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比较多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约占鼻腔鼻窦肿瘤的0.4%-4.7%,其男女性别发病率差别较大,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据有关报道显示,随着人类受饮食,生活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侵袭性、高复发性和易癌变等临床特点。其病因复杂且诱发因素较多,迄今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随着对信号通路传导系统在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通过干预信号通路传导途径治疗肿瘤已成为生物治疗的新兴领域。Fascin蛋白属于三叶虫结构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人类Fascin-1 (FSCN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p22,在正常组织器官中,FSCN1表达于间叶组织和神经系统,编码一种分子质量为55 kDa的细胞骨架蛋白,可与F-肌动蛋白结合,定位于细胞质张力纤维和细胞膜皱褶边缘的丝状伪足、微棘的核心肌动蛋白束中,Fasein蛋白N端第39位的丝氨酸为蛋白激酶C(PKC)的磷酸化位点,该位点的磷酸化可调节Fascin蛋白与F-actin的结合活性以及细胞膜表面丝状伪足和微棘的形成,提示Fascin蛋白可能在细胞迁移、细胞黏附以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等过程中发挥作用,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是一种多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由C-met蛋白介导,能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及新生血管生成。HGF主要由间质细胞衍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数种上皮源性的细胞(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细胞有丝分裂、刺激细胞移动并且对抗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HGF-c-Met信号传导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HGF及其受体的研究,可能会为抗肿瘤转移防治提供一个极有希望的靶点。本研究拟收集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新鲜组织标本,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下鼻甲粘膜12例(对照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40例,鼻腔鼻窦鳞癌14例。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SCN1和HGF在下鼻甲、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FSCN1和HGF在N I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收集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新鲜组织标本,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下鼻甲粘膜12例(对照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40例,鼻腔鼻窦鳞癌1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等其他相关治疗,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同术前。2.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FSCN和HGF在3种鼻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3.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X2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FSCN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下鼻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1/12),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5%(21/40),在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6%(11/14),三种鼻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GF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少数见于细胞核内,在下鼻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1/12),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16/40),在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9%(12/14),三种鼻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FSCN1/HGF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和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1. FSCN1和HGF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均高表达,提示FSCN1和HGF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 FSCN1和HGF均参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形成过程,但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病程、年龄及性别等因素无关。3. FSCN1和HGF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协同参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形成过程。4. FSCN1和HGF在下鼻甲组织、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及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升高,提示二者在三种鼻病的转化中起一定促进作用。5. FSCN1和HGF的表达可反映鼻腔鼻窦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二者过度表达可能是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癌的早期事件,通过检测二者在三种鼻病的表达,为预防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诊疗提供新思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论文; 免疫组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