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增殖、凋亡与肝纤维化逆转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肝细胞增殖、凋亡与肝纤维化逆转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增殖、凋亡情况,采用 HGF 作为治疗手段观察肝细胞增殖、凋亡与肝纤维化的逆转的关系。探讨肝纤维化的凋亡机制及 HGF 抗肝纤维化凋亡机制。 方法: 48 只雄性 Wistar 大鼠,体重 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n=16)、模型组(n=16)和 HGF 治疗组(n=16)。正常组正常饮水饮食,皮下注射 100%色拉油,每周 2 次,共 8 周。模型组和 HGF 治疗组以 5%乙醇为唯一饮料,皮下注射 40%四氯化碳色拉油溶液,每周两次,共 8 周。HGF 治疗组于造模 2 周后给予 HGF 腹腔注射,每天一次。造模2 周后分别随机取各组大鼠 2 只处死,进行 HE 染色。造模 5 周末、8周末随机处死各组大鼠 7 只。进行 HE 染色及胶原纤维染色,进行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PCNA 和 TUNEL 标记法分别检测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百分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SMA、Bcl-2、Bax、Cyt C、 Caspase-3 的表达。 结果: 1.病理形态学分析:模型组造模 5 周后可见肝小叶结构紊乱,汇管区扩大,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并向肝小叶内延伸分割肝小叶,造模 8周后有明显完整的纤维间隔包绕肝结节形成假小叶。HGF 治疗组治疗 6周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3增生较轻(P<0.01)。VG 染色显示治疗 6 周后 HGF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较轻或有纤细的纤维间隔形成(P<0.05)。2.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模型组和 HGF 治疗组均较正常组增高(P<0.01),治疗 6 周后 HGF 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3.肝细胞增殖率测定(PCNA): 本实验发现模型组、HGF 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增殖明显多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 5 周与 8 周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HGF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治疗 6 周后 PCNA 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4.肝细胞凋亡率测定(TUNEL 法):本实验发现模型组、HGF 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明显多于正常组(P<0.01),HGF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在治疗 6 周后 HGF 治疗组肝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5. α-SMA 免疫组化结果:本实验发现模型组、HGF 治疗组大鼠α-SMA 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P<0.01),HGF 治疗组治疗 6 周后与模型组比较α-SMA 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6.凋亡调控蛋白的检测结果: Bcl-2 表达在治疗 6 周后 HGF 治疗组较模型组增多(P<0.01),Bax、Cyt C、Caspase-3 表达在治疗 6 周后 HGF 治疗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 1.肝纤维化时肝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增加,提示肝细胞凋亡是肝细胞增生不良、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促动因素。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肝细胞增殖、凋亡与肝纤维化逆转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图片
  • 文献综述:RNA 干扰在肝病研究中的进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与脑血管变化的动态研究[J]. 影像视觉 2016(Z3)
    • [2].基于最小模型组最优模型扩展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J]. 现代雷达 2015(03)
    • [3].淫羊藿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区域炎症反应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20(01)
    • [4].慢性光照联合氢醌诱导小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模型[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9(06)
    • [5].背根神经节8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J]. 上海医学 2013(06)
    • [6].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02)
    • [7].轴向负载诱导肾虚小鼠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01)
    • [8].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筛选[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01)
    • [9].丙戊酸抑制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机制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02)
    • [10].海藻多糖的促排铅药效初步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20(01)
    • [11].参与教学:编外学员的追梦[J]. 新课程(综合版) 2015(05)
    • [12].内脏大神经切断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03)
    • [13].补阳还五汤加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7)
    • [14].四神丸对伊立替康所致小鼠迟发性腹泻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6)
    • [15].高脂喂养联合免疫损伤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18)
    • [16].心痛贴贴敷对大鼠心肌梗死影响的实验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20)
    • [17].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浅低温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01)
    • [18].黄连素灌胃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02)
    • [19].蜂胶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健康研究 2009(02)
    • [20].加味甘麦大枣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J]. 广州医药 2019(06)
    • [21].淫羊藿苷干预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02)
    • [22].寒证和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0(01)
    • [23].口服恒古骨伤愈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树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 [24].强心一号复方对脓毒症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中医杂志 2019(24)
    • [25].香连片预防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02)
    • [26].参麦注射液对线粒体毒素致豚鼠药物性耳聋模型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7(13)
    • [27].双合汤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干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05)
    • [28].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5)
    • [29].通心络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11)
    • [30].叶黄素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 2009(04)

    标签:;  ;  ;  ;  

    肝细胞增殖、凋亡与肝纤维化逆转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