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在成像、照明、精密测量、激光光束整形等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类表面的超精密加工已经成为了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采用金刚石车削方法实现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加工,具有形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加工形状可灵活控制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车削加工此类表面时,需要同时考虑机床工作台的直线位移和主轴转动的角度,这决定了非回转对称表面车削与传统回转对称表面车削加工在表面成形原理上的差异。车削加工满足要求的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不仅需要相应的超精密加工设备、良好质量的金刚石刀具,还需要对刀具轨迹生成、形状误差评价、加工仿真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刀具轨迹是实现加工的基础。根据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车削加工表面成形原理,分别给出了公式描述表面、阵列类表面和离散点描述表面的刀具轨迹计算方法。为保证所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需对刀尖圆弧半径进行补偿,而刀具补偿量通常既有X坐标轴运动分量,又有Z坐标轴运动分量。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后,就使原本单向、匀速进给的X向工作台叠加了一个高频往复运动分量,不利于微结构表面的车削加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Hermite插值和散乱点插值的两种刀具轨迹生成方法,可将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后的高频的运动分量都分解到Z坐标方向上。其中,基于Hermite插值的刀具轨迹生成算法适用于公式描述的表面,而基于散乱点插值的刀具轨迹生成算法则更适用于阵列类和离散点表示的表面。形状误差评价是分析加工结果的重要部分。分别给出了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加工结果二维轮廓误差及三维面形误差的评价方法。在进行轮廓误差计算时,采用弧长曲率曲线互相关方法得到测量轮廓与设计轮廓的对应点,根据这些对应点推导了实现轮廓粗匹配时对测量轮廓进行的的旋转、平移参数的快速计算方法,进而采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实现测量轮廓与设计轮廓的精确匹配,得到了轮廓的轮廓误差。在面形误差评价时,采用曲率极值点作为粗匹配的特征点,建立了表面粗匹配和精匹配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依次实现了对上述匹配模型的求解,得到了表面面形误差的评价结果,并对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加工仿真是预测形状误差,保证加工质量的有效手段。采用超精密车削加工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时,加工程序复杂、加工参数各异、加工结果易受环境影响。因此,需要参照真实加工系统建立相应的仿真系统,仿真系统不仅包括切削力、运动控制系统、工作台振动、切削刀具轮廓、加工表面三维形貌等模型,并且还包括机床运动和简化的动力学模型,上述所有模型的综合决定了工件的最终加工质量。在机床运动模型中,将机床各运动部件均抽象为具有六个自由度的刚体,并通过坐标变换得到金刚石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三维切削轨迹,进而通过采样法建立了加工表面的三维形貌。此仿真系统不仅可以预测加工结果的表面粗糙度,还可以分析主轴转速、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对刀误差等加工参数对表面形状误差的影响,对实际加工具有指导意义。加工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时需选择具有合适刀尖几何参数的金刚石刀具,以避免刀具与所加工的表面发生干涉。本文给出了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半径、前角、后角等几何参数的选择方法,并加工了多种非回转对称微结构表面。加工的公式描述表面为正弦网格表面,它可作为制作激光核聚变调制靶的模板。加工的阵列类表面为四边形和六边形排布的非球面微透镜阵列,它们在光学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对非球面形状参数进行光学性能优化的基础上,分别设计并加工得到了四边形和六边形排布微透镜阵列模板,对加工结果的形状精度进行了分析,对刀具对心误差对透镜形状误差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热压印后非球面微透镜阵列的焦斑和成像性能进行了测试,表明超精密车削方法是加工微透镜阵列元件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离散点描述的表面,成功实现了用图片表示的头像以及用于激光光束整形的连续衍射表面的加工,对刀具轨迹生成算法进行了验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柔性仿生磁性微结构的制备与驱动[J]. 微纳电子技术 2020(05)
- [2].基于扩散峰度成像的脑小血管病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8)
- [3].表面具有微结构的美术用纸及其制备工艺[J]. 中华纸业 2016(22)
- [4].几何特征对高深宽比微结构零件注射成型充填深度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5].水下多级微结构液气界面的稳定性和可恢复性研究[J]. 力学学报 2020(02)
- [6].仿生减阻微结构制造技术综述[J]. 精密成形工程 2019(03)
- [7].3D生物打印的微结构促进小鼠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和活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06)
- [8].红外遥感器网状微结构制作工艺[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12)
- [9].湿陷性黄土的微结构参数[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5(03)
- [10].多孔复合微结构的制备与减反射性能[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01)
- [11].巢状微结构银粒子的制备、形成机理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 化学学报 2012(03)
- [12].大面积高深宽比微结构硅片的热氧化实验研究[J]. 光电工程 2012(08)
- [13].锗衬底表面圆柱形仿生蛾眼抗反射微结构的研制[J]. 光学学报 2016(05)
- [14].疏水性微结构表面的抗结冰特性仿真研究[J]. 表面技术 2016(09)
- [15].微结构固体中钟型与扭结孤立波的演化[J]. 力学学报 2012(01)
- [16].一维固结条件下黏土微结构再造过程研究和描述[J]. 岩土力学 2010(11)
- [17].微结构芯片对石墨粉吸附及3种口腔微生物黏附行为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03)
- [18].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结构的数值模拟与虚拟失效[J].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4)
- [19].航空制导武器上的光学微结构[J]. 航空科学技术 2010(03)
- [20].3D打印微结构工件的磁性复合流体抛光工艺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1].刀具表面混合型微结构的形状和密度对润滑状态影响的仿真研究[J]. 润滑与密封 2019(10)
- [22].液固撞击中锯齿状微结构对固体的保护作用[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6)
- [23].刀具表面微结构对流体润滑状态的仿真分析[J]. 润滑与密封 2018(07)
- [24].单晶硅微结构表面的制备及其减反射性能[J]. 微纳电子技术 2016(09)
- [25].垂直微结构剖面仪速度控制方法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5(05)
- [26].增材制造:实现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J].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6)
- [27].微重力下微结构表面池沸腾气泡动力学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11)
- [28].功能性有序微结构的制备及潜在应用[J]. 中国科学:化学 2011(02)
- [29].微结构的各种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30].南沙地区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微结构参数的统计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