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鲁东大学2010级在职教育硕士264000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工作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从中体会到,大多数学生的异常行为表现,不单纯是品行问题,多是由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的。因此,班主任必须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科学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动机,并做到及时调整,做一个真正的“心理专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那么,要在班主任工作中从事好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入手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班主任除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除平时的教学工作外,更主要的工作是“育人”。我们面对的是纯洁、活泼的学生,如果教师本身就缺少健康的心理,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如果教师本身性格暴躁怪戾,情绪喜怒无常,对待学生冷漠无情、尖酸刻薄,如何能使学生的情绪趋于正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呢?因此,班主任除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是心理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谈得上教书育人。
二、了解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问题等。
三、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通道。我觉得为了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达到与学生心灵相通,让学生从心理上、感情上接纳自己。要做到这点,其一,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打开学生心理通道的前提;其二,要有同理心,也就是在处理事情时,教师要放下自己的参考标准,将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和处境来感受、体验学生的心态,做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你产生信任。
2.摸透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摸透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摸透学生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亲近他们,通过观察、谈心、咨询、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因势利导。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一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学习好的学生,第二种是学习处在中间状态的学生,第三种是学习差的学生。以上三种类型的学生各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3.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班级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职责范围。班级心理环境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小环境,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及影响学生心理的班级物质环境等。一个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必须着力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4.除了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外,还要注重通过周记、谈心等形式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个别差异性,因而我很注重以个别谈心的形式进行个别辅导,在个别辅导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产生矫正和消除的愿望与紧迫感。要允许学生自我宣泄,同时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指责,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和目标。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当然,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探讨,那么如何在二者间寻找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点,需要我们德育工作全体同仁继续探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