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近几年,交织分多址(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研究。而其相关技术IDMA-OFDM系统不仅继承了IDMA系统的许多优势,比如抗干扰性好、接收端可采用非常简单的Chip-by-Chip的迭代接收结构、多用户性能较好等优点,而且引入的OFDM技术频谱效率高,同时对多径传输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能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为了提高IDMA-OFDM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性能,本文从OFDM子载波数以及功率分配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本文首先研究基于卷积编码的IDMA-OFDM系统多用户检测和迭代译码性能。随后从OFDM计算复杂度和系统性能方面考虑,研究了系统基于OFDM子载波数的优化问题。最后本文借助一种快速、有效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SNR测量对系统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线性规划(LP)方法,针对不同信道环境,对等功率发送下、用户数较多的系统进行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经过OFDM子载波优化的IDMA-OFDM系统和传统的IDMA系统的性能非常接近,都是随信道径数的增多越来越好,但前者的迭代接收算法与信道径数无关,而后者的接收算法跟径数成线性关系。经过功率分配后的IDMA-OFDM系统可以获得更优的多用户性能。因此,经过OFDM子载波数优化和功率分配的IDMA-OFDM系统,不仅有着较好的误比特率性能和较低的接收算法复杂度,同时可以承载更多的用户,非常适合未来移动通信高吞吐量、高可靠性的要求。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绪论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1.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1.3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3.1 研究现状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 论文结构第二章 无线信道传输环境2.1 无线信道概述2.2 多径衰落信道的物理特性2.3 无线信道的统计特性第三章 IDMA-OFDM 系统3.1 引言3.2 OFDM 技术3.2.1 OFDM 起源及发展3.2.2 系统模型3.2.3 频域模型3.2.4 FFT 和循环前缀3.3 IDMA 系统3.3.1 多用户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及解决办法3.3.2 IDMA 系统的基本原理3.4 IDMA-OFDM 系统基本原理3.4.1 IDMA-OFDM 系统的基本原理3.4.2 IDMA-OFDM 系统优点第四章 IDMA-OFDM 系统的SNR 测量和功率分配策略4.1 引言4.2 IDMA-OFDM 系统SNR 测量4.2.1 SNR 测量方法4.2.2 一个SNR 测量的例子4.3 IDMA-OFDM 系统的功率分配策略研究4.3.1 功率分配下的系统容量分析4.3.2 线性规划知识介绍4.4 IDMA-OFDM 系统功率分配数学建模第五章 IDMA-OFDM 系统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5.1 引言5.2 IDMA-OFDM 系统在AWGN 信道下的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5.2.1 IDMA-OFDM 系统在AWGN 信道下迭代译码性能5.2.2 IDMA-OFDM 系统在AWGN 信道下多用户检测性能5.3 IDMA-OFDM 系统在准静态Rayleigh 多径衰落信道下的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5.3.1 IDMA-OFDM 系统和采用LLRC 技术的IDMA 系统在准静态 Rayleigh多径衰落信道下多用户检测性能和复杂度比较5.3.2 IDMA-OFDM 系统基于OFDM 子载波数的优化研究5.3.3 IDMA-OFDM 系统在带宽效率相等情况下多用户性能比较5.3.4 IDMA-OFDM 系统在准静态Rayleigh 多径衰落信道下多用户检测性能5.3.5 IDMA-OFDM 系统在准静态Rayleigh 多径衰落信道下多用户迭代译码性能5.4 IDMA-OFDM 系统在功率分配下不同信道的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5.4.1 IDMA-OFDM 系统在功率分配下AWGN 信道多用户检测性能5.4.2 IDMA-OFDM 系统在功率分配下准静态Rayleigh 多径衰落信道多用户检测性能第六章 结论及未来的工作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主要科研工作及研究成果从事的主要科研工作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交织分多址论文; 正交频分复用论文; 迭代多用户检测论文; 功率分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