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铁生
摘要:文章论述了轮指这一琵琶重要指法的教学程序与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强调在轮指教学中将琵琶演奏技巧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训练合二为一的重要性,通过双管齐下的教学与要求以取得琵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琵琶;轮指;三指轮,四指轮;长轮;技术训练;音乐审美能力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古朴、典雅,因其有着多种多样塑造音乐形象的演奏技巧使之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表现手段,而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独领风骚。有因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质感而受到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的欢迎。然而,要学好演奏琵琶却并非易事。在近几年的琵琶教学中,我经过细心研究、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轮指技术的技巧和方法。
一、关于"轮指"
轮指,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最独特、最重要的技法。顾名思义,它是指右手指端有序地轮流拨弦,如"轮子"滚动一样自如均匀而得名。它是由"音点"连成"音线"的技法之一。它极具特色的演奏方法也是区别于其他弹拨乐器演奏的重要因素,对丰富和增强琵琶的艺术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轮指大致可分为:短轮(半轮即,二,三,四,五指轮),中长轮,勾挑轮,双轮至满轮等。它所独具的表现功能与其他指法技巧组合运用,使得琵琶右手的弹奏出雄浑激烈的满轮,飘逸的半轮,凛雄健厉的扫轮,拂轮,以及明亮清丽的长轮。这些轮指错综交相运用,使得琵琶的演奏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轮指教学是琵琶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琵琶是点状音色乐器,轮指是通过发出音色,音量相近,颗粒均匀连贯的声音,在持续发音的状态下,使听者产生长音与连续的感觉,从而弥补了弹拨乐器弦律线的不足。轮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音色变化,音色上又存在高度统一的要求,使得其教学上具有多方面的训练程序与分层递进教学的复合性。
二、"轮指"的教学要点
轮指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手指伸展,手背圆而松驰能够依次伸展,直而不僵;2、手型自然,稳定性好,用力过程中手无抖动;3、发音均匀饱满,发音过程中各指击弦井然有序,音色明亮干净,能控制力量集中在甲尖,无甲片杂音,轮速保持均匀;4、演奏控制自如,变化自然。从音乐审美的角度讲,当演奏者在练习与学习轮指技法的过程中,时刻要注意听觉上的训练,边练习边分辨音色的优劣,并且逐步掌握各种音色的控制手感,做到长音在实际演奏中的多种音色变化,能够达到音色干净,连贯,悠长,旋律性强的要求,形成线状的效果。
轮指技术训练在琵琶轮指教学中,应从"慢,快"两方面人手:其一、慢速练习,要求在正确使用力度的基础上各指击弦动作充分地做到舒展单次弦的速度要快,而各指击弦的间隔需适当放慢训练,击弦的矫间速度是关键,因为从力学角度来看,指甲矫间击弦速度的快慢与对弦的作用力成正比,速度越快,作用力越大,反之则小;而各指击弦间隔适当放慢则着重对无名指,小指等薄弱指的独立运动能力与控制能力等素质机能的训练,逐步使各指击弦的颗粒音响饱满扎实,纯正清晰。其二、快速训练,各指的击弦动作要适当有所收敛,借以加快速度,缩小各指击弦的间隙,以便更有效的调动,加强和锻炼手指击弦的力度及灵活性,同时,主观意识上注意强调五个手指的击弦要产生一种轴引的作用力,使各指的衔接更加均匀而紧密无痕。通过上述快,慢两个阶段的反复训练,对提高和加强无名,小指等其它手指击弦的力。
三、"轮指"的教学实践
在琵琶轮指的教学过程中,我通常按照循序渐进的步骤进行教学,将技术与情感相结合。琵琶轮指的技术要与情感要深刻交融,只有深刻理解作品含义将感情完全投入去演奏,才能使得右手五指在作轮时,能够自如地做到要快能快,要慢能慢,需强能强,需弱能弱,各指衔接的不易均匀处达到均匀的效果。然而学生在学习初期,对动作的感受力较差,对于作品的理解不是很深入,控制能力不强,还不能领会轮指动作的全部过程,完成动作也不够准确,往往会出现手型过紧或过松,动作忙乱不协调,击弦点或方向不稳定,指力不均匀,没有强弱的变化等错误。解决这些错误的办法是要启发学生对练习目的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自身演奏的观察力和鉴别力,向学生讲解作品的典故和含义,培养学生对作品深刻理解的能力,使学生将情感完全突入的演奏。因此,在琵琶的轮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感受力,是指学生在听音乐时,不仅能感受音的高低长短,还能体验到音乐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情感,并由此产生共鸣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非常注重情感交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音乐,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琵琶弹奏技能。这样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轮指技巧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质,而且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四、"轮指"的教学要求
要加强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能力,它将直接影响学生轮指动作形成,以及对美好音质的听觉与审美的提高。对轮指动作的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以五指轮为例,教师应先突出重点讲解动作的主要过程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然后缓慢地进行五指轮全过程的示范,讲解与示范也可以同时进行,其中分解示范是必要的,可以根据需要将五指轮分解为三指轮或四指轮进行讲解示范。以语言提示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并且要使学生将情感融入作品中。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词或术语来表达示范动作的特点,如:上下,前后,轻重,快慢,深浅,横斜等,使他们有意识地控制和检查动作的准确程度,一般情况下,教师将自己完成动作时的各种体会,对动作的理解以及对于作品的理解,如何将情感投入等告诉学生,以便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音乐鉴赏力,具体就是通过陪练的形式,将动作的全部过程不断地传送给学生,启发他们体验其内在的规律和神韵,从而引起心手感应,心有灵犀一点通,适当地安排一定时间的陪练,可以补充语言表达的不足,并体现动作的准确程度,使学生真正心领神会。
以上是我对琵琶轮指技术以及如何使学生将情感与此技术相结合使轮指技术更加完美的表现出来的一点体会,供广大琵琶教师和爱好者借鉴。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音乐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阎淑珍。琵琶轮指探微[J]。草原艺坛(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1994。
[4]阎淑珍。琵琶的轮指训练[J]。中国音乐,1994(4)。
[5]梁世侃。琵琶演奏与练习[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9。
[6]黄九借。琵琶"轮指"技能的练习[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1。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