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不同的现代性:京派与海派(1930-1937)

书写不同的现代性:京派与海派(1930-1937)

论文摘要

“现代性”是一个极具动态性的概念,其流变与内涵十分地复杂,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一样,总是呈现出多重面孔。现代性在中国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现代性的问题是一个伪命题,现代性根本没有在中国发生过。可无法否认的是,现代性已然在中国发生,并且在一个时间段里(1930-1937年),表现为多种风格的呈现,这点在京派与海派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通过京派和海派对现代性不同书写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现代性并非是一种单向度的影响→接受,或西方→东方模式。现代性的确发轫于西方,但是进入中国后,被不同文学流派加以吸收,并演化出与西方现代性有所不同并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性。在对京派与海派呈现出的现代性进行总体比较后,本文选取了京派与海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废名和穆时英,对这两名作家做了更为详细地分析。对于京派和海派不同现代性选择的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当然是目的之一,但更为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学流派对现代性抉择,勾勒出现代性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截面,以便更好地把握现代性在中国的流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北京与上海以及现代性
  • 2.1 现代性在上海、北京
  • 2.2 现代性的决裂
  • 第3章 现代性的不同书写:京派与海派
  • 3.1 社团的兴起
  • 3.2 现代性的入侵
  • 3.3 两种现代观
  • 第4章 京派:新传统主义者
  • 4.1 新的传统
  • 4.2 现代的传统
  • 4.3 废名:不分东西
  • 4.3.1 废名的两幅面孔
  • 4.3.2 互动美学
  • 4.3.3 另一种现代性的可能
  • 第5章 海派:炫耀新感觉
  • 5.1 新的感觉
  • 5.2 物质上海
  • 5.3 文化上海
  • 5.4 穆时英:表演现代
  • 5.4.1 摩登穆时英
  • 5.4.2 文学场中的穆时英
  • 第6章 结语:双城记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书写不同的现代性:京派与海派(1930-1937)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