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德的建设问题研究

个人品德的建设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道德就不可能消亡,它已经构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极其重视和研究本时代的道德体系和规范。我国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概括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很多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道德体系应该包括个人品德体系。党的十七大正是顺应这一变化和趋势而提出了应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这四德的建设。个人品德提出完善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为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本文立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成果,着重对个人品德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探索,以期加深对个人品德的理解,为我国的个人品德建设提供具有一定意义的理念、思维方法及途径。首先,通过与品德相近概念的比较,界定出个人品德的含义,即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体在长期的伦理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自我,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并简单列举了一些不良的个人品德现象,以表明开展个人品德建设的必要性。其次,对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做了一定的探析,提出个人品德建设应有的价值取向是从传统的狭隘、短浅价值取向到广阔、长远价值取向转变、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转变、从价值方向迷茫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价值取向的转变、从忽视人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到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转变,从而保证个人品德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再次,在个人品德的研究中,对关系个人品德建设的一些重要因素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非理性因素特别是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对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作用,也同时强调了个人品德建设的外部条件,即制度伦理的重要性。通过内外因素的协调作用,在社会、职业和家庭领域共同促进个人品德的建设,希望以此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个人品德的形成机制,即激励、道德内化和良性互动机制三个方面,探寻我国个人品德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对传统伦理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二是重视教育、评价和修养的统一关系,提出教育是基础,评价是手段,提高修养为最终的目的;三是重点建设那些有榜样示范作用的特殊群体,如党政干部、公众人物和知识分子等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念的厘定
  • 1.1 个性和人格
  • 1.2 品德、美德与德性
  • 1.3 个人品德与“三德”关系
  • 1.3.1 道德的分类
  • 1.3.2 个人品德的构成及特征
  • 1.3.3 个人品德与“三德”的关系
  • 2 个人品德建设的必要性
  • 2.1 个人品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2.2 个人品德建设的必要性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个人品德建设
  • 2.2.2 道德建设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个人品德
  • 2.2.3 个体道德认知平衡和全面发展需要个人品德
  • 3 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 3.1 从传统守旧价值取向到开放价值取向转变
  • 3.2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转变
  • 3.3 从价值方向迷茫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转变
  • 3.4 从忽视人性到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
  • 4 个人品德建设的非理性因素、外部条件及重要领域
  • 4.1 个人品德建设中的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 4.1.1 道德需要是个人品德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 4.1.2 道德情感是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 4.1.3 道德信仰是个人品德建设的精神支柱
  • 4.2 制度伦理是个人品德建设的外部条件
  • 4.2.1 制度伦理与个人品德
  • 4.2.2 个人的品德建设需要制度伦理
  • 4.2.3 完善制度伦理以推进个人品德建设的对策
  • 4.3 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领域
  • 4.3.1 家庭美德
  • 4.3.2 职业道德
  • 4.3.3 社会公德
  • 5 个人品德的形成机制及建设路径选择
  • 5.1 个人品德的形成机制
  • 5.1.1 激励机制是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前提
  • 5.1.2 道德内化机制是个人品德建设的关键环节
  • 5.1.3 良性互动机制是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 5.2 个人品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 5.2.1 中外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借鉴
  • 5.2.2 个人品德的教育、评价、修养的有机统一
  • 5.2.3 重视特殊群体的道德人格在个人品德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意义与路径[J]. 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 2009(Z1)
    • [2].个人品德建设建构主体的特性与地位[J]. 教育文化论坛 2020(05)
    • [3].论个人品德建设的发生系统[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4].个人品德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5].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个人品德建设[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 [6].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品德建设的理论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9(67)
    • [7].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个人品德建设[J]. 湘潮(下半月) 2011(04)
    • [8].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维度和时代要求[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4)
    • [9].论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中的作用[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0].试论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主体的反思性[J]. 铜仁学院学报 2011(05)
    • [11].关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途径的思考[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2].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个人品德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16)
    • [13].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及其着力点[J]. 党史文苑 2009(14)
    • [14].以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个人品德[J]. 学习月刊 2009(14)
    • [15].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及其着力点[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0)
    • [16].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及其路径探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9)
    • [17].论个人品德[J]. 探索与争鸣 2009(11)
    • [18].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论析[J]. 理论学习 2008(07)
    • [19].以个人品德建设为基础加强道德建设[J]. 咸宁学院学报 2008(05)
    • [20].和谐社会视域下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及其着力点[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21].德之大者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吗?个人品德对精神型领导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心理科学 2019(02)
    • [22].个人品德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J]. 先锋队 2015(10)
    • [23].中国传统家训对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启示[J]. 成功(教育) 2008(04)
    • [24].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困境及其出场路径[J]. 求实 2013(01)
    • [25].论个人品德建设主体间的关系[J]. 继续教育研究 2012(01)
    • [26].网络主体的个人品德建设探究[J]. 前沿 2012(04)
    • [2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个人品德建设[J].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4)
    • [28].完善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现实举措[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05)
    • [29].浅谈青少年的个人品德建设[J]. 河南科技 2012(24)
    • [30].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价值维度[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3)

    标签:;  ;  ;  ;  

    个人品德的建设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