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流域泥沙来源分析对流域治理及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内一支沟——庙沟作为研究区,通过采集研究区内主沟道沟壁、果园、农地及支沟道土壤样品,分析了采集样品中多种土壤性质,结合洪水泥沙过程监测,利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研究了洪水携沙过程中不同泥沙源地对洪水泥沙贡献比的动态变化,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筛选出土壤指纹识别因子测定采集的土壤样品性质,本试验共测定21种土壤性质。对测定的土壤性质利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test的统计分析检验,土壤全氮等12种土壤性质其检验P值低于0.05,表明这12种土壤指标在四种泥沙源地间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土壤指纹识别因子。2得到了最佳指纹识别因子组合利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在12种可用土壤指纹识别因子中,筛选出土壤全氮、低频质量磁化率、Mg、Ca、Cs-137组成最佳组合。利用这5种土壤性质组合,主沟道土壤样品正确判别率达到100%,果园为90.9%,农地为78.1%,支沟道为92.3%,总判别正确率达到84.7%。3研究了不同源地洪水泥沙贡献比以筛选出的5种土壤性质组成最佳指纹识别因子组合,利用多元混合模型,对一次洪水携带的泥沙中各源地的泥沙贡献比进行了动态分析,尤其对来自主沟道的泥沙贡献比的变化分析,隐含了可能发生重力侵蚀的信息,对今后定量化研究黄土区的重力侵蚀提供了手段。通过加权平均,总体上,本次洪水携带的总泥沙有26.4%来自主沟道沟壁,65.5%来自果园,4.8%来自小块的农地以及3.3%来自支沟道。4证明了在黄土高原可以应用复合指纹识别方法研究洪水泥沙来源通过对泥沙来源研究结果相对平均误差分析,其最大值为18.7%,最小值为2.7%,表明利用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研究黄土高原泥沙来源可信度非常高。另外,在土壤质地较为均一的黄土丘陵区能通过严格的数学统计分析,找到最佳指纹识别因子组合,证明复合指纹识别方法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用来进行泥沙来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