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随想录》主题意蕴解读

巴金《随想录》主题意蕴解读

论文摘要

当前,对于《随想录》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学术界更多地是将关注的视角放在对作品的纯文本价值或是思想价值的层面,并没有综合二者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个人化的解读。而本文力图深刻挖掘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之殇面前展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情感诉求,将视角定格在人性、道德、责任、性格等方面,做多角度、多纬度的精神考量。因此本文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本文总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释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方法。第二章站在冷静的视角下,分别从作者的创作背景、情感指向、创作意图和创作心态几个维度来对《随想录》的思想上的考量。同时还谈到了“无技巧”美学原则的文本实践并分别从反抗遗忘的文本倾向和个人独白式的文本互动两个层面对这一技巧进行集中阐述。第三章对巴金“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进行脉络上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价值信仰对巴金的文学创作和文艺观可能造成的影响加以分析和阐释。第四章分析了《随想录》中的悲剧情调。肯定巴金在努力做到了于文明之殇下向民众发出警示;在文明废墟中保持的文化传承与坚守的同时,指出了巴金在时代政治灾难当中自我迷失和自我意识觉醒的艰难过程。第五章主要谈了巴金《随想录》中的话语突围。主要从意象和语言两个方面针对作品中出现的显在的和隐含的语言暴力反抗加以分析。其中以“噩梦”中的精神觉醒和“牛棚”里的精神反抗为代表加以个人化的解读。第六章主要对《随想录》这部作品的价值意义加以肯定。对于文学真实性、文学功利性、人道主义文化人格、以及作家的独立思考等方面进行了褒扬。第七章是结语部分,对于《随想录》现实价值进行了阐释。在对文革的深刻反思中,巴金重拾了文学启迪心智、服务大众的社会价值,让人们在文学日渐边缘化的今天看到了文学对于民族文化的担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 1.2 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精神与文本双重视角下的《随想录》
  • 2.1 执着前行中的精神探寻
  • 2.2 精神视角下的《随想录》
  • 2.3 对"无技巧"美学原则的文本实践
  • 2.3.1 《随想录》的感性美学
  • 2.3.2 反抗遗忘的文本倾向
  • 2.3.3 个人独白式的文本互动
  • 第三章 《随想录》的信仰之源
  • 3.1 西方文化洗礼中的思想建构
  • 3.2 信仰与理想疏离下的文学勃发
  • 3.3 信仰道路上的殊途同归
  • 第四章 《随想录》中的悲剧情调
  • 4.1 在时代的政治灾难当中自我迷失
  • 4.2 在民族的集体悲鸣中拷问灵魂
  • 4.3 在逝去的文化废墟上回望传统
  • 4.3.1 文明之殇下的警示
  • 4.3.2 文化传承中的坚守
  • 第五章 《随想录》中的精神突围
  • 5.1 语言上的暴力反抗
  • 5.2 意象中的暴力反抗
  • 5.2.1 "噩梦"中的精神觉醒
  • 5.2.2 "牛棚"里的精神反抗
  • 第六章 《随想录》中的价值意义
  • 6.1 肯定文学真实性的价值意义
  • 6.2 树立人道主义思想的文化人格
  • 6.3 实践文学的功利性
  • 6.4 强调作家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随想录》[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0(06)
    • [2].巴金教我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J]. 青年文学家 2017(13)
    • [3].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解读巴金《随想录》[J]. 考试周刊 2017(66)
    • [4].选择[J].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 2017(Z2)
    • [5].略论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J]. 山花 2015(12)
    • [6].《随想录》之随想[J]. 应用写作 2018(07)
    • [7].《随想录》的叙述策略和魅力——2016年4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J]. 现代中文学刊 2016(04)
    • [8].《随想录》合订本新记[J]. 郭沫若学刊 2016(03)
    • [9].一幅画·一团火·一柄剑——再读《随想录》的随想[J]. 郭沫若学刊 2016(03)
    • [10].论《随想录》的价值和意义[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1)
    • [11].《随想录》的意义在启蒙向度上展示出的可能[J]. 红岩 2010(03)
    • [12].反思历史 拒绝悲剧重演——《随想录》读本之一[J]. 美与时代(下) 2010(10)
    • [13].读《随想录》随想[J]. 西南金融 2008(01)
    • [14].痛切的情感记忆与不能对象化的《随想录》[J]. 文艺争鸣 2008(04)
    • [15].《随想录》的“春秋笔法”[J]. 文艺争鸣 2008(04)
    • [16].浅谈巴金《随想录》的特点[J]. 大众文艺 2010(17)
    • [17].一本巴金《随想录》“特别版本”[J]. 上海采风 2020(03)
    • [18].“五四”精神在当代的复归——巴金《随想录》浅析[J]. 青年作家 2014(24)
    • [19].《随想录》、知识分子精神及其他(上)[J]. 朔方 2013(03)
    • [20].重回五四精神——审视巴金《随想录》[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0(09)
    • [21].睁眼看“魅影”——从贬斥《随想录》的文章说起[J]. 粤海风 2008(04)
    • [22].“中国的忏悔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20)
    • [23].《随想录》的“重复”与“唠叨”[J]. 文艺争鸣 2018(06)
    • [24].《随想录》片断[J]. 牡丹 2012(08)
    • [25].与巴金的《随想录》相遇[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05)
    • [26].浅析《随想录》的“微言大义”[J]. 山西青年 2019(10)
    • [27].从《随想录》看基督教文化对巴金的影响[J]. 文学教育(上) 2008(06)
    • [28].在历史镜像与文字记忆之间——由《随想录》而及当代文学写作诸问题[J]. 学术界 2013(04)
    • [29].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J]. 中国报道 2009(11)
    • [30].《随想录》、知识分子精神及其他(下)[J]. 朔方 2013(04)

    标签:;  ;  ;  ;  ;  

    巴金《随想录》主题意蕴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