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天津300230
摘要:在经济迅猛发展下,城市化建设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从而令建筑行业发展的壮大,拉近了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获得了骄人的成绩。而在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不高,已经妨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建筑行业也越发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本文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1安全隐患巨大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筑的日益壮大,建筑业引起了广大国民的密切关注。也许我们对建筑业还比较陌生,但我们对施工工地绝不陌生。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施工工地随处可见。而施工工地最能引起我们关注的,往往都是其安全隐患问题。每天,我们都能从各种报刊杂志和手机新闻上看到各种施工安全问题酿成的惨剧。虽然各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度都有所提升,但各种问题还是络绎不绝。究其症结,一是因为施工工地往往管制不严,承包商没有及时督促作业人员做好防护措施,也没有相应的惩罚对策,不能引起作业人员足够的重视。二是施工人员往往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专业素养,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防范于未然。
1.2技术质量方面的问题
技术质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就是技术质量越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越高,相应的整体工程质量就越高,也就越能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所以技术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直都得到了高的重视。但是近几年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的建筑要求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建筑工程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了,这就意味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新型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而高技术含量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范围是非常广的,所以任何专业在进行施工技术应用时除了要考虑到自己的特定空间位置及相关技术要求,还要考虑到施工时间顺序及相应空间位置要求等,以保证施工技术的高质量应用。
1.3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施工权责不明,即使出了问题,承包商也可以各自推诿,难以找到责任主体。中国建筑行业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分包,一个工程往往有好几个承包商,导致工程管制混乱,大家各司其职,出了事各有各的说话。并且,由于分包商众多,协调机制又不健全,面对问题各企业互不相让,难以平衡,从而加剧了管制问题。
2因素分析
2.1物质基础
工程材料是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物质基础,工程材料的质量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材料进行监管的力度。在对监管力度进行加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恰当的采购人员。采购人员应该对材料市场中合适的供应商进行时刻关注,进一步加强对采购工程中材料的检查力度,从而防止假冒伪劣的产品混入到工程施工中,以免对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还要求广大工程管理人员要注重对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和遵守,进一步按照工程的实际进程对工程材料进行有效发放,从而定期对材料的库存情况进行清点,避免出现材料的短缺或丢失。
2.2人力基础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当前整个工程开展的人力基础,领导者的领导和决策的水平等都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对工程项目开展的人力基础就是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提升。因此要严格执行工程施工环节中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工程得到高质量发展和竣工。
2.3组织基础
施工方式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基础,施工方式的优化程度将对工程质量能实现有效控制将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作用。在对施工方式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要对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从而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制定;施工工艺、技术、设计等环节的综合性分析,从而对可实施性进行保证。最后就是使用更为高效、合理的施工方式对的建筑工程或质量控制水平进行提升,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对建筑工程各项目的协调工作
第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的分包单位进行职责、权利及工作范围等的确定;第二,要积极对施工工序交叉、施工技术交流及施工材料供应等工作进行协调,以保证建筑工程各项目的协调性;第三,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制,以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项目分包管理难问题、工程项目无止境肢解问题及各项工程项目难以协调问题等;第四,要根据建筑工程管理实际需要,结合相应的工程管理标准,制定比较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协调管理程序,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
3.2优化管理机制水平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最常见的承包方式就是分包的形式,这种形式从表面上来看可以有效分担风险,做到专事专干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其实际运转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利益牵扯较为分散,施工环节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参差不齐等等。为了减少类似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企业必须要对各个施工单位进行严格要求,根据国家以及施工建筑的具体施工设计要求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单位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应该逐步建立工程整体性的组织架构,根据实际施工工况的具体需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并设立合理的施工方案,另外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也是实现管理机制优化的重要途径。
3.3树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
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是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理念和意识。首先,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宣传工作,使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对单位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积极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其次,提高建设单位领导者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成立由领导者任组长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小组,指导具体的管理工作,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贯彻和执行。
3.4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和有效的奖惩制度,严格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的情况给予管理人员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不但影响和控制着建筑物本身的质量与安全性,同时对于我国整体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就必须要抓好管理工作,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施工质量控制,真正将施工质量与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此来谋求企业的长久利益,同时也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袁沛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8):170+172.
[2]赵香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筑知识,2016,36(05):119.
[3]李建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展望,2017,27(0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