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本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儒家学派奉为治国安邦、德化君臣、约束君权的指导思想。它重视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民为邦本”出发,提出“保民、养民、恤民”等一系列仁政德治的主张。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当中,传统民本思想同样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民本思想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利及不利因素,为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可能的和必要的参考。本论文首先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内涵进行了解读,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出民本思想的内涵,为全面认识传统民本思想打下基础。其次,把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了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有着“天下为公、政在养民”的共同理想追求,都采取“尊重民意、关切民生”的政策措施,都包含“反对暴政、限制权力”的政治主张,而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又在经济基础、权力主体、实现条件及治国方略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再次,在对两种思想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即当代民主政治建设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借鉴。一是“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是对民惟邦本的继承,但在人的含义上、人的地位上、目标宗旨上对民本思想有所超越;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是对民心向背论的发展,而在政民关系、政府职能上都对民本思想有所创新;三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对听政于民的继承,而在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参与领域上都对民本思想有所扩展。可以说,民本思想既促进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政治文明的延续,又在延续中被继承和发扬光大。最后,在肯定其当代价值的同时,指出了民本思想之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局限性。一是民本思想中的“官本位”观念不利于公仆意识的培养;二是民本思想中的“臣民”思想导致公民政治主体意识缺失。同时对于如何批判继承民本思想对于当代民主政治建设有用的合理资源,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为民本向民主的融通提供制度支撑;二是将德治融入法治,为民本向民主的融通提供法治保障。总之,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诉求,缺乏必要的程序和制度支撑,其本质和局限性决定了民本不等于民主,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民主。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民本思想有其自身的价值,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能割断与民本思想的联系。我们既要大胆否定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又要充分肯定其当代价值,使其成为现代民主的有益补充,更好的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