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6ca066e7b19d093a82428dbf.webp)
论文摘要
目前,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其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在许多领域逐渐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研究力图从一个新的纬度——生态学的角度反思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问题,探讨建构生物课堂师生交往生态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意蕴。本研究将生物课作为研究“课堂交往生态”的专门课程,将生态学和高中生物教学有机地结合,与建构师生关系相关联。课堂生态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课堂生态的复杂结构,因此,本课题主要以课堂生态环境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研究视角,拟依据生态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等有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参考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家对师生交往情况的研究成果,从分析影响师生交往情况的要素的重要度入手,对当代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特征、主要表现、发展需求及功能作了初步探索,结合生态学中的有关原理,提出了相应的建构“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策略。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研究的理由、意义、现状、趋势、研究主要内容、对象和方法等;接着,对“生态学原理、建构主义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等理论与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关系的进行了分析,并对交往、课堂生态、课堂交往生态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课堂师生交往情况的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此为依据对建构“高中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笔者发现,生物课如果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交往生态,对学生生物学习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能力方面的提高显著性更大。因此,生物教师要从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元素,注重“课堂交往生态”,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有新型师生关系的生态课堂。本研究可丰富生物教学中关于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利师生交往方面的内容,对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1.1 课题背景1.2 所要解决的问题1.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2.1 国外课堂师生交往研究现状2.2 国内课堂师生交往生态研究现状3 课题研究的理由和意义3.1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2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3.3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象和研究方法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4.2 研究对象4.3 研究方法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1 课题界定1.1 交往的基本含义1.2 课堂教学交往的科学涵义1.3 生态的内涵1.4 课堂生态的内涵1.5 本研究中的课堂交往生态的内涵1.6 生物课堂师生交往的影响要素的重要度的涵义2 理论依据2.1 建构主义理论2.2 主体教育理论2.3 做中学理论2.4 新基础教育理论2.5 发展性学历与发展性教学策略2.6 情意原理2.7 多元智能理论2.8 自我效能感理论3 高中生物课堂交往生态与新课程理念的关系第三部分 高中生物课堂交往生态构建的实证研究1 高中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特征、表现形式、功能及发展需求1.1 课堂交往生态的特征1.2 课堂交往生态的表现形式1.3 课堂交往生态的功能1.4 课堂交往生态的发展需求2 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建构2.1 生物课堂师生交往的影响要素分析2.2 生物课堂师生交往的影响要素的重要度分析2.2.1 问卷设计与发放2.2.2 课堂教学影响要素的数据分析2.3 高中生物课构建课堂交往生态的策略分析2.3.1 合理利用限制因子定律,优化媒体2.3.2 遵循“局部生境”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恰处理2.3.3 遵循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实施人文关怀2.3.4 实施公平竞争原则,完善评价机制2.4 注重生物课堂交往生态的实验数据分析2.4.1 学生生物成绩分析统计2.4.2 学生满意率分析第四部分 结论与问题讨论1 研究结论与分析2 问题与讨沦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附录3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交往论文; 课堂生态论文; 交往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