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的软件需求建模与求精研究

面向服务的软件需求建模与求精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软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入,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在逐渐扩大和提高。人们对软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模型驱动以及面向服务等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各个层次的软件复用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模型驱动和面向服务为切入点,对于软件需求建模、模型验证以及模型转换等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如下方面。在特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特征模型,简称为服务特征模型,用服务特征以及服务特征之间的两大类四种关系来描述服务特征模型;并给出了服务特征模型的形式化定义,一个服务特征是一个九元组,分别描述服务特征的九个属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服务特征模型的四个基本性质。提出了形式化的需求定制以及验证方法。给出了从领域服务特征模型得到目标系统需求模型的四条模型裁剪定制规则。并给出了对目标系统需求模型的完整性、一致性进行自动获取和验证的机制,包括用Kripke-结构描述需求模型,用CTL公式描述性质以及用SMV实现对性质的自动检查。提出了用模型求精进行从CIM到PIM转换的方法。并提出了解释映射的求精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在保持语义一致的前提下进行不同抽象层次模型之间的转换。并将解释映射的结果描述为规则,用于模型演绎中。本文提出的求精方法分为两种:简单求精和复杂求精。简单求精有三类:分解、特化和可操作化;复杂求精则分为两大类:解释映射、模型演绎。解释映射是通过同构嵌入映射来进行求精,这就需要将模型表示为一个理论集合,将两个理论集合进行解释映射,这类求精比较复杂,但是经过证明的映射可以作为规则加入规则集,在模型演绎求精中进行复用。第二类求精就是模型演绎,本文借鉴Manna提出的程序综合方法,对演绎表进行改进,其一,对于定理中变量的类型进行扩展,加入模型类型、服务类型以及组件类型;其二,将需要进行求精的模型看作是一组需要证明的定理,对于模型运用规则,需要对表示模型的每个定理同时应用规则。提出了运用模式从软件需求分析产生目标系统体系结构的模型转换框架。该框架利用设计模式对需求的建模和模型转换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本文将模式分为领域模式、分析模式、体系结构模式以及设计模式四个层级,不同类型的模式应用到模型转换的不同阶段。模式作为结构映射的规则应用到模型转换框架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型转换的效率,实现了软件需求分析和体系结构设计的复用。设计并实现了支持这一整体框架的建模和求精的支持工具原型,给出了工具原型的主要功能和软件体系结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软件复用
  • 1.1.2 面向服务
  • 1.1.3 领域工程
  • 1.1.4 模型驱动
  • 1.1.5 软件求精
  • 1.2 研究现状
  • 1.2.1 领域工程研究现状
  • 1.2.2 MDA 的研究现状
  • 1.2.3 软件求精的研究现状
  • 1.3 尚待解决的问题
  • 1.3.1 业务模型的描述问题
  • 1.3.2 需求模型正确性问题
  • 1.3.3 模型的求精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服务的领域特征需求建模
  • 2.1 引言
  • 2.1.1 层级模型理论
  • 2.1.2 模型基础理论
  • 2.2 面向服务的领域特征建模
  • 2.2.1 面向服务的特征概念
  • 2.2.2 面向服务的特征模型
  • 2.2.3 服务特征模型的性质
  • 2.3 服务特征的组合
  • 2.4 SOFM 模型实例
  • 2.5 相关工作
  • 2.6 小结
  • 第三章 需求模型的定制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应用需求模型定制的规则
  • 3.3 模型检查
  • 3.3.1 系统形式化建模
  • 3.3.2 验证性质的描述
  • 3.3.3 需求模型完整性的描述
  • 3.3.4 需求模型一致性的描述
  • 3.3.5 自动模型检查
  • 3.4 相关工作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服务的特征需求模型的求精
  • 4.1 求精概述
  • 4.2 求精方法
  • 4.3 简单求精
  • 4.4 复杂求精
  • 4.4.1 模型解释求精
  • 4.4.2 模型演绎求精的方法
  • 4.4.3 一个实例的片断
  • 4.5 相关工作
  • 4.6 小结
  • 第五章 模型转换过程及其工具支持
  • 5.1 模型转换的总体思想
  • 5.2 模型转换的过程框架
  • 5.2.1 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
  • 5.2.2 运用模式进行模型转换的过程
  • 5.3 一个实例研究
  • 5.4 支持工具
  • 5.4.1 工具提供的主要服务
  • 5.4.2 工具的软件体系结构
  • 5.5 相关工作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活用“模型转换” 巧解物理难题[J]. 物理教学 2011(12)
    • [2].一种将需求模型转换为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4(05)
    • [3].活用“模型转换” 巧解物理难题[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07)
    • [4].关系数据库中数据模型转换的研究[J]. 科技展望 2014(18)
    • [5].机械产品虚拟样机本体元模型转换方法[J]. 机械设计 2016(09)
    • [6].模型转换在普通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 [7].基于Virtools的Pro/ENGINEER模型优化方法[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9(09)
    • [8].基于BIM的复杂结构有限元精细模型生成[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05)
    • [9].SAP2000和ANSYS模型转换技术[J]. 建筑结构 2009(S2)
    • [10].基于特征的CAD模型转换方法探讨[J]. 科技风 2009(20)
    • [11].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模型转换方法的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02)
    • [12].基于LABVIEW的控制方程模型转换[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10)
    • [13].基于QVT模型转换的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04)
    • [14].RP技术中模型转换误差的评价方案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 2009(10)
    • [15].基于元模型的HBase数据模型转换方法[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5(08)
    • [16].模型转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8(78)
    • [17].MDA模型转换平台中模型转换方法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01)
    • [18].基于多软件的STK模型转换应用研究[J].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10(02)
    • [19].AndroMDA模型转换组件的扩展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8(04)
    • [20].处理动态行为描述的MDA模型转换技术[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04)
    • [21].基于OCL的模型转换语言应用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09)
    • [22].复杂结构模型转换应用[YJK to Sausage][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09)
    • [23].一种面向模型转换的软件开发方法[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 [24].基于表格表达式的SCR需求模型转换[J]. 计算机科学 2019(06)
    • [25].PIPESTRESS至ANSYS管道模型转换工具的开发及应用[J]. 现代计算机 2019(17)
    • [26].Midas模型到SAP2000模型转换程序的开发[J]. 特种结构 2015(02)
    • [27].RADIOSS整车碰撞模型转换方法及其应用[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2(06)
    • [28].基于AOP的MDA模型转换[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8(07)
    • [29].YAWL到BPMN的映射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30].基于模式的移动应用UI设计模型转换方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0(10)

    标签:;  ;  ;  ;  

    面向服务的软件需求建模与求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