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轻化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切实做好与BIM技术的结合,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为信息载体,实现造价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工程造价课程应用

引言

造价控制对于工程的经济效益存在直接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超预算现象,给工程的经济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可以发现,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使得造价计算与控制更加合理化,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BIM技术的含义

BIM主要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在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设计、建造、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依托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模型,实现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全方位与多元化。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BIM技术是事前模拟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以及运维方面意义重大,可以通过预测的方式得出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进方案,提高质量,创造更大的价值。

2BIM技术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变化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目前BIM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很多工程项目上落地实施。近三年来,各省相继出台了推动BIM技术发展的政策,将BIM技术推广到建设领域全产业链。我国BIM技术经历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发展,从刚起步的三维实体模型(3D)发展到目前的三维模型+进度+成本(5D),它包含的数字化信息涵盖了建筑物的完整生命周期,有效集成了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信息共享,快速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BIM技术真正落地实施,就意味着设计阶段开始就建立完整的多专业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在后期的招投标、施工阶段提供准确的工程量,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算量工作任务量将大大降低。当造价员从繁琐的工程量计算任务中解放出来时,计价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如全过程造价管理中从设计阶段进行优化、招标阶段开展策划、投标阶段提出对策、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等这些更具有技术含量的业务。

3BIM技术用于教学解决方案

3.1结合BIM技术,调整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利用BIM技术,调整教学体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新教学大纲、新技术应用有所调整,同时要结合应用型本科大学工程造价教学实际进行开展。结合BIM技术现状和高校工程造价的实际问题,BIM技术融入课程应坚持在大一、大二初始阶段进行,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将BIM理论内容+软件实训融入到基础教学当中,提升学生对BIM技术掌握能力,大一、大二BIM技术应用应侧重于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为主,根据阶段的不同设置相关的课程,课程由选修课和必修课组成,帮助学生掌握BIM基础,而在大三、大四侧重于工程造价BIM技术的实训和应用,提升学生利用BIM技术的能力,可以熟练掌握如何利用BIM数据库快速搭建数据模型,形成报表和成果,同时有效管控项目成本的风险,提升学生对工程造价的认知。

3.2教学改革目标的确定

通过网上进行的问卷调查,对于BIM技术下人才能力需求变化进行分析,确定BIM技术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掌握造价技术为主线,以BIM操作技术为辅助手段,培养具有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能力和具备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

3.3围绕BIM竞赛,激发学生参赛热情

单纯依靠理论开展BIM教学容易陷入传统教学的误区,导致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薄弱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的应用,因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坚持以赛促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类竞赛的参与激发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和工作室成员参与到BIM竞赛当中,提升学生BIM技术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BIM技术竞赛,提升学生对BIM技术的了解,掌握各类软件。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参与全国性和地区性的竞赛,如全国算量大赛,建设类院校工程造价职业技能大赛,全国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BIMVR极限挑战赛等,以赛促学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BIM技术应用当中,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本院系的学生在该类竞赛中已小有成绩。BIM技术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操作软件,掌握基础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制定学生参与竞赛的相关规范,激发学生参赛的热情。

3.4在现有课程中植入BIM内容

在现有课程中植入BIM内容,即在已有专业课程的所有部分都涉及BIM。这种方法注重BIM技术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清晰的专业知识体系。BIM技术并不是某一特定软件,而是一系列软件的统称,它包括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分析、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三维算量与清单计价、安装算量与清单计价、项目管理与招投标工具和建筑工程VR仿真系统等8个方面。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可以将BIM技术引入到基础专业课程中,如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和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借助BIM技术中的结构设计和VR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在建筑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核心类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可增加部分BIM实验室授课内容。

3.5引入BIM技术,创新课堂评价方式

教师在工程造价教学过程中应创新工程造价的考核方式,传统的工程造价方式主要是以封闭考试为主,以试卷考核方式为主,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学生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这种方式效果评价并不理想,无法从卷面衡量出学生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引入BIM技术后,应结合BIM技术特征,创新课题评价方式和内容,结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为学生最终成绩。同时工程造价课程教学评价应引入实操评价内容,要把BIM技术实践融入到课堂评价当中,同时可以将BIM竞赛表现、BIM工作室实操表现等融入其中,提升评定的综合性,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真实反馈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实力,从而为学生下一步的培养和课堂教学体系的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的改革升级在不断地深化,专业教育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BIM技术用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行业的先进技术,又能很好地支撑专业教学改革。今后的研究方向还可以从教学方式、资源库建设、课程的有效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最终达到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造价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小侠,徐志超,尹贻林.BIM对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冲击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5):115-120.

[2]陈金华,郭华伦.在高职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BIM课程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03-104.

[3]张仓,谢万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6(25):24-25.

基金项目

四川轻化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1842)资助。

标签:;  ;  ;  

BIM技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