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在α—Al2O3中空纤维载体上,以三嵌段共聚物PEO20PPO70PEO20(P123)作为单一模板剂及其与少量C12H25EO23(Brij35)混合作为复合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了担载有序介孔氧化硅膜,对制备条件和微观结构调控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SXRD),等温氮气吸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对制备膜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和分析;采用红外(IR),热重差热(TG-DTA)对所制备膜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担载膜的微观结构和完整性通过扫描电镜(SEM)以及气体渗透测试手段进行评价。SXRD,HRTEM和等温氮气结果显示,采用含有单一模板剂或复合模板剂氧化硅溶胶均可制备出二维六方有序排列介孔SiO2非担载膜,通过调整Brij35的比例可以对介孔膜的孔径及其分布进行调控。以P123为模板剂制备的非担载膜比表面积为548.84 m2/g,孔容为0.5695 cm3/g,6nm以下的孔占总孔容的90.44%,加入一定比例Brij35作为复合模板剂,可以使有序介孔膜的孔径变小,孔径分布变窄,例如P123/Brij35(质量比)=5∶1时,非担载膜比表面积为487.17m2/g,孔容为0.4303cm3/g,6nm以下的孔占总孔容的95.34%。SEM分析表明担载膜表面完整、无缺陷,气体渗透测试进一步表明所得的担载膜具有一定的气体选择性。在室温,0.1MPa的条件下,单一模板剂P123制备的担载膜N2的气体渗透通量为1.07×10-5mol/m2·s·Pa,对氢气/氮气的分离因子为2.80。当P123/Brij35(质量比)=5∶1制备的担载膜N2的气体渗透通量为1.57×10-5mol/m2·s·Pa,对氢气/氮气的分离因子为2.94,气体通过膜孔的扩散由努森机制所控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1 绪论1.1 无机分离膜1.1.1 无机分离膜的优势1.1.2 无机分离膜的性能要求1.2 介孔材料的研究现状1.2.1 介孔材料的发展1.2.2 有序介孔材料的发展状况1.2.3 SBA系列介孔材料的优势1.2.4 复合模板法制备介孔材料1.2.5 有序介孔材料的优势及应用1.3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1.3.1 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方法1.3.2 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机理1.4 介孔氧化硅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1.5.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 担载介孔氧化硅膜的制备及表征2.1 实验试剂及设备2.1.1 实验试剂2.1.2 实验设备2.2 实验方法2溶胶的制备'>2.2.1 介孔SiO2溶胶的制备2干凝胶的制备'>2.2.2 介孔SiO2干凝胶的制备2膜的制备'>2.2.3 非担载介孔SiO2膜的制备2膜的制备'>2.2.4 多孔载体担载介孔SiO2膜的制备2.2.5 担载氧化硅膜的膜组件制备2.3 样品的表征2.3.1 晶体结构分析2.3.2 热重差热分析2.3.3 外外光谱分析2.3.4 孔径分布测定2.3.5 微观形貌分析2.3.6 气体渗透表征2.4 结果与讨论2溶胶的成膜情况'>2.4.1 介孔SiO2溶胶的成膜情况2.4.1.1 溶胶的稳定性2.4.1.2 模板剂浓度对成膜性的影响2.4.2 模板剂浓度对干凝胶的影响2.4.2.1 单一模板剂不同浓度的影响2.4.2.2 复合模板剂不同比例的影响2.4.3 介孔膜的TG-DTA分析2.4.3.1 单一模板剂剪裁的介孔膜2.4.3.2 复合模板剂剪裁的介孔膜2.4.4 介孔膜的FTIR分析2.4.5 介孔膜的SXRD分析2.4.5.1 热处理后干凝胶和非担载膜的分析2.4.5.2 热处理前后非担载膜的晶体结构分析2.4.6 介孔膜的TEM分析2.4.6.1 单一模板剂2.4.6.2 复合模板剂2.4.7 介孔膜的氮气吸附实验分析2.4.7.1 单一模板剂的BET及BJH分析2.4.7.2 复合模板剂的孔径分布2.4.8 担载介孔膜的形貌与结构分析2.4.9 担载介孔膜的气体渗透及分离性能2.4.9.1 单一模板剂剪裁对气透的影响2.4.9.2 复合模板剂制备对气透的影响2.4.9.3 单一和复合模板剂的分离性能比较3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嵌段共聚物论文; 溶胶凝胶法论文; 模板剂论文; 介孔论文; 氧化硅论文; 分离膜论文;