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求也更为迫切,然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的疾病因素中的第二位。对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本研究抽取29个教学班级,29名班主任,989名学生,采用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教师支持量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为研究工具,主要考察学生变量、教师变量和班级变量在个体水平和班级水平上对抑郁的影响,发现在个体水平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与抑郁之间存在着显著负向联系;在班级水平上,班级的平均感知教师支持对中学生的抑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班级的平均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且性别和年级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交互作用对中学生抑郁的预测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阶层对青年幸福感的影响[J]. 当代青年研究 2019(05)
- [2].早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养育行为对老年健康的影响与作用[J]. 西北人口 2020(02)
- [3].家庭和学校的视角: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学习动力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0(03)
-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0(04)
- [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的中介作用[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4)
- [6].新生代海员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获得感的路径分析——基于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J]. 航海教育研究 2020(02)
- [7].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数学成就之间的关系——基于36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7)
- [8].道德自我知觉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家长参与的中介作用[J]. 当代教育论坛 2020(05)
- [1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自尊的关系:父母卷入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6)
- [11].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与身心健康[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1)
- [12].社会经济地位对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影响[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3].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15)
- [15].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6].老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J]. 人口与发展 2019(05)
- [17].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年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
- [18].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阶层认知与健康不平等[J]. 开放时代 2017(04)
- [19].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师建言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2)
- [20].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了你的脑力[J]. 检察风云 2018(13)
- [21].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数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22].适应负荷: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的生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8)
- [2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8)
- [24].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的关系及其解释机制[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10)
- [25].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师关怀行为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 教师教育研究 2018(05)
- [26].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J]. 心理研究 2018(05)
- [27].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攻击行为: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05)
- [28].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观念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6)
- [29].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幸福感[J]. 青年研究 2017(01)
- [30].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感恩: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