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分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分析

论文摘要

英语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诸如:"Kids are kids", "A deal is a deal",或者"The rule is the rule",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运用于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之中。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由于这种表达式的真值条件永远为“真”,因此在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是不含信息量的,因而也无法给受话者提供任何新的信息。然而,事实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经常使用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来进行会话交际,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会给交际双方带来多少交流上的障碍。由此可见,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的冗余表达形式,但事实上,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却具有极其特殊的价值。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许多语言学家都对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进行了研究,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提出了不少独到的看法和见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够完整而且系统地解释受话者对于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理解过程。他们没有,或者根本无法向我们解释,为什么受话者在听到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之后能够迅速地解读出其中所要表达的含义?为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借助于关联理论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关联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向人们指明了一条人类在交际过程中所遵循的认知规律,那就是寻找关联性并受制于关联性。通过把关联理论中的相关见解和研究方法运用到我们对于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研究之中,我们将要证明,受话者是从两个层面来对发话者的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含义进行解读的,即显义和隐义。在显义的层面上,通过把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逻辑形式发展为命题形式,受话者可以推理出关于发话者想要确认某人或某物的哪些属性的信息;而在隐义的层面上,受话者可以在从先前显义层面所获取的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出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隐含信息,从而顺利实现发话者真正的交际意图。无论是在显义的层面上还是隐义的层面上,受话者都需要在相关语境信息的提示下对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含义进行推理,而这种推理所依据的正是话语的关联性。在文章的最后,我们还将会对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按照其解读时所需的语境大小来进行一个分类。虽然人们在听到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时都需要借助语境信息来对其含义进行推理,从而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但所需语境在广度上却不尽相同。在推理时所需的语境越广,受话者所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也就更大,反之则更小。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I GENERAL INTRODUCTION
  • 1.1 Preliminary Remarks
  • 1.2 Aim and Theor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II LITERATURE REVIEW
  • 2.1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English Nominal Tautological Utterance
  • 2.1.1 Pragmatic approach
  • 2.1.2 Semantic approach
  • 2.1.3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 2.2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 CHAPTER Ⅲ RELEVANCE THEORY AND THE ENGLISH NOMINAL TAUTOLOGICAL UTTERANCE
  • 3.1 The Brief Review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 3.1.1 Communication-an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 3.1.1.1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code model and the inferential model
  • 3.1.1.2 The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 3.1.2 Relevance
  • 3.1.2.1 The definition of relevance
  • 3.1.2.2 The principles of relevance
  • 3.1.3 Context-chosen not given
  • 3.1.3.1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views about context
  • 3.1.3.2 The choice of context
  • 3.2 The English Nominal Tautological Utterance Surveyed under the Relevance Theory
  • CHAPTER IV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NGLISH NOMINAL TAUTOLOGICAL UTTERANCE
  • 4.1 The Recovery of the Explicature
  • 4.1.1 The propositional form
  • 4.1.2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
  • 4.2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plicature
  • 4.3 Summary
  • CHAPTER V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NGLISH NOMINAL TAUTOLOGICAL UTTERANCE
  • CHAPTER VI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转喻—隐喻连续体的角度看同义反复的工作机制[J]. 林区教学 2017(09)
    • [2].同义反复话语的信息冗余性及其交际功能[J]. 外国语文 2018(06)
    • [3].同义反复语的关联解读[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11)
    • [4].同义反复话语的认知阐释[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 [5].形容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语用分析[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1)
    • [6].结构和代码在同义反复中的分析[J]. 海外英语 2018(01)
    • [7].对同义反复语的语用分析[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8].转喻视角下的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的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0)
    • [9].诗就是诗[J]. 诗歌月刊 2018(02)
    • [10].动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认知转喻理据[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2)
    • [11].系统功能认知视域下英语名词性“同义反复”的元功能分析[J]. 外语研究 2016(01)
    • [12].知识创造财富[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7)
    • [13].浅谈英语的同义反复修辞格[J]. 科技风 2008(10)
    • [14].关于“城市小说”的札记[J]. 上海文化 2014(11)
    • [15].微异见[J]. 当代工人 2014(21)
    • [16].同义反复的类指解读[J]. 中国外语 2017(01)
    • [17].汉英词语中同义反复现象的对比和翻译策略[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8].符号与广告文化——鲍德里亚的广告观评析[J]. 新闻世界 2012(08)
    • [19].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J]. 天风 2015(12)
    • [20].小学课堂答疑解惑的方法[J].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5(12)
    • [21].闽商:斯土有斯人[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9(07)
    • [22].英语“同义反复”构式的认知解读及其在汉语中的表达[J]. 绥化学院学报 2008(02)
    • [23].对“无意义”的一点认识[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7)
    • [24].职教培养模式转变的路径及推进策略——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的分析[J]. 职教论坛 2008(23)
    • [25].超越题材[J]. 中国诗歌 2019(03)
    • [26].浅论教育的素质[J]. 中国教师 2009(S1)
    • [27].他与他的美人们——让·莱昂·热罗姆[J]. 新青年(珍情) 2016(02)
    • [28].论理论经济学的危机与革命——劳动商品性质问题讨论集总序[J].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9)
    • [29].“劳动非商品论”批判——劳动商品性质问题讨论集之三[J]. 社会科学论坛 2011(11)
    • [30].一种关于记忆的文本[J]. 中国电视(纪录) 2009(03)

    标签:;  ;  ;  ;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名词性同义反复话语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