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工会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工会法律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工会法的产生在理论方面受三民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工会理论、韦伯夫妇社会主义工会理论和伯尔曼多元工会理论的影响,对工会立法中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非常注重;在实践方面受国际工会组织督促和西方国家立法的传播的影响,加之我国自身工人运动发展的迫切需要,民国时期工会立法势在必行。民国时期我国工会立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12年至1924年,工会立法初成时期,此阶段工会立法经历从无到有,1912年《暂行工会条例》第一次系统规定了工会的组织条件和审批程序,工会的职务和监管,工会会员、职员、会费及工会财产的保护措施等,对工会的法律规制初步形成,1924修订《工会条例》扩大了工会会员的范围,扩大了工会的职责权利并提高会费并加强工会财产的保护。1925年至1942年工会立法的发展时期,这时期通过不断发展,工会立法上升到国家法立法层面,1929年《工会法》的颁布标志着工会立法进入新的阶段,该部工会法提高了工会的设立门槛,增加了对工会团体协约权和罢工权的限制,增加了工会、工会职员及会员的行为禁止条款,同时扩大了主管机关的权力。可见这一时期工会立法的重心已从赋予和保护工会权利向限制工会权利转移。1943年至1949年,工会法进入嬗变时期,短短几年颁布了三部《工会法》。这时期立法的嬗变反应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对发展工会组织的迫切要求。此时工会立法更加成熟,工会法律规定更具体,并增加了总工会和联合会的规定。同时,民国时期工会法在立法过程中呈现立法目的多样性,立法超前性和波动性等特征。民国时期工会法中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对劳工结社权、团体协约权和罢工权的规定了,本文重点对民国时期工会法律规范中此三者权利的实践进行研究。劳工结社权是工会组织和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团体协约权是工会维护工人权利的重要方式;罢工权则是保障工会各项权利得到尊重的重要手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工会法律制度形成之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工会立法理论基础
  • 一、三民主义思想的立法指导
  • 二、国外工会法理论的传播
  • 第二节 国际立法的影响和国外劳工组织的帮助
  • 一、国外立法的影响
  •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帮助
  • 第三节 国内工会运动的迫切需求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工会立法历史沿革及特征
  • 第一节民国时期工会立法内容及历史沿革
  • 一、民国时期工会法之初成(1912 年-1924 年)
  • 二、民国时期工会法之发展(1925 年-1942 年)
  • 三、民国时期工会法之嬗变(1943 年-1949 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工会法的立法特征
  • 一、工会立法目的的多元性
  • 二、工会立法的超前性
  • 三、工会立法的波动性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工会法之实践
  • 第一节 劳工结社权之实践
  • 第二节 团体协约权之实践
  • 第三节 罢工权之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团体协约和平义务之立法及其反思[J]. 社会法评论 2016(00)
    • [2].民国时期集体劳动合同立法述论——以1930年《团体协约法》为中心[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5)
    • [3].海峡两岸劳动合同之比较研究[J]. 企业经济 2010(12)
    • [4].中国集体协商制度:从国家统合走向团体协约自治[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8)
    • [5].权利争议罢工:正当性否定论[J]. 当代法学 2017(04)
    • [6].谈劳资的沟通与协调[J]. 人力资源管理 2011(01)
    • [7].《劳动合同法》视域下企业劳动规章论[J]. 政法学刊 2011(04)
    • [8].劳动者争议行为的法治化探析[J].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2)
    • [9].海峡两岸集体协商制度比较研究[J]. 求索 2008(05)
    • [10].劳资双方的利益争议及其法律调控机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1].德国劳动法制之最新发展趋势:2000—2007[J]. 社会法评论 2010(00)

    标签:;  ;  ;  ;  

    民国时期工会法律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