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共生教育论纲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学原理
作者: 李燕
导师: 戚万学
关键词: 共生时代,全球化与全球问题,共生,圣域共生,竞争性共生与共同性共生,共生教育,人自然化
文献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前,共生作为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在许多领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他们纷纷把共生作为解决各自领域问题的重要价值参照与实践规范,甚至于某种程度上对共生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种重要取向。其中在教育领域,教育研究者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关注,虽然对共生有所涉及,但是相较其他领域,研究不仅少、零散,而且不够深入。针对当前共生教育研究的种种不足,本论文基于共生时代对当代教育的多重吁求、共生及其哲学理念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共生哲学视野中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价值追求吁求当代教育的关切以及当前教育单向度发展的事实,在哲学层面上把握共生理念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一种共生教育理论体系以为解决当前教育的单向度发展问题提供一种价值选择与实践规范,并以此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本论文总共包括七个部分。导论部分,笔者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来具体展开,由此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从而确立了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第一章集中阐述了共生时代及其对教育的多重诉求。21 世纪是全球化突显和全球问题——人类困境日益尖锐的世纪,同时也是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并存的世纪,在这个共生的时代里,共生共存、相互依存、合作、共同发展的价值成为关注的中心。一方面,在全球相互依存不断增强的共生时代,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内部的相互依存性也随之增强,从而对当今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于是,教育全球化在与教育民族化的冲突中日渐突显,共生教育正是在二者张力下产生并从而具有了相互依存和全球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全球问题——人类生存困境也教给了人类相互依存的事实和伦理,在此背景下浮现的全球(或普世)伦理要求一个健全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而当今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乏力再一次向当代教育提出了挑战,共生教育应时而出。质言之,正是全球化和人类困境催生了共生教育。与此同时,共生时代的知识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特质又对人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进而,时代趋势、社会发展又使得共生渗透于人的内心,与人内在的共生需求一起向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总之,从共生时代之于教育的多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题记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生时代:共生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共生时代及其基本特征
一、共生时代的凸显
二、共生时代特征的理论描述
第二节 共生时代的教育诉求
一、全球化及其价值诉求催生共生教育
二、全球问题——人类困境及其伦理诉求吁求共生教育理念
第三节 共生时代的人与教育
一、共生时代的表征及其对人的共生诉求
二、人之共生需求在生存层面的种种表现:多学科的视角
三、人之共生需求对当代教育的诉求
第二章 共生哲学:共生教育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共生研究概述
第二节 共生面面观及内涵厘定
一、共生哲学理念凸显的时代必然性
二、共生哲学理念的源与流
三、“共生”的内涵厘定
第三节 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
一、生命理念
二、过程理念
三、异质共存理念
四、中和理念
五、关系理念
六、生活理念
第四节 事实与价值:共生哲学视野中的关系世界
一、共生自然界
二、共生哲学视野中的人
三、共生哲学视野中的社会
四、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与教育:共生哲学视野中的教育
第三章 共生哲学视野中共生教育智慧的历史审视(此章在行文中略)
第四章 共生哲学视野中的当代教育批判
第一节 现代教育对“共生”的背离:教育现代性批判
一、现代教育竞争取向的共生哲学批判
二、现代教育狭义科技取向的共生哲学批判
第二节 当代世界性教育思潮对“共生”的趋近
一、当代世界性教育思潮的新阐释:共生哲学的视角
二、当代世界性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
第三节 当代教育之共生:背离与趋近的张力
一、当代教育科学与人文的对峙与融合
二、当代教育对生活世界的背离与回归
三、当代教育目的层面对共性与个性的两难抉择
第五章 共生教育观:理论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共生哲学视野中的教育追问
一、非自足性与教育的共生发生
二、教育本质探求
三、教育价值探求
第二节 共生教育的理论前提
一、以往教育的人学观审视
二、共生性人学观:共生教育的人学观
三、共生性社会观:共生教育的社会观
第三节 共生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共生教育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二、共生教育的特征
三、共生教育的内容
第四节 共生教育观的内容建构
一、共生教育价值取向及其特点
二、共生教育的目的取向
三、共生教育课程的建构
四、对话与意义生成:共生教育环境观
五、对话与意义创生:共生性师生关系
第六章 人自然化:共生教育的理论延伸与当代命题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共生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趋势
二、自然人化与人自然化概念简析
三、人与自然共生论:人自然化的理论归宿
第二节 人自然化教育思想的嬗变历程
一、古代时期
二、中世纪时期
三、近代时期
四、现代时期
五、现代之后的理性选择
第三节 人自然化:共生教育的当代命题
一、狭义“自然人化”对人的危害及其表现
二、人与自然的疏离:教育中的表现与危害
三、人自然化的内容
四、人自然化的目标及其实现条件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5-09-26
参考文献
- [1].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付全新.华中师范大学2014
- [2].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 蒲蕊.华中师范大学2003
- [3].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 邵陵.四川大学2003
- [4].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研究[D]. 高盼望.山东师范大学2015
- [5].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D]. 梁艳.山东师范大学2012
- [6].基于证据的学校持续改进[D]. 许爱红.山东师范大学2013
- [7].学生模仿论[D]. 邱关军.华东师范大学2014
- [8].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D]. 王洪兰.华中科技大学2012
- [9].中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D]. 宋娴.华东师范大学2014
- [10].教育家型教师研究[D]. 伍雪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 吴全华.华南师范大学2005
- [2].论教育叙事[D]. 林德全.华东师范大学2005
- [3].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 张家军.华东师范大学2005
- [4].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 周志平.华东师范大学2005
- [5].论教育思维[D]. 刘庆昌.西北师范大学2005
- [6].批判与重构[D]. 岳伟.华中师范大学2005
- [7].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 陶红.吉林大学2005
- [8].教育发展机制论[D]. 黄林芳.复旦大学2005
- [9].自然与自由[D]. 曹永国.南京师范大学2005
- [10].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 张香兰.山东师范大学2007
标签:共生时代论文; 全球化与全球问题论文; 共生论文; 圣域共生论文; 竞争性共生与共同性共生论文; 共生教育论文; 人自然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