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为今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经济在总量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如何,仍需进行研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采用用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劳动、资本两要素假设的前提下,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将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国平均水平上,年均增长达到2.4%,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25%。进一步分解表明,技术进步年平均2.1%,技术效率年改进0.4%,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是归因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作用很小。在测算省际生产率的基础上,沿着主流经济学的思路,本文从供给面分析了引起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根据新的内生增长相关理论,生产率的进步主要来自于干中学、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国际技术溢出。利用中国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上述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物质资本、R&D支出、人力资本、FDI与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均劳动资本、R&D支出、人力资本和FDI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因而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深化、R&D支出、人力资本及FDI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从理论上讲,进口也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一条重要渠道,并且我国进口额也出现大幅度增长,但从实证的结果看,通过进口渠道的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有限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速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随着物质资本的持续深化、FDI的持续增加,生产率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小。而R&D支出的持续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加会显著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速度的提高。然而,供给方面的因素并不能解释生产率变化的全部,需求因素也是影响我国生产率变化的重要因素。需求因素对生产率可能产生两种不同途径的作用。一方面,需求因素直接引起生产率的变化,比如影响要素使用效率、引起生产规模变化从而影响规模经济的程度、影响技术选择等。本文特别分析了需求因素对技术选择的影响,指出即使技术不需要研发,但由于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限制,大的需求规模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另一方面,需求因素会引起物质资本投资、R&D支出、人力资本和FDI、进口等供给面因素的变动,从而对生产率产生间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需求因素对生产率两种途径的作用均存在。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要素供给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要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不得不面对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本文接着分析了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理论上讲,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技术进步和总需求,引起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同时,任何一种要素价格上涨对全要素生产率也带来两个方面的直接影响。一方面,一种要素价格上涨可能促使该要素从低效用途转移到高效用途,这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价格上涨会使厂商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可能使得其它种类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降低,引起生产率的下降。因此,当一种要素价格变化时,对生产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本文采用了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FMOLS方法估计了面板协整方程。通过估计的长期面板协整方程,发现不同种类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不同的:资本价格上涨导致TFP显著的提高,工资对TFP作用不显著,而资源价格上涨显著地降低了T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