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股权激励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层分配制度和激励模式。它通过约定的方式让经营者得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使经营者的角色由单纯的代理人转向管理者和所有者,从而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与利益连结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股权激励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使经营者更加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权激励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就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于现代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有了第一家试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公司—深圳万科集团。同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证券市场特有的股权分置状况,严重阻碍了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逐渐被废除、打破,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2004年国务院提出的《公司法》修改草案,修改了诸多制约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条款。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序幕。2006年1月1日,新修改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正式开始实施,进一步为股权激励制度扫清政策法律障碍。同时,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2006年12月6日,国资委颁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奠定了推行股权激励政策必要的法律基础,对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原理,对公司绩效和股权激励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全面描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第一章导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可能的贡献,最后介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股权激励缘起的基本理论,即股权激励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公司高管和股东的利益、责任风险不同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入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起了关键作用,而股权激励正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肯定。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某种程度的有限理性或者交易费用,使得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代理人并不会仅仅按照显性契约条款约定的报酬标准确定自己的努力程度,契约中的隐性条款也会成为重要的激励因素。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不应该只强调企业的生产性却忽视其交易性,即重视企业制度结构或产权安排。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应该以经营管理者作为并购对象,通过股权激励,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内部化,成为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公司绩效和股权激励关系实证研究的主要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们的主要特点是研究结论有很大差异,样本、变量的选取以及实证方法的选取有所不同等。第三章股权激励效应形成机制。首先介绍了股权激励的定义和类型,本文将股权激励类型按照激励对象权利义务和激励标的模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并具体介绍了每种分类下的股权激励模式。然后从内在因素和外在传导机制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股权激励效应形成机理。在内在因素的分析上,主‘要通过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分析股权激励为什么能对经营者的行为造成影响;外在传导机制则是从股票市场的角度出发,分析股价传递的信息,对经营者造成的影响以及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第四章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股改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情况,并描述了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遇到的障碍。接着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扫清的障碍和带来的好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割裂问题、解决了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问题、有助于股票定价机制的理性回归、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公司管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最后描述了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对这些公司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控股类别以及激励模式的选择作了描述性统计。第五章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股权激励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的核心部分。1.研究假设根据股权激励效应形成的内在因素,提出假设一,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股权激励持股比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外在传导机制等,提出假设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与股权激励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研究设计选择从2005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样本,以股权激励比例和股权激励价值作为自变量,公司绩效作为因变量,同时选取公司规模、资本结构、控股类别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3.实证结果及分析首先对样本公司基本情况、股权激励实施前后两年的绩效和模型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从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检验自变量以及模型的相关性,判定变量的设定和模型的设计是符合统计学要求的。最后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用回归结果来验证假设。第六章结论和建议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的公司绩效比实施前有明显提高。2.股权激励价值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说明股权激励给经营者带来的额外报酬越多,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3.股权激励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表明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员工的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越大,企业的绩效越好。最后,利用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结果,从管理部门和公司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科学股权激励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有效的经理人市场。本文可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将股权激励效应形成机制分为内在机制和外部传导机制,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股权激励效应形成机制,为建立模型打下理论基础。2.在分析股权激励水平时,不仅分析了公司股权激励授予经营者股权,让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带来的激励效应,同时还考虑了股权收益带来的激励效应。并在模型建立中,将两者同时设为解释变量,观察其对绩效的影响。3.研究在新背景下展开。选取了股改开始到08年底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为最新,同时,提出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本文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样本选择方面。由于本文的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所以样本数量只有31个,占我国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很小。对整个证券市场而言,说服力有限。随着股改的进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会越来越多,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数量,增加实证结果的说服力。2.公司绩效包括经营绩效、组织绩效和财务绩效。由于前两个衡量指标难于量化,本文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只选取了财务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所以本文的实证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3.在变量选取方面,因为样本量较少,没有考虑行业规模,风险因素,成长性,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需要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贡献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贡献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1.4 交易成本理论
  • 2.2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3. 股权激励效应形成机制
  • 3.1 股权激励的含义及类型
  • 3.2 股权激励效应形成机理分析
  • 4.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分析
  • 4.1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分析
  • 4.2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分析
  • 5.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股权激励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2 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权激励计划对境内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分析[J]. 当代石油石化 2019(12)
    • [2].股权众筹法律问题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3].民族自治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特征及其效果研究[J]. 会计师 2019(23)
    • [4].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以H公司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8)
    • [5].我国股权众筹风险问题[J]. 区域治理 2019(39)
    • [6].股权合作制:用未来激励现在[J]. 人力资源 2020(01)
    • [7].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8].股权激励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2)
    • [9].思创医惠:股权激励带来新动力[J]. 股市动态分析 2019(50)
    • [10].美英农业股权众筹发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展望 2020(01)
    • [11].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研究[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12].股权激励的法律适用与实施[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13].巧选股权激励持股平台[J]. 中国外汇 2019(24)
    • [14].美国公司双重股权结构:溯源、争议及借鉴[J]. 财务研究 2019(05)
    • [1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 营销界 2019(48)
    • [16].M集团股权激励问题探讨[J]. 河北企业 2020(03)
    • [17].股权激励、市场关注与市场预期实现[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18].高管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业绩[J]. 财会通讯 2020(03)
    • [19].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 财经界 2020(05)
    • [20].加强股权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21].《证券法》2019年修订背景下股权代持的区分认定[J]. 法学评论 2020(03)
    • [2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比较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20(05)
    • [23].股权激励、市值管理与企业现金持有[J]. 财会通讯 2020(07)
    • [24].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究[J]. 西部皮革 2020(08)
    • [25].关于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浅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4)
    • [26].代理问题下国企股权激励与私企股权激励的差异[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2)
    • [27].离婚时夫妻共有股权的处分规则——以夫妻共有股权的价值评估为中心[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03)
    • [28].双层股权结构的“日落条款”[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3)
    • [29].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20(13)
    • [30].谈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势——以小米公司为例[J]. 财富时代 2020(05)

    标签:;  ;  ;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