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正交发射分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长伟[1](2020)在《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补偿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需求与技术的发展,新的通信体制不断涌现,而由于频谱资源的稀缺性,不同通信体制所分配到的频谱通常不连续。并发多频通信发射机的研制可以保证不同通信体制同时使用,同时能降低多体制/双频段集成通信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其中以并发双频系统最为常见。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的各种技术包括双频滤波技术、双频功率放大器匹配技术、双频天线技术和双频功率放大器失真补偿技术。然而,并发双频信号的组合峰均比高于单频信号,降低了双频通信发射机效率。信号通过双频通信发射机时产生更严重的非线性失真,不仅包括带内信号失真,而且不同频带间也会产生交调失真,与发射机调制器等失真结合起来,大大增加了失真补偿的难度和失真补偿的计算量,存在系统性能和复杂度不能兼顾等问题。本文为兼顾削峰效率、失真补偿性能和计算复杂度,将输入信号特性和发射机固有非线性特性与补偿结合起来,在峰均比抑制中考虑了双频信号的组合效应,在失真补偿中,结合发射机的固有失真特性和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特性,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而保持同等的失真补偿性能,兼顾了系统性能和复杂度。本文的具体创新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双频信号优化匹配的二维峰均比抑制算法。并发双频信号较传统的单频信号更复杂,其双频组合效应造成了传统方法存在过剪切和欠剪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双频信号优化匹配的二维峰均比抑制方法。该算法通过对输入信号幅度优化剪切匹配,避免了过剪切和欠剪切问题,改善了削峰抑制法产生的失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和传统算法比较改善了双频信号的峰均功率比抑制和削峰引入的失真。2)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二维峰值对消法。传统削峰滤波法中滤波计算量非常高,同时峰值再生降低峰均比抑制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二维峰值对消法,该方法通过将所需要剪切的峰值噪声视为双频抛物线的组合,从而根据双频信号组合效应构建所需削峰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二维峰值削峰法适用于中等削峰量,由于无需滤波或相关计算处理,极大的降低了计算复杂量,而所得到更优的峰均比抑制和近似的误码率性能。3)提出了一种可补偿PM-PM和PM-AM失真的实数多项式模型。传统方法利用记忆多项式对功率放大器进行建模,而忽视了在宽带情况下,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化会在发射机线性宽带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中引起失真。本文针对发射机的强非线性特性,分析发现了发射机存在的PM-PM和PM-AM失真规律,提出了一种可补偿PM-PM和PM-AM失真的实数多项式模型,所提的模型通过IQ分量的实数作为模型的输入不仅包含输入信号的幅度信息,还包含了其相位信号,可以表征并补偿在宽带信号输入下产生的PM-PM和PM-AM失真,解决了精度和计算量的平衡,测试结果和相关分析表明,实数多项式模型表征失真更完备,可以更精确的表征发射机的失真特性,同时实数的计算复杂度低于复数,带来了计算量的减少,兼顾了发射机失真补偿性能和计算复杂度的问题。4)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阶插值函数的功率放大器查找表模型。传统的功率放大器模型均未结合功率放大器固有的非线性输入输出特性,利用通用模型如记忆多项式或者查找表模型来表征从而造成计算度复杂,计算资源的浪费。实际上功率放大器的固有非线性中,功率放大器在小信号驱动时呈线性,随着幅度的增加,非线性逐渐增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阶插值函数的发射机LUT模型,在小信号时,利用线性插值来拟合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加,增加插值函数的阶数以提供足够的自由度来拟合增加的非线性度。同时根据拟合函数的连续性和平滑性,提前分析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减少所需提取的模型参数数量,进一步大大降低了模型提取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非线性补偿模型,本文提出的基于变阶插值函数的LUT模型在近似性能下大大降低了模型提取的复杂度。5)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和功率放大器特性的发射机加权记忆多项式模型,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幅度,而传统的功率放大器模型未结合输入信号的分布特性,采用的通用等精度模型不能达到非线性补偿的最优效果。本文结合输入信号的特性,根据其幅度对失真的影响和幅度的分布,对传统的记忆多项式模型进行加权,在保持计算量不变的同时,通过对大信号和高概率信号的加权,减少其造成的非线性,从而改善整体非线性补偿的效果。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通用记忆多项式模型,本文所提的加权记忆多项式模型能兼顾算法的复杂度和非线性补偿的性能。
吴雪萍[2](2020)在《基于压缩感知的空时译码研究及实现》文中提出由于MIMO-OFDM系统的信道是时域稀疏衰落信道,所以在空时分组码译码前,必须估计出空时分组码经过MIMO-OFDM系统时的信道参数。传统的信道估计技术往往需要借助大量的导频信号才能准确估计出信道的状态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频谱资源。而压缩感知理论弥补了传统估计技术的缺陷,对于稀疏的或者可压缩的信号,该技术能利用少量的观测数据精确重构出原始信号,减少了导频的放置数量,为信道估计提供新方案。本文围绕MIMO-OFDM系统中的空时分组码的译码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压缩感知理论在空时译码中的实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无线信道的环境特征、由MIMO技术和OFDM技术结合而成的MIMO-OFDM系统的通信过程以及空时编译码中的发射分集模型。(2)从信号的稀疏表示、观测矩阵的设计和重构算法三个组成部分对压缩感知理论展开研究。其次针对重构算法,简单介绍了三种基于压缩感知的OMP算法、ROMP算法以及GOMP算法的重构步骤。(3)根据接收信号、发送信号、信道参数和信道噪声四者间的关系,采用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或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在频域,用高斯随机矩阵与接收信号相乘得到观测信号,高斯随机矩阵与傅里叶变换阵相乘得到观测矩阵。利用重构算法,分别对文中论述的两种不同的发射分集模型进行信道估计仿真。重构出MIMO-OFDM系统的时域信道参数,供空时分组码的译码使用。仿真实验中,研究了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和空时译码,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方法,能够提高信道参数的估计精确度,降低了空时分组码译码的误码率。在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中,利用压缩感知理论能完成信道估计,利用信道估计得到的参数能完成空时译码。
寻建晖[3](2020)在《小型化多频宽带MIMO天线的去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数据速率和大信道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输入功率的情况下,利用多径效应大幅度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理论上,MIMO系统中端口越多,可获得的信道容量越大。然而,更多的天线单元和更小的间距会导致更强的耦合,从而降低MIMO系统的性能。因此,降低互耦、提高隔离度是小型化MIMO天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高频谱效率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采用同频同时全双工(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CCFD)无线通信技术。CCFD无线通信允许在同一带宽内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这在理论上极大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信道容量。然而,在CCFD的实现中,多天线系统的强自干扰与弱接收信号之间的大功率差是设计人员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实现CCFD通信必须要先解决本地发射机对接收机的自干扰问题。本论文一方面围绕小型化MIMO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单频带、多频带和宽频带MIMO天线设计方案,并对提升天线单元之间隔离度的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另一方面围绕CCFD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收发天线的设计方案,并对本地天线之间的自干扰抑制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单频带MIMO天线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单频带双元MIMO天线的去耦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款工作于2.4GHz频带上的高隔离度小型化MIMO天线。该天线由两个对称排列的折叠单极子天线单元组成,且单元之间的距离为0.10(0为2.4GHz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基于路径抵消原理设计了平面螺旋线去耦结构,印刷在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减小地板表面耦合电流,以提高隔离度。实测表明,增加去耦结构之后,该MIMO天线在工作频带上实现了良好的设计参数和隔离特性,可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无线通信系统中。2.针对多频带MIMO天线耦合问题,在单频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双频带双元MIMO天线的去耦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款工作于2.4GHz和5GHz频带上的高隔离度小型化MIMO天线。该天线通过在折叠单极子天线单元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开路枝节实现了双频带工作。去耦结构位于天线单元之间,由平面螺旋线谐振结构(低频带去耦结构)与倒L形陷波结构(高频带去耦结构)组成。实测表明,增加去耦结构之后,该天线在工作频带上实现了良好的设计参数和端口隔离度,可以覆盖2.4/5.2/5.8GHz WLAN等多个工作频段。而且该去耦结构与天线单元的设计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将其用于其他印制MIMO天线的高隔离设计中。3.针对宽频带MIMO天线耦合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正交极化结合去耦结构来实现宽频带去耦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款高隔离度的宽频带双极化MIMO天线。该天线由两个正交放置的贴片偶极子天线单元组成。为了增加带宽,对偶极子的方形辐射贴片进行了切角和扇形开槽,并且在其末端增加了垂直放置的矩形寄生贴片。为了抑制表面电流,提高端口隔离度,在两个天线的地板之间引入了由平面螺旋线谐振结构与倒L陷波结构组成的去耦单元。实测表明,增加去耦结构之后,该正交极化MIMO天线的工作带宽达到了62%(VSWR<1.5),平均端口隔离度大于30d B,能够同时覆盖多个不同的工作频段,可以将其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设计中。4.针对CCFD无线通信系统自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本地收发天线自干扰抑制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款高隔离度的共线偶极子CCFD收发天线。通过将两个间距为1.430(0为2.45GHz对应的自由空间波长)的共线偶极子分别放置到对方的零辐射方向,并结合提出的自干扰抑制结构,在实现收发天线同极化并全向辐射的同时,使得两者的端口隔离度在14.8%的相对带宽上达到50d B以上。而且增加该自干扰抑制结构之后对收发天线的原有特性参数几乎没有影响。该自干扰抑制结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于其他的天线类型,可以将其放置在与磁场线相垂直的平面内进行优化,来实现收发天线之间的高隔离特性。该天线自干扰抑制结构可以作为空域消除方法之一,与模拟消除、数字消除方法一起将CCFD自干扰降低到系统可接受的水平。
秦文萍[4](2020)在《高铁场景下LTE空时编码联合智能天线波束成形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快捷与舒适,但同时也对高铁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于第二代公共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的铁路专用数字通信系统GSM-R以窄带、话音通信为主,传输速率仅为100kbps左右,很难给列车上的旅客提供高速的数据业务,GSM-R向LTE-R演进势在必行。然而LTE-R与普通公网相比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需要一套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下一代铁路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面向下一代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空时编译码技术的机理,具体包括空时分组码,空时格码,分层空时码及其对应的检测/译码算法,并基于Matlab进行了仿真实现。文章结合不同编译码算法的复杂度、可实现性以及性能,对几种方案在高铁快时变环境下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其次,文章基于高铁特定场景为波束赋形技术带来的契机与挑战,研究了基于位置信息的波束赋形算法,并对该算法在理想定位与非理想定位两种情况下的误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存在定位误差的情况,提出将多根接收天线分别置于列车首尾的分布式波束成形算法,以获取额外的分集增益。理论剖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具有较低的加权因子求解复杂度,并且在高铁场景下能取得更好的误码性能。另外,本文还研究了LTE空时编码与发射/接收波束赋形结合的传输机制,并将这种结合算法引入到高铁场景下。文章理论推导了结合模型的系统表达式,并以误码率为主要指标对完美信道估计与过时信道状态信息两种情况下的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完美信道估计条件下,结合算法能获得优于单纯STBC、BF算法的性能。针对过时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引入基于AR模型的信道预测方法,并验证了所提方案在过时CSI情况下能给系统性能带来明显改善。
渠文宽[5](2020)在《基于MIMO-SCMA技术的室内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通信数据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射频通信存在频谱资源受限的问题,可见光通信因其绿色、安全性高、频带资源丰富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成为5G的重要补充技术。本文搭建了可见光通信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新的调制技术,有效增强了VLC的误码率性能和系统容量,以适应未来的高速、大规模连接和低时延的5G通信场景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阐述了室内可见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链路模型和信道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并搭建了可见光通信实验系统。(2)将稀疏码分多址技术应用于可见光通信中,针对VLC的特殊调制,利用映射将复数信号转化为实数信号。采用华为公司的码本和MPA译码算法,设计了仿真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将SCMA用于VLC中,六个用户共用四个物理资源块,系统容量提升50%。但由于码本的非正交性和VLC信道中周围环境光的干扰,使其误码率性能下降,在误码率为10-3时,与AWGN信道相比,信噪比增加了17d B左右。同时设计了基于SCMA的离线实验。(3)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应用于可见光通信中,主要包括空时编码技术以及接收分集技术。针对MIMO室内光源布局问题,考虑包含直射链路和一次反射链路下系统的光照度标准差和信噪比均值。在满足国际标准照度的前提下,建立了一个将照度均匀性和信噪比结合起来的函数。当房间模型为4m×4m×4m时,采用4组LED阵列对称分布的方式。仿真结果表明,MIMO结构相比SISO,功耗降低了17.4%。当LED阵列到房间四周墙壁的距离为1m,LED阵列中各灯珠距离为0.025m时,为最优光源布局,此时VLC整体性能最优。(4)提出将SCMA技术和MIMO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可见光通信中。以上述最优MIMO光源布局为基础,搭建了MIMO-SCMA VLC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在系统中引入STBC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技术,进行不同接收分集技术,不同接收分集数目和不同空时编码矩阵下误码率性能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合并比技术(MRC)具有最好的接收性能,随着发射端和接收端数目的增多,VLC系统误码率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误码率为10-2时,与SISO-SCMA系统相比,4发4收的MIMO-SCMA系统有12d B左右的增益。MIMO-SCMA VLC系统在增加系统容量的同时,提高了传输信息的稳定性。
吴坤任[6](2020)在《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信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移动通信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移动通信系统始终备受通信行业的关注。5G网络作为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的新基建也与LTE密切相关。本文参考LTE物理层协议对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信道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系统实现。本文完成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Matlab浮点仿真链路的搭建,研究其性能并为完成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的下行链路给予性能对比。基于德州仪器公司型号为TMS 320C6670的多核DSP完成了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收发链路的搭建,与Matlab浮点链路性能对比相差0.5dB左右,验证了DSP定点链路实现的正确性;基于频域能量检测算法研究分析了存在LTE信号时干扰的干扰检测性能;设计了物理层与其它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接口方案以及缓存过载处理方案,并对多核实现处理流程进行时序分析与优化,最后进行了视频通话分步测试检测了宽带认知通信系统搭建的正确性和完备性。论文对基于LTE的宽带认知通信系统物理层协议进行研究,对其时频域资源和下行关键信道进行详细分析,基于协议设计了PDSCH基站侧和用户侧的Matlab浮点仿真链路,传输模式分别设置为单端口、发射分集和空分复用,在高斯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对仿真链路在不同调制方式和传输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性能仿真,为DSP定点链路实现的正确性提供了性能参考。论文重点研究了基于DSP的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链路实现。论文对DSP平台AMC-2C6670和多核芯片TMS 320C6670进行了分析,并对DSP自带的应用于宽带认知通信系统DSP定点链路实现的协处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包括比特级协处理器、维特比译码协处理器等等。论文基于DSP芯片完成了系统下行链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总体流程设计和模块化处理,重点研究了PDSCH模块的流程规划和其中涉及的相关算法,完成了系统下行链路性能测试,通过与对应的Matlab浮点链路的性能比较,得到了基于DSP搭建的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链路无误这一结论。论文基于频域能量算法对存在PDSCH信号时的单音、多音和窄带干扰的干扰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论文对常见的干扰类型和干扰检测算法进行分析,对前向连续均值消除法(Forward Consecutive Mean Excision,FCME)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连续均值消除法(Consecutive Mean Excision,CME)进行性能对比和优缺点分析,在干噪比较高时,FCME和CME性能基本一致,但是在低干噪比时,FCME性能略优于CME。论文对单音、多音和窄带干扰进行了模型建立并在存在PDSCH信号的情况下进行了干扰检测性能仿真和分析,相对于噪声,PDSCH信号的统计特性更接近于干扰信号,所以PDSCH信号的引入会恶化干扰检测性能。最后分析了频域能量算法中帧累加数对干扰检测性能的影响,帧累加数越大干扰检测性能越好。论文对宽带认知通信系统物理层与MAC层和FPGA的数据传输接口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并对层与层之间的数据缓存和过载处理进行了研究。论文对物理层下行各类信息状态切换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完成了从获取系统信息到进行业务数据处理的整体流程实现。论文还对DSP多核处理进行了时序分析和优化,对基站侧双核和三核流程处理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对用户侧进行四核流程处理时间优化,使基站侧和用户侧各核处理每子帧时间均少于1ms。论文最后通过视频通话分步测试的方式对本文设计的宽带认知通信系统整体性和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视频通话服务器的接入证明了本文设计的通信系统链路完整且正确。论文最后对本文的工作及贡献进行了概括,并对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链路下一步工作和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周惠[7](2019)在《TD-LTE无线接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TD-LTE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竞争激烈的TD-LTE网络逐步启动,TD-LTE网络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建立一个用户满意度高的精品网络,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特别是在终端的初始接入网络中,接入优化技术更为重要。对于TD-LTE无线通信网络,接入是整个网络运行的基础,接入成功率是评估网络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提高接入成功率是TD-LTE网络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重点研究TD-LTE无线接入优化技术,主要涉及TD-LTE无线接入优化过程和TD-LTE关键技术,然后,从小区搜索失败分析、随机接入失败分析、鉴权保全失败分析、E-RAB建立失败分析这4个方向进行TD-LTE无线接入优化分析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网络,很好的提高了无线网络接入质量。以下为主要内容:首先,通过对TD-LTE无线网络中OFDM技术和MIMO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相关技术在TD-LTE无线网络接入优化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同时它成为了TD-LTE无线网络接入优化研究的必要的理论根据。然后,通过对TD-LTE系统技术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TD-LTE无线网络接入优化的方法流程。并且从小区搜索失败、随机接入失败、鉴权完保失败、E-RAB建立失败这4个方向展开详细地分析研究。最后,将TD-LTE无线接入优化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现网,结合实际TD-LTE接入的7种不同类型的优化案例,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测,用实际优化效果验证TD-LTE无线网络接入优化给用户体验带来的良好感知。
孙占委[8](2018)在《TD-LTE无线网络簇滚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移动TD-LTE网络经过扩大规模的试验网以及各期无线网工程的建设,已完成TD-LTE的规模部署。随着用户增加,流量爆发式增长,TD-LTE网络的建设重点从“广度”逐步转变到“深度”“厚度”层面,传统的网络规划不能快速、高效地解决现有网络问题。本论文提出科学、高效的簇滚动规划,主动挖掘网络问题,准确、科学地完成站址规划,支撑中国移动进行TD-LTE网络建设,打造精品网络,确保4G领先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TD-LTE的发展和演进,对TD-LTE系统OFDM、MIMO、帧结构和物理资源、信道编码、链路自适应等物理层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TD-LTE网络簇滚动规划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阐述了簇滚动规划的方法,包括簇滚动规划的工具、簇的覆盖规划、簇的容量规划、微站协同组网策略、频段规划原则。最后介绍某城市簇滚动规划项目的实施,包括项目的立项、组织结构、实施计划及项目实施前后网络质量的对比,验证了簇滚动规划的理论可行性。本文提出的TD-LTE网络簇滚动规划,能够系统、全面地定位TD-LTE网络问题,科学、准确地实现站址规划,高效地解决网络问题。通过某城市实施工程项目的验证,簇滚动规划适用密集城区、一般城区、县城等建筑复杂、人口密集的场景,是一种科学的网络规划方法,对应TD-LTE网络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欧阳露[9](2019)在《基于空间调制的高分集增益空时编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单天线传输技术在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上的局限性,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技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SM虽然提高了频谱效率,但没有考虑性能优化问题。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SM结合空时分组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既保证了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又提供了发射分集。利用STBC-SM优点,本文将STBC分别与SM的两种延伸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在多根天线传输下两种满分集空时编码空间调制方案。1.基于空间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旋转STBC-SM(RSTBC-SM)的空时编码设计方案。传统的空时分组码与空间调制相结合的STBC-SM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分集增益,但在发射天线大于2时无法在高速率下达到满分集状态。为了实现多根天线满分集状态,RSTBC-SM方案的符号矩阵利用准正交STBC结构来实现更高的分集增益,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该方案满足满分集并且速率高于传统STBC-SM方案。在性能分析方面,RSTBC-SM方案与传统STBC-SM方案相比,由于更高的分集增益,性能随着信噪比的增加逐渐优于传统STBC-SM方案。并且,RSTBC-SM方案相比DS-SM方案有更高的编码增益,误码率得到了改善。最后,将频谱利用率和编码复杂度进行折中,提出了另一种满分集空时编码设计方案。2.提出了一种新的满分集差分空间调制(LSTBC-DSM)方案。差分空间调制(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DSM)在SM基础上利用差分编码方式使得检测过程无需信道状态信息。随后提出的FE-DSM等方案可以实现在多根天线情况下的满分集增益,但由于每个时间块只能发送一个信息符号,无法提高频谱利用率。本论文在提出的满分集差分空间调制方案的基础上,利用预编码旋转矩阵在一个时间块传输多个信息符号。该方案与传统的差分空间调制方案相比,频谱利用率得到显着提高。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频谱利用率下,提出的方案与FE-DSM方案以及已提出的满分集空时编码设计方案的误码率斜率相似,分集增益相同。与已提出的满分集空时编码设计方案相比,虽然损失了一部分性能,但接收端可以无需信道状态信息。
李俊[10](2019)在《OQAM/FBMC无线通信系统发射分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比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基于交错正交幅度调制的滤波器组多载波(Offset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based Filter Bank Multicarrier,OQAM/FBMC)采用了设计良好的原型滤波器,可以获得更低的旁瓣性能。并且,OQAM/FBMC不需要使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具有更高的谱效。因此,OQAM/FBMC技术成为了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备选技术之一。此外,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可以极大改善通信系统性能,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因此,OQAM/FBMC与MIMO技术的结合将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主要研究MIMOOQAM/FBMC系统发射分集技术,包括Alamouti发射分集和延迟分集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OQAM/FBMC系统发射端块状Alamouti编码方案。在OQAM/FBMC系统中,虚部干扰受到周围数据的影响并具有随机性。通过对虚部干扰系数进行分析,证明了虚部干扰系数存在特殊的反演对称性。基于这一发现,提出了块状Alamouti分集方案。该方案利用反演对称性对OQAM/FBMC发送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编码,使得加上虚部干扰后形成的复数数据能够满足正交形式,从而可以在接收端成功译码,获取分集增益。在块状Alamouti分集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去掉了保护间隔,并对引入的干扰进行了分析和均衡。2、针对OQAM/FBMC系统Alamouti发射分集方案在高频率选择性信道下存在性能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扩展的Alamouti接收机方案。CP的引入简化了OFDM系统在高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接收端均衡处理。而OQAM/FBMC没有使用CP,只能依靠原型滤波器对抗多径衰落信道,在高频率选择性信道下使用简单的均衡处理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改善OQAM/FBMC在高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扩展的Alamouti接收机方案,将Alamouti译码模块移动到频率解扩模块之前。与传统的基于子载波的Alamouti译码方案不同,提出的Alamouti译码方案可以在更细粒度的频率点上进行,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此外,通过在Alamouti译码模块之前引入相位因子,可以在每个频率点上实现满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传统分集方案在高阶调制下误码性能存在很高的平台,几乎无法有效工作。而本方案可以突破这一瓶颈,并且在低信噪比时相比传统方案仍有4dB的性能提升。3、研究了OQAM/FBMC系统延迟分集方案。提出了两种基于频率扩展快速实现架构的OQAM/FBMC循环延迟分集方案。所提方案均是在频率解扩前的频点上进行等效信道均衡处理。但第一种方案在发射端是直接对每个符号进行循环延迟处理,在延迟量比较大时会引入较大的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第二种方案通过采用循环卷积替代线性卷积的方式,对OQAM/FBMC发射数据进行了分块处理,每个数据块都添加了CP。之后再对每个数据块进行循环延迟处理时,循环延迟量不再有限制。由于CP是对每个数据块进行添加,引入的开销比OFDM系统小。仿真结果表明,第一种基于线性卷积的方案比较适合平坦衰落信道。第二种基于循环卷积的方案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仍然能够获取较高的分集增益。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OQAM/FBMC系统下的Alamouti发射分集和延迟分集方案。所提方案在平坦衰落及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都能获取较高的分集增益,保障了通信可靠性。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正交发射分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正交发射分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双频发射机线性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峰均比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及模型 |
2.1 通信信号特性 |
2.1.1 WCDMA系统模型 |
2.1.2 OFDM系统模型 |
2.1.3 双频系统信号特征 |
2.2 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模型 |
2.2.1 并发双频发射机结构 |
2.2.2 静态功率放大器失真 |
2.2.3 记忆功率放大器失真 |
2.2.4 正交调制器失真类型 |
2.2.5 双频功率放大器交调失真 |
2.2.6 群时延失真 |
2.2.7 相位噪声和载波频率偏移失真 |
2.3 并发双频发射机信号处理与失真补偿方法 |
2.3.1 峰均比抑制法 |
2.3.2 失真补偿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频通信系统二维削峰技术 |
3.1 引言 |
3.2 双频削峰法的PAPR公式推导 |
3.3 传统的双频削峰法 |
3.4 基于分段函数的双频削峰法 |
3.4.1 算法的提出 |
3.4.2 算法性能的分析 |
3.4.3 算法性能的分析 |
3.5 仿真结果 |
3.5.1 不同峰均比下PAPR削峰法性能评估 |
3.5.2 相似峰均比下二维削峰法性能评估 |
3.5.3 联合削峰法和数字预失真方法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峰值消除的低复杂二维削峰技术 |
4.1 引言 |
4.2 传统的剪切滤波法 |
4.3 所提的低复杂度峰均比抑制法 |
4.3.1 单频剪切噪声脉冲估计 |
4.3.2 过采样信号相关性 |
4.3.3 双频噪声块消剪 |
4.4 仿真 |
4.4.1 计算复杂度 |
4.4.2 性能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迪卡尔坐标系的双频通信发射机的联合失真模型 |
5.1 引言 |
5.2 传统并发双频发射机失真建模与补偿 |
5.3 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双频通信发射机记忆多项式模型 |
5.3.1 宽带发射机的PM-AM和 PM-PM失真 |
5.3.2 双频功率放大器完整Volterra模型 |
5.3.3 调制器失真模型 |
5.3.4 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双频通信发射机记忆多项式模型 |
5.3.5 模型的提取 |
5.4 测试 |
5.4.1 参数提取计算量估计 |
5.4.2 模型性能估计 |
5.5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变阶插值的双频通信发射机查找表模型 |
6.1 引言 |
6.2 传统同阶插值的LUT模型 |
6.2.1 二维双线性插值的双频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
6.2.2 二次插值的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
6.2.3 三次样条插值的双频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
6.3 变阶插值函数的双频功率放大器LUT模型 |
6.3.1 算法的提出 |
6.3.2 变阶插值函数模型 |
6.3.3 变阶插值函数参数的提取 |
6.4 测试 |
6.4.1 函数提取的计算复杂度 |
6.4.2 所提模型性能对比 |
6.5 结论 |
第七章 双频通信发射机加权多项式模型 |
7.1 引言 |
7.2 二维加权记忆非线性模型 |
7.2.1 双频信号和功率放大器特征 |
7.2.2 二维加权非线性双盒模型 |
7.2.3 双频功率放大器模型参数提取 |
7.3 测试 |
7.4 结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基于压缩感知的空时译码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缩感知理论研究现状 |
1.2.2 信道估计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空时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组织机构 |
第二章 MIMO-OFDM系统中的空时编码 |
2.1 无线信道特性 |
2.1.1 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 |
2.1.2 多径时延和多普勒扩展 |
2.2 MIMO-OFDM系统 |
2.2.1 MIMO技术 |
2.2.2 OFDM技术 |
2.2.3 MIMO-OFDM系统模型 |
2.3 空时编译码 |
2.3.1 2*1Alamouti发射分集模型 |
2.3.2 2*2Alamouti发射分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缩感知理论 |
3.1 压缩感知理论构成 |
3.1.1 稀疏信号 |
3.1.2 观测矩阵 |
3.1.3 信号重构 |
3.2 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信道估计算法 |
3.2.1 OMP算法 |
3.2.2 GOMP算法 |
3.2.3 ROMP算法 |
3.3 压缩感知实现信道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在空时译码中的应用 |
4.1 基于训练序列的通信系统仿真模型 |
4.1.1 2发1收的信道估计 |
4.1.2 2发2收的信道估计 |
4.2 信道估计在空时译码中的应用 |
4.2.1 2发1收的空时译码 |
4.2.2 2发2收的空时译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在空时译码中的应用 |
5.1 导频模式 |
5.1.1 块状导频 |
5.1.2 梳状导频 |
5.1.3 格状导频 |
5.2 MIMO-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模型 |
5.2.1 基于导频的2发1收信道估计 |
5.2.2 基于导频的2发2收信道估计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1 2发1收空时译码仿真实验 |
5.3.2 2发2收空时译码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3)小型化多频宽带MIMO天线的去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创新点与组织架构 |
1.3.1 本文创新点 |
1.3.2 本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MIMO天线基础理论分析 |
2.1 MIMO技术综述 |
2.1.1 无线信道及其特点 |
2.1.2 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 |
2.1.3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
2.2 MIMO天线的相关参数 |
2.2.1 方向图 |
2.2.2 天线效率 |
2.2.3 方向性系数和增益 |
2.2.4 输入阻抗 |
2.2.5 天线极化 |
2.2.6 散射参数 |
2.2.7 相关系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化单频带MIMO天线的设计和去耦 |
3.1 引言 |
3.2 单极子和倒F天线的特性 |
3.2.1 单极子天线的基本原理和辐射特性 |
3.2.2 倒F天线的基本原理和辐射特性 |
3.3 小型化单频带MIMO天线的设计 |
3.3.1 折叠单极子MIMO天线 |
3.3.2 天线单元输入阻抗优化 |
3.3.3 地板长度及屏蔽罩对性能影响分析 |
3.4 单频带MIMO天线去耦结构的设计 |
3.4.1 单频带去耦结构设计 |
3.4.2 去耦机理分析 |
3.4.3 去耦结构关键参数研究 |
3.5 单频带MIMO天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化双频带MIMO天线的设计和去耦 |
4.1 引言 |
4.2 小型化双频带MIMO天线的设计 |
4.2.1 双频带MIMO天线结构 |
4.2.2 天线关键参数研究 |
4.3 双频带MIMO天线去耦结构的设计 |
4.3.1 双频带去耦结构设计 |
4.3.2 去耦机理分析 |
4.3.3 去耦结构关键参数研究 |
4.4 双频带MIMO天线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频带双极化MIMO天线的设计和去耦 |
5.1 引言 |
5.2 宽频带双极化天线结构 |
5.3 天线宽频带设计原理及流程 |
5.4 天线关键参数研究 |
5.4.1 寄生贴片的影响 |
5.4.2 参数L的影响 |
5.4.3 参数R的影响 |
5.5 宽频带双极化MIMO天线的去耦 |
5.5.1 宽频带去耦结构设计 |
5.5.2 宽频带去耦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 |
5.6 宽频带双极化MIMO天线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5.7 宽频带双极化十六元MIMO阵列设计与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同频同时全双工天线自干扰抑制设计 |
6.1 引言 |
6.2 CCFD无线通信系统简介 |
6.3 共线偶极子及自干扰抑制结构设计 |
6.4 自干扰抑制机理分析 |
6.5 自干扰抑制结构关键参数研究 |
6.6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高铁场景下LTE空时编码联合智能天线波束成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时编译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波束成形算法研究现状 |
1.2.3 空时编码与波束成形结合机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LTE系统中多天线技术基础 |
2.1 多天线发射概述 |
2.2 空间分集 |
2.2.1 发射分集 |
2.2.2 接收分集 |
2.3 空间复用 |
2.3.1 开环空间复用 |
2.3.2 闭环空间复用 |
2.4 波束成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场景下空时编译码技术探究 |
3.1 STBC编译码方法 |
3.1.1 STBC编码方法 |
3.1.2 STBC译码方法 |
3.2 STTC编译码方法 |
3.2.1 STTC编码方法 |
3.2.2 维特比译码方法 |
3.3 VBLAST编译码方法 |
3.3.1 VBLAST编码方法 |
3.3.2 VBLAST检测方法 |
3.4 高铁场景下的性能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位置信息的波束成形 |
4.1 基于位置信息的波束成形技术 |
4.1.1 高铁场景下无线通信的特点 |
4.1.2 算法基本思想 |
4.2 角度参量的计算 |
4.2.1 子空间分解类算法 |
4.2.2 几何计算法 |
4.2.3 定位误差分析 |
4.3 改进的分布式波束成形算法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4.1 波束成形算法影响因素分析 |
4.4.2 LBBF与 DLBF算法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TE空时分组码与波束成形结合的传输机制 |
5.1 系统模型 |
5.1.1 几种不同的结合传输机制 |
5.1.2 接收信号的检测 |
5.2 信道模型建立 |
5.2.1 信道建模方法 |
5.2.2 考虑过时的CSI |
5.3 基于AR预测模型的改善方法 |
5.4 仿真分析 |
5.4.1 完美信道估计条件下的性能 |
5.4.2 过时CSI条件下的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MIMO-SCMA技术的室内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址技术在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3 稀疏码分多址技术在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4 多输入多输出在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5 室内光源布局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架构安排 |
第二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及原理 |
2.1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介绍 |
2.2 LED光源 |
2.2.1 LED的发光原理以及特性 |
2.2.2 LED驱动电路 |
2.3 光电探测器 |
2.4 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 |
2.5 均衡电路 |
2.6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
2.6.1 室内VLC系统信道模型 |
2.6.2 室内VLC系统链路模型 |
2.6.3 室内VLC系统的光照度 |
2.6.4 室内VLC系统的直流增益和接收功率 |
2.6.5 室内VLC系统的信噪比 |
2.6.6 室内VLC系统建模 |
2.7 室内可见光通信硬件系统 |
2.7.1 发射端模块 |
2.7.2 接收端模块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CMA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 |
3.1 稀疏码分多址技术 |
3.1.1 低密度签名技术 |
3.1.2 稀疏码分多址技术原理 |
3.2 SCMA系统 |
3.2.1 上行链路 |
3.2.2 下行链路 |
3.3 SCMA发射端技术 |
3.4 SCMA接收端技术 |
3.5 基于可见光通信系统的SCMA仿真 |
3.5.1 SCMA仿真系统搭建 |
3.5.2 VLC信道仿真结果分析 |
3.5.3 AWGN信道仿真结果分析 |
3.6 基于室内VLC系统的SCMA离线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IMO-SCMA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 |
4.1 MIMO技术介绍 |
4.2 MIMO分集技术 |
4.2.1 发射分集技术 |
4.2.2 接收分集技术 |
4.3 MIMO复用技术 |
4.4 室内MIMO可见光通信光源布局设计 |
4.4.1 室内MIMO可见光通信系统仿真参数 |
4.4.2 照度仿真分析 |
4.4.3 信噪比仿真分析 |
4.4.4 整体性能仿真分析 |
4.5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MIMO-SCMA仿真 |
4.5.1 MIMO-SCMA仿真系统搭建 |
4.5.2 仿真中各模块介绍 |
4.6 MIMO-SCMA仿真结果分析 |
4.6.1 不同接收分集算法下的性能对比分析 |
4.6.2 不同接收分集数目下的性能对比分析 |
4.6.3 不同发射分集数目下的性能对比分析 |
4.6.4 MIMO-SCMA和 SISO-SCMA性能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信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架构 |
1.3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物理层关键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物理层下行信道 |
2.1 TD-LTE宽带认知通信系统基本框架 |
2.1.1 LTE协议栈结构 |
2.1.2 LTE时域、频域和空间域资源 |
2.2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物理层下行信道 |
2.2.1 物理层下行广播信道 |
2.2.2 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 |
2.2.3 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 |
2.3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PDSCH性能仿真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SP的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链路实现 |
3.1 DSP平台及芯片 |
3.1.1 AMC-2C6670 平台 |
3.1.2 多核DSP芯片TMS 320C6670 |
3.2 基于DSP的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整体设计 |
3.2.1 基站侧下行物理层总体设计 |
3.2.2 用户侧下行物理层总体设计 |
3.3 DSP协处理器 |
3.3.1 BCP |
3.3.2 FFTC |
3.3.3 VCP |
3.4 基于DSP的 PDSCH性能研究及分析 |
3.5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速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干扰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
4.1 干扰检测原理概述 |
4.1.1 常见干扰 |
4.1.2 常见干扰检测算法 |
4.1.3 前向连续均值消除法(FCME) |
4.2 基于频域能量检测算法的PDSCH干扰检测性能仿真及分析 |
4.2.1 常见干扰模型 |
4.2.2 FCME算法和CME算法的性能对比 |
4.2.3 帧累加数对干扰检测性能的影响 |
4.2.4 常见干扰检测性能对比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整体实现 |
5.1 物理层与MAC层以及FPGA的下行接口方案设计与实现 |
5.1.1 物理层与MAC层接口方案设计与实现 |
5.1.2 物理层与FPGA接口方案设计与实现 |
5.2 缓存过载处理方案设计 |
5.3 物理层下行状态切换方案设计 |
5.4 时序分析与优化 |
5.4.1 基站侧多核时序优化 |
5.4.2 用户侧多核时序优化 |
5.5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整体性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及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件A 宽带认知通信系统接口设计表 |
(7)TD-LTE无线接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TD-LTE系统概述及关键技术 |
2.1 TD-LTE系统概述 |
2.1.1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演进 |
2.1.2 TD-LTE标准化历程 |
2.1.3 TD-LTE系统需求 |
2.1.4 TD-LTE网络结构 |
2.2 TD-LTE技术特征 |
2.3 TD-LTE物理层关键技术 |
2.3.1 OFDM技术 |
2.3.2 MIMO技术 |
2.3.3 HARQ技术 |
2.3.4 链路自适应技术 |
2.3.5 物理层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D-LTE无线接入优化技术研究 |
3.1 TD-LTE无线接入概述 |
3.1.1 TD-LTE接入优化目标及概述 |
3.1.2 TD-LTE接入过程概述 |
3.2 TD-LTE接入关键参数研究 |
3.2.1 覆盖相关参数 |
3.2.2 重选相关参数 |
3.2.3 切换相关参数 |
3.3 TD-LTE接入优化思路 |
3.4 TD-LTE接入问题定位概述 |
3.4.1 小区搜索失败分析 |
3.4.2 随机接入失败分析 |
3.4.3 鉴权完保失败分析 |
3.4.4 E-RAB建立失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D-LTE接入优化实例分析与讨论 |
4.1 弱覆盖类 |
4.1.1 案例分析 |
4.1.2 总结 |
4.2 无线信道差类 |
4.2.1 案例分析 |
4.2.2 总结 |
4.3 参数类-PRACH配置异常 |
4.3.1 案例分析 |
4.3.2 总结 |
4.4 参数类-参数配置异常 |
4.4.1 案例分析 |
4.4.2 总结 |
4.5 版本、硬件类 |
4.5.1 案例分析 |
4.5.2 总结 |
4.6 基站故障类 |
4.6.1 案例分析 |
4.6.2 总结 |
4.7 UE设备异常类 |
4.7.1 案例分析 |
4.7.2 总结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TD-LTE无线网络簇滚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演进 |
1.2 TD-LTE发展现状 |
1.3 TD-LTE无线网络规划现状 |
1.4 论文的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TD-LTE系统关键技术 |
2.1 TD-LTE标准化历程 |
2.2 TD-LTE系统需求指标 |
2.3 TD-LTE网络结构 |
2.4 TD-LTE无线网规划特性 |
2.4.1 TD-LTE无线网覆盖规划特性 |
2.4.2 TD-LTE无线网容量规划特性 |
2.4.3 TD-LTE无线网参数规划特性 |
2.5 TD-LTE的 OFDMA/SC-FDMA技术 |
2.5.1 OFDM技术基本原理 |
2.5.2 OFDM技术的不足 |
2.5.3 TD-LTE上行多址方式 |
2.6 TD-LTE的 MIMO技术 |
2.6.1 MIMO技术原理 |
2.6.2 空间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 |
2.6.3 TD-LTE天线的传输模式 |
2.6.4 TD-LTE系统上行天线选择 |
2.7 信道编码和链路自适应技术 |
2.7.1 信道编码 |
2.7.2 链路自适应技术 |
2.8 帧结构和物理资源 |
2.8.1 帧结构 |
2.8.2 TD-LTE系统物理资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D-LTE无线网络簇滚动规划研究 |
3.1 TD-LTE无线网络簇滚动规划概述 |
3.1.1 簇滚动规划的概念 |
3.1.2 研究簇滚动规划的目的 |
3.2 簇滚动规划 |
3.2.1 TD-LTE网络簇滚动规划原则 |
3.2.2 簇滚动规划的流程 |
3.3 簇滚动覆盖规划 |
3.3.1 数据采集 |
3.3.2 问题分析 |
3.3.3 规划方案制定 |
3.4 簇滚动容量规划 |
3.4.1 簇滚动容量规划整体思路 |
3.4.2 扩容标准 |
3.4.3 扩容技术要求 |
3.4.4 用户预测 |
3.4.5 用户分析 |
3.5 仿真计算 |
3.6 簇滚动频段规划 |
3.6.1 TD-LTE频段资源 |
3.6.2 簇滚动频段资源规划 |
3.7 微站协同组网 |
3.7.1 微站的概述 |
3.7.2 建设方式的说明 |
3.7.3 建设方式的选择 |
3.7.4 微站设备选择要求 |
3.7.5 小区划分 |
3.7.6 天线的设置 |
3.8 系统间干扰规避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城市簇滚动规划项目实施 |
4.1 某城市无线网络现状 |
4.1.1 TD-LTE网络现状 |
4.1.2 2G、TD-SCDMA网络现状 |
4.2 簇滚动规划项目实施背景及时间计划 |
4.3 簇滚动规划项目组织结构和流程 |
4.4 簇滚动规划项目成果 |
4.4.1 规划簇的划分 |
4.4.2 输出文件的组成 |
4.4.3 簇滚动规划项目成果 |
4.5 簇滚动规划项目案例 |
4.6 某城市簇滚动规划实施的意义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D-LTE网络簇滚动规划的总结 |
5.1 TD-LTE网络簇滚动规划和传统规划的对比 |
5.1.1 TD-LTE网络簇滚动规划的优点 |
5.1.2 TD-LTE网络簇滚动规划的缺点 |
5.2 簇滚动规划适用场景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空间调制的高分集增益空时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空间调制系统的空时编码概述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差分空间调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空时编码方案和空间调制技术 |
2.1 MIMO无线通信系统 |
2.2 空时编码STBC |
2.2.1 Alamouti编码方案 |
2.2.2 空时编码设计准则 |
2.2.3 Alamouti方案的性能分析 |
2.2.4 正交空时分组码 |
2.3 空间调制技术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广义空间调制 |
2.3.3 差分空间调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旋转变换满分集空间调制空时编码方案 |
3.1 STBC-SM传输方案 |
3.1.1 编码原理及优化 |
3.1.2 低复杂度检测算法 |
3.1.3 性能分析 |
3.2 基于空间调制的空时编码方案 |
3.2.1 HR-STBC-SM方案 |
3.2.2 STBC-TSM方案 |
3.2.3 DS-SM方案 |
3.2.4 仿真结果分析 |
3.3 基于空间调制的满分集空时编码方案 |
3.3.1 系统方案设计 |
3.3.2 分集增益分析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基于空间调制的满分集空时编码方案改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满分集空时编码差分空间调制方案 |
4.1 传统差分空间调制 |
4.1.1 数字模型 |
4.1.2 性能分析 |
4.2 获得发射分集的差分空间调制方案 |
4.2.1 DM-DSM方案 |
4.2.2 FE-DSM方案 |
4.2.3 OSTBC-DSM方案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基于差分空间调制的满分集空时编码方案 |
4.3.1 系统方案设计 |
4.3.2 分集增益分析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0)OQAM/FBMC无线通信系统发射分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挑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OQAM/FBMC系统原理 |
2.1 OQAM/FBMC无线通信系统 |
2.2 OQAM/FBMC正交性分析 |
3 OQAM/FBMC发射端块状Alamouti编码设计 |
3.1 Alamouti分集方案 |
3.2 OQAM/FBMC Alamouti分集方案问题 |
3.3 OQAM/FBMC块状Alamouti编码方案 |
3.4 仿真结果及性能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4 OQAM/FBMC Alamouti分集方案接收机设计 |
4.1 基于频率扩展的OQAM/FBMC架构 |
4.2 基于频率扩展的OQAM/FBMC Alamouti接收机设计 |
4.3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OQAM/FBMC延迟分集方案 |
5.1 延迟分集 |
5.2 OQAM/FBMC类延迟分集方案 |
5.3 基于频率扩展的循环延迟分集方案 |
5.4 仿真结果及性能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正交发射分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并发双频通信发射机失真补偿技术研究[D]. 陈长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2]基于压缩感知的空时译码研究及实现[D]. 吴雪萍.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3]小型化多频宽带MIMO天线的去耦方法研究[D]. 寻建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高铁场景下LTE空时编码联合智能天线波束成形技术研究[D]. 秦文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基于MIMO-SCMA技术的室内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D]. 渠文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宽带认知通信系统下行信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吴坤任.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TD-LTE无线接入关键技术研究[D]. 周惠.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8]TD-LTE无线网络簇滚动规划研究[D]. 孙占委.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9]基于空间调制的高分集增益空时编码技术研究[D]. 欧阳露.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10]OQAM/FBMC无线通信系统发射分集研究[D]. 李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通信论文;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mimo论文; 分集技术论文; 正交频分复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