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制度研究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历史已经证明,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国家强大的基本前提,同样,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国家、社会,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就已经融入了世界市场,面对国际竞争,中国必须摆脱粗放式,增量式的发展方式,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生产出更多高科技产品。科技进步不仅需要科技人员的努力,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专利法对于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保护发明创造人的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获得专利法的保护就必须满足专利法规定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判断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必备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专利实质条件中的规定源于发明创造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取决于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价值取向,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方向,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先进技术政策的影响。在与先进国家进行技术交流的同时,有必要调整我国的专利战略,适应世界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在专利审查、复审、无效等一系列程序中,始终是围绕着专利的三个实质条件展开,而新颖性列三个实质条件之首,也就是说它是判断能否获得专利权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正是由于发明或实用新型是新颖的,才需要和可能对这样的发明创造进行保护,鼓励人们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活动,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果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技术,显而易见是没有必要给予专有保护,因为它不符合保护公共利益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国内鲜有专题论述新颖性的论文、研究报告,对国外科技发达国家专利实质条件的介绍、分析、研究的著作也有限,更何况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在判断发明创造的新颖性方面,专利法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因此,对发明或实用新型新颖性判定标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专利新颖性及其法理基础,专利是国家和发明人之间签订的一份特殊契约,专利制度协调了发明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发明本身是新颖的,国家才需要给予保护。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技术方案公开的认定。“为公众所知”必须是能够为一般公众所理解,而不仅仅是“可能”为公众所理解。保密义务也分为约定的保密义务,法定的保密义务和默契的保密义务。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影响新颖性的现代技术。著作权法中的出版物与专利法中的出版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互联网信息应当成为专利新颖性审查的一个标准,在有关抵触申请的条文中,应当保留“他人”这样的词语,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发明创造人的利益。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宽限期的相关问题。WIPO从2001年开始的制定的《实体专利法条约》将对我国专利新颖性判断标准产生影响,对我国采用狭义宽限期或采用广义宽限期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新颖性概述及其法理基础
  • 第一节 新颖性的宗旨与含义
  • 第二节 现有技术公开的标准
  • 一、现有技术公开的时间标准
  • 二、现有技术公开的地域标准
  • 第三节 新颖性的法理基础
  • 第二章 技术方案的公开
  • 第一节 “为公众所知”的认定
  • 第二节 保密义务的规定
  • 第三章 影响新颖性的现有技术
  • 第一节 现有技术
  • 一、出版物公开
  • 二、使用公开
  • 三、其它方式公开
  • 四、互联网信息对新颖性的影响
  • 第二节 抵触申请
  • 第四章 宽限期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宽限期的规定
  • 一、展览会上公开
  • 二、学术会议上发表
  • 三、他人泄密
  • 第二节 宽限期的效力
  • 第三节 宽限期的国际协调对先用权产生的影响
  • 结束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知识融合背景下专利法实践教学的导向变革与模式选择[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0(03)
    • [2].现有技术存在缺陷对专利法第二十二条使用的影响[J]. 河南科技 2020(12)
    • [3].浅析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问题——基于《专利法修改草案》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7(02)
    • [4].从前后审标准一致看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审查[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7(04)
    • [5].德国专利法的扛鼎之作——《专利法(第6版)——德国专利和实用新型法、欧洲和国际专利法》评析[J]. 中国出版 2017(06)
    • [6].新专利法中同样的发明创造探析[J]. 法制博览 2016(08)
    • [7].浅谈专利法第5条、第33条在审查中的应用[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5(04)
    • [8].专利法修改施行带来五大变化[J].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2009(12)
    • [9].新专利法的司法实施:若干问题及其比较[J]. 中德法学论坛 2014(00)
    • [10].新修改专利法: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J]. 中国人大 2020(20)
    • [11].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受理与授权影响的实证研究[J]. 电子知识产权 2018(12)
    • [12].一九八四专利法破冰[J]. 党史纵览 2019(01)
    • [13].论3D打印技术背景下的专利法创新激励[J]. 经济体制改革 2019(03)
    • [14].专利法意义上的现有技术认定标准探讨[J]. 电子知识产权 2017(09)
    • [15].基于司法体系分析专利法中的弊端及改进措施[J]. 法制博览 2017(32)
    • [16].关于专利法“修改超范围”的判断原则的思考[J]. 百科知识 2020(18)
    • [17].中国专利法的发展道路:现代化、国际化与战略化——在中国专利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 知识产权 2014(03)
    • [18].一片爆竹声 迎来专利法——在中国专利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 知识产权 2014(03)
    • [19].中国专利法修改的理论思考与辨正[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0].基于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审查不一致的分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3(05)
    • [21].论专利法生态化的必要性[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04)
    • [22].试论专利法的生态化[J]. 知识产权 2011(09)
    • [23].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有关事项的通知》[J]. 粉末冶金工业 2010(01)
    • [24].从专利法看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中的法律移植[J]. 法制与社会 2010(22)
    • [25].德国专利法及其判例:“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的演进[J]. 德国研究 2009(01)
    • [26].对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解析[J]. 中外企业家 2009(14)
    • [27].基因技术对专利法的挑战及如何应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9)
    • [28].与时俱进的专利法修法之路[J]. 中国人大 2008(20)
    • [29].中国专利法演进的动因及其知识供给[J]. 国际商务研究 2008(04)
    • [30].英国工业革命中专利法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当代法学 2019(06)

    标签:;  ;  ;  ;  ;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