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

回归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

一、返回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孙颖[2](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徐国政[3](2021)在《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文中指出“自我中心困境”是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这一困境包含两方面内容:在“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的关系问题上,“我思主体”难以洞穿内在性的意识,超越自身切中外在于意识的异质性的客观对象,从而造成了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由于“我思自我”被实体化,从其出发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一问题始终蕴含和贯穿在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对它的克服和超越也就成为了近现代哲学所自觉到的主要理论任务。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观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方式对此问题予以了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回应,其清晰深刻的洞见对我们今天理解和克服这一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和超越为核心论题展开相关研究。“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产生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以及由此确立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被理解为独立自足、绝对实在、永恒在场的“第一实体”,由此取代了传统社会和哲学中“上帝实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解放的意义。然而,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同时蕴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遵循着基础主义、绝对主义、超越时间的非历史主义、“中心—边缘”结构模式的思维原则,来理解和设定自我,因而也就使其带有了先验、无根、封闭和独断的特性,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性以及与此内在关联的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一方面是,内在与超越的悖论构成了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由此必然造成“思存分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实体化必然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以及个人社会性的遮蔽造成人与人之间精神共通感的消解,由此加剧着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这构成了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解决上述“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黑格尔试图借助于概念辩证法以思辨的方式实现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然而,由于他仍拘泥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之内,因而其最多是意识内的“概念”对“存在”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也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做出有效回应的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理论原则,开创了崭新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为解决哲学史上所遗留的这一重大理论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推动了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对人与世界的纯粹意识关系进行了彻底颠倒,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意识哲学,也正是在本源性、基础性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找到了其现实性基础,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否定性统一。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实现了自我理解的根本性变革,即将自我理解为身心一体的感性存在和生成着的关系性存在,并最终将自我确立为“类主体”,由此也就有效地消解了实体性的自我观念。马克思以对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为基础,使“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困难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在前反思、前概念和前逻辑的生存论意义上,自我和世界在人的本源性实践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因而作为其内在环节和要素的思维与存在便具有了本源的统一性;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在社会性、开放性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中,人与自然进行着本质性的交换,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的统一,由此,思维与存在便实现了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在实践观点的视域中自我存在的本真性也获得了显露,即马克思通过对占有性生存方式中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和考察,觉解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就在于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而非孤立贪婪的“占有”,由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性的原子式“经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也就在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在现实社会中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伦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最后,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现代社会的分裂困境,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生成“人类社会”,由此打开人与人之间在“类”意义上的互通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

王雪[4](2021)在《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的发展演变史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终极存在”的执着追求既吸引众多哲学家深陷其中刻苦钻研,促使其不断发展,然而面对现实问题的无力和漠视又使其自身处于难以继续前进的困境之中。为了挽救它,人们对形而上学进行的批判与改造从未停止,在马克思这里才彻底完成了这项工作。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研究,绝不局限于这个问题本身,而是通过揭示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宗旨、本质进行最根本的诠释,从而划清马克思与他以外的哲学的界限。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以柏拉图理念论为开端,经由亚里士多德、康德等哲学家的进一步展开和扩充到黑格尔时代发展至顶峰。在这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中,形而上学经历了辉煌、没落而又复归辉煌的过程,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形而上学依然稳坐“女王”的宝座。然而在以尼采、海德格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哲学阶段,形而上学面临被消灭、被改造的危机,即便如此,这些哲学家依旧无法跳出形而上学的阴影,形而上学依然以全新的姿态延续了下来,而马克思哲学的诞生真正实现了形而上学的终结。以往的形而上学执着于对终极本质的追求,这样导致了它的理论形态往往以一种虚幻和脱离生活的方式存在,而当时德国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历史境遇中,这便为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从法哲学到国家观、从宗教到意识形态、从哲学到资本,以“改造世界”为哲学批判旨归,将哲学从虚幻的彼岸拉回到现实生活世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哲学的实现方式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将目光聚焦“现实世界”,使人的存在方式落到了实践的基础之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有了实现的现实依据,通过对“上层建筑”领域的不断完善和改造,实现对现实社会的变革,并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实现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和引领。

王杨秀[5](2021)在《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化现象做总体性研究的学科,它关注文化的本质、特征、规律、类型、演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文化哲学是明显地立足于“广义文化”的界定之上,即文化是“人化”、是人类的生存样态等等。作为“我们目前在哲学体系中所区分的全体分支中最有疑问和最富争议的一门学科”(1),对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路选择和内涵释义显得尤为重要。劳思光的文化哲学思想广博深厚,涵容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现当代哲学理论,有着对文化问题的敏感度和对危机意识的感知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理论。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于其学术生涯的晚期阶段,其显着特征是从中国文化问题转向世界文化问题,关注世界文化危机,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理论建设工作。本文对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旨趣、内容、特色、意义和限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阐释和分析。论文指出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特色在于:第一,开放性,包括治学态度的开放性、理论思维的开放性和哲学体系的开放性等。第二,原创性,提出了文化哲学方面的许多基本范畴,如把文化意识分为建设意识与解放意识,把西方、中国、印度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智精神、重德精神与舍离精神等,提出了双重结构文化观,开创了文化哲学内涵的研究进路,如开放成素与封闭成素沟通、主体境域的单一与并立关系等。第三,建设性,用劳思光概念创新的词语来说,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毫无疑问是建设意识的表现,这种建设性理论的开展始终伴随着劳思光对中国文化的深情初衷,他试图将文化内涵和社会危机结合起来,把文化的批判推进到社会领域。一方面,从历时性来说,文化问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文化在历史面前绝处逢生、曲径通幽,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有着自我调和的功能,使得它在现当代文化潮流之中有一种主动性的进步要求,要为中国文化发展找到合理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从共时性来说,中国文化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成果丰富且特点显着,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西方哲学的贬低态度都在与中国哲学发生着冲突,这些都构成了时代的重要议题,也是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所关注的焦点。此外,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不仅为认识现当代社会的文化困境提供了重要的视域,而且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文化哲学的兴起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事情,虽然存在对文化哲学理论的不同定位,但是其致力于对文化现象的研究并作出自觉的文化批判,对文化内涵进行知识性的建构和对文化转型的主题予以重视,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哲学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特性,自然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给出自己的解释。劳思光的文化哲学思想紧扣时代脉搏,在全球化进程中作出了对文化转型和重建文化秩序的自觉理论批判,运用独特的理论视角去理解中国文化风雨变化的现实境遇,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侯宪利[6](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崔佳[7](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郭建斌[8](2020)在《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e)系美国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被媒体称为“当今美国卓越、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在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写作者和讲授者之一”。她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杜威主义和欧洲存在主义的交织与融合。格林在学生时代就极为关注劳工问题,基于“左派”立场在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变革。集教育改革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格林,坚持以坚定的批判意识审视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文化与社会变迁,探究以改变社会为己任的教育。本文旨在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如果说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格林自我成长的峥嵘岁月奠定了其“左派”的立场,那么,格林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吸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社会批判思想的借鉴,则奠定了其思想的实践底色和批判的思维方式,使实践成为格林思考社会问题、教育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也反映了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对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第二,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点是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问题。格林认为人本自由,人的自由在实践中获得。然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却使人的自由在实践中弱化,甚至消失,继而导致了个体的自我困境,这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二个基点。为着人的解放,格林将目光聚焦到教育,试图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意识,通过全面觉醒的教师来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由此,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三个基点应运而生。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四个基点是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建构,这也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最终诉求。第三,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内在关联的三个方面,即批判教育的探索、想象教育的构思与阐释以及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就批判教育的探索而言,格林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和弗莱雷的批判教育哲学思想,以及阿伦特所描述的“黑暗时代”的背景,通过批判教育致力于自由的实现和对多元性的追求。在格林看来,批判教育可以释放教师的想象力,可以让教师听到对正义和平等的反复呼吁。而具有批判教育思想的教师,则能让年轻人对所处的生活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格林对想象教育进行了阐释,分析了作为想象教育内容的文学和艺术,进而探索了作为想象教育实施方式的对话教学。在此基础上,格林建构了自己的实践教育哲学观,那就是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实现对人性的洞察和美好的社会愿景、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并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第四,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辩证性的观点表达、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是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体现在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来自于对哲学史、文学和艺术史、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史的研究;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表现为格林对所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在分析现实问题时,格林选择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了彻底的实践性。辩证法既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方法论,又是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格林在她的实践教育哲学中,将对象作为整体去把握,从而实现了主体与客体,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彰显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的特征。第五,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基于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基点和核心内容的探究与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启示。其一,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格林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把握整体的教育,从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这五个方面理解教育与实践的多维关系。其二,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格林通过实践,赋予教育构建理想社会、培养理想“新人”的使命,以实践为纽带将教育、人和社会关联在一起。其三,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将教师反思作为一种评价,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师。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作为评价的教师反思是教育者对教育的评价、是走进教育过程的评价、更是立足于教育质量形成的评价。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教师反思的专业化、有意化和常规化。其四,实践教育哲学的理解和诠释。格林将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相结合,体现了历史性、实践性、辩证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彰显了其教育哲学的实践底蕴。

李栋[9](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陈政[10](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指出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二、返回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返回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3.4 小结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4.4 小结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5.1.4 激进哲学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5.4 小结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2)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3)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1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
    1.1 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与现代自我观念的确立
        1.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危机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
        1.1.2 “自我”的确立与深化:从笛卡尔到康德
        1.1.3 哲学反思的跃升与自我中心的困境:“现代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1.2 思维与存在的分裂:“我思之我”的根本困境
        1.2.1 “我思主体”的挺立与“思存二元论”问题的缘起
        1.2.2 “自我”的内在锁闭与存在的观念化
        1.2.3 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划分:“思存分裂”的深化
    1.3 “我思主体”的价值意蕴及其伦理困境
        1.3.1 占有性个人主义和价值个体主义:“我思主体”的基本价值意蕴
        1.3.2 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分裂问题的凸显
        1.3.3 价值个体主义的流行与价值共识危机
第2章 “自我”的实体化及其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我中心困境”的深层根源
    2.1 “自我”的实体化:近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2.1.1 实体化的自我观念与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2.1.2 “自我”的实体化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1.3 “我思主体”的实体化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
    2.2 “我思之我”的实体化与“思存分裂”困境的深层根源
        2.2.1 “内在”与“超越”的悖论: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
        2.2.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思存二元论难题的思辨解决
    2.3 “自我”的实体化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2.3.1 “自我”的实体化与“他者”维度的丧失: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
        2.3.2 个人社会性的遮蔽与精神共同感的消解
第3章 实践观点的理论变革与“实体化自我观念”的超越
    3.1 实践观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1.1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
        3.1.2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原则
        3.1.3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涵义与意义
    3.2 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实践观点的重大理论变革
        3.2.1 感性实践活动对纯粹意识关系的颠倒与抽象意识哲学的超越
        3.2.2 意识能动性与感性受动性的否定性统一
    3.3 实践观点与自我观念的变革: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的批判
        3.3.1 从实体性的精神自我到身心一体的感性自我
        3.3.2 从实体性存在者到生成的关系性存在
        3.3.3 作为“类主体”的自我的确立
第4章 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与“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
    4.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思存分裂困境的超越
        4.2.1 本源与反思:从反思的分裂到本源的统一
        4.2.2 感性对象性活动: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
    4.2 “存在”而非“占有”:实践观点视域中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2.1 作为生存方式的“占有”与“存在”
        4.2.2 占有性生存方式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4.2.3 非占有性“存在”: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3 “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共在难题的破除
        4.3.1 “人类社会”的生成: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3.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生成“人类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注释
第二章 形而上学的内涵演变及其颠覆
    一、形而上学的概念及对象
        (一)形而上学的概念
        (二)形而上学的对象
    二、形而上学的内涵演变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思想
        (三)康德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四)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三、形而上学的颠覆
        (一)反形而上学的尝试
        (二)形而上学的颠覆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一、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逻辑进程
        (一)从法哲学批判到国家批判
        (二)从宗教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
        (三)从哲学批判到资本批判
    二、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独创性
        (一)从理论批判到现实批判
        (二)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三、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科学成果
        (一)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确认
        (二)对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
        (三)奠定现代性批判的基石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转向及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转向——实践
        (一)确析主客体关系的认识维度
        (二)确立人、社会、自然的平衡支点
        (三)确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基础
    二、马克思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现实意义
        (一)回归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现实评估
        (二)恢复人对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诉求
        (三)聚焦现实社会发展中的“上层建筑”
    注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劳思光生平及其哲学思想概况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中国20 世纪的风云变幻
        二、西方世界的现代化
    第二节 理论溯源
        一、中国哲学的根基
        二、西方哲学系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路
    第一节 对文化哲学范畴及内涵的界定
        一、文化范畴
        二、文化哲学范畴与地位取向
    第二节 对西方文化哲学模型的整理
        一、文化理论模型
        二、西方其他文化哲学模型
    第三节 文化哲学的构建路径
        一、基源问题研究法
        二、以主体性统摄中西方文化哲学研究
        三、开放性哲学语言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中的文化理念
    第一节 文化发展
        一、文化成长
        二、文化变迁
    第二节 文化意识
        一、范畴与分类
        二、中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意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劳思光在世界视域下对哲学与文化问题的阐释
    第一节 对当代哲学困境与文化危机的解读
        一、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文化哲学问题
        二、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困境
        三、当代世界的文化危机
    第二节 对中国文化路向的思考
        一、劳思光之前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的努力
        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论界定
        三、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检视
        四、对中国文化路向的希望指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的反思
    第一节 理论评析
        一、呼应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性
        二、探索了不同路向的文化哲学研究模式
        三、提供了文化哲学理论的基准
        四、确认了当代文化哲学研究的主题
    第二节 理论影响与贡献
        一、对儒学理论的影响
        二、理论贡献
        三、对中国现当代的启示
    第三节 理论限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何为“互联网+”?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一、何为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三、批判式解读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玛克辛·格林的成长经历与学术生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一)格林的学术定位
        (二)格林的哲学思想
        (三)格林的民主社会思想
        (四)格林的教师哲学思想
        (五)格林的课程哲学思想
        (六)格林的学习哲学思想
        (七)格林的教育影响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
    1.1 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
    1.2 马克思实践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1.2.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借鉴
        1.2.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1.3 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
        1.3.1 批判教育哲学的继承
        1.3.2 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继承
    1.4 小结
第二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
    2.1 基于实践的人本自由
        2.1.1 人本自由的理解
        2.1.2 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由
    2.2 基于社会问题的自我困境
        2.2.1 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
        2.2.2 社会问题导致的个体自我困境
    2.3 基于意识唤起的全面觉醒
        2.3.1 基于意识的现实揭露和批判
        2.3.2 基于批判性反思意识的现存幻象
        2.3.3 全面觉醒的教师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
    2.4 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构建
        2.4.1 理性与道德并重的自我实现
        2.4.2 正义的民主社会建构
    2.5 小结
第三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3.1 打破沉默:批判教育的探索
    3.2 想象教育的阐释与构思
        3.2.1 关于想象教育的阐释
        3.2.2 聚焦文学与艺术的想象教育
        3.2.3 发展于对话教学中的想象教育
    3.3 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
        3.3.1 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
        3.3.2 洞察人性与理想社会愿景的实现
        3.3.3 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
        3.3.4 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
        3.3.5 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
    3.4 小结
第四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
    4.1 历史性的研究脉络
    4.2 实践性的理论指向
    4.3 辩证性的观点表达
    4.4 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4.5 小结
第五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
    5.1 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
        5.1.1 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
        5.1.2 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
        5.1.3 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
        5.1.4 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
        5.1.5 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
    5.2 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
        5.2.1 培养理想社会的理想“新人”
        5.2.2 以实践为纽带的三维关联
    5.3 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
        5.3.1 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
        5.3.2 教师反思之评价的立足点
        5.3.3 教师反思之评价功能的实现
    5.4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关系的理解与诠释
        5.4.1 历史视野中的实践及实践哲学
        5.4.2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的联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格林学术成果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话语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一)课程主体
        (二)课程问题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一)话语逻辑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二)过程哲学体系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结语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2.2.1 美学在中国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3.3.1 日常感性之“情”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3.4 本章小结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4.1 闲适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4.2 性情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4.3 物欲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4.4 本章小结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5.3 本章小结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语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返回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D]. 徐国政. 吉林大学, 2021(01)
  • [4]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 王杨秀.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7]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 郭建斌. 山西大学, 2020(12)
  • [9]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回归人的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取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