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汉水流域处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间,又位于中原、关陇、巴蜀、荆楚四大文化区交汇与反冲地带,这种特殊地理与文化结构使得汉水流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以往考古学研究中,汉水流域夏商时期文化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夏代早期和商代晚期文化面貌,学术界尚处于认识阶段。在新材料的支撑下,本文研究旨在初步建立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文化发展情况以及文化因素构成与来源,并借此探讨区域内以及同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回顾了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第二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文化背景分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相关孢粉数据和遗址出上动物骨骼鉴定报告,复原夏商时期环境信息,并借此探讨环境变迁与夏商遗址分布的关系;二是考察汉水流域夏代之前考古学文化发展情况,总结该流域传统文化发展特点。第三至五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诸文化研究。通过对典型遗存分组与器物形制学研究,建立了诸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体系以及时空对应关系;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系统地讨论了诸考古学文化源流。第六章为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以时间为轴,分夏代、早商以及晚商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互动,以及与周边区域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互动情况。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与认识有:一、初步建立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夏代早期考古学文化主要有后石家河文化、东龙山类型遗存、白马石类型遗存,年代相当于煤山类型一期至二里头文化一期。夏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以二里头文化为主,分为二里头类型、下王岗类型以及商洛类型。早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主要有盘龙城类型商文化、二里岗类型商文化、荆南寺类型文化、宝山文化早商时期遗存,年代相当于二里岗下层一期至花园庄早期。晚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主要有庙台子类型商文化、周梁玉桥文化以及宝山文化晚商时期遗存,年代相当于殷墟一至四期。二、初步建立不同地理单元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汉水上游地区文化序列是白马石类型遗存——宝山文化,中间还有缺环。丹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从东龙山类型遗存——二里头文化商洛类型——二里岗类型文化,其晚商时期文化面貌还不清楚。鄂西北、丹江下游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后石家河文化乱石滩类型——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二里岗型商文化——扁柱足鬲遗存。汉水下游以东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后石家河文化三房湾类型、西花园类型——二里头类型——盘龙城类型商文化——庙台子类型商文化。汉水下游以西地区文化发展序列是后石家河文化季石类型——二里头类型——荆南寺类型文化——周梁玉桥文化。三、总结了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四个特点,即文化因素构成复杂性、文化发展不延续性、各区域文化个性强烈与发展不平衡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汉水流域文化时空特征研究[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 [2].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02)
- [3].历代汉水流域战争史略[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2)
- [4].西汉水流域方言古词例考[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5].汉水流域语言与文化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6].汉水流域古镇的类型及其保护[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7].西汉水流域秦早期美术文化研究述论[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04)
- [8].回归文献与历史现场:重审汉水流域城市样貌的若干成说——鲁西奇著《城墙内外》评介[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1(02)
- [9].汉水流域历史剧剧目探论[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0].《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读后[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5(02)
- [11].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路径研究[J]. 荆楚学刊 2014(05)
- [12].论汉水流域民歌与《诗经》的文化传承关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3].汉水流域桃树促控管理技术[J]. 现代园艺 2015(21)
- [14].汉水流域水利历史文化浅析[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3(03)
- [15].砂梨高接换优技术在汉水流域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5(19)
- [16].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当代呈现及发展方略[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 [17].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研究——以郧阳地区为例[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2)
- [18].考古学视域下商代汉水流域文化交流的廊道功能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8(02)
- [19].汉水流域行政区划在宋元时期的变化及其原因[J]. 安康学院学报 2010(03)
- [20].汉水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透视与解析——《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评介[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1].汉水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研究[J]. 价值工程 2011(36)
- [22].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光芒(五题)[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2)
- [23].汉水流域文化与牛郎织女星神[J]. 安康学院学报 2013(04)
- [24].因古驿道而兴的汉水古镇——陕西省洋县华阳古镇研究[J]. 华中建筑 2014(12)
- [25].西汉水流域“语言活化石”抽样考证[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8)
- [26].汉水流域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J]. 兰台世界 2009(20)
- [27].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汉水流域爱情婚姻剧[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8].汉水流域女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 荆楚学刊 2015(03)
- [29].汉水流域民俗传统体育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 2015(09)
- [30].汉水流域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