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及临床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及临床意义

一、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β-lactam Antibio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玲,李文茹,谢小保,张建设[1](2021)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作为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常引起免疫力低下及重症患者发生感染,致死率高。PA易发生变异,可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包括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和适应性耐药,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近年来,关于PA异质性耐药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异质性耐药是指在体外的药敏实验中,大部分细菌亚群对抗生素表现为敏感,而有一小部分亚群表现为耐药,甚至有极少数的亚群表现出高水平耐药的现象。不同于完全耐药,异质性耐药在临床上不易及时检出,因此会影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实现成功治疗,导致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失效,这极大地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因此,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以及异质性耐药对于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异质性耐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吴上[2](2021)在《食品加工理化因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的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食品中的关键安全隐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亚致死性环境压力会使沙门氏菌通过适应基因型和表型来应对环境压力,从而减少压力的影响并增加细胞活力,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安全隐患。耐药沙门氏菌的耐药产生和传播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当今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基因层面,需要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方面对耐药机制进行更全面的阐释。本论文以鸡肉加工过程分离株(CPI)和猪养殖分离株(PFI)两组野生型菌株,以及ATCC 14028标准菌株(14028s)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加工过程中理化环境胁迫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消长规律,并基于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胁迫后的耐药性变化在基因层面和代谢层面的响应,为肉类生产加工提供指导,为耐药机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内容如下:研究不同p H、温度胁迫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消长规律,探究了酸碱环境对细菌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和膜表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环境(p H 5.0,p H 6.0,p H 8.0,p H 9.0)胁迫降低了鼠伤寒沙门菌对8种抗生素的抗性,同时增加了三株受试菌株对美罗培南(MERO)的抗性。美罗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提高了16~64倍。在酸或碱胁迫下,细胞外ATP含量增加,扫描电镜(SEM)结果清楚地显示沙门氏菌外膜出现皱纹和孔洞。这些观察结果意味着膜通透性的改变,这可能会降低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冷(-20℃,4℃)、热(55℃)胁迫使鼠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萘啶酸、阿奇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性增强,MIC增加2~4倍。抗菌素的抗性只有在冷热胁迫发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生变化,此后不再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改变。研究消毒剂刺激后标准菌株14028s的抗性变化及代谢轮廓。选取次氯酸钠(1μg/m L)、氯已定(2μg/m L)、苯扎氯铵(8μg/m L)和十六烷基氯化吡啶(8μg/m L)分别胁迫14028s,胁迫8 h后菌株经消毒剂抗性测定及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胁迫后的菌株对4种消毒剂的抗性几乎不变,而对部分抗生素的抗性产生显着变化,其中经氯已定、次氯酸钠胁迫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显着增强,MIC增加2~4倍;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减弱,MIC减少2倍;苯扎氯铵、十六烷基氯化吡啶胁迫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提升,MIC增加4倍。代谢结果表明,最小抑菌浓度的苯扎氯铵和次氯酸钠胁迫使细胞体内的泛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等代谢产物下调,对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和能量代谢相关通路影响巨大。研究了酸胁迫后标准菌株14028s耐药性变化的机制。运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的方法,了解酸胁迫下抗生素耐药性变化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表明,酸性应激诱导的沙门氏菌通过上调嘌呤代谢途径和增强三羧酸(TCA)循环来加速能量代谢(代谢产物黄嘌呤、腺嘌呤、柠檬酸、琥珀酸、ATP和gua C基因上调),细菌趋化性减弱(基因tcp、che A、che W、trg和代谢物D-核糖下调),生物膜合成能力下降,这些与14028s对抗生素、阿奇霉素、磺胺甲恶唑和SM的耐药性降低的现象有关。酸性胁迫导致孔蛋白的损伤或严重减少,阻碍碳青霉烯类通过外膜系统(OM)进入细菌,导致沙门氏菌对美罗培南的抗性增强。转录组学分析显示沙门氏菌上调omp F基因以补偿酸处理下的孔蛋白损伤。

Arnica F Lal,Shaminder Singh,Francisco C.Franco,Jr.,Sonam Bhatia[3](2021)在《Potential of polyphenols in curbing quorum sensing and biofilm formation in Gramnegative pathogens》文中研究指明Polyphenols are the secondary metabolic products of plants and are considered as active constituents to possess therapeutic effects. To date, a vast number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addressed the potential of polyphenols as bio-efficient compounds owing to their structural diversit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hydroxyl groups, they are metabolized quickly due to conjugation reaction and thus, readily produce toxic metabolites as a defense material against many pathogens, reflecting their safety strateg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anti-quorum sensing and biofilm inhibition activity of polyphenols, which display their potential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by combating the virulence caused by pathogenic agents. Thus, for mitigating quorum sensing-controlled pathogenesis, the use of polyphenol-based phytochemicals holds immense potential to cure infec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polyphenol as sensitizing agent/adjuvant therapeutics which act in synergism with antibiotics is highly remarkable.

庞家胤[4](2021)在《光动力抗菌疗法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是一种机会感染革兰阴性菌,容易在烧伤等皮肤屏障破坏的创面内定植。局部的定植感染会导致全身性的脓毒血症,特别是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往往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并且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迫使人们不断寻找新的抗菌技术。光动力抗菌疗法(Antimicrobial photodynamic therapy,APDT)是一种独立于抗生素的杀菌模式,对宿主的损伤小,多次治疗不会诱导耐药,因此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治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本研究分析波长为635±5nm的红光联合甲苯胺蓝O(Toluidine Blue O,TBO)对体外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杀伤效应,探索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KI)和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对TBO介导的APDT杀灭铜绿假单胞菌效率的影响,观察TBO-APDT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微观形态学、抗生素敏感度的变化,检测TBO-APDT治疗前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排泵基因的变化,以此分析APDT抗菌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实验方法:以烧伤患者创面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并以其标准株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TBO(2.5、5、7.5、10μM)和不同剂量(10、20、30、40 J/cm2)光照处理[红光,波长为(635±5)nm];对照组为单纯TBO组、单纯光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菌落序列稀释法计算细菌存活率。分别研究KI(100m M)或CCCP(0.1μM)对TBO-APDT杀伤铜绿假单胞菌效率的影响,并比较KI或CCCP不同给药方式对TBO-APDT杀灭铜绿假单胞菌效率的差异。用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细菌形态学改变。检测亚致死量APDT(TBO浓度2.5μM、光照剂量10 J/cm2)处理前后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 PCR)法测定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APDT处理前后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TBO在2.5μM~10μM、光照剂量在10J/cm2~40J/cm2范围,TBO-APDT对两株Pa的杀伤效果随TBO和光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P<0.05);此外,TBO-APDT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效应在相同条件下无明显差异(P>0.05);2、TBO在2.5μM~10μM、光照剂量为10J/cm2、KI为100m M时,将细菌、TBO、KI共同孵育后照光的实验方式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效率显着高于TBO-APDT(P<0.05),可将杀菌效率提升了2 Log10~6 Log10;同样条件下,将TBO和KI照光后立即加入细菌的实验方式相比于TBO-APDT同样可提高杀菌效率(P<0.05),最高可将杀菌效率提升3 Log10;3、TBO在2.5μM~10μM、光照剂量为10J/cm2、CCCP为0.1μM时,将细菌、TBO、CCCP共同孵育后照光的实验方式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效率显着高于TBO-APDT(P<0.05),其中对WT菌株杀伤最高可提升3.5Log10,而对Mex AB-Opr M菌株杀伤最高可提升6.5 Log10;同样条件下,将TBO和CCCP照光后立即加入细菌的实验方式相比于TBO-APDT同样可提高对细菌的杀菌效率(P<0.05),对Mex AB-Opr M菌株最高可提升3 Log10,对WT菌株最高可提升2 Log10;4、TBO-APDT处理后,经过SYTO?9绿色荧光和碘化丙啶染色,CLSM观察到大量红染细菌;SEM观察到两株细菌菌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皱缩、破裂以及细菌表面出现孔洞、裂隙等改变;TEM发现细菌细胞壁菌毛消失、膜结构连续性中断、细胞壁和细胞质膜有分离现象,WT菌株最显着的变化为胞质出现透亮空泡,Mex AB-Opr M菌株最显着的变化是胞质中出现高电子密度的束状纤维样结构;5、亚致死量TBO-APDT治疗前后,Mex AB-Opr M菌株的MIC值变化明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由128μg/m L降低为16μg/m L,头孢吡肟由64μg/m L降低为4μg/m L,亚胺培南由8μg/m L降低为2μg/m L,美罗培南由4μg/m L降低为0.25μg/m L,阿米卡星由64μg/m L降低为2μg/m L,妥布霉素由32μg/m L降低为1μg/m L,环丙沙星由4μg/m L降低为2μg/m L;RT-q PCR检测Mex AB-Opr M菌株外排泵基因在亚致死量TBO-APDT处理后的表达,发现mex B为对照组的0.08(P<0.001),mex D为对照组的0.83(P<0.05),mex Y为对照组的0.69(P<0.05),mex F为对照组的0.93(P>0.05)。结论:TBO-APDT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杀伤效应,KI可以促进TBO-APDT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效率,CCCP可以明显提高TBO-APDT对外排泵高表达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效应。TBO-APDT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导致菌膜通透性增加,同时损伤了Mex AB-Opr M菌株的DNA,影响了耐药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对抗生素敏感度增加。研究结果展现了TBO-APDT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有巨大前景,但进一步的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研究需要开展,才能确保临床实践中的可靠性、安全性。

徐超奕[5](2020)在《Shewanella oneidensis中双组分系统调控β-内酰胺酶表达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竞争性地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干扰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裂解死亡。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革兰氏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普遍的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抗生素。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因D型β-内酰胺酶Bla A(bla A编码)的产生对β-内酰胺类(如氨苄青霉素等)具有天然抗性。前期研究发现,该菌中bla A基因的表达受氨苄青霉素诱导,同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1a(mrc A编码)缺失后bla A呈组成型高表达。bla A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明显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但其具体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寻找bla A诱导表达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蛋白,并深入探究其调控机制。首先,本研究对bla A基因诱导型表达(WT_100)和组成型高表达(mrc A)时的转录本进行测序,发现了34个共同上调和8个共同下调的基因。在共同上调的基因中,包括编码β-内酰胺酶的bla A、编码(p)pp Gpp合成酶的rel V、编码分选酶系统的SO2194-96操纵子以及编码双组分系统的SO2192/SO2193和pho P/pho Q等。此外,转录组测序结果还表明,由氨苄青霉素和PBP1a引起的肽聚糖循环失调,影响了铁稳态、物质转运、细胞呼吸和电子传递链等多个代谢途径。通过基因敲除和回补,发现SO2192和SO2193的缺失使菌株失去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突变株中bla A基因的表达不再受氨苄青霉素诱导,Bla A酶活也不再增强。因此,SO2192/SO2193在bla A基因诱导表达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其分别命名为sbr K和sbr R。其中,sbr K编码组氨酸激酶,sbr R编码反应调节蛋白,两者共同组成双组分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br K的第508位组氨酸(Sbr KH508)和Sbr R的第52位天冬氨酸(Sbr RD52)是保守的磷酸化位点。这些磷酸化位点突变后,氨苄青霉素不能诱导bla A基因的表达,也不能增强Bla A的酶活。细菌基因RACE扩增和bla A启动子截短实验结果表明,bla A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38 bp处,Sbr R与bla A的结合位点可能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97 bp和150 bp之间。Lac Z报告系统和氨苄青霉素敏感性实验表明,Sbr KR可以进行自调控,组分间的信号传递高度特异,不受其他双组分系统的串扰。Sbr R除调控bla A和sbr KR外,还能调控pds O、cre D、rel V、pho P、SO3810和SO2725基因的表达。综上,本研究发现S.oneidensis中双组分系统Sbr KR调控bla A的诱导表达。当氨苄青霉素存在时,组氨酸激酶Sbr K感知信号,通过保守位点Sbr KH508和Sbr RD52的磷酸化,完成与反应调节蛋白Sbr R间的信号传递,从而调控靶基因bla A的表达,增强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

律娜[6](2021)在《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小分子抑制剂虚拟筛选与抗MRSA活性评价》文中提出研究背景:PBPs是位于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类膜蛋白,在细胞壁构建过程中能够催化反式肽反应,在细菌细胞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PBPs的正常存在是细菌维持形态和功能的必要条件。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与PBPs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引起细菌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杀菌作用。除了四种PBPs(pbp1、pbp2、pbp3和pbp4)外,MRSA还可以表达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这是一种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具有极低亲和力的结合蛋白,导致抗生素不能发挥全部作用。当高亲和力PBPs被抑制时,PBP2a能继续发挥转肽酶功能,完成细胞壁合成,维持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因此,开发具有潜在特异性的PBP2a抑制剂以克服目前大多数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迫在眉睫。近年来虚拟筛选已成为快速、经济、高效的药物发现和药物优化的重要工具。该方法基于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利用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作为靶点进行先导化合物筛选,比传统的药物发现方法更加有效。多重虚拟筛选策略已经广泛应用于抗菌药物的发现。研究目的:在本项研究中,采用一种虚拟筛选和生物学评价相结合的策略,目的是从商业数据库中发现PBP2a抑制剂,以提供新型的靶向PBP2a的抗MRSA药物先导化合物。研究方法:体外筛选: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17软件构建一种混合虚拟筛选方法,包括类药性评价(利宾斯基五规则筛选和ADMET预测)和基于刚性(Lib Dock程序)和半柔性(CDOCKER程序)对接的虚拟筛选,用于从商用化合物数据库筛选新的PBP2a抑制剂;对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抗MRSA活性和正常肝细胞毒性研究,进一步筛选出具有潜在价值的PBP2a抑制剂;随后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实验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验证最终命中化合物与PBP2a结合的亲和力,并分析结合模式。活性实验:选择PBP2a抑制能力最强的化合物hit2,研究其对MRSA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检测MIC值和MBC值;RT-PCR研究hit2对MRSA 05临床分离株的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使用MRSA 05临床分离株感染SPF级昆明小鼠,建立致死模型和亚致死模型;研究化合物hit2对致死菌量MRSA 05临床分离株攻击小鼠的生存保护作用;研究亚致死菌量MRSA 05临床分离株感染小鼠后hit2对小鼠血液中菌量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后观察hit2的急性毒性,HE染色检测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研究结果:体外筛选:通过虚拟筛选筛选出11个命中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hit2、hit3和hit10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MRSA活性(MIC范围为2-64μg/m L)和弱毒性(对L-02细胞系IC50>20μΜ);SPR和MD实验结果表明,三种hit化合物与PBP2a结合良好,KD值为10-7次方数量级;配体-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所有hit化合物都能很好地且适应性地结合到PBP2a蛋白的变构位点。活性实验:MIC和MBC结果显示hit2在体外对MRSA临床分离株的普遍适用性,对MRSA 05的抗菌效果最好,其对13株MRSA临床分离株的MIC50值、MIC90值、MBC50值和MBC90值分别是3.4、9.6、44.1和126.1μg/m L,抗MRSA能力与万古霉素相似;时间-杀菌曲线实验显示hit2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杀灭MRSA 05;扫描电镜和RT-PCR检测发现Hit 2能够破坏MRSA细胞壁的合成而不影响肽聚糖合成相关基因(agr、fem X、mec A、pbp2、pbp3、pbp4、murC、murE、vra R、mrp)、磷壁酸合成相关基因(tag A、tag B、tag D、tag G、tag X)、细胞壁水解相关调控基因(ssa A、sae R、murD、sar A、lyt M)的表达,间接证实其抗菌机制可能是结合PBP2a有关;构建了MRSA 05临床分离株感染的SPF级小鼠模型,发现3.0×1010CFU/kg浓度可作为MRSA 05小鼠亚致死模型给菌量,7.0×1010CFU/kg浓度可作为MRSA 05小鼠致死模型给菌量;体内抗菌实验结果证实化合物hit2对致死菌量MRSA攻击小鼠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可显着降低亚致死菌量MRSA感染小鼠血液中的菌量,抗菌能力与万古霉素相似;急性毒性实验证实化合物hit2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治疗浓度远小于半数致死量;HE染色显示重要脏器心肝脾肺肾在药物20 mg/kg浓度条件下无明显损伤。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基于虚拟筛选和活性评价的混合筛选策略能够有成为一种有效的PBP2a抑制剂筛选方法。筛选出的命中化合物hit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PBP2a抑制剂,具备成为抗MRSA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条件。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新型抗MRSA药物提供了重要信息。

李小艳[7](2020)在《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进而优化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按感染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回顾性对比分析各组的标本来源、科室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278株,其中男性感染患者793例,女性患者485例,分别占总感染患者数的62.050%和37.950%;年龄段分布以<1岁和60~74岁为主,分别占总体的17.449%和31.299%,平均年龄为45.741±54.000岁。科室来源以重症监护病房、普通外科病房、呼吸内科病房和新生儿内科病房为主。感染标本来源前三位分别是痰液、尿液及引流液,分别占59.6%、11.0%和8.6%;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且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在≥75岁年龄段更为明显,各组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18.400%,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16.500%。<1岁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其中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患者;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老年患者耐药形势更为严峻。引流液来源的标本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尤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痰液次之,血液和尿液来源菌株的耐药率略低于二者,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重症、老年、新生儿、围手术期等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各组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且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引流液来源的标本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因此要求我们强化细菌耐药性监测,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Lakshmi Kalyani Ruddaraju,Sri Venkata Narayana Pammi,Girija sankar Guntuku,Veerabhadra Swamy Padavala,Venkata Ramana Murthy Kolapalli[8](2020)在《A review on anti-bacterials to combat resistance: From ancient era of plants and metals to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green nano technological combinations》文中研究指明In the primitive era, humans benefited partially from plants and metals to treat microbial infections. Later these infections were cured with antibiotics but further suffered from resistance issues. In searching of an alternative, researchers developed an adjuvant therapy but were hampered by spreading resistance. Subsequently, nanoparticles(NPs) were proposed to cease the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but were hindered due to toxicity issues. Recently, a novel adjuvant therapy employed metals and botanicals into innovative nanotechnology as nano-antibiotics. The combination of green synthesized metallic NPs with antibiotics seems to be a viable platform to combat against MDR bacteria by alleviating resistance and toxicit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rimitive to present era dealings with bacterial resistance mechanisms, newer innov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and their multiple mechanisms to combat resistance. In addition, special focus is paid on greener NPs as antibiotic carriers, and their future prospects of controlled release and toxicity study.

张月娟[9](2019)在《抗生素耐药靶蛋白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细菌的表征与抑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然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了耐药细菌的产生,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失去其治疗效果。耐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理之一是表达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βLs),βLs几乎可以水解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目前,已经研发了可用于临床的丝氨酸β-内酰胺酶(Serineβ-lactamases,SβLs)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由于金属β-内酰胺酶(metalloβ-lactamases,MβLs)变异快速,至今研发MβLs抑制剂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开发有效的MβLs抑制剂,建立快速、实时监测MβLs活性及其抑制的方法成为抗生素耐药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对于耐药细菌的诊断及其抑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获得高纯度的MβLs,研究MβLs抑制剂并探究其抑制机理是应对抗生素耐药问题的理想策略。为了开发广谱型MβLs抑制剂并揭示其抑制机理,在本工作中,首先成功地表达、纯化了三个不同亚族的六种MβLs:包括NDM-1,VIM-2,IMP-1,Bla2,ImiS和L1,其纯度达到95%以上。其中的四种酶(MβLs NDM-1,IMP-1,ImiS和L1)对9个氨基酸硫酯类化合物进行抑制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其IC50值在0.02-54.9μM之间,具有广谱的抑制效果。抑制剂1、5和9协同抗生素对表达ImiS,L1,IMP-1和NDM-1的耐药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使得抗生素的活性提高了2-32倍。对其抑制机理研究发现,硫酯类化合物与其水解产物共同抑制MβLs;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抑制剂1通过其羧基与靶蛋白的Zn(II)离子键合,而其他基团则主要与蛋白的保守氨基酸残基Lys224(NDM-1,IMP-1,ImiS)或Ser221(L1)作用。2.基于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研究酶促动力学中酶与底物的特异性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原理,测定了MβLs(NDM-1和L1酶)及表达MβLs耐药细菌水解头孢唑林的热流曲线,结果表明,利用ITC可实现表达MβLs耐药细菌水解抗生素的监测,并依据其释放热量的变化筛选耐药细菌的底物谱。在活细菌环境中,ITC测定的NDM-1的抑制剂EDTA、D-captopril、依布硒、唑基硫代乙酰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与UV-Vis和体内NMR的结果一致,分别为3.3,42.8,0.5和17.6μM。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ITC在细菌活细胞内评价MβLs抑制活性的可行性,测定了L1的抑制剂(巯基乙酸,氨基酸硫酯和罗丹宁)的抑制活性,其结果也表明IC50值与UV-Vis的测定结果一致。此外,通过测定抑制反应的总热量Q总能够识别抑制类型,Q总不变时,为可逆抑制剂,Q总减小时,为不可逆抑制剂。最后,不同来源的临床耐药细菌水解抗生素的Q总与其最低抑制浓度(MIC)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地建立一种ITC监测耐药细菌细胞内MβLs活性及其抑制的新方法。3.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能够靶向阻断特定基因的表达,具有快速设计与合成的特点而被用于药物的研发。在本工作中,设计并合成了靶向NDM-1 mRNA的全硫代修饰PS-ODN;同时,建立了一步制备PLGA-PEI纳米粒子的方法,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成功地制备了带有正电荷的PLGA-PEI纳米粒子。所得的纳米粒子可以与带有负电荷的PS-ODN有效地结合,通过调节PLGA-PEI与PS-ODN的比例,纳米粒子的包封率达到95%以上。PLGA-PEI/PS-ODN反义纳米粒子与抗生素协同抑制表达NDM-1的耐药细菌时,展现出优良的抑菌效果,当PS-ODN浓度大于7μg/mL时,亚胺培南的活性提高了4-8倍,并表现出浓度依赖型的抑制方式,而PLGA-PEI/PS-ODN本身没有抗菌活性。Blue-Carb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进一步揭示,反义纳米粒子协同抗生素抑菌的作用机制是从转录水平抑制NDM-1的表达,当反义纳米粒子的浓度为28μg/mL时,NDM-1的表达量为正常表达量的15%。以上结果为应用反义寡聚核苷酸治疗耐药细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覃振斌[10](2018)在《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文中提出绿脓杆菌是临床与生产上一种极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并且拥有复杂的耐药机制。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得以选择性地进化发展,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绿脓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威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对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其质粒介导的ESBLs、AmpC酶基因研究,为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次研究是以20132016年从四川部分地区兽医临床及生产上分离得到的233株动物源绿脓杆菌分离菌为实验对象,测定了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受试菌株对导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极强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及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复方新诺明97.85%、头孢曲松93.99%、氨曲南93.13%、亚胺培南80.69%、头孢吡肟57.51%、头孢他啶49.36%、环丙沙星15.02%、庆大霉素12.45%、左氧氟沙星12.45%、多粘菌素B 9.87%、阿米卡星3.43%。MDP-PA占所有菌株的79.83%,受试菌株以79耐为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间存在着严重的交叉耐药性,头孢他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最低,交叉耐药率范围在49.3668.66%间;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耐药性,除复方新诺明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极高外,其余非药物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耐药率范围在3.4320.90%间。对受试菌株产ESBLs、AmpC及MBL酶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绿脓杆菌分离菌均检测出产ESBLs及AmpC酶,未检测出MBL,采用PCR技术对所有受试菌株进行22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扩增出质粒ESBLs酶耐药基因,14株扩增出质粒AmpC酶耐药基因,未检测出MBL耐药基因。其中,所有受试菌株都携带了TEM-116基因,118株携带OXA-1型,28株携带OXA-10型,21株携带了CTX-M-15,14株携带了DHA-1型。88株受试菌株只携带了一种耐药基因(TEM),145株携带了2种级以上耐药基因,携带多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性强于单耐药基因菌株。利用Eric-PCR对绿脓杆菌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绿脓杆菌分为30个基因型。在233株受试菌株中,成功获得41株结合子,接合率17.60%,ESBLs酶耐药基因成功转移,未检测出携带AmpC酶基因的结合子。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PCR技术对接合子进行MIC值测定和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存在质粒的ESBLs酶基因是可以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发生横向传递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随之得到转移,导致多药细菌的产生及传播。

二、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β-lactam Antibio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β-lactam Antibio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2)食品加工理化因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沙门氏菌及其耐药性概述
        1.1.1 沙门氏菌简介
        1.1.2 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现状
        1.1.3 沙门氏菌耐药现状
    1.2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2.1 染色体突变介导的耐药
        1.2.2 酶水解或修饰药物介导的耐药
        1.2.3 药物靶点的改变和替代介导的耐药
        1.2.4 流出系统、孔蛋白和膜渗透性的改变介导的耐药
    1.3 食品中加工理化因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1.3.1 酸、碱胁迫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1.3.2 冷、热胁迫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1.3.3 消毒剂胁迫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1.4 组学技术手段在细菌耐药中的研究与应用
        1.4.1 转录组学及其在细菌耐药中的研究与应用
        1.4.2 代谢组学及其在细菌耐药中的研究与应用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pH、温度胁迫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s的采集、鉴定与培养
        2.3.2 酸、碱应激沙门氏菌培养物的制备
        2.3.3 冷、热应激沙门氏菌培养物的制备
        2.3.4 菌株的活菌量测定
        2.3.5 菌株的耐药性检测
        2.3.6 SEM拍摄酸、碱胁迫菌株膜表面形态
        2.3.7 酸、碱胁迫菌株胞外ATP含量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酸环境胁迫对鼠伤寒沙门菌敏感性的影响
        2.4.2 碱环境胁迫对鼠伤寒沙门菌敏感性的影响
        2.4.3 冷环境胁迫对鼠伤寒沙门菌敏感性的影响
        2.4.4 热环境胁迫对鼠伤寒沙门菌敏感性的影响
        2.4.5 酸、碱后沙门氏菌存活率、胞外ATP含量及菌膜表面的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毒剂刺激后ATCC14028s的抗性变化及代谢轮廓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消毒剂胁迫后ATCC14028s的制备
        3.3.2 细菌活菌量测试
        3.3.3 消毒剂胁迫菌株的消毒剂抗性测定
        3.3.4 消毒剂胁迫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测定
        3.3.5 菌体样本前处理
        3.3.6 GC-TOFMS检测
        3.3.7 代谢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ATCC14028s对四种消毒剂的MIC值
        3.4.2 消毒剂胁迫菌株的活菌量
        3.4.3 消毒剂胁迫后ATCC14028s对消毒剂的抗性变化
        3.4.4 消毒剂胁迫后ATCC 14028s对14 种抗生素耐药变化
        3.4.5 多元统计分析
        3.4.6 单元统计分析
        3.4.7 差异代谢物分析
        3.4.8 代谢通路富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酸胁迫后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s耐药性变化的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酸处理后沙门氏菌的培养和收集
        4.3.2 样品前处理及上机检测
        4.3.3 代谢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4 菌株胞内ATP含量测定
        4.3.5 转录组学分析
        4.3.6 双组学联合分析
        4.3.7 RT-PCR验证目的基因表达量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多元统计分析
        4.4.2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4.4.3 代谢通路的富集研究
        4.4.4 基于转录组学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4.4.5 代谢产物学与差异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4.4.6 嘌呤代谢和细菌趋化性通路对耐药性的影响
        4.4.7 生物膜合成与肽聚糖合成对耐药性的影响
        4.4.8 美罗培南耐药性提高的机制阐释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附表

(3)Potential of polyphenols in curbing quorum sensing and biofilm formation in Gramnegative pathogens(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1.1. Polyphenols classification
        1.1.1. Phenolic acids
        1.1.2. Flavonoids
        1.1.3. Non-flavonoid phenols
    1.2.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of polyphenols
2. QS in Gram-negative pathogens and its mechanisms
    2.1. Mechanism of QS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2.1.1. QS circuits in P.aeruginosa
        2.1.2. QS circuit in C.violaceum
3. Importance of QS inhibition
4. Polyphenols as QSIs isolated from natural and recombinant sources
5. Biofilm generation and polyphenols as biofilm inhibitors
6. Polyphenol as sensitizing agents for old antibiotics
7. Conclusion
Conflict of interest statement
Authors’contributions

(4)光动力抗菌疗法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TBO-APDT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及增强效应的研究
    第1节 TBO-APDT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效应的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第2节 碘化钾对TBO-APDT灭活铜绿假单胞菌效率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第3节 外排泵抑制剂(CCCP)对TBO-APDT灭活铜绿假单胞菌效率的影响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第三章 TBO-APDT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微观形态学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TBO-APDT对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影响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皮肤烧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Shewanella oneidensis中双组分系统调控β-内酰胺酶表达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
        1.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
        1.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与分类
        1.1.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2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2.1 合成β-内酰胺酶
        1.2.2 修饰β-内酰胺类靶标PBPs
        1.2.3 改变细胞通透性
        1.2.4 提高药物外排泵表达
    1.3 AmpR介导的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
        1.3.1 肽聚糖循环过程
        1.3.2 革兰氏阴性菌经典的ampR-ampC调控系统
    1.4 双组分系统介导的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
        1.4.1 双组分系统的磷酸化信号传递机制
        1.4.2 气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表达的调控
        1.4.3 弧菌中β-内酰胺酶表达的调控
        1.4.4 双组分系统介导的其他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
    1.5 希瓦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5.1 希瓦氏菌研究进展
        1.5.2 希瓦氏菌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机制
    1.6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blaA诱导表达关键调控蛋白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菌株及培养条件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建库测序
        2.2.5 数据质控
        2.2.6 基因表达定量及差异分析
        2.2.7 GO和 KEGG Pathway分析
        2.2.8 R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转录组测序样本的设置
        2.3.2 数据质控及生物学重复性评估
        2.3.3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2.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2.3.5 实验组差异表达基因聚类
        2.3.6 实验组共同显着上调基因分析
        2.3.7 实验组共同显着下调基因分析
        2.3.8 实验组差异变化基因分析
        2.3.9 转录组测序可靠性验证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双组分系统SbrKR介导blaA的诱导表达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3.2.2 引物
        3.2.3 实验试剂及配方
        3.2.4 构建框内缺失突变菌株
        3.2.5 构建回补菌株
        3.2.6 氨苄青霉素敏感性测定
        3.2.7 生长曲线测定
        3.2.8 R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3.2.9 启动子活性测定
        3.2.10 BlaA酶活测定
        3.2.11 磷酸化位点突变和His-tag菌株构建
        3.2.12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3.2.13 Western blot和 Phos-tag联用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oneidensis中 β-内酰胺酶诱导表达关键调控蛋白的确定
        3.3.2 SbrKR缺失后细菌丧失在氨苄青霉素中生长的能力
        3.3.3 SbrKR缺失影响菌株中blaA的表达
        3.3.4 SbrKR缺失影响菌株中Bla A酶活性
        3.3.5 SbrK和 SbrR蛋白结构分析
        3.3.6 SbrKR诱导blaA表达依赖于保守的磷酸化位点
        3.3.7 SbrR磷酸化信号传递机制探究
        3.3.8 肽聚糖循环酶介导的blaA表达依赖于SbrKR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SbrR调控靶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4.2.2 引物
        4.2.3 实验试剂及配方
        4.2.4 构建框内缺失突变菌株
        4.2.5 启动子活性测定
        4.2.6 细菌基因RACE扩增
        4.2.7 blaA启动子截短实验
        4.2.8 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4.2.9 凝胶阻滞实验
        4.2.10 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brKR的自调控与信号特异性
        4.3.2 细菌基因RACE扩增寻找blaA转录起始位点
        4.3.3 blaA启动子截短实验寻找DNA结合序列
        4.3.4 凝胶阻滞实验检测SbrR是否结合blaA启动子
        4.3.5 调控蛋白SbrR靶基因的鉴定
        4.3.6 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SbrR结合序列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
    附录2 引物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小分子抑制剂虚拟筛选与抗MRSA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符合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及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作用
        1.2.1 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
        1.2.2 青霉素结合蛋白在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1.3 PBP2a调控MRSA耐药的机制
        1.3.1 PBP2a的结构信息
        1.3.2 PBP2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和结构抗性
        1.3.3 PBP2a生理功能的变构控制
    1.4 靶向PBP2a的药物研究进展
        1.4.1 对PBP2a有抑制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4.2 恶二唑衍生物
        1.4.3 喹唑啉酮类衍生物
        1.4.4 其他PBP2a抑制剂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抑制剂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类药性评价结果
        2.3.2 对接模块可靠性评价
        2.3.3 LibDock和CDOCKER对接筛选
        2.3.4 抗菌活性和毒性研究
        2.3.5 命中化合物与PBP2a的结合能力评价
        2.3.6 结合模式分析
        2.3.7 动力学模拟研究命中化合物与PBP2a受体之间作用机理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hit2 体内抗MRSA活性和初步安全性评价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hit2对13株MRSA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测定
        3.2.3 hit2对13株MRSA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值测定
        3.2.4 测定hit2对MRSA05 菌株时间-杀菌曲线测定
        3.2.5 扫描电镜分析
        3.2.6 RT-PCR
        3.2.7 致死与亚致死小鼠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3.2.8 hit2 对致死菌量的MRSA05 临床分离株感染的小鼠保护作用研究
        3.2.9 hit2对亚致死菌量的MRSA 05临床分离株感染的小鼠体内细菌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3.2.10 急性毒性实验
        3.2.11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hit2抗13株MRSA的 MIC 值和MBC 值
        3.3.2 hit2 抑制MRSA05 增殖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
        3.3.3 hit2 抑制MRSA05 扫描电镜结果
        3.3.4 hit2对MRSA细胞壁合成、水解相关基因的影响
        3.3.5 致死模型和亚致死模型的小鼠细菌感染量的确定
        3.3.6 hit2 对致死菌量MRSA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3.3.7 hit2 对亚致死菌量MRSA感染小鼠血液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3.3.8 急性毒性实验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综述 常见耐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语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菌株来源
    2.2 菌株分离和鉴定
    2.3 分组
    2.4 监测指标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科室分布
    3.3 标本来源
    3.4 耐药情况
        3.4.1 不同年龄段耐药率对比
        3.4.2 不同标本来源耐药率对比
4 讨论
5 结论
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A review on anti-bacterials to combat resistance: From ancient era of plants and metals to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green nano technological combinations(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Resistant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of bacteria towards conventional antibiotics
3. Adjuvant therapy to alter resistance
    3.1. Antibiotic-Antibiotic combination strategy
    3.2. Antibiotic-adjunct combination strategy
        3.2.1. Inhibitor adjuncts
        3.2.2.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ers
        3.2.3. Natural and biological adjuncts
4. Dealing of nanotechnology with MDR microbes
    4.1. Organic versus inorganic NPs
    4.2. Fabrication of inorganic NPs
        4.2.1. Biosynthesis of metallic NPs
5.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of NPs
    5.1. Dissolved metal ions
    5.2.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5.3. Direct contact/Non-oxidative mechanism
6. The necessity of phytoNPs as a carrier of antibiotics
7. Combinational strategies of biosynthesized NPs with antibiotics
8.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green NPs
9. Deficiency in current research
1 0. Future perspective of bio-nanotechnological combinations
1 1. Conclusion
Conflict of Interest

(9)抗生素耐药靶蛋白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细菌的表征与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及细菌耐药
        1.1.1 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
        1.1.2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1.3 抗生素耐药的现状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2.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杀菌机理
        1.2.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理
    1.3 金属 β-内酰胺酶
        1.3.1 β-内酰胺酶
        1.3.2 MβLs
        1.3.3 MβLs的分类
        1.3.4 MβLs催化水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1.4 MβLs抑制剂
    1.5 反义抗菌药物
        1.5.1 反义寡聚核苷酸的作用机理及化学修饰
        1.5.2 反义寡聚核苷酸的递药系统
        1.5.3 反义寡聚核苷酸的应用
    1.6 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氨基酸硫酯类化合物对MβLs的抑制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仪器、试剂及溶液配制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质粒及菌株
        2.2.4 溶液与缓冲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MβLs重组质粒的转化
        2.3.2 MβLs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与表达
        2.3.3 B1亚族MβLs NDM-1、VIM-2、IMP-1 及Bla2的纯化
        2.3.4 B2亚族MβL ImiS的纯化
        2.3.5 B3亚族MβL L1的纯化
        2.3.6 广谱型MβLs抑制剂的筛选
        2.3.7 氨基酸硫酯对MβLs抑制活性评价(IC_(50))
        2.3.8 Ki值的测定
        2.3.9 氨基酸硫酯对MβLs抑制活性的ITC表征
        2.3.10 HPLC监测MβLs水解氨基酸硫酯化合物
        2.3.11 Ellman法测定L1水解氨基酸硫酯化合物
        2.3.12 Docking研究
        2.3.13 氨基酸硫酯协同抗生素的抑菌活性评价
        2.3.14 氨基酸硫酯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2.4.1 MβLs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4.2 B1亚族MβLs的纯化
        2.4.3 B2亚族MβLs的纯化
        2.4.4 B3亚族MβLs的纯化
        2.4.5 氨基酸硫酯对MβLs的抑制活性评价(IC_(50))
        2.4.6 Ki值的测定
        2.4.7 氨基酸硫酯对MβLs活性抑制的ITC表征
        2.4.8 HPLC监测MβLs水解氨基酸硫酯化合物
        2.4.9 Ellman法监测L1水解氨基酸硫酯化合物
        2.4.10 Docking研究结果
        2.4.11 氨基酸硫酯协同抗生素的抑菌活性评价
        2.4.12 氨基酸硫酯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MβLs在耐药菌活体内的实时活性监测及抑制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仪器、试剂及样品的制备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质粒及菌株
    3.3 实验所用样品的制备
        3.3.1 MβLs酶溶液的准备
        3.3.2 表达MβLs菌液的准备
        3.3.3 临床菌的准备
        3.3.4 抗生素溶液的配制
        3.3.5 抑制剂溶液的配制
    3.4 ITC测定IC50的理论基础
        3.4.1 耐药菌活体内半抑制浓度(IC_(50))的ITC测定
        3.4.2 抑制机制分析
    3.5 实验方法
        3.5.1 NDM-1 D124N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3.5.2 NDM-1 及其D124N突变体在细菌活体内的ITC监测
        3.5.3 实验前后细菌存活率的比较
        3.5.4 NDM-1 活性抑制在耐药菌活体内的ITC评价
        3.5.5 NDM-1 活性抑制的体外ITC评价
        3.5.6 临床菌水解头孢唑林的ITC监测
        3.5.7 L1及其表达菌株水解头孢唑林的ITC监测
        3.5.8 L1耐药细菌底物谱的ITC监测
        3.5.9 L1活性抑制在耐药菌活体内的ITC评价
    3.6 结果与讨论
        3.6.1 NDM-1 水解头孢唑林的ITC测定
        3.6.2 NDM-1 D124N突变体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3.6.3 NDM-1 及其D124N突变体在细菌活体内的ITC监测
        3.6.4 实验前后细菌的活力检测
        3.6.5 NDM-1 活性抑制在耐药菌活体内的ITC评价
        3.6.6 抑制剂类型的识别
        3.6.7 NDM-1 活性抑制的体外ITC评价
        3.6.8 临床菌水解头孢唑林的ITC监测
        3.6.9 L1及其表达菌株水解头孢唑林的ITC监测
        3.6.10 L1耐药细菌底物谱的ITC监测
        3.6.11 L1活性抑制在耐药菌活体内的ITC评价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粒子转运反义寡聚核苷酸对NDM-1 的抑制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质粒及菌株
    4.3 实验方法
        4.3.1 溶液配制
        4.3.2 靶向NDM-1 的反义寡聚核苷酸的设计与合成
        4.3.3 PLGA-PEI纳米粒子的制备
        4.3.4 PEI添加量对粒径、电位的影响
        4.3.5 PLGA-PEI/PS-ODN的制备
        4.3.6 PLGA-PEI/PS-ODN的验证
        4.3.7 PLGA-PEI/PS-ODN协同亚胺培南的活性评价(MIC)
        4.3.8 Blue-Carba法测定PLGA-PEI/PS-ODN对NDM-1 表达量的影响
        4.3.9 Real-time PCR测定PLGA-PEI/PS-ODN对NDM-1 表达量的影响
        4.3.10 PLGA-PEI/PS-ODN细胞毒性的评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LGA-PEI粒径、电位及形貌的表征
        4.4.2 PLGA-PEI/PS-ODN制备
        4.4.3 PLGA-PEI/PS-ODN协同亚胺培南的抑菌活性评价(MIC)
        4.4.4 Blue-Carba法测定PLGA-PEI/PS-ODN对NDM-1 表达量的影响
        4.4.5 Real-time PCR测定PLGA-PEI/PS-ODN对NDM-1 表达量的影响
        4.4.6 PLGA-PEI/PS-ODN细胞毒性的评价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0)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目的意义
    1.1 绿脓杆菌概述
    1.2 绿脓杆菌耐药现状
    1.3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
        1.3.1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3.2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
        1.3.3 主动外排
        1.3.4 生物膜的形成
        1.3.5 外膜通透性降低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动物源绿脓杆菌菌株的分离及耐药性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的采集
        1.1.2 抗菌药物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
        1.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方法
        1.2.1 绿脓杆菌的分离及纯化
        1.2.2 绿脓杆菌的鉴定
        1.2.3 绿脓杆菌的保存
        1.2.4 绿脓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2 结果
        2.1 动物源绿脓杆菌分离、纯化及鉴定
        2.2 不同动物源绿脓杆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绿脓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
        2.2.2 233株动物源绿脓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情况
        2.2.3 不同动物源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
        2.3 动物源绿脓杆菌的交叉耐药性分析
        2.3.1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
        2.3.2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非β-内酰胺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
    3 讨论
        3.1 不同动物源绿脓杆菌的耐药性
        3.2 动物源绿脓杆菌的交叉耐药性
    4 小结
第三章 动物源绿脓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初筛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药敏纸片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
        1.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方法
        1.2.1 绿脓杆菌产ESBLs的初步筛选
        1.2.2 绿脓杆菌AmpC诱导酶的初步筛选
        1.2.3 绿脓杆菌MBL酶的初步筛选
        1.2.4 产ESBLs和AmpC酶菌株DNA的提取
        1.2.5 PCR检测绿脓杆菌β-内酰胺酶的基因
    2 结果
        2.1 产β-内酰胺酶绿脓杆菌的筛选
        2.1.1 绿脓杆菌ESBLs表型试验结果
        2.1.2 绿脓杆菌诱导型AmpC酶试验结果
        2.1.3 绿脓杆菌MBL表型试验结果
        2.2 绿脓杆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2.3 不同地区及动物源绿脓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情况
        2.4 基因测序结果
        2.5 菌株耐药基因携带与耐药表型的关系
    3 讨论
        3.1 产β-内酰胺酶绿脓杆菌的筛选
        3.1.1 产ESBLs绿脓杆菌的筛选
        3.1.2 产AmpC酶绿脓杆菌的筛选
        3.2 产β-内酰胺酶绿脓杆菌耐药性分析
        3.3 绿脓杆菌ESBLs和AmpC酶基因流行情况
        3.4 菌株基因型和耐药表型的关系
    4 小结
第四章 动物源绿脓杆质粒接合试验及菌亲缘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抗菌药物
        1.1.3 培养基
        1.1.4 其他试剂
        1.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方法
        1.2.1 质粒接合试验
        1.2.2 接合子MIC值的测定
        1.2.3 供体菌、接合子质粒的提取及电泳
        1.2.4 接合子ESBLs和AmpC酶基因的检测及测序
        1.2.5 部分菌株的亲缘性鉴定
    2 结果
        2.1 接合子筛选结果
        2.2 接合子药物敏感性检测
        2.3 接合子、供体菌的质粒电泳
        2.4 接合子质粒ESBLs和AmpC酶基因的检测
        2.5 Eric-PCR结果
    3 讨论
        3.1 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3.2 质粒电泳结果及接合子ESBLs、AmpC酶基因扩增
        3.3 分离菌的同源性检测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β-lactam Antibio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J]. 李金玲,李文茹,谢小保,张建设. 工业微生物, 2021(05)
  • [2]食品加工理化因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吴上. 江南大学, 2021(01)
  • [3]Potential of polyphenols in curbing quorum sensing and biofilm formation in Gramnegative pathogens[J]. Arnica F Lal,Shaminder Singh,Francisco C.Franco,Jr.,Sonam Bhati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2021(06)
  • [4]光动力抗菌疗法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D]. 庞家胤.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Shewanella oneidensis中双组分系统调控β-内酰胺酶表达机制的研究[D]. 徐超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 [6]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小分子抑制剂虚拟筛选与抗MRSA活性评价[D]. 律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对比[D]. 李小艳.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A review on anti-bacterials to combat resistance: From ancient era of plants and metals to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green nano technological combinations[J]. Lakshmi Kalyani Ruddaraju,Sri Venkata Narayana Pammi,Girija sankar Guntuku,Veerabhadra Swamy Padavala,Venkata Ramana Murthy Kolapalli.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20(01)
  • [9]抗生素耐药靶蛋白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细菌的表征与抑制研究[D]. 张月娟.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四川地区部分动物源绿脓杆菌质粒介导ESBLs和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D]. 覃振斌.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