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机理研究

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机理研究

论文题目: 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作者: 徐在品

导师: 邓小燕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旁路搭桥,紫苏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前,医学界普遍采用动脉旁路搭桥术以改善血液供应,它是血管外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法。然而,术后的血管内膜增生所引起的再狭窄已成为中、小血管手术后期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统计表明,术后5年的畅通率仅为33%。因此,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自体静脉作为移植血管时,其所处的动脉系统力学环境与其原来所处的静脉系统力学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会引起静脉组织结构的重建和内膜增生(intimal hyperplasia,IH)。 除移植静脉本身动脉化而发生的血管内膜增生外,吻合口(包括吻合口对应面)也发生内膜增生。就手术方法而言,目前血管搭桥多采用上游的side-to-end(STE)、下游的end-to-side(ETS)的吻合方式。虽然IH可同时发生于植入血管的上、下游两个吻合口处,但对side-to-end、end-to-side这样的搭桥术而言,下游处所产生的IH远较上游处明显。而下游end-to-side吻合处血管内膜增生又主要发生在两个部位:血管吻合口以及吻合口对应面的主体动脉,且后者是导致手术后期失败的主要部位。 血管搭桥后,血管吻合口的内膜增生主要是手术时的机械损伤以及搭桥血管与主体血管的顺应性失谐所引起,这是血管的愈合与重构现象。然而,远心端吻合口对应面虽然没有受到手术时的机械损伤,但却发生内膜增生,而且是导致手术后期失败的主要部位。因此,搭桥术后远心端吻合口对应面的血管内膜增生不能用纯粹的生物学愈合反应加以解释;同样,要抑制该处的内膜增生,也不能仅仅考虑生物学因素,还应考虑其它因素可能也会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角度出发,采用不同吻合角度血管搭桥和钳夹损伤血管的方法制作血管内膜增生动物模型,探索不同吻合方法和中药紫苏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①流场测试。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犬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搭桥血管和主体血管分别呈30°、45°、60°和S型(移植血管恢复血供后呈S型,但搭桥血管和主体血管的吻合角度为45°),术后1小时收获搭桥模型(包括主体血管和搭桥血管)进行三维固定以及透明化处理,得到的搭桥模型用于流场测试,观察不同吻合角度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②不同吻合角度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用上述方法制作不同吻合角度血管搭桥的实验动物模型,术后2个月,收获搭桥血管,组织切片,HE和V/G染色,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本文主要工作概述

2 流场测试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概述

2.2.1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2.2.2 子图像测速技术的分类

2.2.3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的基本原理

2.2.4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的优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材料

2.3.2 方法

2.4 结果

2.4.1 血管透明

2.4.2 流场显示

2.5 讨论

2.5.1 照明系统的选择

2.5.2 本实验对摄像系统的要求

2.5.3 示踪粒子

2.5.4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优缺点

2.5.5 不同吻合方法对流场的影响

3 不同吻合方法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药品与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实验

3.3.2 组织切片

3.4 实验结果

3.4.1 术后观察

3.4.2 术后大体观察

3.4.3 组织切片结果

3.5 讨论

3.5.1 显微外科技术在血管搭桥中的操作要领

3.5.2 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

3.5.3 血管组织切片应注意的问题

4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

4.2.2 药品与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2.4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4.2.5 动物处理及血液标本采集

4.2.6 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

4.2.7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

4.3.1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全血粘度的影响

4.3.2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全血还原粘度的影响

4.3.3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

4.3.4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4.3.5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血液流变性检测在医学研究和临床上的应用

4.4.2 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的意义

4.4.3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5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仪器

5.2.2 药品与试剂

5.2.3 实验动物

5.2.4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5.2.5 模型制作

5.2.6 分组与给药

5.2.7 组织切片

5.2.8 内膜增生的测定

5.3 结果

5.3.1 大体观察

5.3.2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紫苏的药用成分及其应用

5.4.2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血管内膜增生的预防作用及药用机理

6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后续工作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文献综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06

相关论文

  • [1].RNAi沉默血管平滑肌细胞Rab5a蛋白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D]. 马志刚.复旦大学2010
  • [2].心血管手术规划的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D]. 丁金立.北京工业大学2013
  • [3].血流动力学数值计算与模拟[D]. 高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 [4].预防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和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 郭明珂.河北医科大学2010
  • [5].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机理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D]. 王家权.北京工业大学2002
  • [6].黄芪配伍当归益气活血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滕佳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
  • [7].自体静脉移植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D]. 钱济先.第四军医大学1997
  • [8].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变化机理及血液稀释的抗心肌缺血作用[D]. 马新亮.第四军医大学1988
  • [9].乙醇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家兔血液流变学等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D]. 闫红涛.四川大学2006
  • [10].动脉系统中物质的传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D]. 张治国.大连理工大学2007

标签:;  ;  ;  ;  ;  

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