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王晓虹
导师: 陈华洲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价值,生命教育
文献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是教育的本真所在。令人遗憾的是,现代教育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盲区:每个人最需要的生命教育,一直被严重地忽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生命教育在我国已扬帆起航。目前,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对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历史及现实依据进行了探讨,从中认识到: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年,一方面处于不断探索、追问、求知之中,另一方面又处于压力、忧患、竞争之下,对其实施生命教育是必要且急需的。 论文的第二部分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指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由低到高三个层次,即能珍爱生命——能积极主动创造生命价值——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这个目标是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的,而对中小学生来说,第三个层次的目标就显得过高。文中提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四种意识,即生命意识、忧患意识、和谐意识及奉献意识。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作者的现实性思考,就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提出了五点建议,建议的提出主要是从德育的视角,希望能为高校生命教育的落实提供参考。 总的说来,该论文与其他的同类论文相比,创新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进行了全新的探究;二是从大学生群体和德育视角对高校生命教育提供了可操作性建议。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依据
(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历史依据
(三)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 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构建生命化的课堂,开发课堂潜能,激发大学生的生命价值
(二) 加强审美教育,以美育促进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
(四) 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
(五) 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教育职能的整合,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生命价值教育环境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近10年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与分析[D]. 田亚群.华中师范大学2018
- [2].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瑞雪.东北师范大学2018
- [3].基于过程管理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制度研究[D]. 仇雪萍.江西师范大学2018
- [4].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D]. 丁晓彤.上海师范大学2018
- [5].我国高校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研究[D]. 赵娟娟.兰州大学2011
- [6].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篮球选题的分析[D]. 苏富.延安大学2013
- [7].2000-2009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主题分析[D]. 李建铁.中南大学2011
- [8].近十年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排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科研状况研究[D]. 马强.北京体育大学2017
- [9].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 陈芳.西华师范大学2016
- [10].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 杨桂.陕西师范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D]. 唐锋.华中师范大学2007
-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施[D]. 赵倩.河海大学2007
- [3].高校生命教育实证研究[D]. 戴曦.南京师范大学2005
- [4].生命教育[D]. 张美云.华中师范大学2003
- [5].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 张娜.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