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价格是弹性的还是刚性的,即价格调整是即时的还是滞后的。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究竟更符合哪一种理论,还没有一致的答案,也正因为如此,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从未停止。本文的主题并不是去论证或推翻某种结论,因为每一种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不同的结论产生于不同的假设前提。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近十年来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各种传导渠道(如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资本市场等)的传导效果上,即通过各个渠道中的变量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来考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为中国货币政策改革提供有效的建议。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一方面回顾了国外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发展和国内针对这一课题所做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革过程进行了梳理;第四章对中国近十年来货币政策各个传导渠道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信贷和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得到发挥;资本市场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效应开始显现;汇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到一定作用。文章实证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数据选取与处理以及滞后期的选择上进行了扩展和更加细致的考察。第五章和第六章分析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
  • 第二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回顾与综述
  • 第一节 货币政策无效论
  • 第二节 货币政策有效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革过程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二节 1998-2007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
  • 第五章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 第二节 政府投资规模过大
  • 第三节 财政资金存量过多
  • 第四节 货币市场功能残缺
  • 第五节 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
  • 第六节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 第七节 金融创新发展迅速
  • 第六章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路探讨
  • 第一节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外经验
  • 第二节 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性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