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再燃脱除燃煤流化床烟气中N2O的机理研究

生物质气再燃脱除燃煤流化床烟气中N2O的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流化床燃煤技术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控制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和NO2)的排放,但它的氧化亚氮(N2O)排放浓度(约为30~360mg/Nm3),比传统煤粉炉排放浓度(低于30 mg/Nm3)高出数倍。N2O是一种对大气环境有很大破坏作用的温室气体,煤的流化床燃烧是其重要来源。因此,有必要对N2O问题进一步认真研究,找到抑制N2O生成的有效方法。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和CO2净零排放特性,通过热解气化可以转化为以H2、CO和CH4为主的可燃气体,基于这些可燃气具有还原性能够实现N2O的转化,本文提出通过生物质气化气在燃煤炉膛中再燃(生物质间接与煤混燃)的方式,降低N2O的排放。与生物质和煤粉直接混燃相比,这种间接混燃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N2O的排放,还能避免直接混燃产生的炉内积灰、结焦和腐蚀等问题,从而能保证燃煤流化床锅炉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围绕着生物质气化气再燃减少N2O排放的主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生物质气化气及其主要组分对N2O均相和非均相分解的影响。从生物质气主要组分H2、CH4和CO出发,在小型立式流化床实验台上通过改变再燃气占烟气比例和烟气含氧量研究生物质气及其主要组分对N2O均相分解的影响规律。当反应温度为900℃时,占烟气比例相同的CO、H2和CH4对N2O分解的促进作用顺序是:H2>CO>CH4;相同烟气含氧量下,N2O分解率随着H2、CO和CH4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比例的H2或CO作用时N2O分解率随烟气含氧量的增大而降低,相同比例的CH4作用时N2O分解率随烟气含氧量的增大而增大。基于CFB锅炉的燃烧工况,考察了电厂循环灰和底灰及其主要氧化物组分CaO、Fe2O3、Al2O3和SiO2作用下生物质气对N2O非均相分解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分别以四种氧化物为床料时,床料CaO对N2O非均相分解的促进作用最大;若烟气不含氧,在循环灰和底灰作用下,当生物质气量为0.2%时N2O非均相分解率比无生物质气时高出10%,而烟气含氧时N2O分解率随生物质气量增大而增加;循环灰作用下生物质气组分H2对不含氧烟气中N2O非均相分解促进作用最大,而对应烟气含氧,循环灰作用下生物质气组分CH4对N2O非均相分解促进作用最大。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利用柱塞流模型揭示了燃烧工况对N2O均相分解的影响机理:随着温度从800℃升高到1000℃,N2O分解趋势增强,其中反应N2O+H<=>N2+OH起主要作用,反应N2O(+M)<=>N2+O(+M)的作用随温度增加而增强;随着烟气含氧量和烟气含H2O量的增加,N2O分解趋势减弱;烟气含氧量为1%和含H2O量为4%时,反应N2O+H<=>N2+OH起主要作用,烟气含氧量为5%和含H2O量为20%时,反应N2O(+M)<=>N2+O(+M)起主要作用;考虑SNCR喷氨法进行燃烧后脱氮会产生NH3对N2O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随NH3与N2O摩尔比的增加,N20分解趋势减弱。基于量子化学理论,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和周期层模型方法,研究了CaO表面N2O非均相分解的机理,发现N2O分子在CaO(100)表面和(110)表面的O位点发生吸附分解反应形成原子O和N2分子,原子O进一步和N2O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和N2分子。电子特性分析结果表面表明CaO对N2O分子的分解去除反应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并印证了反应机理分析的合理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X的研究现状'>1.2 再燃还原NOX的研究现状
  • 2O分解的研究现状'>1.3 氧化亚氮N2O分解的研究现状
  • 2O分解的影响因素'>1.3.1 N2O分解的影响因素
  • 2O的分解机理'>1.3.2 N2O的分解机理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O均相分解的影响'>第2章 生物质气及其组分对N2O均相分解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系统的温度特性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O均相分解的影响'>2.3.1 氢气对N2O均相分解的影响
  • 2O均相分解的影响'>2.3.2 甲烷对N2O均相分解的影响
  • 2O均相分解的影响'>2.3.3 一氧化碳对N2O均相分解的影响
  • 2O均相分解的影响'>2.3.4 生物质气对N2O均相分解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2O非均相分解的影响'>第3章 生物质气对N2O非均相分解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方法
  • 2O的影响'>3.3 电厂灰的组份对生物质气还原N2O的影响
  • 3.3.1 氧化钙的影响
  • 3.3.2 二氧化硅的影响
  • 3.3.3 三氧化二铁的影响
  • 3.3.4 三氧化二铝的影响
  • 2O的影响'>3.4 电厂灰对生物质气及其组分还原N2O的影响
  • 2O非均相热分解的影响'>3.4.1 电厂灰对N2O非均相热分解的影响
  • 2O分解的影响'>3.4.2 电厂灰对生物质气还原N2O分解的影响
  • 2O分解的影响'>3.4.3 电厂灰对生物质气组分还原N2O分解的影响
  • 3.5 不同床料之间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2O的反应动力学分析'>第4章 C/H/O/N系脱除N2O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反应动力学模型
  • 2O分解影响的动力学模拟'>4.3 C/H/O/N系对N2O分解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2O分解影响的动力学模拟'>4.3.1 生物质气特性对N2O分解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 2O分解的影响作用'>4.3.2 反应温度及烟气特性对N2O分解的影响作用
  • 3对N2O分解的影响作用'>4.3.3 含氮物质NH3对N2O分解的影响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aO催化脱氮反应机理初探
  • 5.1 引言
  • 5.2 理论计算模型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aO表面特性
  • 2O分子在CaO表面的吸附'>5.3.2 N2O分子在CaO表面的吸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载N_2O微泡的声动力效应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9(12)
    • [2].过吸N_2O中毒致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中医康复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20(02)
    • [3].中国茶园N_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4)
    • [4].一氧化二氮(N_2O)滥用导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02)
    • [5].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N_2O排放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0(05)
    • [6].外源碳添加对植烟土壤氮素转化及N_2O排放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 2020(04)
    • [7].过量吸食N_2O致青年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和文献复习[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35)
    • [8].N_2O吸入镇痛对吸入性损伤兔呼吸功能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10)
    • [9].曝气量对短程硝化过程中N_2O产量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1)
    • [10].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特性及微观机理[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6(11)
    • [11].模拟酸雨对大豆田土壤N_2O通量及植株和土壤氮含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4)
    • [12].甲硫氨基酸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硝化作用和N_2O排放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9)
    • [13].N_2O吸入镇痛对蒸汽吸入性损伤兔循环功能的影响研究[J]. 江西医药 2020(11)
    • [14].微生物驱动的滨海湿地N_2O产生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12)
    • [15].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阶段氨氮对N_2O产生量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1)
    • [16].氮磷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4)
    • [17].不同通量计算方法对静态箱法测定农田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10)
    • [18].控释肥肥效期对裸地和栽培香蕉土壤N_2O减排效果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2)
    • [19].催化分解N_2O催化剂的研究新进展[J]. 环境工程 2012(02)
    • [20].天然湿地N_2O产生机理及排放异质性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04)
    • [21].N_2O对地氟醚摄取及排出影响的研究[J]. 山东医药 2010(48)
    • [22].基于室温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脉内光谱技术测量N_2O[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12)
    • [23].N_2O异构体结构与解析势能函数[J]. 物理学报 2008(12)
    • [24].影响静态箱检测开放式气体排放源N_2O排放通量的关键因子[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8)
    • [25].中国小麦和玉米农田N_2O减排措施及潜力[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03)
    • [26].巨大芽孢杆菌对土壤N_2O释放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7)
    • [27].春季大潮日闽江河口沼泽土壤间隙水中的溶解性N_2O含量[J]. 湿地科学 2016(04)
    • [28].基于室温脉冲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大气N_2O监测仪研制[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2(03)
    • [29].控释肥施用对小麦生长期N_2O排放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2(03)
    • [30].控释肥对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和N_2O排放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05)

    标签:;  ;  ;  ;  

    生物质气再燃脱除燃煤流化床烟气中N2O的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