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底泥对水体自净的影响及强化自净模式

污染底泥对水体自净的影响及强化自净模式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淡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江河流域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呈发展的趋势,河道的修复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河道修复方法,如人工曝气复氧、微生物修复等在治理过程中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其可控性较差,易造成经济和技术的损失。底泥疏浚的治理方法是近几年来河道修复研究的热点,但是此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带来不良的环境效应,不利于水体环境的长期发展。目前研究者逐渐转向了河道底泥的原位修复方法,但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和理论依据很少。本课题主要针对上述各种修复方法所缺乏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水体中污染物形态及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规律。从而研究搅拌、曝气以及底泥的存在对污染物的水体行为的影响,有利于加强河道治理工程中条件的控制,同时为河道底泥的原位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本实验中自制了一套模拟河道系统,系统包含六个相同的反应器,每两个组,向三组反应器分别施以静置、曝气和搅拌条件,连续监测进水和出水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并分析各自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曝气和搅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河流中的溶氧含量,对氮、磷等污染物形态的转化及微生物的活性均有很大影响。同时为了研究底泥的存在对于河道水体环境的影响,每组条件均设有底泥和无底泥的对照。结果表明:河道底泥的存在能够使得微生物的食物链复杂化,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并且能加大河流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以及其自净能力,从而保证整个水体环境的稳定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河道的现状
  • 1.2 河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 1.2.1 河道污染的来源
  • 1.2.2 氮、磷污染的危害
  • 1.2.3 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危害
  • 1.3 河道治理方法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河道底泥异位修复
  • 1.3.2 河道底泥原位修复
  •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检测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 实验装置及运行
  • 2.3 检测分析方法
  • 2.3.1 水样监测项目及方法
  • 2.3.2 底泥的监测项目和方法
  • 2.3.3 水力停留时间的校核
  • 第三章 不同自净模式对水体自净的影响
  • 3.1 对有机物的去除
  • 3.1.1 水中COD的变化
  • 3.1.2 底泥中TOC的变化
  • 3.1.3 底泥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 3.2 对氮的去除和形态分布
  • 3.2.1 水中氮的形态分布
  • 3.2.2 水中总氮的变化
  • 3.2.3 底泥中总氮的含量及变化
  • 3.2.4 底泥中脲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3.3 对水中磷的去除
  • 3.4 底泥中微生物的含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同条件下底泥对水体自净的影响
  • 4.1 底泥对水中COD的影响
  • 4.2 底泥对水中氮的影响和分析
  • 4.2.1 底泥对水中氨氮的影响
  • 4.2.2 底泥对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影响
  • 4.2.3 底泥对水中硝酸盐氮的影响
  • 4.2.4 底泥对水中总氮的影响
  • 4.3 底泥对水中磷的影响及分析
  • 4.3.1 对水中可溶性磷酸盐的影响
  • 4.3.2 底泥对水中总磷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环保疏浚残留底泥的产生与管理[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11)
    • [2].河道底泥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9(22)
    • [3].基于不同声波频率的底泥探测技术研究[J]. 海洋技术学报 2020(02)
    • [4].天津河道底泥特征及资源化利用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5)
    • [5].浚后底泥园林施用应用效果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 2020(03)
    • [6].南湖不同功能区底泥氮洗脱实验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2)
    • [7].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分析及其制砖研究[J]. 环境科技 2017(02)
    • [8].疏浚底泥微波干燥特性及耗能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6)
    • [9].疏浚底泥节能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5(04)
    • [10].水库底泥制备陶粒技术应用研究[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4(04)
    • [11].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发展与展望[J]. 山西青年 2013(14)
    • [12].外源磷对湿地底泥砷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4)
    • [13].巢湖西湖心底泥蓝藻对水体蓝藻生物量的贡献[J]. 湖泊科学 2020(05)
    • [14].锆负载颗粒沸石改良底泥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行为[J]. 环境科学 2018(10)
    • [15].洱海底泥特性对七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2)
    • [16].珠江口三维水质与底泥耦合模型的验证及应用[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1)
    • [17].黑臭底泥硝酸钙原位氧化的温度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全过程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06)
    • [18].底泥生物氧化对黑臭河道上覆水体影响的研究[J]. 水利渔业 2008(02)
    • [19].我国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02)
    • [20].疏浚底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芦苇快速定植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2)
    • [21].城市黑臭水体清淤疏浚与底泥处理策略论述[J]. 居舍 2020(10)
    • [22].竹银水库底泥氮磷含量调查与分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3].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以浙江温瑞塘河为例[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0)
    • [24].上覆水环境变化对底泥释氮强度影响模拟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10)
    • [25].桉树人工林区水库底泥氮、磷和有机质时空分布特征[J]. 水资源保护 2018(05)
    • [26].重金属污染底泥环保清淤与稳定化资源化处置技术[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7(02)
    • [27].几种水生植物对湿地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1)
    • [28].亚甲基蓝在黄河底泥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2)
    • [29].底泥修复技术方法和应用前景[J]. 环境科技 2014(01)
    • [30].淀山湖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4(05)

    标签:;  ;  ;  ;  ;  

    污染底泥对水体自净的影响及强化自净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