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北段中新生代盆地—山脉构造演化特征

龙门山北段中新生代盆地—山脉构造演化特征

论文摘要

研究区龙门山北段位于青川-平武断层与广元-大邑断裂之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北起广元,南至安县一带,它分割了四川盆地、秦岭造山带和松潘-甘孜造山带,是了解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演化的关键区域,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样式的系统研究、U-Pb同位素定年与Lu-Hf同位素分析以及古水流方向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将龙门山北段中新生代的盆山构造演化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中三叠世末期,扬子克拉通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一个北东向的川西坳陷,这次构造运动奠定了龙门山构造带的基本格局。(2)晚三叠世,由于受到了印支运动的影响,龙门山构造带开始逐渐隆升,向南东方向挤压、逆冲推覆,川西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不断向南东缩短变形,研究区发育倾向北西的前展式逆冲断层,古生代至三叠纪地层遭受冲断隆升和褶皱变形,并为下侏罗统白田坝组角度不整合覆盖,表明其变形时间为三叠纪末期。从区域上看,这一时期,龙门山北部主要形成紧闭褶皱,相对中、南部平缓褶皱变形强烈。研究区年龄为400—200Ma的锆石主要来自松潘甘孜和扬子地台西缘,古流向为自西向东,说明龙门山在此时期的沉积物源主要是来自松潘-甘孜地区、扬子地台西缘。(3)早、中侏罗世,龙门山后山成为了剥蚀区,而前山仍然在接受沉积。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峰期年龄为2502±4Ma、1806±11Ma和820±5Ma的锆石主要来源于扬子板块和秦岭造山带,古水流和砾石的构造指向为北东方向,说明在此阶段,龙门山后山盆地沉积物源主要是来自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4)晚侏罗世,受燕山运动的影响,龙门山前山地区隆起,龙门山北部地区由于隆起较高,在晚侏罗世后便不再接受沉积,缺失白垩纪地层。(5)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红河断裂带由左旋走滑转变为右旋走滑,青藏高原物质开始向东挤出,受之影响,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开始快速抬升,并发生自北西向南东的逆冲推覆,导致龙门山构造带及其前陆盆地广泛发育大规模的背驮式逆冲推覆,并伴随着大规模的隆升变形及地层缩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主要的成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1.4.1 构造特征分析
  • 1.4.2 龙门山构造演化分析
  • 2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印支运动
  • 2.1.2 燕山运动
  • 2.1.3 喜马拉雅运动
  • 2.1.4 扬子板块西缘区域伸展事件
  • 2.1.5 龙门山左旋压扭性运动
  •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 2.2.1 碧口群
  • 2.2.2 震旦系
  • 2.2.3 寒武系
  • 2.2.4 奥陶系
  • 2.2.5 志留系
  • 2.2.6 泥盆系
  • 2.2.7 石炭系
  • 2.2.8 二叠系
  • 2.2.9 三叠系
  • 2.2.10 侏罗系
  • 2.2.11 白垩系
  • 2.3 岩浆岩
  • 3 构造样式及构造特征
  • 3.1 构造样式
  • 3.2 主干断裂特征
  • 3.2.1 汶川-茂汶断裂
  • 3.2.2 北川-映秀断裂
  • 3.2.3 灌县-安县断裂
  • 3.2.4 广元-大邑(隐伏)断裂
  • 3.2.5 龙泉山断裂
  • 3.3 研究区的构造样式
  • 3.3.1 穹窿构造样式
  • 3.3.2 逆冲推覆构造样式
  • 3.3.3 断层相关褶皱
  • 3.3.4 滑脱构造样式
  • 4 构造演化特征
  • 4.1 构造演化分析
  • 4.2 龙门山盆山耦合的动力学机制
  • 5 物源分析及主要物源区
  • 5.1 研究区与邻区地层对比
  • 5.2 研究区古水流和物源方向判别
  • 5.3 锆石年龄分析
  • 5.3.1 锆石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
  • 5.3.2 锆石的形态
  • 5.3.3 U-Pb同位素分析结果及锆石年龄分布
  • 5.3.4 Lu-Hf同位素分析
  • 5.3.5 锆石年龄及其物源分析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阳盆地北缘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特征[J]. 现代矿业 2020(01)
    • [2].徐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控煤作用[J]. 科技视界 2014(36)
    • [3].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分析[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09)
    • [4].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东段与西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J]. 震灾防御技术 2019(03)
    • [5].哈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6].中扬子湘鄂西区构造演化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10)
    • [7].冀中坳陷潜山构造演化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11)
    • [8].曙北-高升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与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04)
    • [9].沔阳凹陷汉河口地区构造演化特征[J]. 江汉石油科技 2015(03)
    • [10].金马—鸭子河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及与油气藏关系[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04)
    • [11].基隆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J]. 海洋地质前沿 2017(04)
    • [12].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金属矿产成矿带划分及构造演化特征[J]. 有色金属工程 2017(04)
    • [13].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新生代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特征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2)
    • [14].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石油实验地质 2019(02)
    • [15].新疆北部哈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初步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02)
    • [16].光泽—武平断裂带南端晚中生代地质构造演化特征[J]. 福建地质 2019(04)
    • [17].中伊朗盆地Garmsar区块构造演化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24)
    • [18].江陵凹陷北部构造演化特征[J]. 中国锰业 2019(06)
    • [19].吉林通化盆地三棵榆树断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J]. 世界地质 2017(04)
    • [20].酒泉盆地营尔凹陷构造演化特征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06)
    • [21].南美克拉通盆地构造演化特征[J]. 中国矿业 2016(S1)
    • [22].阳信洼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研究[J]. 科技视界 2016(07)
    • [23].吐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3)
    • [24].双城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03)
    • [25].简析孔西斜坡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J]. 石化技术 2016(07)
    • [26].霍玛吐背斜带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藏的控制[J]. 新疆石油地质 2014(05)
    • [27].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主干断层活动强度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4)
    • [28].准噶尔盆地东缘构造演化特征研究[J]. 内江科技 2014(12)
    • [29].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分析[J]. 辽宁化工 2019(06)
    • [30].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构造演化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3)

    标签:;  ;  ;  ;  

    龙门山北段中新生代盆地—山脉构造演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