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传统民居研究一般将山西民居按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表现特征,划分为六大区域,即晋北民居、晋中民居、晋西民居、晋东民居、晋东南民居和晋南民居。受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都延续着约定成俗的建筑习惯,呈现着浓郁的地域特征。本文以晋东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这一地区聚落及其民居的结构布局、空间组织和形态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对晋东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有效方法和途径。首先,笔者从晋东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自然背景、社会文化意识几个方面分析了晋东民居产生和生长的环境,以及当地特有、多元的文化体系和别具特色的明清村落的形成原因。其次,文章通过对晋东典型聚落与民居形态特征的深入发掘,充分地揭示了其作为乡土建筑的价值。在聚落形态层次上,以大阳泉村、董寨村、小河村为例,从聚落选址、布局、肌理三方面出发,阐述了晋东聚落的一般特点和营造理念,并罗列了三种性质的聚落类型:民间化的军事堡寨聚落、官宦民居聚落以及分布广泛的晋商聚落。就民居形态而言,晋东民居地域特点突出,以四合院为基本单元组成院落群,形式多样,空间丰富,其中以正房窑洞、厢房脊瓦房结合的结构,多层次的门文化等为独特之处。本文对晋东盆地民居与山地民居细节处理上的不同进行了探讨。另外,还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晋东民居的构图与营造原则:均衡与对称、秩序井然、灵活务实、择井而居。再次,本文还创造性地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挖掘晋东民居与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晋东民居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有效地探讨,并提出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有效保护的见解。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2.1 聚落的概念1.2.2 聚落的构成要素1.2.3 聚落的物质形态1.2.3.1 地理环境1.2.3.2 实体构成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3.1 研究内容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4 本章小结第二章 晋东民居环境综述2.1 晋东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2.2 山西东部阳泉地区自然背景分析2.2.1 地貌特征2.2.2 气候特征2.2.3 地方资源2.3 晋东的社会文化意识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晋东民居聚落3.1 聚落生长因素3.2 聚落选址3.2.1 "八卦"——背山面河3.2.2 "七宿"——双重聚落3.2.3 "五行"——泉水散布3.2.4 "三龙"——纵横轴线3.3 聚落布局3.4 聚落肌理3.4.1 街巷3.4.2 广场空间3.5 典型聚落类型3.5.1 军事堡寨的民间化——董寨村3.5.2 官宦民居的代表——平潭垴李家大院建筑群3.6 分布广泛的晋商家族聚落3.7 本章小结第四章 晋东民居形态特征分析4.1 窑洞的形式和演变4.1.1 横窑与纵窑4.1.2 抱厦4.2 四合院的构成和类型4.2.1 四合院的文化意义4.2.2 四合院的布局形式——以"穿心戚位"大殿为中心建筑的多层四合套院4.2.3 四合院的空间流线4.3 盆地民居与山地民居的差异4.3.1 窑洞形式4.3.2 大门形式4.4 院门文化4.5 晋东民居的构图与营造原则4.5.1 均衡与对称4.5.2 秩序井然4.5.3 灵活务实4.5.4 邻井而居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晋东民居与中国传统文化5.1 道家思想的具体体现5.1.1 崇尚自然——土窑洞5.1.2 神仙思想——吉数5.1.3 星辰崇拜——‘旗杆院"5.1.4 轻物重生的实用主义——戏台5.1.5 民居中的"风水"5.1.5.1 选址择居5.1.5.2 方位朝向5.1.5.3 尊卑秩序5.2 儒家文化的具体表现5.2.1 礼的秩序——居室5.2.2 人神共处——神龛5.2.3 祖先崇拜的场所——祠堂5.3 佛教文化的具体表现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晋东聚落民居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1 晋东聚落民居现状6.1.1 阳泉6.1.2 平定6.1.3 娘子关6.1.4 盂县6.2 晋东聚落民居保护原则6.3 晋东聚落民居保护内容6.4 对晋东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意见6.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 [1].晋东传统村镇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水窖供水智慧方法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20(07)
- [2].建筑认知与文化选择:晋东乡土建筑类型浅析[J]. 古建园林技术 2017(01)
标签:晋东论文; 聚落论文; 民居论文; 形态分析论文; 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