展出网络和宣传网络。在自贡彩灯艺术发展过程中,对节庆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构成了文化认同的主要方面。作为认知型社会资本,它给予人们制灯、观灯的文化阐释,体现了文化共同体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民俗信仰,增进了自贡彩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凝聚力,提供了自贡彩灯艺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支持,这种认同是社会转型期自贡彩灯艺术发展取得合法性的基础所在。自贡彩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网络是一个立体化的网络,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它通过改变资源配置,将大量的资源聚集起来,支撑了自贡彩灯艺术在社会转型期的快速发展。从网络形式来看,可以描述为水平网络和垂直网络。从功能角度看,可以划分为彩灯制作网络、展出网络和宣传网络。在自贡彩灯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的运作是以灯会为载体来实现的。在认知型社会资本的运作过程中,通过对灯会举办时间的确认、举办地点的选择以及彩灯内容的隐喻,体现自贡彩灯艺术对节庆文化和自贡地方文化的认同。而改革开放后自贡彩灯艺术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社会网络的运作也不同。第一阶段,政府以体制内资源为依托,运用其建立在正式关系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网络,自上而下地为彩灯艺术发展配置所需资源;第二阶段,则更多地依靠彩灯企业及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社会资本在运作过程中,还发生着不断地演进。一方面,文化认同发生着变迁。另一方面,社会网络的结构也在变迁中演进。最后,在自贡彩灯艺术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运作取得了明显的功效。它促成了民间艺术精英的产生,促进了自贡彩灯艺术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以及象征资本的增长。自贡彩灯艺术在社会转型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自贡彩灯艺术产业空前的繁荣与兴盛,自贡彩灯更是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誉,自贡也因而被称为“南国灯城”。可见,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是社会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