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中熟辣椒新品种广椒一号(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1](2020)在《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辣椒是我国华南地区南菜北运最重要的种类。30多年来,华南地区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育种公司共同努力,选育了许多具有华南特色的优异品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概述了华南地区辣椒新品种选育及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1)辣椒新品种选育方面,华南地区已选育出青皮椒、黄皮椒、指天椒、线椒等各类型品种,其中粤椒一号、辣优4号、茂椒4号、东方神剑、汇丰二号等在当时辣椒种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2)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菌肽B、D基因导入辣椒,获得抗菌肽B、D基因转化辣椒抗青枯病工程株系,并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进行田间试验。(3)辣椒耐高温、湿涝机理研究方面,通过高温高湿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转录本衍生片段、DNA甲基化、表达谱和miRNA等多组学数据,揭示了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阐明了辣椒杂交种基因均呈非加性的表达模式。(4)辣椒疫病特异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方面,利用辣椒抗疫病材料CM334和感病材料10399为亲本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并对辣椒根腐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表明在广东辣椒疫霉菌优势生理小种Race 3侵染下,辣椒根腐疫病抗性性状为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将抗性基因PhR10定位在约2.6 Mb范围内。(5)辣椒雄性不育研究方面,利用回交或逆向回交系统选育技术,选育出辣椒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辣椒三系配套并应用,同时对辣椒雄性不育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消费习惯,提出对未来华南地区辣椒育种研究的建议。
张兴桃,王林,高贵珍,陈军,王海潮[2](2016)在《安徽省辣椒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安徽省内栽培的58个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辣椒表型,探索该区域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72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明亮、多态性丰富的5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34条带,其中109条为多态性带,平均有21.8个多态性位点,多态率为81.3%。58份辣椒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范围在0.4280.964,应用NTSYS 2.10e软件,绘制辣椒供试品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660处分为Ⅰ、Ⅱ、Ⅲ、Ⅳ四类,其结果与表型关联度大,对扩大辣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亲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玉山[3](2016)在《我国苹果产销市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一、近三年苹果产销市场变化1.2013年苹果市场不温不火2013年我国苹果生产面积达227.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06万公顷,总产达3968万吨,比上年大幅度增加118.93万吨,创历史最高。2013年苹果销售市场呈现不温不火的局面。前期早中熟苹果市场看好,如山西省襄汾县当年9月中下旬销售的"嘎啦"苹果3.23.6元/千克,"美国八号"3.5元/千克(比2012年的2.8/千克上涨25%左右);
申家显[4](2016)在《辣椒新品种乐椒一号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母享镇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东部,与贵州省毕节市相邻,母享人有食辣的习性,辣椒是母享镇主要种植蔬菜,是该地餐桌菜肴中的主要佐料之一,农村各家各户均有种植。传统种植的辣椒品种品质差、产量低,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引进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辣椒品种势在必行,是我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的有效措施。
任卫卫,付小松,张万萍,詹永发[5](2015)在《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主要类别、分布及利用潜力》文中指出为了探讨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的类别、分布与开发利用情况,在对贵州地方辣椒资源的收集调查整理的基础上,依据目前通行的分类标准,将贵州辣椒分为一年生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L.)和多年生栽培种(C.frutescens L.);以果形、果色、果实着生方向和栽培性状为依据,将贵州辣椒分为锥形椒、指形椒、牛角椒、线椒、灯笼椒、樱桃椒、簇生椒、黄辣椒、小山椒共9个类型;依据辣椒类型在某个区域范围内的栽培比例达70%为标准,将贵州辣椒资源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即牛角椒集中分布区,朝天椒集中分布区,线椒、牛角椒集中分布区,线椒、簇生朝天椒集中分布区,朝天椒、小山椒集中分布区;分析认为,贵州辣椒地方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潜力较大。
高贵珍,赵亮,张兴桃,刘文明,张安文[6](2013)在《宿州辣椒地方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利用优化的辣椒SRAP-PCR反应体系,研究宿州辣椒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3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15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6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有40条,多态率为64.5%;不同引物扩增的条带为37条,谱带大小范围为1001000bp.供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1.00之间,当遗传距离D=0.52时,可将27份材料分为两大类.结果表明,宿州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孟平红,李苍山,杨军,肖仕昌,潘德怀,胡丰雪,郑美荣,曾令明,张万萍[7](2012)在《贵州主要蔬菜抗旱生产技术》文中认为贵州省从2009年至2012年连续出现严重干旱,对需水量较大的蔬菜作物造成了极大影响,蔬菜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研究贵州的蔬菜抗旱生产技术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秋季、冬季及春季主要蔬菜的抗旱栽培措施,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广大蔬菜农技人员和农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方荣,周坤华,陈学军,缪南生[8](2011)在《辣椒新品种‘赣丰辣玉’》文中指出‘赣丰辣玉’是辣椒一代杂种。生长势较强,株形紧凑,中熟。果实牛角形,味中辣,青熟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8.5cm,横径3.3cm,肉厚0.3cm,平均单果质量47.0g,维生素C含量0.73mg·g-1,干物质含量8.36%。鲜椒产量3860t·hm-2。抗病,耐湿热,适于长江流域春夏露地栽培和大棚秋延后栽培。
丁晓蕾[9](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王小雄[10](2008)在《浅析江西辣椒产业》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江西省辣椒生产的地理条件及栽培品种,对江西省辣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思路。
二、早中熟辣椒新品种广椒一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中熟辣椒新品种广椒一号(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研究 |
1.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1.1 粤椒一号 |
1.1.2 汇丰二号 |
1.2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品种 |
1.3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4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桂林市蔬菜研究所选育品种 |
1.5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育品种 |
1.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品种 |
1.7 茂名市茂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品种 |
1.8 广州绿霸种苗有限公司选育品种 |
2 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 |
2.1 建立辣椒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 |
2.2 利用双价抗菌肽基因转化辣椒 |
2.3 建立植物抗青枯病鉴定新技术 |
3 辣椒耐高温高湿机理研究 |
3.1 多角度多层次研究辣椒耐高温高湿评价体系 |
3.2 多组学研究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 |
4 辣椒抗疫病遗传规律及QTL研究 |
5 辣椒雄性不育研究 |
5.1 辣椒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选育 |
5.2 辣椒恢复系选育 |
5.3 辣椒CMS三系配套及应用 |
5.4 辣椒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
6 展望 |
6.1 加强抗逆性辣椒新品种选育 |
6.2 多样化育种 |
6.3 地方品种提纯复壮 |
6.4 加强辣椒种质资源搜集及育种新技术应用 |
(2)安徽省辣椒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辣椒琼脂糖引物筛选 |
1.2 辣椒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 58份辣椒的聚类分析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剂 |
3.3 试验仪器 |
3.4 试验方法 |
3.4.1 基因组的提取 |
3.4.2 引物筛选 |
3.4.3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3.4.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作者贡献 |
(3)我国苹果产销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三年苹果产销市场变化 |
1. 2013 年苹果市场不温不火 |
2. 2014 年产地苹果价格高、储藏苹果价格走低 |
3. 2015 年苹果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
二、苹果产销市场呈现新特点 |
1. 品种结构趋于合理化 |
2. 苹果“大小年”现象趋于不明显 |
3. 苹果消费由季节性消费转为周年性消费 |
4. 优质优价使苹果价格进一步拉大 |
5. 苹果出口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三、2016 年苹果产销市场预测 |
1. 苹果生产向优势产区发展 |
2. 苹果面积持续增长速度将下降 |
3. 苹果产量总体仍然增加, 销售压力依然很大 |
(4)辣椒新品种乐椒一号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育苗 |
1.1 苗床准备 |
1.2 苗床消毒 |
1.3 播种 |
1.4 苗期管理 |
2 移栽 |
3 田间管理 |
4 及时采收青椒上市 |
(5)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主要类别、分布及利用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地方辣椒资源的分类 |
1.1 锥形椒类型 |
1.2 指形椒类型 |
1.3 线椒类型 |
1.4 牛角椒类型 |
1.5 灯笼椒类型 |
1.6 樱桃椒类型 |
1.7 簇生椒类型 |
1.8 小山椒类型 |
1.9 黄辣椒类型 |
2 贵州辣椒地方资源主要类型的分布 |
3 贵州主要地方辣椒品种介绍 |
3.1 绥阳小米辣 |
3.2 虾子朝天小辣椒 |
3.3 大方线椒 |
3.4 独山皱椒 |
3.5 黄平线椒 |
3.6 兴义小山椒 |
4 贵州主要辣椒类型的开发利用现状 |
4.1 朝天椒开发利用现状 |
4.2 线椒开发利用现状 |
4.3 牛角椒开发利用现状 |
5 贵州辣椒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潜力 |
5.1 资源丰富,具有众多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
5.2 贵州地方辣椒资源具有的加工品质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 |
5.3 贵州辣椒资源育种利用前景广阔 |
6 贵州辣椒种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潜力 |
(6)宿州辣椒地方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7个辣椒品种资源 |
2.2 引物筛选 |
2.3 SRAP扩增结果 |
2.4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7)贵州主要蔬菜抗旱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灾后蔬菜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
1.1 在土蔬菜的抗旱措施 |
1.1.1 保水 |
1.1.2 灌溉 |
1.1.3 科学施肥 |
1.1.4 加强病虫防治 |
1.2 蔬菜补种模式要科学 |
1.3 新技术的应用 |
1.3.1 节水灌溉技术 |
1.3.2 集中育苗 |
1.3.3 化学调控技术 |
1) 使用抗旱剂。 |
2) 使用保水剂。 |
1.4 保住重点, 加强防范, 严防旱后灾害 |
2 旱期主要蔬菜的播期安排、品种选择和栽培方式 |
3 主要蔬菜的栽培要点 |
3.1 甘蓝类蔬菜 |
3.1.1 结球甘蓝 (莲花白) |
1) 春甘蓝: |
2) 夏秋甘蓝: |
3) 冬甘蓝: |
3.1.2 花菜 |
3.2 白菜类蔬菜 |
3.2.1 大白菜 |
3.2.2 菜苔 (菜心) |
3.3 根菜类蔬菜 (萝卜、胡萝卜) |
3.3.1 春夏反季节栽培 |
3.3.2 正季栽培 |
3.4 绿叶蔬菜 |
3.4.1 莴笋 |
3.4.2 叶用莴苣 (生菜) |
3.4.3 芹菜 |
3.4.4 菠菜 |
3.5 葱蒜类蔬菜 |
3.5.1 香葱 |
3.5.2 大蒜 |
3.5.3 大葱 |
3.6 豆类蔬菜 |
3.6.1 豌豆 |
3.6.2 蚕豆 |
(8)辣椒新品种‘赣丰辣玉’(论文提纲范文)
品种特征特性 |
栽培技术要点 |
(9)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四、早中熟辣椒新品种广椒一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地区辣椒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李颖,王恒明,徐小万,徐晓美,王得元,李乃坚,余小林.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2]安徽省辣椒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张兴桃,王林,高贵珍,陈军,王海潮.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9)
- [3]我国苹果产销市场分析[J]. 赵玉山. 科学种养, 2016(06)
- [4]辣椒新品种乐椒一号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 申家显. 农业工程技术, 2016(02)
- [5]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资源主要类别、分布及利用潜力[J]. 任卫卫,付小松,张万萍,詹永发. 长江蔬菜, 2015(02)
- [6]宿州辣椒地方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J]. 高贵珍,赵亮,张兴桃,刘文明,张安文.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3(04)
- [7]贵州主要蔬菜抗旱生产技术[J]. 孟平红,李苍山,杨军,肖仕昌,潘德怀,胡丰雪,郑美荣,曾令明,张万萍. 贵州农业科学, 2012(06)
- [8]辣椒新品种‘赣丰辣玉’[J]. 方荣,周坤华,陈学军,缪南生. 园艺学报, 2011(04)
- [9]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10]浅析江西辣椒产业[A]. 王小雄. 第三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暨北票市辣椒产销经贸洽谈会专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