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格局论文-任婧

变异格局论文-任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异格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花针茅,谱系地理学,景观遗传学,遗传多样性

变异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任婧[1](2019)在《整合谱系地理学与景观遗传学揭示短花针茅遗传变异及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物种长期生存、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是历史和现代微进化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针茅族(Stipeae Dum)针茅属(Stipa L),是一种暖温型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种。开展短花针茅的谱系地理学与景观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推断地史环境演变对短花针茅谱系分化的影响,阐明区域尺度下当代短花针茅群体遗传变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化机制,揭示人类活动对短花针茅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个叶绿体DNA(cpDNA)片段和14对EST-SSR引物分析了区域尺度下27个短花针茅群体的谱系地理结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利用12对EST-SSR引物分析了局地尺度下52个短花针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通过整合谱系地理学和景观遗传学的分析方法,揭示了短花针茅遗传变异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短花针茅转录组数据,首次开发了21对多态性EST-SSR引物,且21对引物在其他6个短花针茅的近缘种中具有很好的通用性。(2)27个短花针茅群体中共检测到13种单倍型,其中H1是广布型单倍型。在物种水平上短花针茅的单倍型多态性HT=0.494,核苷酸多态性π×10-3=1.02。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分化时间和祖先分布区重建表明,短花针茅于晚中新世(7.66Ma)起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贺兰山,然后从青藏高原东北部经祁连山南麓扩散到新疆和从青藏高原东北部、贺兰山扩散到蒙古高原、青藏高原西南部和河西走廊。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表明,短花针茅群体符合空间扩张模型,扩张时间为1.5Ma左右。因此推断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亚洲季风气候的加强促进了短花针茅的扩张以及各单倍型的演化。(3)区域尺度下,短花针茅的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其遗传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呈分布中心向分布边缘地区逐渐递减的趋势,符合“中心—边缘假说”。STRUTURE表明短花针茅群体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亚群,东部和中部亚群的基因交流频繁。sPCA可将27个群体分为东、西两组,东部组包括STRUTURE结果里的东部亚群和中部亚群,西部组包括西部亚群。地理隔离是造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而昆仑山,天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对短花针茅的基因流形成了地理障碍。分布在西部的亚群通过调节部分抗逆基因的表达量和代谢通路来提高其适应性。相较与东部亚群,西部亚群更能够适应干旱、低氧和高紫外线的环境压力。(4)局地尺度下,人类活动能够促进破碎化生境中短花针茅斑块的功能连通性,提高群体遗传多样性。Mantel检验表明气候差异是短花针茅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dbRDA进一步说明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平均日较差温度(bio_2)和最湿季平均温度(bio_8)。阻力距离(IBR)和地理距离(IBD)对短花针茅的微进化过程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短花针茅在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较低,没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晚中新世/上新世青藏高原的隆升,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和黄土沉积促进了其谱系分化。短花针茅遗传多样性由分布中心向分布边缘地区逐渐递减,其空间分布格局符合“中心—边缘假说”。在区域尺度下,当代群体的遗传分化主要是由地理隔离造成的,同时伴随有对气候的适应性进化。在局地尺度下,当代群体的遗传分化主要是由于环境隔离造成的。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助短花针茅遗传多样性的提高。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时空尺度下短花针茅遗传变异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机制,为谱系地理学与景观遗传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案例,并对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针茅草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维维,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艾提业古丽·热西提,艾尼瓦尔·买买提[2](2019)在《焉耆盆地农田耕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疆焉耆盆地采集195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pH值、含盐量以及电导率(EC)的含量,采用地统计法和空间自相关法研究了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并对含盐量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农田土壤pH值的变异小于10%,属于弱空间变异,电导率呈强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为1.102,含盐量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通过Kriging空间插值发现,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高值区分布于博斯腾湖湖滨低洼地带及和静县南部的农田土壤,主要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pH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博斯腾湖西南部湖滨湿地北部的农田,且从南到北呈阶梯状分布。(3)研究区土壤pH值、电导率和含盐量的Moran’s I分别介于-0.0494~0.2585、-0.0627~0.1406和-0.0624~0.0702,其中电导率和含盐量的变异范围较窄;土壤pH和电导率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表现出相似的Moran’s I系数变化趋势。(4)研究区农田土壤以非盐渍化土和轻度盐渍化土为主。土壤含盐量在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农田土壤盐渍化现状的风险性分析和评价十分有益。(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马芳,曾辉,李洪波,马泽清,郭大立[3](2019)在《内蒙古草原植物根属性的变异格局及环境适应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蒙古草原沿水分梯度选择16个样点,测定22种优势植物根的形态和构型属性,分析6种植物根属性(直径、根长、比根长、组织密度、分支强度和分支比)的变异及其对4种环境因子(年均降雨量、年均温、土壤含碳量和土壤含氮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物种间吸收根直径、组织密度和比根长的变异为7,9和15倍,根直径与侧根长度显着正相关,与分支强度负相关;2)吸收根和非吸收根对降水和土壤氮的适应方式具有明显的种间效应,当利用不同根系属性组合刻画植物适应策略时,由于随着环境变化,不同物种根属性产生变异的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从而形成多样性的植物适应策略。(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周玮,李洪波,曾辉[4](2018)在《西藏高寒草原群落植物根系属性在降水梯度下的变异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系功能属性及其变异性能够介导物种共存及环境适应策略,但强烈的环境约束作用能够引起不同物种间根系属性的趋同性。为了研究西藏高寒草原群落中植物根系属性变异规律,并阐明不同物种资源获取和适应策略的多样性,该文对西藏高寒草原不同的环境梯度进行了研究。作者自东向西沿着降水梯度在那曲、班戈和尼玛3个自然草原群落进行群落调查,并采集了共计22种植物。测定了每种植物的一级根直径、一级侧根长度和根系分支强度3个关键根系属性。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寒草原群落中,不同物种根系直径普遍较小,且种间变异非常小(22.76%),其中86%的物种一级根直径集中在0.073 mm到0.094mm之间;相较于直径较粗的物种,直径越细的物种分支强度越高,侧根越短。在群落尺度上,植物主要通过增加根系直径、侧根长度,降低分支强度的方式来适应水分的减少;而在物种尺度上,植物适应水分变化的策略则呈现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陶旺兰,胡刚,张忠华,王俊丽,付瑞玉[5](2018)在《西南喀斯特木本植物区系成分的纬度变异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3个极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原生植被区域,即北热带的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的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和中亚热带的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整理出3个区域的木本植物名录,比较分析木本植物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的纬度变异格局。结果显示,弄岗、龙虎山和茂兰3个不同气候区域内的木本植物分别有104科425属936种、99科363属636种和100科352属995种。木本植物区系均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其优势科热带性质随纬度升高逐步降低。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的比值(R/T)反映出,弄岗和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区系属的热带性质明显,而茂兰自然保护区植物属的热带性质较弱,温带性质属的比重随纬度升高而增加。科、属、种相似性系数表明,弄岗和龙虎山间的木本植物亲缘关系较密切,弄岗和茂兰间次之,而龙虎山和茂兰间亲缘关系较远。(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董雪,辛智鸣,鲍芳,包岩峰,李新乐[6](2019)在《模拟降雨格局变化下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表型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植物种子、叶片性状的变化趋势和幅度是正确预测植被动态过程,提出合理的植被管理建议的基础。但目前关于种子和叶片性状如何响应降水格局变化,即降雨量及其分布对种子、叶片表型变异的研究尚很少见。通过人工模拟增雨设置了6个增雨处理,3个处理考虑季节分配即生长季前期增雨、生长季后期增雨、生长季均匀增雨,2个处理考虑增雨量,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50%和100%,研究了典型荒漠植物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表型形态特征对不同增雨处理的适应策略以及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加雨量显着减小了白刺种子的长度、体积、表面积和千粒重,在生长季增雨100%处理下的白刺种子变异最大,同时期两个增雨量处理间差异均显着(P<0.05)。相同增雨量条件下,不同时期增雨对白刺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性显着(P<0. 05),但同时期增雨的两个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P>0. 05)。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显着负相关(P<0. 05)。(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1期)

黄辰宇[7](2018)在《基于水热动态地理变异解释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蕨类植物(Pteridophyta),又称之为羊齿植物(fern),它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同时也是原始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是存在于苔藓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的一个过渡植物类群。据统计世界上目前存在的蕨类植物大约为12000多种。中国是世界最丰富的地区,约有2600种。蕨类植物会对森林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它们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也可以作为某些特定环境的指示植物。因此研究蕨类植物在我国的大尺度分布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物种多样性大尺度格局的形成机制,人们提出了上百种假说来对此进行解释。在这些假说中,能量假说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假说之一,水热动态假说就属于能量假说中的一种。水热动态假说的主要思想是认为物种多样性的大尺度分布格局是由水分和能量所共同决定的。在本研究中,我们拟利用水热动态地理变异来解释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我们的目标是量化水分因子和能量因子对于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对重要性的地理差异,并尝试验证霍金斯假设。同时,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水分因子和能量因子之间的动态组合对蕨类植物的丰富度格局的影响。本研究的物种分布数据来源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物种名录,一共包含有4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476种蕨类植物,是拥有种数最多的保护区。气候数据取自世界气候数据网站,一共统计了19个生物气候因子。这19个变量是由每月的温度和降水量衍生而出的,包括11个表征能量的变量和8个表征水分的变量。这些生物气候变量代表了年度趋势、季节性和极端或限制性环境因素。由于各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此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主成分提取,从而消除气候数据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然后,分别对蕨类植物的丰富度与能量和水分的关系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评估了丰富度-能量和丰富度-水分之间关系的空间变化。最后,验证蕨类植物的分布范围是否是由水分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判断在哪种水热组合情况下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蕨类植物在地理分布方面呈不均匀分布,各个保护区内所存在的物种数量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南方地区蕨类植物种数高于北方,在温暖湿润地区内的保护区物种数多,而在干旱地区的物种数目较少。水分因子和能量因子对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会随着可利用水分和能量的分布梯度而发生变化。两者均表现为解释程度随纬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但是能量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弱于水分。水分与能量对于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对影响程度虽然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差异,这种差异与霍金斯假设恰好相反,即在低纬地区能量起主导作用,而随着纬度升高,在高纬地区水分成为影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也表明中国的蕨类植物分布格局与霍金斯假设有所差异。此外,水分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局部尺度下的蕨类植物多样性-水分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多样性-能量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影响。当可利用水分和能量都处于一个比较丰富的情况下时,蕨类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是最高的,而这些具有最高物种丰富度的地区其局部气候条件对丰富度的统计影响也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干冷的环境中,蕨类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最低,此时局部气候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达到最大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韩新康[8](2018)在《北草蜥胚胎耐热发育可塑性的纬度变异格局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对动物类群产生巨大威胁。但是,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分布的动物的影响存在差异。目前关于气候变暖对于动物影响的工作多集中于成体阶段,对动物胚胎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实验以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北草蜥低纬度(宁德),中纬度(南京),高纬度(烟台)种群的胚胎为研究对象,将其卵分别在24℃,28℃,32℃下孵化。至孵化期中期,比较不同纬度种群和不同孵化温度下胚胎的表面耐受高温、核心耐受高温和胚胎心率温度敏感性、以及卵重、胚胎重、卵含水量、卵壳厚度、卵壳通透性等生理和生物物理特征。旨在揭示(1)中国大陆北草蜥胚胎耐受高温的纬度变异格局;(2)中国大陆北草蜥胚胎耐受高温对孵化温度的发育可塑性响应的纬度格局;(3)中国大陆北草蜥胚胎耐受高温纬度变异和孵化温度发育可塑性的生理和生物物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卵表面和核心耐受高温随纬度升高而增强。而胚胎心率的温度敏感性随纬度升高而降低。低纬度种群的胚胎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耐热表现越差,中纬度种群的胚胎在高低温两端的耐热表现差,而孵化温度对高纬度种群的胚胎无明显影响。高温耐热机制结果显示,卵重、胚胎重,卵内含水量以在低纬度种群中最低,与胚胎耐受温度显着相关。因此,耐受高温纬度变异和发育可塑性不仅与胚胎心率的温度敏感性等生理特征有关,而且与卵重、胚胎和卵内含水量等卵特性也密切相关。本研究揭示了胚胎耐受高温在动物响应气候变暖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生理和生物物理特征揭示了胚胎的潜在耐热机制。拓展了关于动物响应气候变暖的研究层次,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动物的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飞,李怡博,王东芳,王小平,张海威[9](2018)在《精河绿洲盐渍土表层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含盐量、电导率和pH值是调查评价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主要因子,对其进行定量探讨及空间异质性研究是解决土壤盐渍化快速诊断问题的前提。以新疆精河绿洲为研究区,利用"3S"技术并结合Google Earth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精河绿洲表层土壤0~10 cm层含盐量和电导率呈强变异强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053和1.146;>10~20 cm层的土壤电导率变异系数为2.385,也呈强变异。绿洲表层土壤0~10 cm以及>10~20 cm层pH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属于弱空间变异;(2)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发现,0~10和>10~20 cm层的土壤电导率和含盐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艾比湖东南部和西北部,由于受到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影响,土壤电导率和含盐量较高,盐渍化程度较高;而在艾比湖西侧以及以耕地为主的绿洲内部植被覆盖度较高,盐渍化程度较低。2层土壤的pH值的分布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呈现出高低值交错分布的状态;(3)含盐量的空间自相关指数从0~10 cm层的0.306增加到>10~20 cm层的0.527。研究区土壤含盐量自西南向东部逐渐增加,0~10 cm层以及>10~20cm层盐分含量呈相同的空间变化趋势且含盐量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依赖关系。该研究对于及时掌握盐渍化程度与分布、合理制定土地利用政策与生态改良措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方梦超,杜宇,邱清波,林炽贤,计翔[10](2017)在《跨洲比较蜥蜴科动物的气候生态位宽度变异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的气候生态位宽度是指物种发生地温度(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变化范围。与气候生态位位点一起,气候生态位宽度单独或与其它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共同决定某物种能够发生的时空位置,因而对阐述一些科学问题如物种丰富度在全球尺度范围以及区域内的栖息地之间的空间格局、群落结构、物种形成、入侵种扩散、以及物种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响应等至关重要。然而至今有关决定(或影响)物种间生态位宽度差异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且已有的研究呈现明显的研究类群或者区域的偏向性。本研究针对现有工作的不足,以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蜥蜴科动物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获取所有蜥蜴科物种分布点的气候数据,并采用系统发生比较的方法,分别在各洲内和全球尺度上检验相关假设,回答叁个具体的科学问题:(1)在某一特定的生态位向量上,物种的气候生态位宽度如何随物种生态位位点变化而变化?(例如,地处沙漠环境的物种是否更专于低降水量的环境?)(2)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在温度向量和降水向量上是否存在权衡(即温度生态位宽度与降水生态位宽度负相关),或者正相关?(3)物种间生态位宽度的变异主要决定于地域内(气温或降水)季节变异,或物种分布区内的地域间气候条件差异?对应这叁个问题,分别检验叁个假设:(1)假设动物要适应更极端或恶劣的环境,需要补偿(权衡)动物发生在更广的条件范围中的能力,则在某一特定的生态位向量上,越靠近生态位向量两端的物种生态位宽度应越窄。(2)如果权衡是驱动生态专门化的一个重要因子,那么作为物种的一个基本生态特征,气候生态位宽度在温度向量和降水向量上理应存在权衡。(3)蜥蜴科物种间生态位宽度的变异主要决定于地域内的季节差异,而非物种分布区内地域间的气候条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温度生态位宽度和温度生态位位点呈负相关,表明生活在较寒冷地区的物种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降水生态位宽度和降水生态位位点呈正相关,表明潮湿环境中的物种具有更宽的生态位宽度。(2)温度生态位宽度和降水生态位宽度之间呈正相关,表明生态位宽度在温度和降水两个向量上不存在权衡,具有较高温度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也具有较高的降水生态位宽度。(3)物种间温度生态位宽度的变异主要取决于地域内季节性变异,物种间降水生态位的变异则主要由地域间的气候条件变化引起。本研究还显示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一个物种类群在不同洲具有相似的气候生态位宽度格局。全球尺度上得出的结论与以往脊椎动物的研究(如两栖动物、北美蜥蜴和巨蜥科动物)一致。(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第四届动物学博士与教授论坛、动物学与经济强省-浙江省动物学研究及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17)

变异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新疆焉耆盆地采集195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pH值、含盐量以及电导率(EC)的含量,采用地统计法和空间自相关法研究了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并对含盐量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农田土壤pH值的变异小于10%,属于弱空间变异,电导率呈强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为1.102,含盐量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通过Kriging空间插值发现,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高值区分布于博斯腾湖湖滨低洼地带及和静县南部的农田土壤,主要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pH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博斯腾湖西南部湖滨湿地北部的农田,且从南到北呈阶梯状分布。(3)研究区土壤pH值、电导率和含盐量的Moran’s I分别介于-0.0494~0.2585、-0.0627~0.1406和-0.0624~0.0702,其中电导率和含盐量的变异范围较窄;土壤pH和电导率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表现出相似的Moran’s I系数变化趋势。(4)研究区农田土壤以非盐渍化土和轻度盐渍化土为主。土壤含盐量在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农田土壤盐渍化现状的风险性分析和评价十分有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异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1].任婧.整合谱系地理学与景观遗传学揭示短花针茅遗传变异及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D].内蒙古大学.2019

[2].王维维,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艾提业古丽·热西提,艾尼瓦尔·买买提.焉耆盆地农田耕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3].马芳,曾辉,李洪波,马泽清,郭大立.内蒙古草原植物根属性的变异格局及环境适应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周玮,李洪波,曾辉.西藏高寒草原群落植物根系属性在降水梯度下的变异格局[J].植物生态学报.2018

[5].陶旺兰,胡刚,张忠华,王俊丽,付瑞玉.西南喀斯特木本植物区系成分的纬度变异格局[J].植物科学学报.2018

[6].董雪,辛智鸣,鲍芳,包岩峰,李新乐.模拟降雨格局变化下白刺(Nitrariatangutorum)表型变异[J].中国沙漠.2019

[7].黄辰宇.基于水热动态地理变异解释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D].山西大学.2018

[8].韩新康.北草蜥胚胎耐热发育可塑性的纬度变异格局及机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9].张飞,李怡博,王东芳,王小平,张海威.精河绿洲盐渍土表层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

[10].方梦超,杜宇,邱清波,林炽贤,计翔.跨洲比较蜥蜴科动物的气候生态位宽度变异格局[C].浙江省第四届动物学博士与教授论坛、动物学与经济强省-浙江省动物学研究及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标签:;  ;  ;  ;  

变异格局论文-任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