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模式交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交通,多模式交通网络,遗传算法,出行路径决策
多模式交通论文文献综述
赵婷,彭勇,程真,雍鹏程[1](2019)在《旅客视角下基于时变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出行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决策会受到城市公共交通发班时刻表及交通网络时变特性影响。考虑这两个影响因素,研究了换乘次数、出行时间、步行距离等约束条件限制下以实际出行成本最少为优化目标的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决策问题。由于该问题为NP难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四种求解策略。数值算例表明四种求解策略均有效,其中,变异概率随迭代次数调整的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策略计算效率最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6期)
郑智成,张丽君,秦耀辰,王霞,张晶飞[2](2019)在《基于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开封市公园景点可达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城市公园景点的空间可达性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公园景点可达性测度中的交通模式单一问题,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步行、公交和小汽车)测度体系,从3种交通模式的平均可达时间和公交服务频次视角全面分析居住区尺度的公园景点可达性,进而划定开封市游憩空间的交通出行圈。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行交通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区段差异,表现为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围区扩散的衰减现象。其中,老城区的步行可达性最高,60.48%的居住区在15 min内可步行到达绝大部分的公园景点;公交可达性较好的居住区分布在老城区及老城区外围,但对城市边缘区的支撑力较弱;小汽车在相同时限内可达性范围最广,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外围区可达性极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划定的步行、公交车、小汽车出行圈有助于合理规划不同城市空间的居民出行方式,以提高出行效率和交通可达性水平。(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胡涛[3](2019)在《或引入BRT新型交通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在官网公示《江门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8—2035)》(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并征求意见。根据《专项规划》,江门或引入BRT形式的新型交通系统,搭建县际、市际公交线路,以及“四层次线网”市区公交。最早在2025年,新型交通1号(本文来源于《江门日报》期刊2019-07-22)
陈军[4](2019)在《天津打造多模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陈军报道 近日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天津市正按照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开展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以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为目标,构建融合城际铁路、市域轨道、城市轨道、中运量公交的多模式一体化轨道交通(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19-06-05)
李浩楠[5](2019)在《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优化路径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现象不断加剧,出行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由于其载客量大、速度高、准时性高的特点,成为了担负大中城市出行客流的首要方式。因此,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与步行等出行方式共同构成了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然而,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在为出行者提供更多出行选择的同时也会受到交通流量与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的路径决策。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出行路径决策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路径决策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多模式城市交通的出行特征,建立了多模式城市交通超网络模型。由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具有随机特性,在进行决策时可以考虑到事物的不同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来解决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路径选择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出行者出行选择的因素,构建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方法的路径决策模型,设计了算法,并用实例验证了提出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考虑到出行中的出行时间会受交通流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行不确定性,本文将不同的交通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划分,建立考虑不同交通状态的以总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路径决策模型,并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方法进行求解。同时,根据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模型中还考虑了不同模式间换乘产生的换乘步行时间和候车等待时间。其次,为了进一步完善模型的实用性,本文对影响出行者出行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包含出行时间和出行成本的以最小广义出行成本为目标的路径决策模型,并设计了算法。接着,本文继续探讨了两种因素对不同出行群体出行选择的影响,利用线性加权法描述了不同群体的出行选择。最后,为了验证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路径决策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北京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为实例对出行者进行路径规划。结果显示,不同出行状态下的出行决策结果存在差异,利用马尔可夫决策方法可以为出行者提供更加稳健的路径规划方案,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本文着重从理论上研究了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路径决策模型,涉及到包含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步行,自行车和出租车在内的多种出行方式。通过将交通状态这一因素引入路径决策模型,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探讨空间。提出的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模型和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5)
宋冬,李曙光[6](2019)在《基于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影院位置评估软件系统开发——以西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范围内,高德地图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动态大数据。文中尝试利用这些数据,以西安市为例,由步行可达性、公交可达性、地铁可达性及商业POI出发,研究影院分布与票房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剔除影院排片影响后,多模式交通可达性与影院票房收入存在强相关关系,进而对影院位置优劣进行量化评估,最终实现可视化呈现。(本文来源于《物联网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浩楠,曹成铉,柳雨彤,冯紫嫣[7](2019)在《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路径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时间的波动性与突发事件的影响,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时常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情况的发生。通过考虑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出行特点与交通网络不同的运行状态,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路线决策模型与算法,所提方法应用到北京市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结果显示,不同出发时间需要不同的路径决策以达到最小出行时间。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路径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它可以为出行者路线选择提供更合理的指示。(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宋冬[8](2019)在《基于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影院选址评估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1世纪初,我国电影院院线制创立以来,在经济发展及宏观政策支持下,电影市场蓬勃发展,资本逐步向电影院建设聚集,同时,影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电影院建设高投入、回报周期长,其选址则直接关系到影院的盈利能力甚至生存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定量分析电影院优化选址为目标,首先,建立了城市基础数据库,包括了影院数据、路网数据、公交数据、地铁数据及商业POI数据;其次,分析了影响电影院票房收入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影院规模、人群聚集度、交通便捷性及商业活力;然后,使用空间句法、核密度计算等方法将多模式交通可达性及商业活力等因素量化,并分析了各个因素与影院票房之间的相关性;接着,以多模式交通可达性、影院厅数及商业POI密度为影响因素,以影院票房为标准,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基于叁个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对于影院票房预测的相关性均高于60%且最高接近80%,说明了本模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影院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影院选址量化评估平台,该平台提供了系统地图内任意单点选址的报告汇总及多点选址的数据对比功能,为影院选址人员提供了科学、直观、量化、全面的分析平台。(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2)
陈曦[9](2019)在《基于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的动态综合出行指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逐步增高的同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显着。为反映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一系列道路交通拥堵指标被提出。目前拥堵指标主要是基于小汽车运行数据反映道路交通状况,但随着多种交通模式的发展,尤其是公共交通出行被大力倡导,缺乏一种动态评价城市综合交通运行状况的评价手段。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建立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设计反映综合交通运行状况的交通指数。首先,本文通过对交通运行评价模型、多模式出行网络模型、最优路径规划模型、综合交通指数模型等模型进行文献研究综述,提出了现在研究的缺陷和不足,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然后分析当前出行模式中应用广泛的四种--小汽车、公交车、地铁、慢行交通--的出行特点,总结了城市交通运行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系统收集的交通数据的格式与信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减少了由于数据采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造成的影响。基于交通运行有效数据,分析了不同交通出行模式的运行特点,并基于多种交通模式出行特征建立了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含有小汽车网络、公交车网络、地铁网络、慢行交通网络四层子网络,通过换乘弧段连接网络节点,通过上下网弧段模拟上下交通网络行为,是一种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接着基于交通运行有效数据,计算多模式出行网络中弧段的行驶费用。基于弧段运行时间计算行驶时间费用、舒适度损耗费用,基于路径长度获得货币费用,将叁种费用加权获得出行总费用。随后针对交通网络中的出行OD对,依据上述出行总费用模型,在满足出行路径可行的情况下,依据Dijkstra算法求解出出行总费用最小的最优路径,作为该OD对在该时段内的出行路径。将动态交通运行数据加载到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上可以得到动态的出行费用数据,将出行总费用汇总折算成交通指数,作为评价综合交通出行状况的交通指数。最后本文设计应用案例并进行应用分析。将北京交通大学周边路网、朝阳区CBD周边路网抽象成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作为两个案例,挑选OD对并使用本文提出的动态综合交通指数计算方法计算交通指数,再与多模式出行时间比交通指数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作比较,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4-21)
胡小霞[10](2019)在《多模式交通出行动态决策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范围日益扩大,居民职住分离越来越明显,交通出行越来越向长距离和多样化发展,多模式交通出行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研究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决策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有效分析城市多模式交通出行者对于出行模式和出行路径的选择,分析决策行为影响因素,预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促进出行者选择出行的合理方式,为多模式交通出行路径搜索和网络流量分配提供一定的依据,使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设计更为合理。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各种交通出行模式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解析多模式交通的特征。从交通出行者的角度出发,以出行者个人特征及出行需求为依托,分析出行者选择各种出行模式的心理行为,从出行需求、出行动机和出行心理入手,提出多模式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出行者多模式交通决策的动态行为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多模式交通出行的基本属性,将多模式交通分为到站阶段、乘车阶段以及离站阶段叁个部分。对前两个阶段的出行模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并量化多模式交通出行影响因素集,筛选影响出行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得到到站距离、性别、出行目的、收入和居住情况等为到站阶段影响到站方式的主要因素,收入、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到站方式、拥堵程度、年龄等为乘车阶段影响出行模式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构建多模式交通出行影响因素组合C5.0决策树模型。利用多次试验对比分析模型精确度,对模型的代价敏感学习算法、Boosting算法以及剪枝严重性叁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分析影响出行决策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得出多模式交通出行者的出行决策行为规则集。最后以西安市中心某一区域为例,利用实际存在的公共交通线路构建出行路径网络,根据交通出行可选路径,利用所得C5.0决策树模型,选择结果表明多模式交通出行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与出行者的个人属性有关,不同属性的出行者将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模式和线路,决策树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个人属性不同的出行者的动态路径决策行为。(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多模式交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游憩空间,城市公园景点的空间可达性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公园景点可达性测度中的交通模式单一问题,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构建多模式交通网络(步行、公交和小汽车)测度体系,从3种交通模式的平均可达时间和公交服务频次视角全面分析居住区尺度的公园景点可达性,进而划定开封市游憩空间的交通出行圈。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行交通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区段差异,表现为以老城区为核心向外围区扩散的衰减现象。其中,老城区的步行可达性最高,60.48%的居住区在15 min内可步行到达绝大部分的公园景点;公交可达性较好的居住区分布在老城区及老城区外围,但对城市边缘区的支撑力较弱;小汽车在相同时限内可达性范围最广,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外围区可达性极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划定的步行、公交车、小汽车出行圈有助于合理规划不同城市空间的居民出行方式,以提高出行效率和交通可达性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模式交通论文参考文献
[1].赵婷,彭勇,程真,雍鹏程.旅客视角下基于时变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出行路径[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郑智成,张丽君,秦耀辰,王霞,张晶飞.基于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开封市公园景点可达性[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3].胡涛.或引入BRT新型交通系统[N].江门日报.2019
[4].陈军.天津打造多模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N].中国建设报.2019
[5].李浩楠.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优化路径决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6].宋冬,李曙光.基于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影院位置评估软件系统开发——以西安市为例[J].物联网技术.2019
[7].李浩楠,曹成铉,柳雨彤,冯紫嫣.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路径决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宋冬.基于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影院选址评估系统[D].长安大学.2019
[9].陈曦.基于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的动态综合出行指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10].胡小霞.多模式交通出行动态决策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