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分析

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分析

论文摘要

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当代和今后国际经济关系向前演进的一种长期趋势一直是国际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而东亚产业转移作为历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的一条主线,其重要性则进一步促使国内外学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其展开大量深入而有见地的研究。本文在认真吸收前人研究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东亚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变化发展以及其背后所具有的地区政治效应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积极承接由美国转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后,东亚各主要国家及地区都先后融入到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东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最为活跃的地区,东亚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及其新变化也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不断加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间的有机互动逐渐呈现出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和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新特点。而伴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又进一步促使经济利益关系成为国家间利益关系的首要内容,以经济、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大国较量的主要形式,并决定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发展。同时,一国经济的发展又以其产业实力为基础,因此,各国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产业转移会引起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进而又影响国际格局的走向。综上,国际产业转移正日益成为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一个深层经济动因,而东亚产业转移的背后也必然会形成对地区国际关系的政治影响。为此,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根据上述分析逻辑,在论述东亚产业转移基本进程及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东亚产业转移在本地区的政治效应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并借此增强自身综合国力,积极发挥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伴随着东亚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投入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东亚地区逐渐呈现出多层次发展的阶梯状产业转移进程,并形成了日本、“四小龙”、东盟四国和中国分列雁首、雁翼和雁尾的“雁行产业分工发展模式”。而随着雁行模式的日渐式微,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发展也出现许多新变化。东亚产业转移的上述发展和变化又在东亚地区的整体性发展以及地区内主要国家间的关系变化两个层面上对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具体来说,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是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问题,并对本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当前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说明。第二部分是东亚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及其新变化。文章首先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的概述。之后引出已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的东亚产业转移,并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东亚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产业发展上所出现的诸多新变化。第三部分是对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的分析,这也是全文的核心内容。该部分首先就全球化下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和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两化”新趋势进行具体阐述,并依据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相关理论引出贯穿全文的一个重要的分析逻辑。之后,本文又从东亚产业转移对东亚地区整体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东亚地区内主要国家和地区间关系的影响两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问题。第四部分是结束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二)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 研究的现状与创新
  • (四)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一、东亚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及其新变化
  • (一)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分析
  • (二) 东亚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 1、战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
  • 2、东亚各国和地区在产业转移进程中的不同作用
  • (三) 东亚产业发展出现新变化
  • 1、日本产业升级减缓,首雁效应削弱
  • 2、中国产业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 3、“四小龙”产业发展加速,成为东亚产业升级新动力
  • 4、遭遇金融危机,东盟国家产业发展进程暂时受阻
  • 二、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
  • (一) 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深层经济动因
  • (二) 东亚产业转移对东亚地区整体发展的影响
  • 1、东亚产业转移带来了东亚国际政治地位的显著提升
  • 2、东亚产业转移奠定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
  • (三) 东亚产业转移对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关系的影响
  • 1、中、日、东盟关系微妙调整,三边互动逐渐显现
  • 2、中、日、韩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北亚合作趋势加强
  • 3、台湾经济对中国大陆依存度加强,台独势力将受遏制
  • 三、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理论逻辑与中国贡献[J]. 经济学家 2020(04)
    • [2].构建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理论与实践——兼析“制度型开放”[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0(06)
    • [3].用“共享经济”理念与模式 促进国际经济关系调整和国内发展阶段转型[J]. 中国产经 2020(11)
    • [4].塑造国际经济关系新格局[J]. 中国金融 2017(09)
    • [5].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J]. 群文天地 2011(18)
    • [6].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综述[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 [7].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关系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4)
    • [8].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01)
    • [9].基于课堂创新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作家天地 2020(13)
    • [10].中国面临不一样的战略机遇期[J].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 2014(00)
    • [11].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兼论中美经贸摩擦的新博弈[J]. 国际问题研究 2008(05)
    • [12].亚洲成全球基建投资者“新宠”[J]. 时代金融 2017(04)
    • [13].中国面临不一样的战略机遇期[J]. 国际经济评论 2012(05)
    • [14].新形势下国际财经合作特征及作用的研究[J]. 金融经济 2016(24)
    • [15].试论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积极作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4)
    • [16].株洲国际经济关系与反避税的建议[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3)
    • [17].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09)
    • [18].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J]. 国外理论动态 2011(12)
    • [19].双刃之剑——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 时代金融 2014(32)
    • [20].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矛盾与中国的多边经济外交——从“英镑美元外交”谈起[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14(01)
    • [21].中纪委的“专家”从哪来[J]. 方圆 2016(09)
    • [22].形势越复杂 越需企业家谨慎判断[J]. 上海企业 2019(02)
    • [23].国际经济法的价值追寻与选择[J]. 法制博览 2016(29)
    • [24].声音[J]. 现代商业银行 2008(06)
    • [25].浅谈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18)
    • [26].贸易与投资一体化中的贸易政策取向[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4)
    • [27].主持人导语[J]. 中国统计 2018(01)
    • [28].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09(12)
    • [29].浅议丝绸之路的重建[J]. 中国外资 2011(02)
    • [30].拉美同中国、印度的邂逅:贸易及投资的前景和挑战[J]. 国外社会科学 2008(04)

    标签:;  ;  ;  

    东亚产业转移的地区政治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