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田庄“吹腔”传承的考察与研究

山东临清田庄“吹腔”传承的考察与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以音乐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对田庄“吹腔”传承的音乐教育内涵进行剖析,发现“吹腔”传承蕴含了独特的音乐教育内容、方法和音乐教育主体等多种因素;自觉的“自娱”是“吹腔”传承的目的,也是传承中音乐教育发生的直接动机;在“吹腔”传承中,通过音乐教育者、音乐文化和受教育者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实现了传承中音乐教育的发生;“吹腔”的传承中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实现体现了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吹腔”传承所包含的时空因素体现了个体在家庭、群体、社会的统一融合,共同实现了田庄人对“吹腔”音乐文化的传承和认同。在考察发现的基础上反观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种种问题,进而提出以下思考及理论构想:音乐教育应反映出本土音乐的文化意义及个体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学校音乐教育应充分关注个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学校音乐教育应突破单一、标准的教育模式和实践方式,将音乐教育的空间拓展到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实现音乐文化传承在家庭、学校、族群和社会融合统一的完整的音乐教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构思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田庄“吹腔”及其音乐文化内涵的考察和分析
  • 2.1 田庄“吹腔”传承的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 2.2 田庄“吹腔”演出的田野考察描述
  • 2.3 田庄人的音乐观念
  • 2.3.1 “吹腔”与田庄人的世界观
  • 2.3.2 “吹腔”蕴含的审美观念
  • 2.3.3 “吹腔”生存和演出的文化语境
  • 2.3.4 “吹腔”的渊源流变
  • 2.4 田庄“吹腔”的曲库
  • 2.4.1 “吹腔”的音乐风格
  • 2.4.2 “吹腔”的创作、剧目及分类
  • 2.4.3 “吹腔”程式化的舞台表演
  • 2.5 田庄“吹腔”的物质文化和音乐活动
  • 第三章 田庄“吹腔”传承模式的考察与分析
  • 3.1 田庄“吹腔”传承的田野考察描述
  • 3.2 “自娱”——田庄“吹腔”传承的目的
  • 3.2.1 权力、义务与责任中的“自娱”:“吹腔”传承的目的
  • 3.2.2 音乐教育的目的:“吹腔”传承中音乐教育发生的依据
  • 3.3 “吹腔”传承目的与音乐教育目的的比较分析
  • 3.3.1 音乐学科教育学转向音乐现象学教育学的音乐教育目的
  • 3.3.2 音乐教育物理学范式转向生物学范式中的音乐教育目的
  • 3.3.3 音乐课程开发范式转向理解范式的音乐教育目的
  • 3.3.4 音乐教育认识论哲学到文化哲学的音乐教育目的转向
  • 3.4 田庄“吹腔”的传承过程分析
  • 3.4.1 音乐教育发生的过程
  • 3.4.2 “吹腔”的传承主体与其音乐文化的相互关系分析
  • 3.4.2.1“吹腔”传承中的音乐教育者
  • 3.4.2.2 文化中介与音乐教育影响
  • 3.4.2.3“吹腔”传承中的受教育者与传承的主体建构
  • 3.4.3“吹腔”传承过程中音乐教育的发生
  • 3.5“吹腔”传承过程与学校音乐教育过程的比较分析
  • 3.5.1 学校音乐教育与田庄生存环境及传统音乐文化的疏离
  • 3.5.2 学校音乐教育完整性的缺失
  • 3.5.3 学校音乐教育方法模式化及对学习主体地位的忽略
  • 第四章 田庄“吹腔”传承模式的音乐教育意义
  • 4.1 音乐教育目的:音乐文化传承和终身教育
  • 4.2 音乐教育环境:从学校走向生活世界
  • 4.3 音乐教育主体:主体建构与自主学习
  • 4.4 音乐教育过程:多样化与完整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说《萧萧》里的三层叙述视角[J]. 青年文学家 2020(32)

    标签:;  ;  ;  ;  ;  

    山东临清田庄“吹腔”传承的考察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